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5期 中高职烹饪专业衔接高职阶段课程改革的成功尝试 中高职烹饪专业衔接高职阶段课程改革的成功尝试 邵万宽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在江苏已跨入第十个年头,如何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成为近几年高职院 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核心 课程的设置中通过多种活动的过程评价与阶段考核的结合,重点放在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创新能 力方面,与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形成了很好的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烹饪专业;高职阶段;课程改革;教学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15)05—0075—03 1 高职阶段烹饪课程改革的有效尝试 置核心课程,从“司厨入门”开始,分别按蔬菜类、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专业队伍经过多年的 家禽类、家畜类、水产类等菜品制作工艺来设置课 调研、走访、学习和探索,以“就业导向”“能力本 程…。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来串接整个教 位”为出发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 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让职业活动的各个元 分析中高职课程之间的重复率与衔接点,吸取西 素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表1所示。 方职业教育转段升学的优势,从2007年开始,研 高职烹饪专业的教学必须与企业的实际工作 究开发了具有开拓性和专业特性的新的人才培养 紧密结合,根据此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实 方案,经过6个年级15个单招班(中职入学)的 训场地,将核心课程搬人实训厨房,使厨房、课堂 教学实践,烹饪专业核心课程在不断完善中取得 融为一体,将学生所需的知识点融人生产实践的 了较好的效果。 工作过程中,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专业通识课、专业 结合现代的餐饮市场和就业理念贯穿相关的 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外,重点是对专业核心课程进 文化知识。如在“蔬菜菜品工艺”项目课程中,设 行了大胆改革,在关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 置了中国蔬菜发展简史、海外蔬菜引进与培植、不 课程设置的同时,调整专业核心课程,强化理实一 同蔬菜的效用、蔬菜类外语单词和会话、多种素套 体化的课堂教学,重点措施效果良好。 餐制作及其核算、蔬菜菜品的综合运用等相关内 1.1 重构烹饪专业核心课程,提升高职课程实际 容。不同项目课程中的菜品制作,使学生们对各 应用能力 种烹饪原料的知识和实践有机融合,对各类原料 在核心课程设置中,大胆进行传统课程改革, 进行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连贯,又 将烹饪专业原有的“烹饪原料学”“烹饪技术基 容易理解,还可以在设计运用中举一反三。厨房、 础”“烹调工艺学”“冷拼食雕工艺”“面点工艺 课堂一体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 学”“中国名菜制作”等课程重新组合构建,结合 “能说会干”,不仅将课程体系上升了一个高度, 行业的特点,按“食物原料”使用的生产体系来设 而且激发了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表1 烹饪中高职核心课程的衔接 中职课程 高职课程 衔接后的高职课程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学 司厨入门 一 烹饪加工技术 烹饪技术基础 蔬菜菜品制作 F套餐制作 中餐烹调技术 烹调工艺学 禽畜菜品制作 l主题筵席制作 冷菜食雕技术 冷拼食雕工艺 水产菜品制作 l工作午餐制作 面点制作技术 面点工艺学 粮食粉料制作 L校园美食节展销 烹饪生产实训 中国名菜制作 综合菜品制作一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财政厅、教育厅立项项目“中高职烹饪专业‘3+3’一体化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 成果,项目编号:201417。 作者简介:邵万宽(1960一),男,江苏兴化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院长、副教授、高级技师,主要从事烹饪 职业教育研究。 ・75・ 2015年第5期(总第120期 1.2突出过程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考核 体系 餐饮是一个从采购、生产、销售到服务的综合 性要求较高的行业,结合行业的特点,根据江苏省 教育厅对中高职专业衔接中转段升学工作的意 见,高职阶段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 题能力的要求,保证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和贯通 性”_3 考核原则的精神,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能够 与中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开发综合应用性项目课程, 以避免与中职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等问题。如在每 一个项目课程的设计中,将教学过程直接与工作 过程对接,首先安排每组学生到农贸市场进行调 研,学生们通过市场调查,对多个农贸市场的原料 种类、质量情况、价格高低、产地特点有个全新的 了解和认识;然后编写调查报告,各组在班级进行 汇报演讲;每组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对汇报材 料进行综合点评等,打破原有的书本、黑板、课件 中讲解原料的状况。 在核心课程的设计上,对在校四个学期进行 了全程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四 周进行一次套餐制作与考核,如四菜一汤、一鸡五 吃;每八周一次(一个项目课程结束)以原材料为 主题现场演练并考核制作一桌主题筵席,如素宴、 全鱼席;每学年一次职业技能竞赛和校园美食文 化节活动,锻炼学生现场实战能力。通过教学演 练和实战训练活动,从不同角度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让其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教学中强化的 是烹饪生产与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既有课程的连续性,又不会与中职 课程重复交叉,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 烹饪实战演练的教学活动,按照学生、顾客和任课 教师三方考核的评价体系,对每个小组、学生进行 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在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全程训练中,将平时 成绩与阶段性成绩加权平均后作为本课程的总成 绩。这种过程性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平时学习与 实战能力上,颠覆了以往学习成绩看结果的应试 教育。 2 经营性实战训练与教学过程评价 南旅院实施的烹饪项目课程改革,就是进入 校内经营性的实战训练。将单招班的学生放到实 训基地的生产一线对客服务。进入实训岗位,按 班级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在全班竞聘上岗,这里 按照饭店厨房工作的身份竞聘厨师长、副厨师长、 ・76・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主管、领班等职务,而代替原有的班长、团支部书 记、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班级学生分 布于厨房的炉灶、案板、冷碟、点心各岗位,教学过 程就是在厨房一线,所有实训制作的菜肴、面点均 销售给学院教师和学生,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生产 岗位,为未来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除每学年一次“成 才杯”烹饪技能大赛活动与评价外,每年完成多 项实战演练活动。具体的教学安排情况如下: 2.1 四周一次套餐制作与阶段性评价 在以原材料为主线的项目课程中,按照蔬菜、 家禽、家畜、水产等原料的编排进行厨房实战教 学。每个项目经过2周的教学与实践,便是学生 的阶段性考核,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按照 原料设计套餐菜单,一般以60~100元价格设计 “四菜一汤”“一料多吃”套餐菜单的形式,每小组 学生制作菜品并进行校内销售,学生在校园内设 计和张贴海报进行宣传促销,在菜品销售的同时 并由其他小组同学、就餐客人和任课老师对制作 的菜品分别进行打分,以记录每组学生的平时 成绩。 2.2八周一次主题筵席设计与销售评价 每七周一个项目课程结束,第八周由项目负 责人布置考核任务。每小组设计一桌以某类原料 为主题的筵席菜单,冷菜、热菜、点心、汤、水果,都 由每组人员共同设计完成。项目负责人(主课老 师)交给每组300元成本费,让每组成员根据300 元费用设计菜单,再进行成本核算,由项目课程教 师审核把关后,再由小组成员到菜市场自我实行 询价采购,采购来的原料由小组人员自己切配加 工、制作菜肴。在筵席菜单确定后,小组成员必须 先将本组整桌菜品提前在校园内张贴海报预定销 售(给本校师生和校外人员)。每组销售预定完 成,才可能把300元现金返还到项目负责人处,否 则小组学生要垫资(这是学生学会销售的动力)。 筵席菜品的服务也必须由小组学生承担。整桌筵 席所有的工作都由该组人员共同来完成,包括菜 单打印、台面设计、主题把握、文化渲染等。最后 还要让所有就餐客人打分、教师打分,还有组际打 分,才能得出一桌筵席的总成绩。个别学生若某 个菜没有做好,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总成绩,所以 小组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自我设计、自我采购、自我制作、自我促 销、自我服务的考核方式,从全方位出发,有效地 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其聪明才智和主观 2015年第5期 中高职烹饪专业衔接高职阶段课程改革的成功尝试 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习与综合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3校园美食文化节菜品展销活动与评价 培育了学生们的经营意识,而且让学生们自己动 为了彰显烹饪专业特色的优势,强化专业建 手设计、组织、分工,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聪明才 设,近几年来,在烹饪单招班设计并实施了每年一 智,也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由于每学年的活动 届的“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 开展,在学校35周年校庆大型自助餐的成功接待 走出厨房,到学校的广场上开设美食宣传与销售 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全体教师和校友 活动,其活动内容包括营养知识的推广、面塑与雕 们的一致称赞。 刻作品的现场制作与展示、中西菜肴与面点的现 3 高职阶段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场售卖等,重点是让全校师生品尝学生们亲手制 高职阶段为了区别于中职阶段专业基础课程 作的菜品。在活动的整体策划下,由烹饪学院设 的学习,突出高职阶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计大赛背景墙和条幅标语,二年级每个班级搭敞 过多项实战演练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 篷,设计一个主题,打出自己的标语,布置自己的 的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提升了学生们的综 展台。各个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与销售 合应用能力。从以上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每个同 3~5个菜点品种。专业教师把控菜单的数额和 学在小组中的技术发挥、积极主动情况、投人精力 价格,各展台设计根据班级的专业特点来布置,中 的多少、菜品制作质量等来进行学期成绩的综合 餐、西餐、中西点心彰显自己的特色。美食活动的 评判。以学习过程和工作结果评价相结合(如菜 品种共制作中西菜点80个,在活动展销期间,校 品设计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技能掌握与原料运用 园美食广场上场面宏大,人头攒动,购买如潮,全 相结合,基本功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等),教师、顾 校师生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也感受到每个 客、学生三方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评价体系替代了 班级的现场服务。 过去单一的以知识评价为主体的期中、期末考试。 每次美食节的举办,不仅为学生从原料采购、 项目课程中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每项团队协作 菜单设计、展台布置、菜品销售进行了一场真枪实 成果、各阶段过程的进展都有详细的周志记录,多 弹的烹饪技艺训练和比武 也是各班级综合技艺 元评价机制客观地反映了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展示。它考量了各班级的基本功、创造力和整 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这种综合评价方式,对学 体水平,最终是考核各班各组的原料制作与销售 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程度、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专 情况,并将每组学生的表现计入学期成绩。 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都有所改善。_4 2.4校园工作午餐的接待销售与评价 在烹饪核心课程的教学与阶段考核中,促使 在学生快要结束学校学习准备进饭店企业实 同学们去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许多同学在市 习的前夕,针对学生实习前的考核,校园工作午餐 场调研、原料采购中,学会了询价、货比三家,掌握 的接待与销售活动颇得学生们的赞许。近几年 了原料与价格的内在关系;在课程考核中,展现了 来,每年承担学校的工作接待任务,如连续两年导 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多种技艺的应用能力,不 游考试的评委接待,大型自助餐销售活动,外宾、 少菜品还具有较好的创意,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 留学生的午餐接待等。其中,历时10天的全省导 了充分的发挥。 游考试的评委工作餐由二年级烹饪单招班制作主 经过6年的改革与实践,在注重中高职课程 理。每天一个班级轮值完成50人的用餐接待,销 衔接方面,学院始终把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 售价每人60元标准,销售毛利率45%,以各班学 首要位置,由于强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实践,学 生为主设计菜单,所有的菜肴、面点都由班级学生 生受欢迎的程度逐年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每年7 自己完成,教师起指导、协调、督导作用。每个班 月份的高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通过近3 级分5个小组,落实具体菜品的制作,分别制作 年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和跟踪调查,学生们的动 3~4道冷菜、热菜或点心,其中一个小组服务、值 手能力较强,餐饮活动的组织能力、成本核算和销 台。这种实战的对客服务,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 售能力较全面,学院烹饪专业受欢迎的程度逐年 每个小组都十分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产品。评委们 提高,酒店和餐饮企业对烹饪专业毕业生的满意 对学生亲手制作的菜品感到新奇而高兴,由于学 率均在95%以上。 生的热情高涨,每个小组间都在暗自比试,每天由 (下转第81页) 评委给每桌菜品打分。通过这样现场实战的锻炼 ・77・ 2015年第5期 技能大赛 抓手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层次广了,学生参与度高了,竞赛与教学便会真正 融为一体了。教赛结合,互相促进,常规常态,学 生、学校内生动力增强,这无疑为职业教育均 衡发 展提供了广泛、可靠基础。 整合优质资源,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打造技 能高地,继而采取系统、行之有效的跟进措施,不 参考文献: 仅保证了江苏省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的连年佳绩 而且在对口单招、省赛国赛等不同渠道,逐步呈现 苏南、苏中、苏北技能水平逐年接近、均衡发展的 良好态势。这正是“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 有大赛”l的良好诠释和喜人回报。 [1]徐长发.职业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J].职教论坛,2003(7):4—12. [2]马开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革新探索[J].教育探索,2013(7):62—63 [3]马开良.应用型人才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江苏高教,2013(1):115—116 Promot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Skill Competitions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Winning Three Consecutive Championships of National Hotel Service Skill Competition MA Kai—lia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Nanjing 21 1 100,Jiangsu,China) Abstract:Hotel service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won championships in the National Skill Competition or fthree consecutive years.Its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actices have made positive and beneficial explora. tion for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vince.The approaches to Success mainlv in— clude:making wide—scope competition plans and training the all—around skill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integra. ting teaching and practicing,and maximiz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w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offering timely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and building up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ff;intensifying the influence of role models.motivating the students in dail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involvement. Key words:skill competitions;vocational educ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H・H’}_{。}{・}_{・H・}_{・H・}_{・}_{・H・H・}_{・}{・H・}_{・}_{・H・}_{・}_{・}{・}_{・}_{・}_{・H・}{・}_{・H・卜{・}_{・H・H・H・}_{・}_{・H・}_{・H・}_{・H・}_{・H・}_{.} (上接第77页) 参考文献: [1 烹饪工艺与营养”项目课程教材编写委员会.司厨入门、蔬菜类、畜奶类、禽蛋类、水产类、果品类、粮食类(系列校 本教材)[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凤云,侯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企业角色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高等职业教育),2009,18(5): 35—37. [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z].苏教职[2014] 31号.2014. [4]张燕飞,王玉娟.对高职课程改革趋势的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2(32):30—31. The Successful Attempt of Cuisine Speciality in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s Linking up with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Level SHAO Wan.kuan (Nam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Nanjing 211100,Jiangsu,China) Abstract:It is the 10th year in Jiangsu for cuisine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enter higher in. stitutions,SO the issue of how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e linked up with has become an im— portant topic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Nanj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liaty has made bold attempts i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its cuisine programs.In terms of core curriculum settingprocess evaluation of va. ,rious activities is combined with phase assessment,and emphasis is also put on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iesor— ,ganization skills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which is a well—designed contin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 cation. Key words:links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cuisine educational programs;higher voca— 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teaching and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