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区社会化功能

来源:抵帆知识网


历史学与社会学院《社区工作》期中考试

班级:社工10-1 姓名:王炎涛 学号:100613008 总分_____

社区社会化功能在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体现(讲稿)

文军在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中说,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在中国拥有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它又是基于上海市社会工作实务经验提出来的一个特殊概念,其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区青少年”是指具有上海市户籍,16~25周岁,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就业,缺少监管的青少年,也称“三失”(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这一概念显然更多的是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界定的,它大体上相当于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边缘青少年”或“问题青少年”等概念。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力图将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提供给青少年群体,尤其是边缘青少年或问题青少年群体,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中所说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与文军的观点相一致,它的目的不单是为了矫正边缘青少年或问题青少年的越轨违规行为,更主要的是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其社会化任务,实现社会和谐。

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体的自然人逐渐成为社会化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不断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的经验、技能、和社会规范,扮演与自己成长相适应的社会角色,而社会文化也得以承上启下,延续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化可以区分为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两个阶段。社区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载体和场所,人一来到世上,接触、面对和学习的社会经验及其知识、

规范,首先是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其次是社区的文化环境以及亲戚、邻居传递的社会信息,再次就是社区幼儿园和学校生活的学习。在人的继续社会

化过程中,社区也是重要的载体和场所之一。社会的每一次进步、转型都要求人们主动自觉地实现继续社会化的任务。社会的进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新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必然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人们社区生活中来,影响和改变着社区的组织、社群、家庭和文化,并通过社区的这些要素及其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继续社会化过程。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任务在青少年在校期间主要由学校负责,由学校、老师和社会监督,在青少年的节假日期间,这工作就转交给青少年的监护人执行,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很多家长都在工作,甚至一些家长在外地打工,无法对青少年进行监督,造成青少年社会化假期期间监督层面的真空,又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当前主要是在政府机构和法律框架的监督下以以下两种形式进行。

第一种是一些致力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NGO深入社区,开展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这些在欧美地区和我国社工服务发展较快地区比较普遍。在宏观层次上,他们会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在青少年中发起一项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同样问题的发生以及改变当前的恶劣局面,例如1995年美国一个名叫约翰客队的组织发起一项旨在帮助青少年摆脱“性解放”思潮影响的“银戒计划”,这个计划在当时有效地遏制了美国20岁以下单身母亲的比例和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这虽然是从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入手的,但从另一方面保证了青少年社会化进程象正常化发展,没有出现行为偏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组织针对某一项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而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职前教育等,例如共青团开展的普法教育,这在社区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一些组织致力于越轨青少年的再社会化,这些组织会在青少年即将出狱时开展一系列活动,组织专业社工和他们谈心,并且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在出狱后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

第二种方式是社区自助的方式,这是在NGO发展不完善时,一些发展较好的社区在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自己独立探索出来的方法。在这些社区中,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发动社区内的积极人士参与到青少年的辅导中来。例如商丘市梁园区白云办事处绿苑社区在寒暑假开展的校外辅导活动,他们积极发动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退休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对其社区内的青少年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带领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功课,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通过校外辅导活动,一方面更好地促进了青少年的成长,一方面又发挥了退休人员的余热,完成了他们的后社会化的任务。

总的来说,这两种形式都对真空时期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化任务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使得社区的社会化功能在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得到完全无缝式体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