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突发事件应对法总结

学校突发事件应对法总结

来源:抵帆知识网


学校突发事件应对法总结

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认真开展了学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活动,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会议精神,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我校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及教职员工责任感和危机感,现对前几周学习、宣传、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责任,增强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紧迫感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校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是 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绿色通道标志明显,全校进行紧急疏散演练2次。工作人员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幼儿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校各方面的总体形势较好。全校围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的有关要求,着力抓了各方面的工作:我们把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还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

二、宣传动员、营造安全和谐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氛围

我校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学校精心组织,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基础。我们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社会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

我校通过宣传栏、给家长的 一封信、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三、加强安全检查,切实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到实处并及时整改。

我校联系镇派出所、防疫站、司法所到校检查宣讲,及时采取措施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食堂、饮水、电线、路队、宿舍卫生进行检查。且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及时整改。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握好突发事件: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事故灾难,如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卫生传染事故;社会安全事件,即群体性事件,恐怖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重点把握应对管理的“四个特点”。一是时间的紧迫性。二是协作的服从性。三是措施的非常规性。四是处置的强制性。同时把握好了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三条原则”。一是要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软处理放在首位、硬手段适用恰当实际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高度警惕、高度敏锐的原则。

二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理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我园分别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也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对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四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

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要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研判、处置、发布和评估工作。其次,要及时报镇中心校,确保学校所获知信息不落后于政府部门。

五是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责任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工作原则,主要领导是本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承担专项应急任务的其他成员,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承担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把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明确到班组、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临危不乱、有效处置。

我校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并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认可和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积极营造安宁、稳定、和谐的环境,确保每位学生健康平安。

牟家坝镇马桑坝完全小学

2013年4月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