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研究/
·75·
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支持大专院校农科毕业生和外建设,积极开展院地、院企合作,建设专家工作站、科出能人返乡从事农业。在特色产业集中区、现代农业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科技研发推广服务体系,用现示范区、规模化养殖场布点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农村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用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加威,李文澜,王建忠.产业联合体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廊坊市康达畜禽产业联合体
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59-62.[2]刘起林.贵州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41-42.[3]梁一丹,张囝囡.推进辽北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J].山西农经,2019(6):24-25.[4]游凤,何蒲明.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5):4-6.[5]钟智利,闫立萍,丁岩.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J].辽宁农业科学,2016(6):63-64.[6]张祖玉,徐蓉,余昌清,等.浅谈宜都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9(2):60-62.
(编辑:季鑫)
(上接第66页)
带动服务业繁荣。这些都成为影响第三产业结构发展
方面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的原因,导致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构升级。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路径升级对策
第三,加强老工业基地对外的经济交流,合理引导第三产业FDI流向。提高东北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第一,巩固东北区域老工业基地第一产业的根本度,加强东北地区与各区域间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交地位,建立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带。注重东北地区传统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中加强“一带一路”交流农业的技术改进,扩大老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经验领域,采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模式,建设新型、规并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相结合,积极推动第范化的东北农业经营体制,提高东北地区第一产业的三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效益[4]。
第四,改进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实施有效第二,将现代先进技术与第二产业有效结合,提的产业发展政策,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管理与服务,健升第二产业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能力。通过实施全东北地区的市场激励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优势产创新驱动战略,将具有技术优势和科研能力的企业作业创新,提高传统老工业技术的创新性,加大对现代为技术升级的平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和科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继续组织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变,以地产业的策略,建立一种真正符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繁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工业,努力在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
荣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2]姚娜,徐进.对辽宁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定[J].中国市场,2017(11):64-65.[3]刘雅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升级效率测算[J].学习与探索,2018(4):118-125.[4]周健.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逆”升级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1):
83-90.9(编辑:季鑫)
新闻动态农业农村部发布100条冬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
施,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标准较高。都能结合举办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推介活当地实际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开展美丽休闲乡村、农动,发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冬季精品旅游线路100家乐星级户、共享农庄、民宿等创建活动,树立发展标条、景点273个。
杆,培育知名品牌。三是跨界明显。都能着力推进要素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丰富产业业游精品工程,根据季节特点,挑选代表性强、特色鲜明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规模不断壮大,游客接待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开展推人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10%,成为乡村产业发展介宣传。据介绍,这些景点线路具有4个特点。一是定的新亮点。四是业态丰富。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丰富,位准确。都能主动编制农村休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文化”“农业+康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基础设
养”深度融合,已经渐成趋势。(王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