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类 型:攻关型
小组名称: 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路线起于明水县通泉乡北侧任家店拜泉明水界,设计桩号K376+249,与黑大公路克东拜泉界(腾家围
子)至拜泉明水界改扩建工程终点顺接,设计桩号K442+400,路线全长66.151Km。本合同段内共有中桥7座,小桥5座,其结构形式上部为预应力简支板梁,下部为柱式墩,钻孔桩基础。
工艺流程图
自检并报监理工程测量放样 施工现场图 二、小组简介 小组成立于2015年5月15日,小组有10名成员组成。 自检并报监理工程师 单位名称 小组名称 材料检验 钢筋安装、成型 钢筋下料、加工、绑制骨架 QC小组注册/课题登记表 成立日期 小组注册号 学历 备注 2015年5月15日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模板支立、加固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第八项目部QC小组 姓名 材料检验调 自检并报监理工程职务/职称 工程师 浇筑砼 中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拆模、养护 高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岗位 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整配合比 项目经理 本科 制取试体项目副经理 本科 总工 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 质检部长 工程股长 机械股长 物资股长 课题类型 本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攻关型 组员 课题名称 QC小组人均培训时间 上一年度课题: 32小时
- 0 -
项目部负责人 李玉国 质量管理部门 QC活动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立时间 课题类型 活动频率 人员素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第八项目部QC小组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2015年5月15日 攻关型 注册时间 注册编号 活动时间 2015年5月15日 职称 工程师 2015年-2016年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姓名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42 39 40 38 32 31 33 38 38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中级工程师 总工 中级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中级工程师 质检部长 工程股长 机械股长 物资股长 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制表人: 韩冰 制表日期:2015年5月15日 三、选题理由
质量要求 本项目质量目标确定合格率80% 2016年6月10日对以完成的K389+109桥墩柱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平局合格率为
选定课题 55%,检查结果如下: 四、现状调查 1#墩内柱: 合格率50% 现场存在的 桥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检查, 外柱: 合格率58% QC小组于2016年6月5日对K389+109平均合格率仅为55%,具体检查问题 2#墩内柱: 合格率54% 结果如下: 外柱: 合格率58% 钢 筋 保 护 层 检 测 记 录 表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总点数 1#内柱 1#外柱 2#内柱 56 58 60 62 60 48 50 45 47 46 42 50 52 55 62 64 40 42 48 45 49 44 40 45 部位 检测点数 合格点数 12 50% 22 22 22 22 22 22 合格率 主筋 净保护层 50 50 50 50 50 50 允许偏差 ±5 ±5 ±5 ±5 ±5 ±5 24 52 54 55 61 60 46 42 41 45 46 48 45 51 53 54 60 61 42 45 44 52 58 57 55 48 46 45 47 52 56 58 54 59 60 61 50 52 54 58 55 43 41 41 42 44 50 47 52 - 1 -
24 14 58% 24 13 54%
2#内柱 50 54 55 53 60 64 60 62 60 58 54 56 48 46 44 48 45 44 43 50 52 54 52 52 24 14 58% 22 22 50 50 ±5 ±5 五、确定目标
结合项目质量目标,经讨论后小组决定将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目标值确定为8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现状值 目标值
六、原因分析
根据现状,运用因果分析法进行分析:
人员 质量意识淡薄 技术能力不足 奖惩不力 环境 运输条件差, 过程中骨架变形 施工空间小 检验不到位 技术交底不到位 垫块设置不合理,振捣过程中宜脱落 机具老化 吊装工艺简单 模板老化 垫块强度不够 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方法 机具 材料 七、确定主要因素 通过分析确定重要因素:
序号 1 2
因素 质量意识淡薄 技术能力不足 - 2 -
备注 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3 4 5 6 7 8 9 10 重要原因分析:
检验不到位 运输条件差 施工空间小 垫块设置不合理 吊装工艺简单 机具老化 模板老化 点块强度不够 非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非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非重要因素 非重要因素 非重要因素 非重要因素 1、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能力不足:经现场询问时发现,工人普遍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即保护层的控制宁大勿小,对交底内容不清晰,未建立奖惩机制。
2、技术能力不足:只有少量有桥梁施工经验的工人,同时现场技术人员未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 3、运输条件差;钢筋为集中加工成型,本项目桥位分散,运输距离长,且通行便道差,造成运输过程中变形。
4、垫块设置不合理;由于采用的混凝土垫块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易脱落,未有定位装置后,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易造成偏位。 末端因素分析表
序号 1 2 3 4 八、 制定对策
针对导致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制定了相关对策,并分工落实到人,对策表如下:
序
主要原因(项对策 目标 - 3 -
末端因素 质量意识淡薄 技术能力不足 运输条件差 垫块设置不合理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责任人 完成时间 6.7 6.7 6.7 6.8 质量意识 技术能力不足 运输道路 垫块设置不合理 询问 笔试,问答 图纸要求 30 韩冰 韩冰 祖秉丞 刘策 现场勘查 钢筋笼不变形 现场观与原设计对比 察、实验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号 1 2 目)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不足 施工空间小、运输条件差 垫块设置不合理,吊装工艺简单 3 加强质量意识 加强技术能力 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符合施工 组织学习灌要求 输质量意识 符合施工要求 道路平整 4 优化施提高保护工工艺 层合格率 会议室 重新技术交会议底,组织学习 室 对施工现场施工进行清理,同现场 时修整便道 垫块改为钢会议筋定位,同时室、施优化吊装方工现案 场 6.9 6.10 全过程 全过程 韩冰 韩冰 祖秉丞 刘策 九、实施对策
1、加强质量意识
6月8日,QC小组对墩柱施工的技术交底内容进行了完善,6月9日,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加强质量意识,讲解质量控制点及标准,建立奖惩机制,提高作业积极性。
2、加强技术能力
6月10日,在项目部会议室进行了再次技术交底,QC小组成员、作业队负责人及主要操作工人参加了会议。
3、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对施工现场无用的物资材料进行了清理、码放,弃土进行外运,创造施工空间,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修整。
4、优化施工工艺
保护层混凝土垫块改为钢筋形式,钢筋与模板接触面做成圆锥样式,避免钢筋外露面过多,影响外观质量,每道定位筋均匀的设置4个,竖向每2m设置一道,同时在定位筋内设置三角撑以防止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此外,钢筋笼起吊装车时,钢丝绳应绑在加强圈处;装、卸车时钢筋笼底部应垫木方(木方应水平设置)。
实施前 实施后
十、效果检查
QC小组活动后,项目部对K399+866桥墩柱进行了抽检,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钢 筋 保 护 层 检 测 记 录 表
合格点数 合格率 主筋 净保护层 允许偏差 总部位 检测点数 点数
- 4 -
0#内柱 0#外柱 1#内柱 1#内柱 2#外柱 54 55 56 53 55 48 50 45 47 46 42 40 50 52 55 54 55 45 48 48 45 49 44 45 50 49 52 54 60 46 42 48 45 46 48 45 51 53 54 60 53 42 45 49 52 53 51 55 48 46 45 47 52 51 55 54 52 60 52 50 49 54 58 55 43 53 50 42 48 50 47 52 50 54 55 53 54 58 57 53 50 53 54 55 48 46 49 48 45 49 52 50 52 54 52 51 52 55 55 51 53 48 59 46 49 51 57 52 50 48 44 52 50 54 57 48 45 50 56 54 24 20 83%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 ±5 ±5 ±5 ±5 ±5 ±5 ±5 24 20 83% 24 19 79% 24 20 83% 24 19 79% 由上表可以看出,QC活动后,钢筋保护层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活动前后保护层合格率的对比:
81.4%
54%
80%
经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项目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从55%提高到了81.4%,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本次QC小组活动中,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达到了活动预期效果。
针对本次活动的收益和体会,小组成员进行了自我评价:
序号 1 2
自我评价得分 自我评价项目 活动前 技术水平 质量意识 - 5 -
活动后 4 5 3 3 3 4 5 6
团队精神 个人能力 活动后 技术水平 QC知识 解决问题能力 个人能力 团队精神 1 2 2 3 3 3 4 4 质量意识 12345QC知识
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前 十一、 巩固措施
由项目总工牵头,将本次QC小组活动成果整理成文,编制了钢筋保护层作业指导书,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并推广应用,充实技术交底内容,加强培训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提高工人的业务水平。 十二、 总结及今后打算
此次活动是我小组成立以来的首次活动,在项目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施工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此次活动,使小组成员基本掌握了QC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加强了项目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根据项目当前施工任务,按照QC小组活动计划继续开展活动,促使小组成员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施工质量提高。
- 6 -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