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鼻窦炎的中药治疗经验

来源:抵帆知识网
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短期用药可减轻眼部奇 痒、流泪等临床症状,长期用药则对眼部组织有损害作用。近年 虽然可迅速缓解症状,但副作用明显,较易复发。 随着春季角结膜炎发病率的上升,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也逐 渐深入,并且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学称之为“时 复证”,乃因外感风邪,湿热内蕴脏腑,风、湿、热相搏,上犯清 来,春季角结膜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色甘酸钠滴眼液及抗组胺释放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迅速,但长期使用可 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或增加眼部细菌和真菌感染的 可能,但其对迟发性超敏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短期、间隔 使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可阻断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白介素 的分泌,抑制角结膜纤维组织的增殖。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疾病 发作的急性期及缓解期均可使用,对眼部奇痒、流泪、结膜充血 窍、眼睑所致。谢律等人认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脾肺湿热 滞积为主,外感风邪入侵为标日,这些观点对临床上中医治疗本 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治疗上以祛风止痒,清热燥湿为主,故方 中应用荆芥、防风以驱风止痒;桑皮、枳壳活络止痒;金银花、蒲 公英、龙胆草清热利湿止痒;川芎、羌活行血活血祛风,甘草调 和诸药。同时配合点跟液,可以使药物快速达到作用部位,迅速 起效,治疗眼局部症状。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双解汤治疗春 季角结膜炎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等眼部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通过抑制前列 腺素的合成及释放,达到治疗效果。肥大细胞脱颗粒是春季角 结膜炎的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抑制其脱颗粒、对抗其释放的 炎症递质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的 [11李喻.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的患者舒适度及病程调查lJl'基层医学 论坛,2008,12(2):99. 【2】唐由之,肖国士.中医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728. 有色甘酸sail及奈多罗米等,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发病之前使 用。抗组胺药物可拮抗已经释放的炎性递质的生物学活性,减 轻患者眼部症状,与肥大细胞稳定剂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佳, 加强了其抗过敏的作用,可明显减轻眼部不适症状。西药治疗 (收稿日期:2013—06—07) 鼻窦炎的中药治疗经验 成中河 郭晓香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吕梁o ̄ooo) 【摘要】目的观察鼻通汤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有发热者加生石膏2O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早 晚服用。15 d为1个疗程,药用2 ̄3个疗程。 服药期间患者应多饮水,注意休息,勿食辛辣刺激食品,注 选择鼻窦炎患者50例,给予宣通鼻窍,解毒清热,散风发表的 鼻通汤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用2 个疗程。结果 治 愈3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结论中药鼻通汤治疗肺经风热型鼻窦炎临床疗效较好。 采用 意鼻腔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 1.4疗效判定标准鼻通汤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 【关键词】鼻窦炎肺经风热型 中医药疗法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示鼻窦未 见异常,停药半年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 鼻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X线示鼻窦片明显改善,炎症明显 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x线片无改善。 2结果 2010年3月一2012年5月,笔者采用鼻通汤治疗肺经风 热型鼻窦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17例,女33例,年龄最 小13岁,最大8O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个月,所有患者均 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治愈35例,好转1O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2%。 3讨论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着 1.2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 人们的生活、工作,临床发病率较高。本病属中医“鼻渊”范畴, 是由于风热邪毒袭表犯肺,致使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灼伤 鼻肌膜而为病,临床以鼻流浊涕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头痛、鼻 塞、嗅觉减退,久则虚眩不止。 以大量黏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伴发热 及全身不适。②发病迅速病程较短。③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 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脓性分泌物。④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 急性发作时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3治疗方法治宜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给 予鼻通汤加减。药用:防风、辛夷、桑叶、白芥子、菊花各15 g,苍 耳子、柴胡、龙胆草各12 g,芦根、黄芩、蔓荆子、薄荷各10 g,细 辛2 g,伴有涕多色黄者加鱼腥草12 g,伴有头痛加川芎10 g, 作者简介:成中河,男,本科,主管药师。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10月第17卷第29期 鼻渊是鼻流浊涕不止的病证。其病属肺,涉及胆、脾、肾、 脑,证分虚、实,暴起初病多实,久则由实转虚,而以虚实夹杂为 多。其病机总不外邪雍清道,蒸液下流;正气亏虚,不能固摄两 种。邪实主要以风热湿为患,祛邪之法以清热化浊为要。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若风热邪毒袭表犯肺,雍阻肺经,肺 失清肃,致使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而为病,因此,肺经风热 ●0固匣国岔自魍回匣昏 型鼻渊可采用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为治法。方中辛夷 分泌物减少,局部微循环改善,便分泌物吸收与炎症减退,可快 疏风通窍,兼治头痛,为治疗鼻渊之要药;细辛性善走窜,能宣 通鼻窍,祛风止痛;防风、苍耳子辛香宣肺,散风通窍;芦根疏风 速改善鼻腔状况;黄芩中含有黄芩素、汉黄芩苷元,具有抗细 菌,抗流感病毒作用;黄芩、龙胆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 菌具有抑制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鼻通汤治疗鼻窦炎疗效 较好。 (收稿日期:2013—05—27) 清热解表,轻宣气;桑叶、菊花、柴胡、黄芩祛风清热解毒,使风 热之邪从表从上而解;黄芩合龙胆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以利 排脓。诸药合用,共奏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辛夷对鼻腔黏膜有收敛保护作用,使 一叵固 岛 乡村医生处方书写中常见问题调查 郭晓菊 (长治县人民医院,山西长治o471oo) 卫生部2007年2月14日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所称 的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 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 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品未标识“皮试”;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静脉用药与口服药 在同一张处方上;静脉用药与一次性输液用品在同一张处方 上;无医师签名;处方修改未签名、未注明修改日期;开具处方 后的空白处未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处方权的获得者是指在执业地点注册的执业医师和在乡、民族 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经注册的执业 1.4被检查的3所乡镇卫生院均有独立的药房,有取得 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但药师未按规定对处方进行适 助理医师。但在一些偏远山区或人口稀少的行政村,实际还存 在一种情况——只持有乡村医师证的过渡医师,此类人员的共 同特点是年龄偏大(多在50岁以上),无学历,有长年在基层行 医的丰富临床经验,但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欠缺,近年来只参 加过县卫生局组织的相关知识培训。 宜性审核,且签名时只写姓氏不签全名。 2用药不适宜处方 在乡村诊所最常见的是激素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冬春季感 冒发热患者较多,乡村医生为了让患者感受到明显的疗效,擅 自乱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从处方上看,抗生素与激素联 今年年初笔者参加了我县一部分医疗机构效验中处方书 写检查工作,共查阅了3个乡镇187家医疗机构的处方,其中 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所93家,个体诊所91家。检查方 合用的居多,持续时间一般在3 d ̄5 d左右。询问医师大多不能 解释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证且未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2.1造成基层处方书写问题较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法:每家医疗机构随机抽样3O份处方,不够30份的全部检查。 现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均指门诊处方)报告如下。 1不规范处方 种:①缺乏监督机制,未建立处方书写质量控制体系。②乡村医 师大多医学理论知识欠缺。我县的乡村医师年龄常存在两个极 端——偏大或偏小,偏大的医师一般是凭经验诊疗,年龄偏小 的医师除理论知识不扎实外,临床经验又少或者仅仅师从父 1.1未使用规范处方。此问题多见于个体诊所,本着节约 的原则,基层的医务人员总是先使用已作废的、各种规格的处 方。这些处方一般前记内容不全,无医疗机构填写处,无临床诊 断,更早一些的处方甚至没有后记。另有一种情况是个别卫生 所使用其他医院的门诊处方。 1.2处方前记填写缺项或填写不规范,如:未填写医疗机 辈。③知识更新不及时。乡村医师鲜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且个人 外出培训的意识不强。④县卫生局组织的短期培训效果不佳, 乡村医师对一些新的规章制度、疾病知识掌握不足。⑤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工作量较大,占用了乡村医师太多的时间, 致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医疗诊治和后期的学习中。 构名称;无临床诊断(占大多数)或临床诊断不规范(用症状替 代疾病名称,如腹痛、发热、呕吐等);无性别;年龄只有数值,漏 写“岁”字,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或未使用儿科专 用处方。 2.2建议:①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应给个体医疗诊所发放 统一规格的处方;应建立长效的处方书写监督机制,成立质控 小组,定期下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 措施,一定时期内给予效果评价。②组织乡村医师培训时不能 1.3处方正文不规范,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字迹潦草 或难以辨认;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如青霉素、NS、伤风胶囊;药 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用法、用量 走过场,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③可建立乡村医师免费到上级 医院(县级或县级以上)培训的长效机制并积极实施。④聘请上 级医师定期下乡培训授课,此举也是充实乡村医师知识内涵的 一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需做药敏试验的药 作者简介:郭晓菊,女,大专,护师。 E-mail:9653251 73@qq.com 个途径。⑤鼓励优秀的医学专业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当地政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10月第17卷第29期 府可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