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轨道交通 4 号线西延伸段等线路网络总体设计跨座式单轨接口管理文件

重庆轨道交通 4 号线西延伸段等线路网络总体设计跨座式单轨接口管理文件

来源:抵帆知识网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等线路网络总体设计

跨座式单轨接口管理文件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体

2020年6月 重庆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等线路网络总体设计

跨座式单轨接口管理文件

编制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0年6月 重庆

目 录

前言 ............................................................................................................... 1 第1章 工程测量 ........................................................................................ 6 第2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9 第3章 线路 .............................................................................................. 12 第4章 轨道 .............................................................................................. 16 第5章 建筑 .............................................................................................. 25 第6章 装修 .............................................................................................. 33 第7章 地下结构(含防水) .................................................................. 37 第8章 桥梁 .............................................................................................. 43 第9章 人防工程 ...................................................................................... 47 第10章 概算 ............................................................................................ 51 第11章 工程筹划 .................................................................................... 59 第12章 环境评价 .................................................................................... 62 第13章 客流预测 .................................................................................... 64 第14章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 66 第15章 车辆 ............................................................................................ 71 第16章 限界 ............................................................................................ 73 第17章 车辆基地 .................................................................................... 76 第18章 供电 ............................................................................................ 84 第19章 信号 ........................................................................................... 111 第20章 通信 ........................................................................................... 116 第21章 自动售检票 .............................................................................. 122 第22章 综合监控系统 .......................................................................... 124 第23章 安防系统 .................................................................................. 133 第24章 通风与空调 .............................................................................. 135 第25章 给排水及消防(含气体灭火) .............................................. 139 第26章 动力照明 .................................................................................. 142

第27章 站台门 ...................................................................................... 146 第28章 自动扶梯与电梯 ...................................................................... 150 第29章 道岔与车挡 .............................................................................. 153 第30章 导向 .......................................................................................... 156 第31章 城市规划 .................................................................................. 158 第32章 综合交通 .................................................................................. 159 第33章 管线综合 .................................................................................. 160 第34章 城市给排水 .............................................................................. 162 第35章 云平台 ...................................................................................... 16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前言

1编制设计技术接口的目的及意义

重庆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项目跨座式单轨项目是一项涉及专业多、关系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设计工作有赖于各专业、各系统的相互配合。为了使各专业子系统能紧密结合,有效联系,达到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效地发挥各个部分的功能,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编写完整的设计技术接口,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补充完善、协调,是处理好各系统接口关系的关键。

完整正确的技术接口,是指导、检查和验证各子系统设计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文件,它不仅是选择土建工程方案,也是各设备系统确定功能和规模的依据之一,是保持系统的总体完整性和协调运作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工程整体功能、降低造价、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

本设计技术接口即各专业之间的界面关系,是在各专业子系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重庆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项目跨座式单轨的技术标准和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技术条件,分析、研究本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编制完成。本技术接口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内部又分为五大系统,每个大系统又分为若干个子系统,通过对各个专业系统的技术接口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以达到指导设计、协调技术接口及相互配合的目的。

本设计技术接口作为指导、检查和验证各子系统设计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文件,将在设计阶段中逐步完善,必要时,还将根据系统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修正,以实施有效控制。

由于本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多,关系复杂,情况多变,设计技术接口的编写只能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并应在设计阶段中逐步完善。必要时,还须进一步调整、补充、优化。

2设计技术接口的组成

为便于技术接口的分析,根据国内近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经验,充分

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考虑各专业性质分工,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项目跨座式单轨项目的特点,我们把内部接口分为五大类49个子系统,外部接口分为4个子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如下: 2.1内部设计技术接口 2.1.1土建工程

子系统01: 工程测量 专业代号GCCL 子系统02: 物探 专业代号WT 子系统0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专业代号DK 子系统04: 线路 专业代号XL 子系统05: 轨道 专业代号GUID 子系统06: 路基 专业代号LJ 子系统07: 建筑 专业代号JZ 子系统08: 装修 专业代号ZS 子系统09: 导向标示 专业代号DX 子系统10: 结构 专业代号JG 子系统11: 防水 专业代号FS 子系统12: 桥梁 专业代号QL 子系统13: 人防 专业代号RF 子系统14: 工程概算 专业代号JJ 子系统15: 工程筹划 专业代号GH 子系统16: 环境评价 专业代号HP 2.1.2 车辆及行车

子系统17: 客流预测 专业代号KL 子系统18: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专业代号XC 子系统19: 车辆 专业代号CL 子系统20: 限界 专业代号XJ 子系统21: 车辆段 专业代号CLD 子系统22: 控制中心(OCC) 专业代号OCC 2.1.3 供 电

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子系统23: 供电系统 专业代号QD 子系统24: 主变电所 专业代号ZB 子系统25: 牵引变电所 专业代号QB 子系统26: 降压变电所 专业代号JB 子系统27: 接触网 专业代号JCW 子系统28: 变电所自动化 专业代号DJ 子系统29: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专业代号AG 子系统30: 供电车间 专业代号GDCJ 子系统31: 区间动照 专业代号QJDZ 2.1.4 弱 电

子系统32: 通信 专业代号TX 子系统33: 信号 专业代号XH 子系统34: 自动售检票 专业代号AFC 子系统35: 火灾报警系统 专业代号FAS 子系统36: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专业代号BAS 子系统37: 综合监控系统 专业代号ISCS 子系统38: 安防及门禁系统 专业代号AF 子系统39: 云平台 专业代码YPT 2.1.5 车站、区间设备及站场

子系统40: 通风空调 专业代号NT 子系统41: 给排水及消防 专业代号GX 子系统42: 气体灭火 专业代号QM 子系统43: 动力照明 专业代号DZ 子系统44: 屏蔽门/安全门 专业代号PSD 子系统45: 自动扶梯与电梯 专业代号FT 子系统46: 管线综合 专业代号GZ 子系统47: 道岔 专业代号DC 子系统48: 站场 专业代号ZC

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子系统49: 车场工艺 专业代号GY 2.2外部设计技术接口

子系统50: 城市规划 专业代号CH 子系统51: 综合交通 专业代号JT 子系统52: 线网规划 专业代号XW 子系统53: 城市给排水 专业代号WS 3设计技术接口的编制

设计总体是设计技术接口管理工作的主体。

设计技术接口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界面关系。设计技术接口的形成和确定,将根据子系统的划分,并主要取决于重庆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项目跨座式单轨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包括各子系统设备的选型和技术条件。因此,每一项设计技术接口,还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落实。

根据国内近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经验,并充分考虑设计的专业分工,把重庆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项目跨座式单轨项目设计分为44个子系统。这里仅根据各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描述本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各设计技术接口的具体要求宜在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落实和确定。

设计技术接口文件是设计管理体系的内部资料,并不是工程设计的文件组成部分,其内容在相关的设计文件中已有反映。

考虑到工程的设计阶段是不尽相同的,还应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修改、完善。 4设计技术接口及索引

各子系统(内部设计技术接口)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按设计输入、输出的设计技术接口进行各专业编写,形成《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外部设计技术接口的各子系统,一般是城市的规划、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设计总体单位对其一般是索取资料开展设计工作(设计输入),对其提供的资料较少(设计输出),所以本章节外部设计技术接口的各子系统均为单向编写(设计输出)。

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在《专业设计接口输入表》中,对每个子系统的专业都给定一个专业代号和接口编码,每一对相关子系统都有一个设计技术接口专用编号,接口编号由四位数字表达,前两位数为主体系统的接口编码,后两位数为相关系统接口编码,比如《通风空调专业设计接口输入表》中“3507”表示通风空调专业设计时需建筑专业提供资料,

在《专业设计接口输出表》中,对每个子系统的专业都给定一个专业代号和接口编码,每一对相关子系统都有一个设计技术接口专用编号,接口编号由四位数字表达,前两位数为相关系统的接口编码,后两位数为主体系统接口编码,比如《通风空调专业设计接口输出表》中“0735”表示通风空调专业需向建筑专业提供设计资料。

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章 工程测量

1.1 专业组成

工程测量专业是轨道交通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的基础专业,为轨道交通勘测设计提供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及控制地物等基础测绘资料。专业组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2)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3)线路带状地形测量 4)专项调查与测绘 5)线路定线测量

1.2 专业功能

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是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的基础,测量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精度应满足轨道交通工程勘测设计各阶段测量和施工控制测量的要求。

线路带状地形测量为轨道交通工程各阶段设计提供1:500、1:1000或1:2000地形图,制图范围及精度指标应满足轨道交通线路、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专业设计的要求。

专项调查与测绘根据轨道交通工程勘测设计各相关设计专业的需要进行专项调查和测绘,并向相关设计专业提供相应的调查和测绘成果资料。专项调查与测绘的主要工作包括轨道交通沿线及车辆段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跨越线路建筑物、水域地形和既有建筑物的基础等专项调查与测绘。

线路定线测量是将线路转点和曲线控制桩和必要的加桩测设于实地,对设计线路走向有制约的建筑物测定坐标高程,并进行线路纵横断面测量。向线路等相关专业提供成果。

1.3 专业的主要接口

为了使工程测量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协调地开展工作,保证跨座式单轨勘测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工程测量专业根据各相关专业的设计需要,提供完整、准确的勘测

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测量成果,应做好工程测量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主要相关专业有:线路、路基、建筑、结构、隧道、车站、车辆段、主变电所、站场等。工程测量专业影响建筑、结构、桥梁等专业的设计接口内容为:提供建筑与线路、车站的平面关系、沿线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以及沿线有无工程试桩或废弃桩的情况,还有穿越河流是否有沉船或河岸护桩等

1.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4.1 输入部分 工程测量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1、线路平、纵断面图 2、专项调查与测绘范围 3、收集的既有资料 4、曲线要素表 路基勘测技术要求 1、勘测技术要求 2、车站平面布置图 勘测技术要求 1、勘测技术要求 2、总平面图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104 线路 提供资料及数据 路基 建筑 结构 车辆基地 0106 0107 0110 0121 路基 建筑 结构 车辆基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2 输出部分 工程测量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1、地形图 2、平面高程控制网成果 3、控制地物勘测成果 4、调查记录及成果 5、综合管线图及成果表 6、技术会议纪录 7、有关协议或谈话纪录 8、勘测技术任务书 9、勘测技术总结 1、路基横断面 2、改河改沟勘测成果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401 工程测量 提供资料及数据 路基 0601 工程提供资料 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测量 建筑 0701 1、勘测成果 2、勘测调查表 1、收集资料汇总表 2、控制地物测量成果:包括沿线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以及沿线有无工程试桩或废弃桩的情况,还有穿越河流是否有沉船或河岸护桩等 砍树挖根表 1、地形图 2、勘测调查表 3、勘测技术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工程测量 提供资料 结构 1001 工程测量 提供资料 环境评价 车辆基地 1601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提供资料及图件 2101 提供资料 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1 专业组成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2)工程地质调绘 3)物探

4)钻探及简易勘探

5)原位测试(包括静载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预钻式旁压试验、扁板侧胀试验、应力铲试验、岩体应力试验等)

6)室内试验(包括岩石试验、土工试验、岩土矿物理化分析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

2.2 专业功能

工程地质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分阶段开展工作,按照地质调绘、勘探测试、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文件编制的工作程序进行,主要查明建设工程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选择、各类建筑物设计、特殊岩土处理、不良地质整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及合理确定施工方法等提供可靠依据。

2.3 专业的主要接口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主要与线路、路基、隧道、建筑、牵引供电、变电所、车辆基地站场等有接口关系。 2.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4.1 设计输入部分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1、线路平面、纵断面图 2、线路平面、纵断面缩图 3、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道表及有关资料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线路 0304 线路 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4、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 5、曲线要素资料 结构 环境评价 车辆基地 0310 地下车站及区间施工工法、支护方案、结构方案、辅助措施等 1、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意见 2、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 站场(车辆段、停车场)平面布置图、场平标高 结构 环境评价 车辆基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0316 0321 2.4.2 设计输出部分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接口处理 线路 0403 地质纵断面图 提供资料 路基 0603 1、分段地质说明 2、横断面地质填图 3、不良地质地段表 4、钻孔、动静探资料 5、土工试验资料 6、水文地质资料 7、填料土工试验资料 8、滨河路基河道坍岸图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提供资料 建筑 0703 地质报告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提供资料及数据,供车站确定车站的埋深 结构 1003 提供初勘报告 提供资料 环境评价 1603 地面声屏障所在位置的定测地质资料 提供资料 供电系统及变电所 2303 牵引变电所在位置土壤电阻率、大地导电率及工程地质说明 提供资料 1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杂散电流 2903 全线土壤电阻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提供资料 车辆基地 2103 1、车辆段、停车场地质说明书 2、站场断面地质图 3、站场纵断面地质填图 提供资料 1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章 线路

3.1 专业组成

线路专业是轨道交通工程的总图专业,本专业主要由线路平面和线路纵断面构成,还包括与各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接口配合。线路平纵断面包括:正线(含比较方案)、辅助线(不含出入段线)。

3.2 专业功能

1)线路平面确定单轨走向、平面位置、平面曲线要素、车站分布位置配线布置、相关点坐标计算等。

2)线路纵断面确定单轨埋置深度、坡度、坡度相关连接的竖曲线要素以及与排水站、防护门、联络通道、区间风亭等附属建筑的位置关系。 3.3 专业的主要接口

应做好线路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使各个专业、各个工程能够紧密结合。

1)线路需用资料包括:可研报告或总体设计文件及其审批意见,沿线的城市现状及规划资料,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详勘资料,沿线主要建筑构筑物,道路及地下地上管线坐标、标高测量资料,1:500及1:2000的现状地形图,隧道(桥)结构轮廓图,车站建筑平、立、剖面轮廓图,设备系统分布图,行车组织与计划,曲线限界加宽资料,轨道结构及道岔资料,车站客流量分方向分配图,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工期安排、道路交通改移决策资料等。 2)线路提出的资料: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右线交点及车站中心与主要控制点坐标资料(根据需要才提供)、车站要素表。

3.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线路专业的接口关系列表如下:

3.4.1 设计输入部分

1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线路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城市规划 接口 编号 0442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沿线城市现状及规划资料:包括规划道路红线坐标,横断面、道路立交方案图,城市规划 现状及规划道路标高、地上地下管线,控制线路的房屋建筑平、立、基础图 沿线工程地质详勘资料(按线路比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沿线水文地质详勘资料 沿线主要建筑构筑物 提供数据与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0403 物探 0402 沿线道路及地下地上管线坐标、标高测量资料 1:500及1:2000的现状地形图 隧道结构轮廓图(含联络通道、车站出入口、洞口位置)、控制性节点横剖面图(注尺寸) 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工期安排等资料 桥梁结构轮廓图、纵剖面图(含墩位)(注尺寸) 高架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工期安排等资料 车站建筑总图及平剖面轮廓图(注尺寸) 行车组织与计划、行车配线图 直线段限界资料、曲线限界加宽资料 轨道梁结构(含超高) 人防总图及人防门布置位置(注尺寸) 正线道岔编号、道岔至站台端部距离要求及配线长度(注尺寸) 各类型道岔主要技术参数,各类型道岔的线型图 物探 提供数据与资料 工程测量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结构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桥梁 提供数据与资料 建筑 行车 限界 轨道梁 人防 信号 道岔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资料 工程测量 0401 结构 0410 桥梁 0412 建筑 行车 限界 轨道梁 人防 信号 道岔 0407 0418 0420 0405 0413 0429 0441 3.4.2 设计输出部分

线路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1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主要技术条件 行车 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轨道梁 车辆基地 建筑 1804 线路平、纵断面图 0104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0304 线间距表 线路平、纵断面图 0504 线间距表 2104 0704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结构 1004 线间距表(含曲线段) 线路平、纵断面图 桥梁 1204 线间距表(含曲线段) 车辆 限界 给排水及消防 通风空调 接触网 供电系统及变电所 1904 2004 3604 3504 2504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和区间最低点里程资料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2304 线间距表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线路 线路 线路 线路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1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动力照明 线路平、纵断面图 2704 线间距表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信号 2904 线间距表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通信 火灾报警 道岔 人防 环评 概算 2804 3104 4104 1304 1604 1404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面图 线路平面图(含辅助线),线路纵断面图(含辅助线)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平、纵断面图 线路 线路 线路 线路 线路 线路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提供数据与资料 1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4章 轨道

4.1 系统简述

轨道专业涵盖轨道梁、疏散检修平台、声屏障、轨道防护构造

轨道梁结构适用于正线、辅助线(辅助线包括联络线、折返线、存车线、出入线等)以及车辆段库内、外线和试车线。

疏散检修平台适用于正线。 声屏障适用于特殊敏感高架地段。

轨道防护构造适用于当轨道下穿市政桥梁、人行天桥、临近的市政道路桥梁高于轨道等,为防止上述地段向下抛弃杂物影响轨道运行安全在轨道上空设置的防护措施。对于同层布置共轨合建桥和并行布置市政公路桥梁,除应设置防撞设施外,还应设置防护构造。

4.2 本系统与相关系统(或专业)接口面划分和主要技术要求说明

轨道系统与相关系统(或专业)接口面划分详见技术接口表。 特别说明: (1) 跨座式单轨梁桥工程采用“墩梁并举”统筹设计,同步施工的工艺,轨道梁与下部结构间连接接口的空间位置关系至关重要,故应严格按照轨道梁专业提供的支座定位中心验算盖梁是否满足其安装需求,必要时应调节桥墩中心。

(2) 本工程高架段下部结构将以分块预制整体吊装为主装配式工艺,对于采用装配式工艺的桥墩定位中心及标高,应密切与轨道专业配合,并由轨道专业计算的定位参数为准。

(3) 对于地下区间段,地下结构需满足轨道梁安装预埋条件。

4.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4.3.1 设计输入部分

轨道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1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专业名称:轨道 专业代号:GD 接口编码:05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504 1、线路向轨道梁专业提供线路如下线路资料: (1)平纵断面CAD图,其中纵断面横纵比例为1:1; (2)平曲线参数(以EXCEL格式):曲线要输表、车站里程表、长短链表; (3)竖曲线参数(以EXCEL格式):坡度、坡长(原则上以实际长度,不计入断链)、交点高程、曲线半径; 2、线路提供道岔岔心位置。 3、本工程与代建、已建工点土建结构条件核查,与代建、已建轨道结构衔接条件核查,原则上以竣工资料为准,必要线路 时应以实测资料为准。 4、对以折返线、停车线、线路起终点、试车线等需设置车档处,应根据不同地段考虑车档安全距离合理增加线路长度。 5、根据行车,车辆、曲线半径计算缓和曲线超高, 6、车站原则上不设置在曲线上,缓和曲线不允许进入车站范围内,车站范围内不允许设置超高 7、特大桥梁(如跨江大桥)两端伸缩缝范围一定距离,不应有平、竖曲线。 1、提供设备限界。 2、对于下穿铁路桥、公路桥、人行桥、架空管线等构筑物时,应核查线路是否满足单轨限界要求,并预留必要的安全距离。 3、当单轨线路与铁路、公路、人行步道限界 或桥梁、架空管线等构筑物静距离并行时,应核查单轨限界与上述构筑间的水平距离。 4、核查土建完工限界数据。 5、核查轨道提供的疏散平台、声屏障、轨旁防护构造是否满足限界要求。 提供资料 限界 0520 提供资料 1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接口 编号 0518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车辆 0519 道岔及车挡 0547 1、向轨道梁专业提供牵引计算资料。 2、向轨道梁专业提供全线客流数据、列行车 车编组、设计速度等。 1、向轨道专业提供车辆车辆类型、轴重、轴距、定距、速度等资料。 2、提供车辆的转向架及轮对资料(踏面车辆 类型、尺寸)。 3、向轨道梁专业提供车钩高度,不同地段车挡撞击力,以便选配车挡。 1、提供道岔与轨道梁的衔接条件及梁缝要求。 道岔 2、向轨道梁专业提供需在轨道梁上预埋的接口设备。 1、向轨道梁专业提供建筑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图纸。 2、按要求设置轨道站房需求。 建筑 3、核查车站是否位于曲线地段(车站范围内原则上不宜有平曲线,严禁有缓和曲线,) 1、向轨道专业提供车站、区间、泵房及联络通道结构平面、纵段、横断图纸。 2、对以折返线、停车线、线路起终点、试车线等需设置车档处,应核查车档安全距离,并合理考虑结构长度。 3、根据限界、轨道梁提出要求,结合以结构 往工程土建施工误差,合理考虑轨道梁支座安装条件。 5、满足轨道梁沿线设施设备(标志标线、轨道施工设施设备连接)的安装和实施条件。 1、按技术规定,进行桥梁分跨,并向轨道梁专业提供桥梁分跨数据。 2、当下部结构采用现浇时,根据轨道梁提供的支座锚箱定位参数核算其盖梁是否满足支座锚箱安装条件,必要时调整结构 桥墩中心位置。 3、当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时,根据轨道梁提供的桥墩中心,调整承台中心。 4、满足轨道梁支座锚箱内排水通畅,实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建筑 0507 提供资料 地下结构 0510 提供资料 高架及地面结构 0510 提供资料 1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信号 0533 现其自然排水的功能。 5、满足沿线设施设备(标志标线)的安装和实施条件。 6、检算轨道梁架设安装条件(荷载及空间)。 7、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及轨道防护构造的安装接口预留条件。 1、向轨道梁专业提出信号设备布置要求,对于需在轨道梁上预埋信号设备连接接口或随梁敷设线缆时,应与轨道梁专业协调,在满足轨道梁结构安全和制造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预埋条件。 2、轨旁设备如应答器、计轴器等的安装空间要求等(若有)。 1、向轨道梁专业提出通信设备布置要求,对于需在轨道梁上预埋设备连接接口或随梁敷设线缆时,应与轨道梁专业协调,在满足轨道梁结构安全和制造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预埋条件。 1、地下区间排水泵站位置、平、断面图纸,集水坑位置、尺寸等。 2、地下区间排水沟设置时,适当考虑轨道梁支座锚箱自排水需求,如无法满足自排水条件时,应满足抽排条件。 1、向轨道梁专业提出供电设备布置要求,对于需在轨道梁上预埋设备连接接口或随梁敷设线缆时,应与轨道梁专业协调,在满足轨道梁结构安全和制造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预埋条件。 2、给轨道专业提出绝缘安装资料(规格、数量等)。 /3、提供上网预埋管道资料(规格、数量、里程等)。 4、提供接地设备安装条件。 1、提供人防门处结构设计图纸。 2、提供轨道梁处人防门门槛尺寸。 信号 提供资料 通信 0532 通信 提供资料 给排水及消防 0541 给排水及消防 提供资料 接触网 0527 供电系统 提供资料 人防 0513 人防 提供资料 1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工程筹划 0515 1、提供给轨道梁专业工筹的主要节点工期,如洞通、土建完工节点、节点工程完工时间,轨道梁预制、架设时间等。 2、与轨道梁专业共同确定轨道梁运输架工程筹划 设方案,必要时设置架梁、存梁及转运基地。 3、商讨轨道梁生产梁厂位置、规模等前期筹备工作。 1、向轨道梁专业提供站场平、纵、横断面布置。 2、向轨道梁专业提供站场线路、道岔位置等资料。 3、向轨道梁专业提供库内各股道的资料和功能要求。 4、确定各建筑单体内工务房间的配置及设备要求。 5、配合轨道梁及其他专业设置轨道梁支座锚箱抽、排水设施布置。 向轨道梁专业提供库内平面布置图。 提供资料 车辆段 0521 车辆段 提供资料 车辆段建筑 0521 车辆段 提供资料 车辆段结构 0521 车辆段排水 环境评价 道岔及车挡 工程0521 0516 1、按技术规定,进行桥梁分跨,并向轨道梁专业提供桥梁分跨数据。 2、根据轨道梁提供的支座锚箱定位参数核算其下部结构是否满足支座锚箱安装车辆段 条件,必要时调整下部结构中心位置。 3、提供库房下部结构与轨道梁支座安装结构的关系。4、提供库内外车档安装条件。 排水沟设置时,应考虑支座锚箱内积水自排条件,当无法满足自排条件时,应车辆段 满足抽排条件。 环境提供《环评报告》 评价 道岔与轨道梁端面间距要求,指形板安装要求 车挡安装参数、撞击力 道岔及车挡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0547 提供资料 0514 概算专业反馈轨道专业经济计算结果。 工程概提供资料 2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概算

执行 专业 算 接口处理 4.3.2 设计输出部分

轨道梁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轨道 专业代号:GD 接口编码:05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405 限界 2005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1805 道岔及车挡 4705 1、核查线路是否满足轨道布跨、生产条件。 2、复核线路计算的缓和曲线超高,缓和曲线是否满足超高渐变率要求。 3、核查车站及大桥上平竖曲线的线形条件及关系。 4、当线路与铁路、公路、人行天桥、架空线缆等构筑物有立体交叉时,配合限界核查交叉关系间的空间是否满足单轨限界和行车安全,以及是否满足交叉对象所述行业相关规定。 4、核查地下结构土建竣工限界核查标准是否满足轨道梁结构实施标准,并配合限界完成限界核查工作。 1、向行车专业提供与运营维护有关的轨道定员、车辆段工务用房、养护维修机具等方面的要求 2、根据牵引计算结果核算轨道超高,并反馈给行车专业某些曲线是否需限速或更改牵引计算。 1、根据道岔提供要求设置道岔衔接梁(跨度、高度及梁缝)。 2、落实与道岔梁的衔接条件,并敦促轨道梁制造方落实衔接装置预埋安装。 3、轨道梁安装支座与相邻道岔凸台位置关系,道岔区轨道梁支墩布置图 轨道 提供资料 轨道 提供资料 轨道 提供资料 轨道 提供资料 车辆 1905 1、向车辆专业提供轨道梁设计资料(断轨道 提供资料 2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面形式、超高方式)。 1、向建筑专业提出工务用房需求、车站轨道梁结构结构断面尺寸及安装条件。 2、跨座式单轨车站范围内不允许设置超高。 3、提供轨道梁运输架设需求。 1、提出轨道梁支座锚箱安装条件,排水要求,支座锚箱定位参数。 2、提供轨道沿线轨道设施设备(如标志标线)安装预留预埋条件。 3、提供轨道梁运输架设需求。 4、提供轨道梁荷载、运输架梁施工期间荷载。 5、提供检修平台预埋预留接口要求 建筑 0705 轨道 提供资料 地下结构 1005 轨道 提供资料 高架结构 1005 信号 3305 1、核查高架区间下部结构分跨是否合理。 2、当下部结构采用现浇时,提供支座锚箱初始定位参数,供下部结构核算其盖梁是否满足轨道梁安装及架设条件。 3、当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时,轨道梁提供的精确桥墩中心参数,必要时提轨道 供墩底标高。 4、提出轨道支座锚箱安装条件,排水要求。 5、提供轨道梁荷载、运输架梁施工期间荷载。 6、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轨旁防护构造的安装条件及荷载。 1、提供轨道梁断面尺寸及安装条件。 2、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防护构造安装条件。 3、在满足轨道梁安全及工艺前提下,满轨道 足信号需在轨道梁上预埋安装条件或管线预埋条件。 4、提供全线限速资料。 5、与信号专业配合设置信号标志标线。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通信 3205 1、提供轨道梁断面尺寸及安装条件。 2、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防护构造安装条件。 3、在满足轨道梁安全及工艺前提下,满轨道 足其需在轨道梁上预埋安装条件或管线预埋条件 4、提供全线限速资料。 5、与通信专业配合设置通信标志标线。 1、提供地下段轨道梁支座锚箱排水需求。 轨道 提供资料 给排水及消防 4105 提供资料 接触网 2705 人防 1305 工程筹划 1505 1、根据供电专业提供的绝缘安装资料(规格、数量等),上网预埋管道资料,在轨道梁工法指导书中予以提示,便于轨道梁生产方前期准备(最终以供电设计图为准)。 轨道 2、根据供电专业提供的接地设备安装条件(规格、数量等)预埋管道资料,在轨道梁工法指导书中予以提示,便于轨道梁生产方前期准备(最终以供电设计图为准)。 1、提供给人防专业跨越人防门的轨道梁轨道 截面形式,安装条件,轨底限高。 1、提供给工筹专业关于轨道梁制造、运输、安装台班进度等基础资料。 2、与工筹专业共同确定轨道梁预制场位轨道 置、规模等。 3、与工筹专业根据轨道梁运输架设条件,共同确定轨道梁的架设、转运存储基地。 1、提出车辆段轨道梁结构形式、断面尺寸、布跨原则、安装条件。 2、提供支座锚箱排水需求,并配合排水、结构等专业实现支座锚箱内积水自排或轨道 抽排条件。 4、提供轨道结构对下部基础的沉降要求。 1、提出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工区、轨道车库等各单体内的工务房间要求和轨道 设备要求(轨道梁部分)。 2、配合完成轨道梁下穿通道实施条件。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车辆段站场 2105 提供资料 车辆段工艺 2105 提供资料 2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车辆段地建筑 2105 车辆基地结构 2105 环评 工程概算 1605 1405 1、提供车辆段各库轨道梁结构形式及安装条件。 2、提出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工区、轨道 轨道车库等各单体内的工务房间要求和设备要求(轨道梁部分)。 1、提供车辆段各库轨道梁结构形式、布跨原则及安装条件 2、提供轨道梁施工分界,对结构提出沉轨道 降的要求。 3、提供轨道梁支座锚箱定位参数。 提供给环评专业用于环评的库轨道梁结轨道 构形式、截面尺寸等相关资料 轨道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轨道专业向概算专业提出轨道梁工程数量 2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5章 建筑

5.1 专业组成

建筑部分包括:全线各车站、停车场、综合基地和主变电所的建筑。

5.2 专业功能

建筑专业主要负责沿线各轨道交通车站的总平面图、房屋建筑设计。停车场、综合基地和主变电所总平面图、房屋建筑布置。通过与各有关专业的密切配合,为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保证各项功能的需要。 5.3 专业的主要接口

5.3.1 车站建筑与相关系统(或专业)接口界面划分

(1)与线路专业界面划分

线路专业提供线路平面图,站中心里程,线路纵断面及轨面高程。建筑专业根据线路专业提供的资料进行车站建筑总平面图布局和车站各部位的高程设计。

(2)与地下结构专业界面划分 地下结构专业提供相关车站结构平面布置图,梁、板、柱截面尺寸、纵横剖面图以及楼梯结构详图。

(3)与房建结构专业界面划分

房建结构专业提供相关车站结构平面布置图,梁、板、柱截面尺寸纵横剖面图以及楼梯结构详图。

(4)与区间结构专业界面划分

区间结构专业提供相关车站接口位置的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 (5)与轨道专业界面划分

轨道专业提供各车站轨道建筑高程,道床形式,道床中间排水沟位置及坡度。 (6)与人防工程专业界面划分

人防工程专业提供各车站的人防工程要求,换乘站提出人防工程分区要求。 (7)与综合管线专业界面划分

综合管线专业提供各专业管线的布局要求及剖面各部位的高度控制尺寸。

2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8)与限界专业界面划分

限界专业提供站台相关部位的限界控制尺寸。 (9)与行车专业界面划分

行车专业提供各车站行车定员和房屋要求。 (10)与通信专业界面划分

通信专业提供定员、房屋要求及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1)与信号专业界面划分

信号专业提供定员、房屋要求及设备沟、槽、管、洞的要。 (12)与自动售票专业界面划分

自动售票专业提供定员、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以及站厅公共区内的设备布局平面。

(13)与牵引变电所专业界面划分

牵引变电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4)与动力照明专业界面划分

动力照明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5)与防灾报警专业界面划分 防灾报警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6)与综合监控专业界面划分

综合监控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7)与环控专业界面划分

环控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8)与扶梯、电梯专业界面划分

扶梯、电梯专业提供自动扶梯、电梯设备及机房、定员的要求。 (19)与给排水专业界面划分

给排水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20)与环境保护专业界面划分

环境保护专业提供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及说明素材。 (21)与概算专业界面划分

2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概算专业提供概预算要求及有关基础资料。 (22)与工程筹划专业界面划分 工程筹划专业提供工筹有关基础资料。 (23)与道岔专业界面划分 道岔专业提供道岔有关基础资料。

5.3.2 停车场、综合基地及主变电所建筑与相关系统(或专业)接口界面划分

(1)线路专业界面划分

线路专业提供控制中心所主变电所在地线路平面。 (2)车辆专业界面划分

车辆专业提供停车场及基地的房屋要求及停车场平面图。 (3)与房建结构专业界面划分

房建结构专业提供结构平面布置图,相关建筑的梁、板、柱截面尺寸及楼梯结构详图。

(4)与通信专业界面划分 通信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5)与信号专业界面划分

信号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6)与自动售票专业界面划分

自动售票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7)与牵引变电专业界面划分

牵引变电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8)与动力照明专业界面划分

动力照明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9)与防灾报警专业界面划分

防灾报警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0)与扶梯、电梯专业界面划分

扶梯、电梯专业提供自动扶梯、电梯设备及机房、定员的要求。

2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1)与给排水专业界面划分

给排水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2)环境保护专业界面划分

环境保护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3)与概算专业界面划分

概算专业提供概预算要求及有关基础资料。 (14)与MCS专业界面划分

MCS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5)与主变电所专业界面划分 主变电所专业提供定员及房屋要求,设备沟、槽、管、洞的要求。 (16)与工艺专业界面划分 工艺专业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及要求。 5.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5.4.1 设计输入部分 建筑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工程测量、物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接口编号 0701 0702 0703 接口要求 提供能反映规划和现状地面及地下管线和房屋基础的资料 确定车站埋深、车站实施工法和车站站位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1、沿线地形图、现状及规划控制性地物坐标 2、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基础资料 3、道路、河流、铁路 1、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含站中心里程及区间附属建筑物里程) 2、管线、道路、河流、铁路位置及规划资料 1、道床形式及轨道重量与结构的联接方式 2、无缝线路对轨道的纵向结构挠度、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允许值 3、线路设施的荷载及分布,包括正线及渡线等不同区段 4、无缝线路附加纵向力、伸缩力、挠曲力、断轨力等 工程测量 线路 0704 线路 轨道 0705 确定桥面形式、桥梁控制沉降量;地下区间、车站断面型式;结构底部保证岔区排水措施 轨道 2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5、对高架结构桥墩、梁的设计要求 装修、导向标示 0708 0709 提供装修做法及导向标示设置位置 装修、导向标示 提供装修做法及导向标示设置位置 1、地下(地面)车站总平面布置图(含现状、规划地形地物和管网资料) 2、车站主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3、出入口通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4、风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5、车站地面建筑物(出入口、风亭)设计图 5、车站内部孔洞汇总表 6、车站两侧区间平、剖及横断面图 7、防水做法 提供车站桥梁形式、布置、断面 1、区间隔断门(含防淹门)的设置要求 2、隧道出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设置要求 3、区间连络通道的设置要求 4、车站出入口、风道防护门设置要求 5、战时孔洞封堵预埋件要求 提供工筹 提供环评报告 结构、防水 0710 0711 确定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结构 桥梁 0712 提供车站桥梁形式、布置、断面 桥梁 人防 0713 确定防护型式及隔断门位置 人防 工程筹划 环境评价 客流预测、车辆、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车辆段、控制中心 0715 0716 0717 0718 0719 0721 0722 提供工筹 提供环评报告 工程筹划 环境评价 客流预测、车辆、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车辆段、控制中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限界 0720 确定车站内净空尺寸及桥面宽度 限界 1、区间直线地段马蹄形、圆形和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2、车站直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3、高架车站、区间直线地段建筑限界 4、渡线地段建筑限界和范围 2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5、曲线地段加宽、超高值和范围 供电、变电所、接触网、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FAS/BAS、综合监控系统、安防及门禁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动力照明、站台门 通风空调、信号、通信、FAS/BAS、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动力照明、安防及门禁系统 自动扶梯与电梯 0723 0724 0725 0726 0727 0728 0730 0732 0733 0734 0735 0736 0737 0738 0740 0741 0742 0743 0744 确定设备安装预埋及管线位置 供电、变电所、通风、信号、通信FAS/BAS、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给排水及消防 1、车站、区间隧道各种管线和设备的预埋件大样和设置位置 2、各设备在站内布置的位置及对地板的要求 3、各设备的外形尺寸、重量及运输路线 4、各设备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 5、电缆作用在结构上的重量、设备荷载及分布、接触网支柱的柱底荷载 6、区间风机房以及射流风机设置要求 0745 站厅层、站台层、出入口及其它通道预留预埋要求 确定断面 道岔工作用房要求 确定车场布置 确定车场工艺 提供规划资料 提供相关资料 提供线网资料 扶梯电梯 设备荷载参数,设备预埋件要求,设备部分开孔要求,设备预留钢筋要求,设备部分预埋管要求,设备防水要求。 确定断面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规划资料 提供相关资料 提供线网资料 管线综合 道岔 站场 车场工艺 城市规划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0746 0747 0748 0749 0750 0751 0752 管线综合 道岔 站场 车场工艺 5.4.2 设计输出部分

建筑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3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工程测量、物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线路 接口编号 0107 0207 0307 0407 接口要求 提供能反映规划和现状地面及地下管线和房屋基础的资料 确定车站埋深及线路走向 地下区间、车站断面型式;车站底部保证岔区排水措施 1、设计说明及门窗表2、平面图3、纵、横断面图4、楼扶梯平剖面图及卫生间平面布置图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建筑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车站横、纵断面图 建筑 轨道 0507 建筑 装修、导向标示 0807 0907 建筑 1、设计说明及门窗表 2、平面图 3、纵、横断面图 4、楼扶梯平剖面图及卫生间平面布置图 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各层平面图 3、车站纵、横断面图 4、楼扶梯、卫生间泵房等详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车站、风道平、纵断面布置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1、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各层平面图 3、车站纵、横断面图 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各层平面图 3、车站纵、横断面图 4、楼扶梯、卫生间泵房等详图 结构、防水 1007 1107 确定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建筑 桥梁 人防 工程筹划 环境评价 客流预测、车辆、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车辆段、控制中心 限界 供电、变电所、接触网、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FAS/BAS、综合监控系统、1207 1307 1507 1607 1707 0718 0719 2107 2207 2007 2307 2407 2507 2607 2707 2807 提供车站桥梁形式、布置、断面 确定防护型式及隔断门位置 提供工筹 提供环评报告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提供资料 建筑 确定车站规模 建筑 确定设备安装预埋及管线位置 建筑 3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安防及门禁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动力照明、站台门 通风空调、信号、通信、FAS/BAS、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动力照明、安防及门禁系统 自动扶梯与电梯 接口编号 3007 3207 3307 3407 3507 3607 3707 3807 4007 4107 4207 4307 4407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4507 站厅层、站台层、出入口及其它通道预留预埋要求 建筑 车站主体、出入口及其它通道相关平面图、剖面图、开孔图、预埋件大样图、预埋管位置 1、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各层平面图 3、车站纵、横断面图 4、楼扶梯、卫生间泵房等详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总平面图及平纵断面图 管线综合 4607 确定建筑布置尺寸 建筑 站场 车场工艺 城市规划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4807 4907 5007 5107 5207 确定车场布置 确定车场工艺 提供规划资料 提供相关资料 提供线网资料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建筑

3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6章 装修

6.1 专业组成

装修部分包括:全线各车站内装修部分。

6.2 专业功能

装修专业负责室内装修设计。

6.3 专业的主要接口

6.3.1 车站装修与相关系统(或专业)接口界面划分

(1)与建筑专业界面划分

建筑专业提供设计说明及门窗表、平面图、纵横断面图、楼扶梯及卫生间详图、通用图。

(2)与综合管线专业界面划分

综合管线专业提供各专业管线的布局图及剖面各部位的高度控制尺寸。 (3)与通风专业界面划分

通风专业提供风口、风阀、挡烟垂壁、电动挡烟垂帘等需在装修面板开孔设备的平面定位图,并对开孔尺寸及挡烟垂壁高度提出相关要求。

(4)给排水及消防专业界面划分

给排水专业提供消火栓、水阀、喷淋、地漏等需在装修面板开孔设备的平面定位图,并对开孔尺寸及装修伪装门、检修口提出相关要求。

(5)与动力照明专业界面划分

动力照明专业提供配电箱、插座、安全疏散等需在装修面板开孔设备的平面定位图,并对开孔尺寸及装修伪装门提出相关要求。

(6)与门禁专业界面划分

门禁专业提供栏杆门设置门禁的位置图及需装修面板开孔的门禁图。 (7)与AFC专业界面划分

AFC专业提供闸机、自动售票机、售票亭、检修孔等等需在装修面板开孔设备的平面定位图,并对装修检修盖板提出相关要求。

3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8)与站台门专业界面划分

站台门专业提供站台门位置平面图及与装修天、地、墙接口要求。 (9)与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界面划分 自动扶梯与电梯提供无障碍电梯按钮位置。 (10)与人防专业界面划分

人防专业提供人防伪装门骨架做法图及人防门槛做法要求。 (11)与通信专业界面划分

通信专业提供广播喇叭、摄像头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12)与信号专业界面划分 信号专业提供停车按钮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轨行区信号灯与灯箱的安装范围要求。 (13)与综合监控专业界面划分 综合监控专业提供手报、烟感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14)与限界专业界面划分 限界专业提供站台轨行区广告灯箱限界控制尺寸。 (15)与导向标识专业界面划分 导向专业提供导向牌、地面紧急蓄光型疏散标识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6.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6.4.1 设计输入部分 装修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1、设计说明及门窗表 2、平面布置图 3、纵、横断面图 4、楼扶梯平剖面图及卫生间详图 管线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1、风口平面定位图 2、检修口定位及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建筑 0807 建筑 提供资料 管线综合 通风空调 0846 0840 管线综合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3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开孔尺寸要求 3、挡烟垂壁平面定位图及安装高度要求 4、电动挡烟垂帘平面定位图 5、需装修面板开孔的其他设备图 1、消火栓位置平面图及装修伪装门尺寸要求 2、检修口定位及开孔尺寸要求 3、喷淋、地漏等位置平面 4、需装修面板开孔的其他设备图 1、配电箱位置平面图及装修伪装门尺寸要求 2、插座、安全疏散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3、需装修面板开孔的其他设备图 1、门禁门栏杆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2、需装修面板开孔的门禁位置图 1、闸机、自动售票机、售票亭等位置平面图 2、检修盖板位置平面图及尺寸要求 站台门位置及与装修天、地、墙接口要求 无障碍电梯按钮位置 1、伪装门骨架做法图 2、人防门槛做法要求 广播喇叭、摄像头等位置平面图及开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给排水及消防 0841 给排水及消防 提供资料 动力照明 0843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 门禁 门禁 提供资料 AFC AFC 提供资料 站台门 自动扶梯与电梯 0844 0845 站台门 自动扶梯与电梯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人防 0813 人防 提供资料 通信 0832 通信 提供资料 3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孔尺寸要求 1、紧急停车按钮、发车指示器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2、轨行区出站信号机安装位置及无遮挡要求。 手报、烟感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轨行区广告灯箱与轨顶面安全距离要求 1、导向牌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2、地面紧急蓄光型疏散标识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信号 0833 信号 提供资料 综合监控 0837 综合监控 提供资料 限界 0820 限界 提供资料 导向标识 0809 导向标识 提供资料 6.4.2 设计输出部分 装修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1、吊顶灯具位置平面图 2、广告灯箱位置平面图 提供车站吊顶高度 提供车站装修方案 站台装修布置图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动力照明 4308 装修 提供资料 站台门 管线综合 信号 4408 4608 3308 装修 装修 装修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反馈资料及会签 3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7章 地下结构(含防水)

7.1 专业组成

(1)地下结构部分包括:地下车站、连接各地下车站的区间及车辆基地出入线的地下部分。

(2)轨道交通车站结构包括车站主体结构和通道出入口、风道风井附属结构。 (3)轨道交通区间结构包括区间主体结构及区间渡线、存车线、联络通道、排水泵房、施工竖井、施工通道等结构。

(4)折返线、联络线结构应根据功能需要单独设计。

7.2 专业功能

地下结构专业主要负责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防水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 为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为业主节省工程投资。

通过地下结构专业与其它土建专业和各设备系统的密切配合,保证地下工程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保证地下结构的防水效果;为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地下通道;为旅客乘车和满足各设备系统功能需要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地下空间。

7.3 专业的主要接口

(1)与地质专业界面划分

地质专业提供沿线区间、车站各工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构)筑物基础、地下管线及地下洞室资料;地下结构专业依据地质资料选择施工方法,并进行结构设计。

(2)与轨道梁结构专业界面划分

地下结构专业进行主体结构设计;轨道梁专业进行轨道梁及支座部分结构设计。 (3)与线路专业界面划分

线路专业进行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征地及房屋、管线拆迁数量统计;地下结构专业根据线路平、纵断面,选择施工方法,进行主体结构设计。提供各工点之间的

3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分界里程。

(4)与路基专业界面划分

在隧道和路基分界里程处划分界面;两专业分别独立设计隧道结构和路基结构。 (5)与防灾报警系统界面划分

防灾报警系统提出车站、区间防灾要求,地下结构专业进行防灾通道的结构设计。 (6)与环控系统界面划分

空调、通风系统提出土建结构的要求,风井、风道的结构尺寸。地下结构专业进行风井、风道的结构设计。

(7)与通信系统界面划分

通信系统提出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地下结构专业在进行结构设计中考虑。 (8)与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界面划分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提出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废水污水泵房位置及尺寸;地下结构专业进行泵房结构设计。

(9)与信号系统界面划分 信号系统提出对土建结构的要求,信号机的位置机结构尺寸;地下机构专业进行结构设计。

(10)与扶梯、电梯系统界面划分 扶梯、电梯系统提出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地下结构专业进行结构设计。 (11)与概算专业界面划分

地下工程专业进行工程数量计算,提出施工方法及工程措施;概算专业根据基础资料,编制工程概算。 (12)与动力照明系统界面划分

动力照明系统提出对土建结构的要求,预埋件尺寸及位置;地下结构专业进行结构设计。

(13)与供电系统界面划分

供电系统应提出车站、区间电缆敷设、预埋的要求;地下结构专业进行结构设计。 (14)与牵引变电系统界面划分

牵引变电应提出变电所对土建的要求;地下结构专业进行结构设计。

3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5)与人防工程系统界面划分

由人防工程系统提出与地下结构专业的分界位置及其他对土建结构的要求;人防工程系统进行人防工程段的结构设计;地下结构专业进行其他部分的结构设计。

(16)与环保及劳安卫系统界面划分

环保及劳安卫系统对土建提出要求;地下结构专业根据要求编写说明书素材。 (17)与限界专业界面划分

限界专业提供设计所需的车辆、设备及建筑限界,包括车站、区间,直线、曲线和岔区,限界图和曲线加宽计算公式等;地下结构专业按限界进行结构断面设计。 (18)与建筑专业界面划分 建筑专业进行规划总平面设计及分层平面设计;出入口、风亭建筑设计;车站内沟、槽、管、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及尺寸;地下结构专业按要求进行外围主体结构设计。 (19)与消防系统界面划分 消防系统提出对土建的要求;地下结构专业根据要求编写专篇说明书素材。 7.4 工程技术接口表 7.4.1 设计输入部分 结构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测量 接口编号 1003 接口要求 提供全线地质详勘资料 提供能反映规划和现状地面及地下管线和房屋基础的资料 确定结构型式、断面尺寸及埋深 执行 专业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测量 接口处理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及说明 1、沿线地形图、现状及规划控制性地物坐标 2、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基础资料 3、道路、河流、铁路 1、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含站中心里程及区间附属建筑物里程) 2、管线、道路、河流、铁路位置及规划资料 1、区间直线地段马蹄形、圆形和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2、车站直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1001 线路 1004 线路 限界 1020 确定隧道内净空尺寸 限界 3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3、渡线地段建筑限界和范围 4、曲线地段加宽、超高值和范围 轨道梁 1005 确定地下区间、车站断面型式;结构底部保证岔区排水措施 轨道梁 1、道床形式及轨道梁重量与结构的联接方式 2、轨道梁的纵向结构挠度、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允许值 3、线路设施的荷载及分布,包括正线及渡线等不同区段 4、无缝线路附加纵向力、伸缩力、挠曲力、断轨力等 1、地下车站总平面布置图(含现状、规划地形地物和管网资料) 2、车站主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3、出入口通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4、风道平、剖面及横断面图 5、车站地面建筑物(出入口、风亭)设计图 6、车站内部结构设计图、孔洞汇总表 1、区间隔断门(含防淹门)的设置要求 2、隧道出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设置要求 3、区间连络通道的设置要求 4、车站出入口、风道防护门设置要求 5、战时孔洞封堵预埋件要求 1、车站、区间隧道各种管线和设备的预埋件大样和设置位置 2、各设备在站内布置的位置及对地板的要求 3、各设备的外形尺寸、重量及运输路线 4、各设备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 5、电缆作用在结构上的重地下车站建筑 1007 确定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建筑 人防工程、防灾 1013 确定防护结构型式及隔断门位置 人防工程、防灾 供电、变电所、通风、信号、通信 1023 1024 1032 1033 确定设备安装预埋及管线位置 供电、变电所、通风、信号、通信 4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量、设备荷载及分布、供电支柱的柱底荷载 6、区间风机房以及射流风机设置要求 自动扶梯与电梯 1045 站厅层、站台层、出入口及其它通道预留预埋要求 确定结构尺寸 自动扶梯与电梯 设备荷载参数,设备预埋件要求,设备部分开孔要求,设备预留钢筋要求,设备部分预埋管要求,设备防水要求。 区间排水站、洞口排雨泵站平面布置图、位置和房间面积、净空要求 车辆荷载分布图及有关参数 道岔形式及布置相参数 给排水 1041 给排水 车辆 道岔 1019 1047 列车轴重、轴距及车辆编组 道岔设备荷载、预埋要求、布置形式及空间要求 车辆 道岔 7.4.2 设计输出部分 地下结构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工程 测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线路 接口编号 0110 接口要求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车站、区间总布置相关接口要求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及工程数量 执行 专业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接口处理 提出资料 0310 提出资料及要求 0410 提出资料 轨道梁 0510 提出资料 路基 0610 提出资料及会签 桥梁 工程 概算 1210 提出资料及会签 1410 提出资料 4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工程 筹划 接口编号 1510 接口要求 提供地下结构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地下结构、断面、施工工法及起诒里程 提供地下结构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地下结构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地下结构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地下结构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执行 专业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 接口处理 提出资料 限界 2010 提供资料及会签 供电 2310 提供资料 通信 3210 提供资料 信号 3310 提供资料 动力照明 3110 提供资料 4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8章 桥梁

8.1 专业组成

桥梁专业是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组成部分,本专业组成包括内容: (1)区间高架桥;

(2)车辆段、停车场出入段线桥梁; (3)车辆段、停车场内涵洞;

(4)土建工程间的接口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

8.2 专业功能

(1)桥梁专业须满足线路敷设方式使用功能的要求,满足被跨越道路净空要求; (2)桥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进行大修加固。

(3)桥梁断面应满足限界、防灾、防排水要求及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工艺等要求。

8.3 专业的主要接口 为做好桥梁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使各个工程能够紧密结合,以达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可靠,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目的。

桥梁专业与相关专业接口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提供桥梁位置和结构基本信息接口:桥梁专业为线路、路基等专业提供桥梁表等资料。

提供数量等接口:桥梁专业为工程投资专业提供桥梁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专业提供桥梁用地图表、为线路专业提供定员等接口资料。

提供其他资料:提供水文、结构设计指标等接口资料。

8.4 工程技术接口表 8.4.1 设计输入部分

桥梁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4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1201 接口要求 1、沟形平面 2、各种勘测调查表 3、有关协议、纪要及公文或座谈纪录 4、沿线水系表 5、水文成果汇总图 6、水文平面关系图 1、沿线工程地质说明及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划分表 2、水质分析资料 3、桥梁工点地质说明及地质纵横断面图、钻孔柱状图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工程 测量 工程测量 提供资料及 数据 120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04 线路 120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线路 提供资料及 数据 1、线路平面、纵断面图(含车辆段出入段线) 2、线路平面、纵断面缩图 3、线间距表 1、核查下部结构分跨是否合理。 2、当下部结构采用现浇时,提供支座锚箱初始定位参数,供下部结构核算其盖梁是否满足轨道梁安装及架设条件。 3、当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时,轨道梁提供的精确桥墩中心参数,必要时提供墩底标高。 4、提出轨道支座锚箱安装条件,排水要求。 5、提供轨道梁荷载、运输架梁施工期间荷载。 6、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轨旁防护构造的安装条件及荷载。 1、桥梁路基分界里程(台尾里程)处路基断面 2、路基改河改沟地段资料 3、挡土墙表 4、路基弃碴的碴场位置表 5、涵位路基断面 车站结构平、剖面图及荷载 桥隧相连时的隧道进出口里程 1、单元划分方法 2、方案比较技术经济指标 3、个别施工组织设计所需的资料 建筑材料选用的意见 配线图 1、车辆主要技术条件和参数(车辆自重、载重、轴重、运行速度等) 2、车辆载荷分布示意图 提供高架线路各种建筑限界图、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要求和限界对桥梁断面的要求 提供资料 轨道 轨道 提供资料 1206 路基 路基 提供资料 结构 隧道 工程 概算 工程 筹划 行车 运营 车辆 1210 1210 1214 结构 结构 工程概算 工程筹划 行车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215 1218 1219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车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及会签 限界 1220 限界 4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车辆基地 供电 通信 信号 动力照明 道岔车档 车辆基地站场 接口编号 1221 1223 1232 1233 1231 1247 1248 接口要求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设置桥梁相关要求 提供设备及电缆通道断面、荷载及安装要求 提供设备及电缆通道断面、荷载及安装要求 提供设备及电缆通道断面、荷载及安装要求 提供设备及电缆通道断面、荷载及安装要求,提供接地要求 各类型道岔设备荷载,道岔与车挡预留、预埋要求,道岔平面及断面布置图,道岔安装要求 1、站场平面总布置图(不带房屋设计的) 2、站内桥、涵位置及设计所需的站场资料 3、线间距表 4、涵位路基断面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交通现状 2、交通规划 3、区域道路现状、规划 4、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1、线路功能定位和线位走向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雨水排放与市政排水管道的接驳 执行 专业 车辆基地 供电 通信 信号 动力照明 道岔车档 车辆基地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及会签 1250 城市规划 1251 综合交通 1252 线网规划 1253 桥梁位城市置、形式,规划 结构形式 桥梁形式、孔跨布置 提出桥梁限高、结构形式、跨度等要求 确定排放的合适地点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城市水 排水 城市给排水 8.4.2 设计输出部分

桥梁专业设计输处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工程 测量 接口接口要求 编号 0112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执行 专业 桥梁 接口处理 提出资料 工程地0312 质与水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文地质 线路 0412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桥梁 桥梁 提出资料及数据 提出资料 4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接口要求 编号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轨道 0512 1、按技术规定,进行桥梁分跨,并向轨道专业提供桥梁分跨数据。 2、当下部结构采用现浇时,根据轨道提供的支座锚箱定位参数核算其盖梁是否满足支座锚箱安装条件,必要时调整桥墩中心位置。 3、当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时,根据轨道提供的桥墩中心,调整承台中心。 桥梁 4、满足轨道梁支座锚箱内排水通畅,实现其自然排水的功能。 5、沿线设施设备(标志标线)的安装和实施条件。 6、检算轨道梁架设安装条件(荷载及空间)。 7、提供疏散平台、声屏障及轨道防护构造的安装接口预留条件。 0612 1012 1412 1512 2012 2112 2312 3212 3312 3112 4712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车站桥、区间桥总布置相关接口要求 桥梁工程数量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桥梁、断面、施工工法及起诒里程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提供桥梁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桥梁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桥梁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提供桥梁横断面图和总布置图图 道岔桥结构平纵断面图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桥梁 提出资料 路基 结构 工程 概算 工程 筹划 限界 车辆基地 供电 通信 信号 动力照明 道岔车档 提出资料及会签 提出资料及会签 计算概算 提出资料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及会签 提供资料 车辆基4812 提供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地站场

4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9章 人防工程

9.1 专业组成

人防工程专业是轨道交通地下建筑部分的附属专业之一,本专业设计主要是根据车站的防护功能及相关措施进行的,其专业由限界、隧道、车站建筑和结构、牵引供电、降压所、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等专业构成,包括:

1)车站人防工程建筑设计

2)车站(隧道)人防工程结构设计 3)人防工程战时通风设计 4)人防工程战时给排水设计 5)人防工程战时电气设计

9.2 专业功能

本专业的功能主要是为战争时期给人员提供紧急掩蔽所必须配置(设置)的设施设备。它所遵循的原则是“长期准备、重点建筑、平战结合”的方针,因此轨道交通建设必须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平战结合,综合利用。

9.3 专业的主要接口

为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人防工程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使各个系统能够紧密结合,以达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可靠,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目的。

本专业的接口主要有与建筑的接口、与结构的接口、与通风的接口、与给排水的接口、与电气专业的接口。

9.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复杂、专业接口多的系统工程,为了使人防工程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可靠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目的,现将人防工程专业的接口关系列表如下。

9.5 设计输入部分

4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人防工程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轨道 接口编号 1305 1307 建筑 1310 结构 提供结构构件抗爆尺寸、地质勘察资料 结构 接 口 要 求 各类道床横断面图及各类轨道铺设地段表 总平面图 车站平面图 车站出入口、风亭、风道布置图 执行 专业 轨道 接口处理 提资料 防护区的划分、人防工程门、战时进排风井的位置 提供建筑做相关人防工程设计、人防工程荷载计算 确定人防工程工程的设防范围及人防工程区间隔断门的设置位置 编制概算 提供资料 确定加宽尺寸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建筑 1310 隧道 区间平、剖面(左右线) 结构 工程 概算 行车 运营 限界 1314 1318 1320 1323 概算编制原则 配线图 提供直线地段人防工程门的建筑限界 曲线地段人防工程加宽量 提供预埋管线要求 工程 概算 行车 限界 供电 1332 通信 1333 信号 1335 FAS 1336 BAS 通风 空调 供电 提供通信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车站区间照明平面、动力系统、低压配电室设置、人防工程动力回路 通信 提供信号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 信号 提供FAS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 FAS 提供BAS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 1340 提供通风空调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车站空调平面和剖面、机房大样、车站空调系统图 BAS 通风 空调 4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1341 给排水 1343 动力 照明 1341 消防 提供给排水管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及人防工程设备的设置要求、车站室外市政给排水平面、车站区间给排水平面和系统图、车站区间消防平面和系统图 提供电力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车站区间动力、照明平面,低压配电系统及干线系统图;预留2路30KW的人防工程战时用电回路 给排水消防 动力 照明 给排水消防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穿越人防工程段的管线资料及技术要求 提供消防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 9.6 设计输出部分 人防工程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建筑 结构 隧道 工程 概算 行车 运营 限界 供电 接触网 通信 信号 FAS BAS 接口编号 0713 1013 1013 1413 1813 2013 2313 2713 3213 3313 3513 3613 接 口 要 求 提供车站出人口人防工程段设计图 提供车站进排风道人防工程段设计图 提供人防工程等级、荷载要求 提供人防工程单元的划分,人防工程门的位置、人防工程等级、荷载要求 提供全线人防工程设备的投资 提供人防工程要求 提供车站端部(区间)人防工程隔断门的平、剖面图 提供车站端部(区间)人防工程隔断门的布置图 提供车站、区间人防工程门平面和剖面 提供车站人防工程门位置及开启方式 提供车站平面和剖面 提供车站平面和剖面 提供车站、区间平面和剖面 提供车站、区间平面和剖面 执行 专业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接口处理 供系统设计 结构计算和设计 结构计算和设计 编制总概算 提供资料 计算加宽量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4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通风 空调 给排水 动力 照明 消防 接口编号 4013 4113 4313 4113 接 口 要 求 提供车站平面和剖面 提供车站平面和剖面 提供设防车站人防工程战时用电负荷容量 提供车站平面和剖面 执行 专业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接口处理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供系统设计 5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0章 概算

10.1 专业组成

轨道交通投资概算主要有:车站、区间、轨道、通信、信号、供电、通风与空调、综合监控、防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给排水及消防、站内客运设备、站台门、自动售检票系统、安防及门禁、车辆段及停车场、人防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组成、涉及行车、线路、路基、高架、隧道、轨道、站场、通信、信号、供电、变电所、房建、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工艺设备、车辆、环评等专业。

10.2 专业功能

1)概算是以项目为对象,计算其建设前期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即从筹建到竣工验收及试车投产的全部建设费用。

2)是体现设计成果和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

3)是编制工程项目计划,签订建设项目总包合同,实行项目包干,控制预算、考核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依据。

4)是投资方决定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 10.3 专业的主要接口

1)工程地质:提供工程地质说明书及地质勘探资料。

2)线路:车站表、线路长度统计表、线路平纵断面图平面图。 3)行车:车站配线图及车站运行交路图。 4)轨道:工程数量(含正线、辅助线及车场线)。 5)路基:工程数量及土石方调配表。

6)车站:结构形式及详细的施工方法和工程数量(含主体建筑面积及附属工程建筑面积)。

7)结构区间:结构形式及详细的施工方法和工程数量。 8)隧道:结构形式及详细的施工方法和工程数量。 9)人防工程:接受概算。 10)运营管理

5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1)车辆:接受概算。 12)限界:限界的基本要求

13)车辆段:站场、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工程数量,建筑结构(含风水电专业)的概算,工艺设备的概算。

14)主变电所、牵引供电、降压变电、动力与照明:接受概算。 15)接触网、环网电缆及电力监控(SCADA):接受概算。 16)杂散电流防护: 接受概算。 17)通信:接受概算。 18)信号:接受概算。

19)自动售检票(AFC):接受概算。 20)防灾报警(FAS):接受概算。 21)设备监控(BAS):接受概算。 22)综合监控:接受概算。 23)安防及门禁:接受概算。 24)通风空调:接受概算。 25)站台门及自动扶梯和电梯:接受概算。 26)给排水:接受概算。 27)消防:接受概算。 28)环保工程:接受概算。

10.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0.4.1 设计输入部分

概算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1、平纵断面缩图 2、车站分布表 3、出入段线平面布置图 线路 1404 4、线路长度统计表 线路 计算概算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5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1、各类轨道类型(必要时附图)(含车场轨道) 2、轨道长度 3、工程数量表(含车场轨道) 工程数量表及土石方调配表 1、车站中心里程及车站长度 2、车站总平面布置图 3、车站主体建筑工程及附属工程数量 1、结构布置图 2、工程数量表 1、隧道表 2、隧道工程数量表 桥梁工程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估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定员表 1、初期购车数量及单价 1、土石方附属工程及防护工程数量表 2、桥、涵工程及改沟工程数量表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轨道 路基 1405 1406 轨道 路基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建筑 结构 隧道 桥梁 1407 1410 1410 1412 车站结构 结构 结构 桥梁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人防工程 1413 人防工程 计算概算 环境评价 行车运营 车辆 1416 1418 1419 环评 行车 车辆 路基 房建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计算概算 车辆段及停车场 1421 3、房屋建筑 工艺 4 工艺设备个别动照、通风空概算表及劳材表 调及给排水 5、房屋机电设备个别概算表及劳材表 计算概算 5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控制中心 1422 控制中心 计算概算 主变电所 1424 变电所 计算概算 牵引供电 1425 变电所 计算概算 降压变电 1426 变电所 计算概算 接触网 1427 接触网 计算概算 SCADA 1428 SCDA 计算概算 杂散电流 1429 杂散电流 计算概算 5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通信 1432 通信 计算概算 信号 1433 信号 计算概算 AFC 1434 AFC 计算概算 FAS 1435 FAS 计算概算 BAS 1436 BAS 计算概算 综合监控 1437 综合监控 计算概算 安防及门禁 1438 门禁 计算概算 5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道岔工程数量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通风空调 1440 通风 计算概算 给排水及消防 1441 给排水 计算概算 气体灭火 1442 气体灭火 计算概算 动力照明 1443 动力照明 计算概算 站台门 1444 站台门 计算概算 电扶梯 道岔 1445 1447 电扶梯 道岔 计算概算 提供资料

5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0.4.2 设计输出部分

工程投资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名称 线路 轨道 路基 建筑 结构 隧道 人防工程 车辆 环境评价 接口编号 0414 0514 0614 0714 1014 1014 1314 1914 1614 接 口 要 求 编制单元划分 编制单元划分 编制单元划分 编制单元划分 编制单元划分 编制单元划分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工程总投资,概算编制办法 执行专业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接口处理 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数量 编制概算 计算工程数量 投资概算编制 计算工程数量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车辆段 控制中心 主变电所 牵引供电 降压变电 接触网 SCDA 杂散电流 通信 信号 AFC FAS BAS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2114 2214 2414 2514 2614 2714 2814 2914 3214 3314 3414 3514 3614 3714 3814 4014 4114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5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动力照明 站台门 电扶梯 道岔 接口编号 4314 4414 4514 4714 接 口 要 求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概算编制办法 工程量清单格式要求 执行专业 概算 概算 概算 概算 接口处理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编制概算

5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1章 工程筹划

11.1 专业组成

工程筹划是对一项系统工程从预可行性研究开始,历经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勘察设计、建设实施等阶段,一直到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中诸多阶段、内容、环节和问题的谋划和对策应答,是对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较为客观、全面的思考和计划,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工期计划、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场地、施工区域内地上和地下管线处理意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措施、主要工程量统计,关键工程和控制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工期安排。 工程筹划的设计分两大部分:全线工程筹划和单项工程筹划。 11.2 专业功能 (1)确定工程总体筹划安排、控制时间节点,使整个工程科学、有序进行,确保最终工期目标。 (2)确定工程前期工作中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绿化移植、管线改移、交通导改等方案,以稳定线站位及工法。 (3)确定土建工程、轨道工程、各设备系统、联调联试、试运营等各实施阶段组织实施方式及进度计划,以稳定相关联各专业设计方案。 11.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1.3.1 设计输入部分 工程筹划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1、线路平面图与站间距图表 2、线路横断面图(高架段) 1、列车行车交路和车站配线布置 2、近远期配属车辆数目 1504 线路 1518 行车 试运营方案 行车 提供沿线建筑物和交通道路状况、线路长度和站位 线路 5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505 轨道 1507 车站建筑 铺轨时间安排,选择铺轨基地 轨道 1、轨道铺设方案和铺轨图 2、轨道工程数量汇总表 1、车站建筑总平面图 2、车站地下管线总平面图 3、车站建筑面积统计表 1、车站结构类型、主要施工方法 2、车站主要工程量 1、区间隧道总平面图 2、区间隧道地下管线图 3、区间隧道结构类型 4、主要施工方法 5、区间隧道主要工程量 人防工程工程数量统计 1、供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供电系统主要设备统计表 1、通风及空调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通风及空调主要设备统计表 1、给排水及消防安装调试方案 2、给排水及消防主要设备统计表 3、信号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4、信号系统主要设备统计表 1、通信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统计表 1、防灾及环控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防灾及环控主要设备统计表 施工场地布置 交通组织 施工管线处理意见 建筑 1510 车站结构 1510 确定主要施工措施 结构 施工场地布置 交通组织 地下管线处理意见 确定主要施工措施 结构 隧道结构 人防工程 1513 1523 人防工程工程设施安装措施 人防工程 供电 1540 通风及空调 1541 给排水及消防 1533 信号 1532 通信 1536 防灾及环控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供电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通风及空调 设备安装调试计划 给排水及消防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信号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通信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防灾及环控 6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534 自动售检票 1545 扶梯及电梯 1522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扶梯及电梯 开竣工时间 工期安排 自动售检票 1、自动售检票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自动售检票主要设备统计表 1、扶梯及电梯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2、扶梯及电梯主要设备统计表 1、车站建筑面积统计表 2、控制中心主要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3、控制中心主要工程量 4、控制中心主要设备统计 提供资料 控制中心建筑 开竣工时间、工期安排 控制中心 道岔 1547 道岔设计及施工进度 道岔 6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2章 环境评价

12.1 专业组成

境评价专业主要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的措施、对策提出环境保护设计原则和要求,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在设计中落实。由本专业组成主要包括内容:

1)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 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3)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4)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2.2 专业功能

1)在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通过对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预测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经济技术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使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并为工程合理设计、环境管理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本专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2.3 专业的主要接口

环境评价专业在轨道交通系统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涉及到生态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声和振动环境、电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涉及到与众多相关专业的接口。

12.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2.4.1 设计输入部分

环境评价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6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接口编号 1601 1603 接口要求 沿线地形图、树木移栽 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2、地面声屏障所在位置的定测地质资料 执行 专业 工程测量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设计 工程地质 1604 线路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线路 路基 1606 1、工程数量表 2、地面段声屏障所在位置路基横断面图 提供车站总平面布置 路基 建筑 1607 建筑 概算 1614 工程总投资,预算编制原则 概算 工程筹划 限界 1615 1620 施工组织 地面线及高架区间建筑限界图 工程筹划 限界 车辆基地 1621 车辆段、停车场选址、总平面布置图 车辆基地 12.4.2 设计输出部分 环境评价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轨道 概算 给排水 接口 编号 0316 接口要求 1、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意见 运营期振动、噪声环境评价 提供投资概算 提供环评报告,确定水处理级别 执行 专业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0516 1416 4116

6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3章 客流预测

13.1 专业组成

本专业组成主要包括内容:客流预测及与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

13.2 专业功能

客流预测专业主要功能是预测各期单向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确定轨道交通设计运输能力。

预测全日断面客运量,确定列车运营规模、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 预测换乘站客流量,确定换乘规模。

13.3 专业的主要接口

为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满足运输组织设计,达到优化运营模式、优化设计的要求。

客流预测专业与线路、行车运营、车站接口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线路接口:需要线路专业为客流预测提供开站表资料。

2)行车运营接口:行车运营专业为客流预测重要的下序专业,客流预测专业需要为行车运营专业提供:年客运量(万人次)、日客运量(万人次)、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人)。

3)车站接口:为车站专业提供换乘客流量表、各车站超高峰系数表

13.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3.4.1 设计输入部分

客流预测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客流预测 专业代号:KL 接口编码:17 接口名称 线路 接口编码 1704 接口要求 车站表 执行专业 线路 接口处理 车站客流分析 13.4.2 设计输出部分

客流预测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客流预测 专业代号:KL

6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编码:17 接口名称 建筑 环境评价 接口编码 0717 1617 接口要求 1、换乘客流量表 2、各车站超高峰系数表 提供详细客流预测资料 1、客流预测指标表 2、高峰小时客流量表 3、全日客流量表 4、换乘客流量表 5、各车站超高峰系数表 1、客流预测指标表 2、高峰小时客流量表 3、全日客流量表 4、换乘客流量表 5、各车站超高峰系数表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客流预测 提供资料 客流预测 提供资料 行车 1817 客流预测 提供资料 自动售检票 3417 客流预测 提供资料 6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4章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14.1 专业组成

本专业组成主要包括内容: 1)对预测客流分析 2)制式选择及编组方案确定 3)系统能力的确定 4)交路的设置 5)配线的设置

6)旅行时间(包括牵引计算、停站时间的确定) 7)配属车数的确定 8)运营管理模式 9)组织机构的设置 10)组织机构定员

14.2 专业功能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初步设计主要为设备和土建提供依据和目标,确定线路运营和管理模式;使各系统协调、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安全、高效、优质、便利的交通服务。

14.3 专业的主要接口

本专业主要接口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流预测:客流资料是行车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行车专业需要客流专业提供客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然后对客流进行分析,以此作为确定交路的主要依据,当然换乘站客流也对换乘站的设计也有着重大的决定意义。

2)线路:首先行车组织专业为线路提供配线资料以便线路专业开展工作;线路专业按照行车的配线要求进行设计后为行车提供车站表及线路的平纵断面以便行车开展牵引计算及能力计算。

3)车辆及车辆段:车辆专业确定车型后为行车组织提供车辆基本资料,包括列车

6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牵引及制动特性曲线、能耗曲线、定员、动力性能、列车长度、宽度等等。行车专业可根据定员情况确定线路的通过能力,根据其他资料开展牵引计算,确定旅行速度,计算运用车数,提供给车辆段专业确定车辆段规模。

14.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4.4.1 设计输入部分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专业代号:XY 接口编码:18 接口 名称 线路 轨道 建筑 人防 接口 编号 1804 1805 1807 1813 接口要求 1、详细的平、纵断面图 2、车站表 轨道超高设置及限速要求 车站平面布置图 提供人防要求 提供详细客流预测资料: 1、客流断面表 2、站间OD表 3、换乘客流 4、车站分向客流 5、全日分时段分布比例 6、平均乘距、客流强度、客流总量等 1、详细的牵引及耗电特性图及相关数据 1、车辆基地的布局和位置 2、功能和任务范围 3、设计规模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1、牵引供电量 2、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1、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2、信号制式 3、列车折返办理进路时间、车载设备响应时间及空转时间及相关数据。 3、运营组织评价相关资料 1、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2、车站半自动售票机数量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执行 专业 线路 轨道 建筑 人防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客流预测 1817 客流预测 提供资料 车辆 车辆段 控制中心 供电系统 通信 1819 1821 1822 1823 1832 车辆 车辆段 控制中心 供电 通信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信号 1833 信号 提供资料 AFC FAS BAS 1834 1835 1836 AFC FAS BAS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6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综合监控 门禁 给排水及消防 动力照明 站台门 自动扶梯与电梯 道岔 车场工艺 接口 编号 1837 1838 1841 1843 1844 1845 1847 1849 接口要求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各类型道岔主要技术参数 检修车、备用车数 执行 专业 综合监控 门禁 给排水及消防 动力照明 站台门 自动扶梯与电梯 道岔 车场工艺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4.2 设计输出部分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专业代号:XY 接口编码:18 接口 名称 线路 接口 编号 0418 接口要求 1、配线图 2、系统能力 3、交路图 1、配线图 2、速度时分曲线 配线图 1、配线图 2、车站定员 配线图 配线图 配线图 全线定员 配线图 1、配线图 2、运用车数 3、相关运营指标 1、速度时分曲线 2、牵引计算结果 执行 专业 行车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轨道 路基 建筑 结构 桥梁 人防 工程概算 工程筹划 0518 0618 0718 1018 1218 1318 1418 1518 行车 行车 行车 行车 行车 行车 行车 行车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车辆 1918 行车 提供资料 限界 2018 行车 提供资料 6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1、主要运营指标(包括车型、编组、运用车数、旅行速度等) 2、行车交路 3、配线图 4、出入段线接轨方案示意图 1、配线图 2、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定员 3、列车交路 4、系统能力 配线图 1、配线图 2、列车交路 3、系统能力 配线图 1、配线图及配线功能说明 2、停站时间 3、牵引计算速度曲线 4、列车交路 5、系统能力 6、交路司机轮乘室及乘务员轮乘室设置位置 6、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营及救援方案(如有且需信号配合) 配线图 配线图 列车交路 系统能力 1、配线图 2、列车交路 3、系统能力 1、配线图 2、区间运行时分 3、系统能力 4、列车交路 配线图 1、配线图 2、列车交路 3、系统能力 1、配线图 2、列车交路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车辆段 2118 行车 提供资料 控制中心 2218 行车 提供资料 主变电所 2418 行车 提供资料 牵引供电 2518 行车 提供资料 接触网 2718 行车 提供资料 信号 3318 行车 提供资料 AFC FAS 3418 3518 行车 行车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BAS 3618 行车 提供资料 通风空调 3518 行车 提供资料 给排水及消防 站台门 4018 4418 行车 行车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电扶梯 4518 行车 提供资料 6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3、系统能力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道岔 4718 道岔类型 行车 提供资料

7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5章 车辆

15.1 专业组成

车辆主要由车体及内装设备(车门系统等)、转向架、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等)、空调通风系统、安全设施、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通信与乘客信息系统等组成。

15.2 专业功能

车体主要提供安装基础及承载骨架作用,车辆内部设备主要保证乘客乘坐安全舒适及车辆运行平稳;转向架主要提供承载、转向及平稳作用,动力转向架还有驱动作用;制动系统产生一定的制动力,使列车减速或停车;电气系统实现电能传递和转换以及控制列车正常运行,其中集电装置将接触网电流导入动车;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对整个列车的牵引、制动和车内所有设备进行控制、监测及诊断。

15.3 专业的主要接口

车辆专业的接口主要向线路、行车组织、供电、车场工艺等各专业提供相关主要技术参数,同时预留通信、信号等专业车载设备的安装位置及空间。

15.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5.4.1 设计输入部分

车辆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车辆 专业代号:CL 接口编码:19

接口 名称 线路 车场工艺 信号 通信 接口代码 1904 1949 1933 1932 接口要求 车辆行驶线路条件图 配车数量 车载信号柜的机械尺寸,信号接收天线的尺寸、位置 提出通信车载设备安装位置、用电及相关接口等 执行 专业 线路 车场工艺 信号 通信 接口处理 提供线路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7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工程概算 接口代码 1914 概算编制办法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工程 概算 接口处理 编制概算 15.4.2 设计输出部分

车辆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车辆 专业代号:CL 接口编码:19

接口 名称 限界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轨道 建筑 结构 供电系统 信号 通信 通风空调 站台门 车场工艺 道岔 工程概算 接口代码 2019 1819 0519 0719 1019 2319 3319 3219 4019 4419 4919 4719 1419 接口要求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牵引特性曲线、车辆自重等)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轴重、轴距、定距、车钩高度等)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尺寸、轴距及车辆编组等)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轴重、车辆轴距、车辆中心距等)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牵引特性曲线、车辆自重等)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载信号设备安装支架等安装辅助装置及安装空间 车载通信设备提供安装位置和供电 列车尺寸、重量、载客量、列车热源位置、产热量、火灾规模等资料 车辆编组平面示意图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尺寸、轴距及车辆编组等) 车辆类型、轴重、轴距、定距、速度等资料,车辆编组图 初期购车数量及单价 执行 专业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预留接口 预留接口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7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6章 限界

16.1 简述

限界包括正线、配线及车场的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16.2 主要设计内容

各类断面建筑限界的确定,最小线间距的确定,设备管线布置及限界要求。

16.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6.3.1 设计输入部分 限界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限界 专业代号:XJ 接口编码:20 接口 名称 车辆 线路 建筑 结构 供电系统 接触网 区间动照 给排水及 消防 信号 通信 人防 火灾报警 接口代码 2019 2004 2007 2010 2023 2025 2031 2041 2033 2032 2013 2035 接口要求 车辆参数 线路平纵断面图 建筑站台层平面图、横剖面图 结构平面图、横断面图、车站站台板图、站台板下平面图、横剖面图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接触网安装要求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水管及栓头尺寸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人防工程门里程位置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执行 专业 车辆 线路 建筑 结构 供电系统 接触网 区间动照 给排水及 消防 信号 通信 人防工程 火灾报警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7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环境与设备监控 站台门 道岔 接口代码 2036 2044 2047 接口要求 电缆设备数量及尺寸要求 站台门长度及位置 各类道岔总平面布置图及参数 执行 专业 环境与设备监控 站台门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6.3.2 设计输出部分

限界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限界 专业代号:XJ 接口编码:20 接口 名称 车辆 线路 轨道 建筑 接口代码 1920 0420 0520 0720 接口要求 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最小线间距要求 轨道结构高度 限界断面图、特殊限界加宽要求 限界断面图、特殊限界加宽要求、区间隧道偏移量渡线、特殊重点地段(如故障停车线、折返线等)的梁与柱子的布置、尺寸等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接触网安装限界要求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水管及栓头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人防工程门限界、人防工程门框穿管要求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限界断面图、电缆设备尺寸及位置 执行 专业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结构 1020 限界 提供资料 供电系统 接触网 区间动照 给排水 及消防 信号 通信 人防 火灾报警 环境与设备监控 2320 2720 3120 4120 3320 3220 1320 3520 3620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7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站台门 站场 车场 工艺 道岔 接口代码 4420 4820 4920 4720 接口要求 站台门限界 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及车场限界 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及车场限界 道岔限界图 执行 专业 限界 限界 限界 限界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7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7章 车辆基地

17.1 专业组成

车辆段、停车场(以下简称:车辆基地)承担轨道交通车辆及沿线设施、设备的日常运用、维护及检修、轨道交通系统的材料供应及管理的基地培训任务,因此它应是重庆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各系统、设备、设施及人员的保障基地,对保证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车辆基地的设计,是多专业互相配合的综合工程,与正线工程相对独立但又与全线各系统专业存在接口关系。这里仅列出车辆基地内部的主要专业组成内容:

1)工艺 2)站场 3)建筑 4)结构 5)给排水 6)消防 7)动力照明 8)通风空调

与车辆基地存在外部接口关系的主要专业包括: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正线)线路、轨道、道岔、工程投资、环境评价、行车运营、车辆、限界、牵引供电、降压变电、接触网、杂散电流、通信、信号、AFC、FAS、BAS、门禁等。

17.2 专业功能

车辆基地涉及的专业众多,本章主要对内部的主要专业进行说明。

17.2.1 工艺专业

工艺专业确定车辆基地的功能、规模,提出线路配置、房屋建筑、检修设施的配置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的规划设计,进行车辆检修设备的选型和工艺布置、车辆段管线综合设计等,工艺专业提出的设计要求由相关专业执行,并对相关专业之间进行协调。

7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7.2.2 站场专业 站场专业根据工艺专业要求进行车辆基地内的线路布置设计、路基设计、段内道路设计以及场地排水设计等,站场专业主要与工艺专业、地质专业、(正线)线路专业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7.2.3 建筑专业

房屋建筑专业根据工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要求进行车辆基地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设计,并根据工艺总平面布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要求完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以及绿化规划设计等。

17.2.4 结构专业

根据工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要求进行车辆基地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即在工程使用年限内,结构和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需要进行大修加固。

结构设计应以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的构件尺寸应满足使用功能及施工工艺等要求。 17.2.5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1)给水

满足车辆基地各建筑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要求。 2)排水

排除车辆基地各建筑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各类污、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3)消防

满足车辆基地各建筑的消防用水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置灭火器,以确保能迅速有效地扑灭各种火灾。

17.2.6 动力照明

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及相关专业要求完成车辆基地动力供配电系统、室内外照明供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以及变电所相关设计。

7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7.2.7 通风空调 根据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要求和环境需要为工艺设备用房、办公管理用房、管理设备用房及高大厂房等设置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17.3 专业的主要接口

车辆基地内外部接口众多,协调好所有接口关系对保证车辆段这项综合工程设计的整体性非常重要。

车辆基地的接口主要包括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两方面。 1)内部接口

车辆基地内工艺、站场、建筑、结构、给排水、动力照明、通风空调专业的设计内容与正线工程设计可自成单元,相对独立,上述专业之间的接口关系属于内部接口关系。

2)外部接口

车辆基地与正线各专业存在着接口,主要与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线路、轨道、道岔、工程投资、环境评价、行车运营、车辆、限界、牵引供电、降压变电、接触网、杂散电流、通信、信号、AFC、FAS、BAS、门禁等有接口关系。

17.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车辆基地内外部接口众多,协调好所有接口关系对保证车辆段这项综合工程设计的整体性非常重要。

本章仅列出车辆基地工艺、站场专业的接口关系表,其他专业的相关接口关系见相关章节的内容。

17.4.1 设计输入部分

车辆基地工艺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1、出入段线平纵断面图 2、出入段线长度及分界里程 3、车辆基地站场总图 4、站场排水图 1、提出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工区、轨道车库等各单体内的工务房间要求和设备要求(轨道部分)。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及用途 1、与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相关 2、进行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提供资料 站场 4948 站场 轨道 4905 轨道 7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2、配合完成轨道梁下穿通道实施条件。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及用途 建筑 4907 1、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2、单体建筑平、剖面图 概算编制办法 建筑 1、修正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进行车间工艺设计 用于编制车辆基地工艺设备概算 概算 4914 概算 行车运营 4918 1、主要运营指标(包括车型、编组、走行公里数、运用车数等) 行车运2、行车交路 营 3、全日列车运行图 4、出入段线示意图 用于计算车辆基地规模 车辆 4919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尺寸、轴距及车辆编组等) 车辆 用于确定车辆检修指标、车辆运用检修设施(房屋、构筑物等)的建筑尺寸、站场线路的布置、车辆检修专用设备的配置等 用于车辆段库内作业平台宽度、库门宽度、高度以及库前直线段长度等的计算和校核 1、修正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修正单体布置图 3、进行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进行供电车间工艺设备设计 进行室内、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进行室内、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进行室内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进行室内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1、核对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进行室内、外管线限界 4920 1、车辆段限界图 2、车库门建筑限界图 1、牵引变电所总平面图 2、牵引变电所与静调库内静调柜电缆引入端电缆联系图 3、车辆基地内电缆敷设通道要求 4、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输通道要求 供电车间工艺要求 室内、外电缆敷设路径及通道要求 室内、外电缆敷设路径及通道要求 限界 牵引变电所 4925 牵引变电所 供电车间 动力照明 4930 4943 供电车间 动力照明 接触网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通信 接触网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通信 4927 4929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管线要求 4932 室内外通信电缆敷设路径及通道要求 1、信号平面图及室、内外电缆径路图 2、站场及硬化地面区域预埋管线和预留沟槽的要求 信号 4933 信号 7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3、信号对车辆段作业方式的意见 4、对出入段线、牵出线、停车线的布置需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及用途 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综合监控 给排水及消防 4937 4941 提供综合监控系统的工艺布置要求及管线布置要求 室内、外给排水管网、室外消火栓布置图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交通现状 2、交通规划 3、区域道路现状、规划 4、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综合监控 给排水及消防 城市规划 互提资料、协商、会签 进行室内、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 确定车辆基地的总平面布置、出入线的形式 1、车辆基地性质 2、车辆基地位置、形式、用地 3、与周围道路的接驳 车辆基地的设置位置、规模及功能辐射区域 城市规划 4950 综合交通 4951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4952 1、线路功能定位和线位走向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线网规划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车辆基地站场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要求 总平面布置工艺要求 出入段线接轨站线路平面、纵断面及分界里程 1、钻孔、动静探资料 2、水文地质资料 3、车辆基地地质说明书 4、站场地质填图 1、地形图 2、勘测调查表 3、改河改沟勘测成果 4、勘测技术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提出车辆基地轨道结构形式、断面尺寸、布跨原则、安装条件。 提供车辆基地范围内桥梁平面、总布置图 接触网设备位置及上网点布置图 执行 专业 工艺 线路 接口 名称 工艺 线路 接口 编号 4849 4804 接口处理及用途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80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进行站场路基设计 2、进行站场道路设计 工程测量 4801 测量 提供资料 轨道 桥梁 接触网 4805 4812 4827 轨道 桥梁 接触网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8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概算 接口 编号 4814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概算 接口处理及用途 用于编制车辆基地土石方附属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涵工程及改沟工程概算 用于修正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1、用于站场总图设 2、坡底排水沟由站场专业负责 概算编制办法 道岔 路基或边坡 4847 道岔布置平面图 道岔 路基或边坡 4806 边坡总平面图 17.4.2 设计输出部分 车辆基地工艺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0549 接口要求 1、向轨道专业提供库内各股道的资料和功能要求。 2、确定各建筑单体内工务房间的配置及设备要求。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车辆检修单项房屋建筑资料 3、室内外构筑物资料 4、车辆检修设计及当班定员 设备荷载要求及设备基础资料 1、编制说明 2、车辆工艺设备概算表 3、车辆工艺设备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工艺设备数量表 1、车辆基地的布局和位置 2、功能和任务范围 3、工艺设计规模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工艺用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及用电要求(负荷用量、负荷等级) 3、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电化股道表 3、接触网供电分段要求 4、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及用途 轨道 工艺 提资料 建筑 0749 工艺 提供资料 结构 1049 工艺 提供资料 概算 1449 工艺 提供资料 行车运营 牵引变电所 1849 工艺 提供资料 2549 工艺 提供资料 动力照明 4349 工艺 提供资料 接触网 2749 工艺 提供资料 8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供电车间 杂散电流 通信 接口 编号 2949 接口要求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运用库、检修库工艺平面布置图 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及单体工艺设计图 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及相关设计要求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工艺专业通信要求 3、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3、包括出入段线、洗车线和试车线等在内的车辆基地作业流程和作业方式 4、工艺设计规模 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1、总平面布置图 2、车辆检修房屋、设备通风空调要求 3、车辆检修设计及当班定员 1、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2、车辆工艺专业生产用水量 3、工艺用房、设备给排水要求 4、房屋及室内外构筑物给排水要求 5、车辆检修设计及当班定员 6、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执行 专业 工艺 接口处理及用途 提供资料,用于钢结构平台门禁设计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3049 2949 3249 工艺 工艺 工艺 信号 3349 工艺 提供资料 火灾报警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3549 3749 3849 工艺 工艺 工艺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4049 工艺 提供资料 给排水及消防 4149 工艺 提供资料 车辆基地站场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工艺 线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测量 接口 编号 4948 0448 接口要求 1、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2、站场排水图 1、出入线平纵断面图 2、出入线长度及分界里程 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1、勘测技术要求 执行 专业 站场 站场 接口处理及用途 提供资料 核实出入线与正线接轨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0348 0148 站场 站场 8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2、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及用途 道岔 4748 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1、向轨道专业提供站场平、纵、横断面布置。 2、向轨道专业提供站场线路、道岔位置等资料。 1、站场总平面布置图及设置桥梁相关要求 2、站场内桥、涵位置及设计所需的站场资料 3、线间距表 4、桥、涵位路基断面 1、土石方附属工程及防护工程数量表 2、桥、涵工程及改河、改沟工程数量表 车辆基地选址、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站场 提供资料 轨道 0548 站场 提供资料 桥梁 1248 站场 提供资料 概算 1448 站场 提供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 给排水及消防 路基或边坡 1648 站场 提供资料 站场专业负责设计股道间排水沟,给排水专业负责收集站场排水沟内积水,接入室外雨水管道并排除 提供资料,用于修正站场总平面图 4148 站场排水图 站场 0648 站场总平面图 站场 8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8章 供电

18.1 主变电所 18.1.1 组成

主变电所主要由主变压器、GIS开关柜设备、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备、所用电交直流屏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等组成。

18.1.2 功能

供电系统的主变电所对城市电网是用户,对于内部供电系统则是电源。每座主变电所从电力系统城市变电站引入两回独立可靠的110kV电源,互为备用,将来自主变电所中压35kV电源经中压供电网络分配到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

18.1.3 主要设计接口

1)与牵引供电专业

设计分界:主变电所内35kV环网馈线开关柜电缆连接端子及纵差保护装置连接端子。

牵引供电专业提供主变电所主变压器结线型式及容量、35kV环网馈线回路数及每回电缆根数、35kV环网馈线电缆选型、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容量等。

2)与综合监控系统专业专业

设计分界:主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信号屏远程通信接口端子。

接口端子(含)以上由综合监控系统专业负责,接口端子以下由主变电所专业负责。

3)与FAS系统专业

接口分界:在主变电所FAS系统报警控制器远程通信接口端子。 4)与通信系统专业

接口分界:在主变电所通信系统设备接口端子及视频监控系统控制器远程通信接口端子。

5)与外部电源专业

接口分界:城市变电站110kV母线侧

8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7)主变电所与城市规划、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工程投资、环境评价、给排水、消防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18.1.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1.4.1 设计输入部分

主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主变电所 专业代码:ZB 接口编码:24

接口 名称 建筑(含装饰) 结构 概算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2407 2408 2410 2414 1、主变电所总平面图(场坪位置、设备运输通道、建筑电缆敷设通道) (含2、提供主变电所房屋的平面、剖面图 装饰) 3、建筑门、窗标准尺寸图 主变电所结构布置图 概算编制办法 1、供电系统图、35kV侧中性点接地型式 2、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主变电所容量 3、35kV环网馈线回路数、每回电缆截面、根数及型号 4、35kV开关柜设备选型要求 5、35kV继电保护配置要求 总体性监控原则及性能要求 结构 概算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牵引供电 2423 供电 提供资料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 FAS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消防 2428 2432 2435 2437 2438 2440 2441 主变电所各设备房内的风管平面、剖面图 按照确定的消防系统设计方案,对主变电所内的设备用房设置消防系统,对消防专业的设备用房进行布置 1、主变电所通信端子箱等通信设备的布置图及要求 2、通信系统远程控制接口要求及规约 1、提供FAS系统的接口要求 2、FAS设备的布置图及布置要求 1、与OCC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设置要求 2、与轨道交通控制中心间的数据传输规约 提供安防禁设备的布置位置和要求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 FAS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给排水消防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8.1.4.2 设计输出部分

主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8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专业名称:主变电所 专业代码:ZB 接口编码:24

接口接口 编号 名称 执行 专业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接口要求 接口处理 为确定工程规模及系统设计需要 确定主变电所的规模和相关装饰设计 确定结构、梁、板、柱的设计要求 计算总投资 工程测量 0124 工点测量要求 1、提供主变电所总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2、提供主变电所各设备用房的土建要求 3、提供主变电所所内电缆的敷设形式、尺寸、位置及工艺要求 4、提供主变电所室外设备运输通道要求 5、提供主变电所设备基础安装布置图及要求 6、提供主变电所地面、屋顶、墙的装饰要求 1、主变电所主要设备重量 2、防雷设计技术要求 1、提供概算编制说明 2、提供个别概算 3、提供主要工程数量 4、提供设备表、劳材表 主变电所设计、施工周期 建筑 (含装饰) 0724 0824 结构 1024 工程 概算 1424 工程 筹划 1524 提供资料 行车 运营 1824 提供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1、主变电所主接线图 2、主变电所内35kV电力电缆敷设路径示意图 3、主变电所至下级变电所继电保护整定配合要求 4、主变电所总平面图、设备布置图 5、主变电所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1、主变电所主接线图、运行方式 2、电源投切要求 3、监控单元设备与各开关柜电气接口要求 4、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1、主变电所的数量、位置 2、主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3、电话配置要求(位置、数量、功能等) 4、视频监控系统接口参数及监控规约 供汇总控制规模 牵引 供电 2324 提供资料 变电所自动化 2824 提供资料 通信 3224 提供资料 8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接口 编号 名称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 接口处理 FAS 3524 1、主变电所的数量、位置 2、主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提供资料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 空调 3724 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远程通信接口参数 2、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1、主变电所的数量、位置 2、主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3、安防配置要求(位置、数量) 1、主变电所主要设备发热量及环境温度要求 2、主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3、主变电所设备对其他专业管线位置的要求 1、主变电所数量、位置 2、主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3、主变电所对给排水专业的要求 提供资料 3824 提供资料 4024 提供资料 给排水 4124 提供资料 动力 照明 4324 主1、主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变2、主变电所所需的低压交流电源的回路数量、容量及电源要求 电所 1、主变电所消防等级、主要设备形式 2、主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主变电所 提供资料 消防 4124 提供资料 18.2 供电系统 18.2.1 组成 供电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系统方案和35kV供电网络。35kV供电网络主要由35kV电力电缆、电缆中间头、电缆终端头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电缆和设备组成。

18.2.2 功能

35kV供电网络将来自于主变电所的35kV电源分配到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

18.2.3 主要设计接口

8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与主变电所专业

设计分界:主变电所35kV环网馈线开关柜馈出线电缆连接端头及差动保护装置端子。

供电系统专业向主变电所专业提供主变压器结线型式和安装容量、35kV母线馈线回数及每回电缆根数、35kV电缆型号和截面、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容量等。

2)与变电所专业 设计分界:

(1)35kV环网进、出线开关柜下端头(不含电缆终端头) (2)DC1500V直流断路器、负极柜出线端。 3)与车站专业 供电系统专业负责提供牵引变电所布点。车站专业负责电缆通道等相关的土建设计。 4)与工程地质、线路、轨道、建筑、结构、隧道、人防工程、工程投资、行车运营、车辆、限界、车辆段、通信、信号、FAS、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18.2.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2.4.1 设计输入部分 供电系统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系统 专业代码:QD 接口编码:23 接口 名称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线路 轨道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线路 轨道 接口处理 2303 1、牵引变电所所在位置土壤电阻率及工程地质说明 2、提供当地的气象资料 1、线路平、纵断面图(含坡道、曲线资料) 2、车站分布表、车辆段(停车场)位置、出入段线长度 提供资料 2304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305 轨道梁类型及其结构尺寸等参数 1、各车站的平面图(含变电所)以及纵、横剖面图(含设备吊装2307 孔、设备运输及检修通道、电缆井等资料) 2、各车站综合管线图 建筑 建筑 8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结构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结构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各车站基础及地下维护结构的平、立、剖面图 2310 2、各车站地面建筑的防雷设计资料 3、提供变电所电缆敷设通道防水处理措施 2310 提供隧道平、纵、横断面图 2313 车站、区间人防工程门设计资料 2314 投资概算编制办法 1、列车交路图 2、初、近、远期列车运行计划及编组 3、列车停站时分、追踪间隔时分及走行时分 2318 4、行车最大速度、旅行速度 5、牵引计算结果 6、列车运行图 1、车辆类型、编组形式、车辆及辅助设备功率 2、初、近、远期列车启动电流 3、列车(电机)牵引力特性曲线 4、列车(电机)供电特性曲线 5、列车阻力特性曲线 2319 6、列车制动特性曲线 7、列车(电机)再生电流特性曲线 8、列车输入功率曲线 9、列车(电机)效率曲线 10、列车功率因数曲线 11、列车自重、定员总重及超员总重 2320 全线各种限界图 2321 1、车辆段(停车场)平面布置图 2、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管线图 隧道 人防工程 概算 结构 人防工程 概算 行车运营 行车运营 提供资料 车辆 车辆 提供资料 限界 车辆基地 限界 车辆基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主变电所 1、主变电所主接线图 2、主变电所内35kV电缆敷设路径示意图 2324 3、主变电所至下级变电所继电保护整定配合要求 4、主变电所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 5、主变电所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1、降压变电所设置位置及容量,降压变电所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2、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 2326 3、各级用电负荷划分及运行规律 4、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5、动力照明需用功率和年用电量 6、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2327 1、接触网线材型号及相关技术参数 2、接触网隔离开关柜安装位置及接口要求 变电所 提供资料 变电所 变电所 提供资料 接触网 接触网 提供资料 8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3、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18.2.4.2 设计输出部分

供电系统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系统 专业代码:QD 接口编码:23

接口 名称 建筑 结构 隧道 人防工程 限界 车辆段 主变电所 变电所 接触网 电力监控 通信 信号 轨旁系统 接口编号 0723 1023 1023 1323 2023 2123 1、变电所布点方案 2、电缆通道要求 电缆通道要求 供电电缆在区间的敷设要求 供电电缆穿越人防工程门要求 供电电缆在各站限界断面中的敷设要求 供电电缆在车辆段、停车场敷设通道要求 1、主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及接线型式 2、35kV侧中性点接地型式 3、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4、35kV环网馈线数量、馈线电缆根数、截面及型号 变电所布点方案 1、变电所布点方案 2、接触网系统的载流量 变电所布点方案 变电所布点方案 正线和车场相关牵引供电资料 供电线缆、桥架在区间的位置及要求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423 2523 2623 2723 2823 3223 3323 4623 9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8.3 牵引变电所 18.3.1 组成

牵引变电所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引变电所主要由35kV进/出/馈线断路器、牵引变压器、整流器、直流隔离开关、直流断路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电缆、控制、保护设备等组成。

18.3.2 功能

牵引变电所将35kV电压降压整流为列车使用的DC1500V电压,并通过架空接触网系统向列车提供电能。

18.3.3 主要设计接口

1)正线变电所(含跟随所)与供电系统的接口 设计分界:

35kV进出线开关柜环网电缆接线端子;差动保护光纤接线端子排;直流联跳电缆接线端子排;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接线端子。 接口责任: ①供电系统专业负责35kV环网电缆、差动光缆、直流联跳电缆的设计;变电所专业负责35kV开关柜(含35kV电缆终端头)、直流1500V开关柜的设计;差动光缆、直流联跳电缆的规格型号由变电所专业提供。

②供电系统专业负责变电所电缆夹层外(变电所投影范围)的环网电缆通道土建配合及电缆支架的设计。变电所专业负责变电所电缆夹层内的电缆路径及支(桥)架设计,预留环网电缆、差动光缆及直流联跳电缆的敷设位置。

③供电系统专业负责混合所(降压所)至跟随所的一次电缆、二次电缆(光缆)及辅助电源电缆的敷设;二次电缆(光缆)及辅助电源电缆的规格型号由变电所专业提供。 ④供电系统专业负责全线交、直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35kV开关和直流开关继电保护的整定;变电所专业负责0.4kV进线、母联、馈线开关整定。相互提供整定所需资料。

2)正线变电所与接触网专业

9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设计分界:

①正、负极接口界面:接触网上网开关柜进线端子处;接触网上网开关柜及直流上网电缆归接触网专业。

②二次接口界面: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箱二次接线端子排。 ③变电所接地母排接地端子。 接口责任:

①变电所专业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柜二次图、直流开关柜至接触网隔离开关柜间的直流电缆、二次电缆及交直流电源屏至接触网隔离开关间的电源电缆设计;接触网专业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柜与接触线间电缆的设计,并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柜室的土建配合、设备安装及该房间接地干线设计。 ②变电所专业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二次图及二次电缆选型设计。 ③变电所专业为接触网预留接地端子位置。 3)车辆段、停车场变电所与接触网专业的接口 设计分界:

① 正、负极接口界面:直流馈线柜、负极柜馈出电缆接线端子。 ② 二次接口界面: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箱、交直流屏馈线端子排。 接口责任:

① 变电所专业负责直流开关柜和负极柜设计;接触网专业负责直流柜、负极柜至电缆分支箱、接触网上网隔离开关的直流电缆的设计,并负责车辆段、停车场内电缆敷设通道的土建配合。

② 变电所专业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的二次图、二次电缆(光缆)选型设计、二次电缆(光缆)及辅助电源电缆的敷设设计。 4)与降压变电所专业 设计分界:

(1)对于单独设置的降压变电所,接口在35kV环网开关柜下端头(不含电缆终端头)

(2)牵引变电所与降压变电所合建时,接口在向配电变压器馈电的35kV开关柜馈出线下端头(含电缆终端头)。

9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5)与电力监控专业

设计分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信号屏的端子排、现场分散安装的保护测装置通信接口端子、以及其他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

6)与动力照明专业

设计分界: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进线电源接线端子。 动力照明专业负责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进线电源电缆的设计。

在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单体建筑综合接地网的设计由动照专业负责,接口在供电专业专用接地引出线或预埋钢板处。 7)与车站专业 设计分界:设备安装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接地网接地母排、电缆通道。 牵引变电所专业负责提供牵引变电所对车站的有关土建要求。车站专业负责牵引变电所房屋、电缆通道等相关的土建设计。 8)与线路、轨道、建筑、结构、工程投资、车辆、车辆段、通信、信号、FAS、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18.3.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3.4.1 设计输入部分 牵引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牵引变电所 专业代码:QB 接口编码:25 接口 名称 线路 接口编号 2504 接口要求 1、线路平、纵断面图 2、车站分布表、车辆段(停车场)位置 1、各车站的平面图以及纵、横剖面图(含设备吊装孔、设备运输及检修通道、电缆井等资料) 2、各车站综合管线图 1、各车站基础及地下维护结构的平、立、剖面图及配筋图等资料 2、各车站地面建筑的防雷设计资料 3、提供变电所电缆敷设通道防水处理措施 4、设备经过的运输路径应满足变电所设备荷载要求。 投资概算编制办法 1、车辆类型、编组形式、车辆及辅助设备功率 2、初、近、远期列车启动电流 执行 专业 线路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建筑 2507 建筑 结构 2510 结构 提供资料 概算 车辆 2514 2519 概算 车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9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3、列车(电机)牵引力特性曲线 4、列车(电机)供电特性曲线 5、列车阻力特性曲线 6、列车制动特性曲线 7、列车(电机)再生电流特性曲线 8、列车输入功率曲线 9、列车(电机)效率曲线 10、列车功率因数曲线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车辆基地 2521 1、车辆段(停车场)平面布置图 2、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管线图 1、主变电所主接线图 2、主变电所内35kV电缆敷设路径示意图 3、主变电所至下级变电所继电保护整定配合要求 4、主变电所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 5、主变电所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1、提供配电变压器容量 1、降压变电所设置位置及容量,降压变电所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2、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 3、各级用电负荷划分及运行规律 4、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5、动力照明需用功率和年用电量 6、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1、牵引变电所控制信号屏及监控单元设备尺寸、重量、安装要求 2、电力监控系统对配电电源要求、接地要求 3、监控单元设备对各开关柜电气接口要求 4、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牵引变电所各设备房内风管平面、剖面图 牵引变电所内消防设备配置图 车辆基地 提供资料 主变电所 2524 变电所 提供资料 供电系统 2523 变电所 提供资料 降压变电所 2526 变电所 提供资料 变电所自动化 通风空调 消防 2528 变电所自动化 通风空调 给排水消防 提供资料 2540 2541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8.3.4.2 设计输出部分

牵引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牵引变电所 专业代码:QB 接口编码:25

接口 名称 建筑 接口编号 0725 接口要求 1、牵引变电所布点、房屋面积要求、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开孔要求、房屋净空要求 执行 专业 变电所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9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2、牵引变电所开门、开窗、电缆井要求 3、电缆布置方式及位置 4、供电车间房屋面积要求、开孔要求、房屋净空、开门、开窗等要求 1、牵引变电所主要设备重量 2、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输通道要求 3、牵引变电所设备预埋件资料 4、设备经过的运输路径应满足变电所设备荷载要求。 1、提供概算编制说明 2、提供个别概算 3、提供主要工程数量 4、提供设备表、劳材表 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施工周期 1、牵引变电所总平面图 2、牵引变电所与各库内DC1500V配电柜电缆引入端电缆联系图 3、车场内电缆敷设通道要求 、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输通道要求 、供电车间工艺要求 1、主变电所主变压器35kV侧中性点接地型式 2、供电系统图 3、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主变压器台数、容量 4、35kV环网馈线数量、馈线电缆根数、截面及型号 5、35kV开关柜设备选型要求 6、35kV开关柜继电保护配置要求 1、供电系统方案,牵引变电所布点位置及数量 2、35kV开关柜设备选型要求、35kV电力电缆选型及数量要求 3、35kV进/出线保护配置要求 4、功率因数的要求 1、牵引供电系统方案 2、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及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3、牵引变电所内控制、保护、联动/联锁要求 4、电源投切要求 5、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1、牵引变电所电话配置要求(位置、数量、功能等) 2、牵引变电所位置、平面布置等资料 正线和车场相关牵引供电资料 牵引变电所设备平面布置图 1、牵引变电所主要设备发热量及环境要求 2、牵引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3、供电车间的通风空调设置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结构 10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工程投资 工程策划 1425 变电所 变电所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525 车辆段 21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主变电所 24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降压变电所 26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电力监控 28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通信 信号 FAS 通风空调 3225 3325 3525 4025 变电所 变电所 变电所 变电所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9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给排水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1、牵引变电所布点及给排水要求 2、牵引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 3、供电车间给排水要求及平面布置等资料 1、牵引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电缆通道布置图及照明要求 2、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电源要求 3、供电车间0.4kV电源及接地要求 牵引变电所消防等级、主要设备型式 执行 专业 变电所 接口处理 进行防、排水设计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4125 动力照明 4325 变电所 变电所 消防 4125 18.4 降压变电所 18.4.1 组成 本专业主要由35kV进/出/馈线断路器、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应的电缆、控制、保护设备等组成。 18.4.2 功能 35kV供电网络将来自于主变电所的35kV电源分配到各车站(场)的降压变电所,各配电变压器再将35kV电压降压为动力照明设备使用的0.4kV电压,给本车站(场)和相邻半区间的全部动力照明设备供电。 18.4.3 主要设计接口 1)正线变电所(含跟随所)与供电系统的接口 设计分界: 35kV进出线开关柜环网电缆接线端子;差动保护光纤接线端子排;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接线端子。

接口责任:

①供电系统专业负责35kV环网电缆、差动光缆;变电所专业负责35kV开关柜(含35kV电缆终端头);差动光缆的规格型号由变电所专业提供。

②供电系统专业负责变电所电缆夹层外(变电所投影范围)的环网电缆通道土建配合及电缆支架的设计。变电所专业负责变电所电缆夹层内的电缆路径及支(桥)架设计,预留环网电缆、差动光缆的敷设位置。

9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③ 供电系统专业负责降压所至跟随所的一次电缆、二次电缆(光缆)及辅助电源电缆的敷设;二次电缆(光缆)及辅助电源电缆的规格型号由变电所专业提供。 ④ 供电系统专业负责全线交、直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35kV开关和直流开关继电保护的整定;变电所专业负责0.4kV进线、母联、馈线开关整定。相互提供整定所需资料。 2)与电力监控专业

设计分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信号屏的端子排、现场分散安装的保护测装置通信接口端子、以及其他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

3)与动力照明专业

设计分界: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进线电源接线端子。

动力照明专业负责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进线电源电缆的设计。

在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单体建筑综合接地网的设计由动照专业负责,接口在供电专业专用接地引出线或预埋钢板处。 4)与车站专业

设计分界:设备安装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接地网接地母排、电缆通道。

变电所专业负责提供牵引变电所对车站的有关土建要求。车站专业负责变电所房屋、电缆通道等相关的土建设计。

5)与线路、轨道、建筑、结构、工程投资、车辆、车辆段、通信、信号、FAS、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18.4.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4.4.1 设计输入部分 降压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降压变电所 专业代码:JB 接口编码:26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接口处理 专业 会签并建筑供本专(含装业系统饰) 的设计用 建筑 2607 提供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平、剖面图 9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接口处理 专业 工程投提供资资 料 车辆基提供资地 料 提供资料 工程投2614 提供概算编制办法 资 车辆基2621 提供车辆段、停车场的总平面图 地 1、供电系统方案,牵引变电所的布点位置及数量 2、35kV开关柜设备选型要求、35kV电力电缆选型及数量要求 牵引供2623 电 3、35kV进/出线保护配置要求 4、功率因数要求 1、降压所控制信号屏及监控单元设备尺寸、重量、安装要求 2、电力监控系统对配电电源、接地要求 变电所2628 3、监控单元设备对开关柜接口要求 自动化 4、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5、变电所400V柜排列图 通风空2640 降压变电所各设备房内风管平面、剖面图 调 供电 变电所提供资自动化 料 通风空提供资调 料 1、动力照明负荷的容量、需要系数、功率因素等计算参数,以及配电变压器容量计算结果 动力照动力照提供资2643 明 2、动力照明系统配电系统图 明 料 3、动力照明低压开关柜的平面布置 消防 2641 降压变电所内消防设备配置图 给排水提供资消防 料 18.4.4.2 设计输出部分 降压变电所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降压变电所 专业代码:JB 接口编码:26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建筑 1、降压变电所布点、房屋面积要求、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开孔要求、房屋净空要求 提供资0726 变电所 2、降压变电所开门、开窗、电缆井要求 料 3、电缆布置方式及位置 1、降压变电所主要设备重量 1026 2、降压变电所设备运输通道要求 3、降压变电所设备预埋件资料 1、提供概算编制说明 2、提供个别概算 1426 3、提供主要工程数量 4、提供设备表、劳材表 提供资变电所 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结构 概算 变电所 工程筹1526 降压变电设计、施工周期 划 1、降压变电所设置位置、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牵引供2326 电 2、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 变电所 变电所 9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3、各级负荷划分及运行规模 4、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5、动力照明需用功率、年用电量 6、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等资料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1、提供降压变电所布点 2、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变电所2826 3、降压变电所控制、保护、联动要求 自动化 4、电源投切要求 5、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通信 3226 1、降压变电所位置、平面图 2、降压变电所电话设置要求 变电所 提供资料 变电所 变电所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降压变电所主要设备发热量及环境要求 通风空4026 调 2、降压变电所设备平面布置图 1、降压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电缆通道布置图及照明要动力照提供资4326 求 变电所 明 料 2、降压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电源要求 消防 4126 降压变电所消防等级、主要设备形式 变电所 提供资料 18.5 接触网 18.5.1 组成 牵引供电制式采用DC1500V接触网供电,由正极接触轨和负极接触轨组成,正极接触轨和负极接触轨分别通过上网电缆和回流电缆与牵引变电所连接。 接触网主要由接触轨、绝缘支撑等组成。接触轨主要由钢铝复合轨、普通接头、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电缆连接板、中心锚结、连接组件等组成。 18.5.2 功能 将来自于牵引变电所的DC1500V电源通过受电靴提供给轨道交通列车。 18.5.3 主要设计接口

1)与牵引供电专业

设计分界:接触网上网电动隔离开关的电源侧一次接线端子、二次接线端子、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接线端子。

2)与电力监控专业

设计分界:各个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电动操作箱内接线端子。

9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3)与工程地质、线路、轨道、路基、建筑、结构、隧道、人防工程、工程投资、行车运营、车辆、限界、车辆段(停车场)、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站台门、站场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4)与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设计分界:接触网专业负责可视化接地柜在上网隔开室的布置及安装,负责可视化接地柜一次侧的接线;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可视化接地柜的安装尺寸及要求。

18.5.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5.4.1 设计输入部分 接触网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接触网 专业代码:JCW 接口编码:27 接口 名称 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接口 编号 2701 接口要求 1、提供初勘报告 2、全线土壤电阻率 3、综合管线图及成果表 1、全线工程地质说明 2、地震烈度 3、路基、停车场和车辆段地质详勘 1、线路平、纵断面图 2、车站分布表、车辆段(停车场)位置 3、曲线表、辅助线起始里程等 4、地下、地面、高架桥分界里程 1、全线各种轨道梁资料 2、道岔资料 3、在轨道梁预埋要求 4、轨道梁底座结构、设置位置 标准路基平、断面设计图及挡土墙表 1、提供全线车站建筑图(含外挂所) 2、车场建筑图(各类建筑) 1、提供全线车站装饰图(含外挂所) 2、车场装修图(各类建筑) 1、全线车站结构图 2、地下区间结构图 1、桥梁的结构图(含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平、横、纵断面图) 2、桥梁伸缩缝大小、伸缩数据表 执行 专业 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2703 提供资料 线路 2704 线路 提供资料 轨道 2705 轨道 提供资料 路基 建筑 装饰 结构 2706 2707 2708 2710 路基 建筑 装饰 结构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桥梁 2712 桥梁 提供资料 10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人防 工程概算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接口 编号 2713 2714 接口要求 1、 人防工程门设置位置及运行方式 2、 人防门结构尺寸图、布置图 概算编制办法 1、列车旅行速度及最高运行速度 2、全线配线图 3、行车正常运营交路及必需保证的临时交路 1、受电靴的外形尺寸及工作宽度 2、受电靴的工作范围 3、受电靴静态抬升力的范围 4、车辆的动态包络线 5、滑板材质及靴头归算质量 全线各种限界图 1、车辆段(含停车场)平、断面图 2、车辆段(含停车场)电化股道表 3、接触网供电分段要求 4、特殊功能线要求 5、预留接触网设备安装空间 6、车辆段(含停车场)内综合管线、排水沟布置图 7、车辆段(含停车场)道路及站场标高 1、牵引供电系统方案 2、接触网系统的载流量 3、牵引变电所直流馈线回数、截面及根数 1、牵引变电所设备布置且应综合考虑隔离开关室房间布置位置 2、牵引变电所夹层电缆敷设路径且预留接触网电缆敷设 3、变电所接地母排预留接地端子 1、 降压变电所设备布置 2、 电缆进出所路径 3、变电所接地母排预留接地端子 1、 需设置接触网检修设备、检修工具 2、 应急抢修、检修、设备、办公用房 LCX电缆挂设位置 车辆段、停车场(含出入段线)信号机设置位置 1、通风管设置位置及相关要求 2、区间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布置图 1、 给排水布置图 2、 消防管道布置图 执行 专业 人防 工程概算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718 提供资料 车辆 2719 车辆 提供资料 限界 2720 限界 提供资料 车辆段 2721 车辆段 提供资料 供电系统 2723 供电系统 提供资料 牵引变电所 2725 牵引变电所 提供资料 降压变电所 供电车间 通信 信号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2726 降压变电所 供电车间 通信 信号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提供资料 2730 2732 2733 2740 2741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0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管线综合 道岔 接口 编号 2746 2747 接口要求 1、全线车站、区间管线综合布置图 2、车场内(含建筑内)管线布置图 1、道岔平台结构图 2、道岔设备布置图 1、车辆段(停车场)平、断面图 2、道岔表 3、道路及排水布置图 4、站场各处标高 1、提供车场内电化要求 2、提供接触网供电分段要求 3、提供各种功能要求 4、预留接触网设备安装空间 1、 负责预留相关设备在隔离开关柜室的执行 专业 管线综合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站场 2748 站场 提供资料 车场工艺 2749 车场工艺 提供资料 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专业 安装位置。 2729 2、 负责预留各设备上的预留锁具安装位置。 3、 相关一次侧线缆敷设。 接触网 提供资料 18.5.4.2 设计输出部分 接触网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接触网 专业代码:JCW 接口编码:27 接口 名称 线路 轨道 路基 接口 编号 0427 0527 0627 接口要求 接触网悬挂类型及主要安装数据 接触网轨道梁(含基础)预埋要求 接触网设备尺寸、位置及基础预留 1、车站内接触网的安装方式及要求 2、车场内各车库接触网的安装方式及要求 3、接触网隔离开关柜的安装方式及要求 4、电缆通道的路径和相关要求 接触网对装饰要求 执行 专业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建筑 0727 接触网 提供资料 装饰 结构 0827 1027 接触网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 接触网对车站、区间结构的预埋、接触网 空间、受力等要求 10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桥梁 人防 接口 编号 1227 1327 接口要求 1、接触网对桥梁的预埋、空间、受力等要求 1、人防工程门处接触网设置方案 2、人防工程门处接触网预埋件资料 1、提供个别概算 2、提供概算编制说明 3、提供主要工程数量等成册概算 1、接触网抬升力要求 2、接触轨高度及设置要求 1、接触网安装空间及要求 1、 接触网管线布置要求 2、 接触网设备安装要求 接触网安装类型、线材型号及相关技术参数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位置、数量及要求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位置、数量及要求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位置、数量及要求 接触网设置位置及要求 接触网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接触网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1、接触网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2、接触网电缆敷设路径及要求 1、接触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2、接触网电缆隧道(沟、预埋管)路径及要求 1、接触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2、接触网电缆沟(预埋管)或电缆支架安装位置及要求 1、接触网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2、接触网电缆敷设路径及要求 1、接触网设备设置位置及要求 2、接触网电缆敷设路径及要求 执行 专业 接触网 接触网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工程概算 1427 接触网 提供资料 车辆 限界 车辆段 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 信号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管线综合 1927 2027 2127 2327 2527 2627 2827 3227 3327 4027 4127 4627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接触网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接触网 提供资料 道岔 4727 接触网 提供资料 站场 车场工艺 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专业 4827 4927 接触网 接触网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927 1、提供设备图纸及安装要求。 安全生2、 提供相关锁具图纸及安装要求。 产 3、 提供线缆敷设要求和数量。 提供资料 10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8.6 变电所自动化 18.6.1 组成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是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由控制中心(OCC)主站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包含车辆段隔离开关监控系统及供电复示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三部分组成。

18.6.2 功能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实施对供电系统的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及接触网系统的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监视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供电系统的各种事故、警报事件,完成供电系统的调度管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

18.6.3 主要设计接口

1)与综合监控系统

设计分界: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远程通信端口。 2)与通信系统

设计分界:车辆段和各车站通信系统时钟设备通信接口。 3)与变电所专业

设计分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信号屏端子排、现场分散安装的保护测控装置以及其他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变电所提供系统设备所需电源及安装位置。

4)与接触网专业

设计分界:各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电动操作箱内二次端子排。

5)与建筑、结构、工程投资、行车运营、控制中心、通风空调、消防等专业存在配合工作。

18.6.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6.4.1 设计输入部分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变电所自动化 专业代码:DJ

接口编码:28

10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建筑 概算 行车运营 主变电所 接口编号 2807 2814 2818 接口要求 车站平、剖面图 概算编制办法 配线图 1、主变电所主接线图、运行方式 2、电源投切要求 3、监控单元设备与各开关柜电气接口要求 4、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1、牵引供电系统方案 2、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及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方式 3、牵引变电所内控制、保护、联动/联锁要求 4、电源投切要求 5、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1、降压变电所布点 2、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图、运行方式 3、降压变电所内控制、保护、联动/联锁要求 4、电源投切要求 5、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6、变电所400V柜排列图 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柜位置、数量 明确时钟接口类型(电力监控提供配线电缆引至通信专业配线架) 1、明确通信通道数量及接口类型 2、提供控制中心工艺布置图 3、提供接口位置及接口要求 电力监控对象、内容及数量 执行 专业 建筑 概算 行车 接口处理 供本专业系统设计用 供概算编制 提供资料 2824 变电所 提供资料及数据供系统设计 牵引供电 2823 供电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降压变电所 2826 变电所 确定工程规模及供系统设计 接触网 通信 2827 接触网 通信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传输网设计及通信设备的投资计算 双方配合进行系统设计 确定工程规模及供系统设计 2832 综合监控 动力照明 2837 2843 综合监控 动力照明 18.6.4.2 设计输出部分

变电所自动化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变电所自动化 专业代码:DJ 接口编码:28

接口 名称 建筑 (含装饰) 接口编号 0728 0828 接口要求 1、车站电力监控设备平面布置图 2、土建要求、预留孔洞 执行 专业 变电所自动化 接口处理 按要求设置电力监控所需要的房间 10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接口处理 概算 1、提供个别概算 2、提供概算编制说明 1428 3、提供主要工程数量 4、提供主要设备、劳材表 1828 提供电力监控系统管理模式及人员配置 计算总投资 行车运营 主变电所 供汇总控制规模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2428 通信通道接口要求 1、牵引变电所控制信号屏及监控单元设备尺寸、重量、安装要求 2328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电源要求、接地要求 3、监控单元设备对各开关柜电气接口要求 4、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1、降压变电所控制信号屏及监控单元设备尺寸、重量、安装要求 2628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电源要求、接地要求 3、监控单元设备对各开关柜接口要求 4、电气火灾系统要求 3228 1、时钟接口类型要求 2、各变电所及控制中心电话、录音设备配置要求 牵引供电所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自动化 提供系统设计资料 通信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变电所自动化 系统设计、传输网设计及通信设备的投资计算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FAS 3528 FAS接口类型及位置 1、电力监控系统通信通道数量及接口类型 2、明确功能接口分界和物理接口位置 3728 3、控制中心大屏或模拟盘要求 4、功能需求及界面设计 电力监控设备交流电源(AC220V/380V)要求(容量、4328 回路数等) 综合监控 提供资料供系统设计 动力照明 提供系统设计资料 18.7 供电车间 18.7.1 组成

主要设计内容为供电车间规模、任务、管理机构和定员的设计,供电车间房屋、维修机具、试验设备、各种检修和抢修车辆及其它设施的配备,供电车间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设计等。

10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8.7.2 功能 1)供电车间承担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检修、材料供应等工作,其职能是为保证轨道交通安全可靠供电。

2)负责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的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检修、检测工作及预防性试验。

3)负责接触网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事故抢修工作。 4)负责电力监控设备的维护检测工作。

5)负责110kV,35kV电力电缆和1500V直流电缆的维护、测试工作。

18.7.3 主要设计接口

1)与建筑专业

设计分界:供电维修工区房屋设置要求。 2)与动力照明专业

设计分界:供电车间用电要求。 3)与通信专业

设计分界:供电车间通信要求。 4)与给排水专业

设计分界:供电车间给排水要求。 5)与车辆段、停车场专业

设计分界:供电车间在车辆段、停车场的技术要求。

18.7.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7.4.1 设计输入部分

供电车间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车间 专业代码:GDCJ 接口编码:30

接口 名称 线路 概算 接口编号 3004 3014 接口要求 1、线路平、纵断面图 2、车站分布表 概算编制办法 执行 专业 线路 概算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0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车辆基地 供电 接触网 接口编号 2130 3023 3027 接口要求 车场平面图及相关设计要求 变电所布点 接触网正线、车场条公里数 执行 专业 车辆基地 供电 接触网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8.7.4.2 设计输出部分

供电车间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车间 专业代码:GDCJ 接口编码:30 接口 名称 建筑 动照 通信 给排水 车辆基地 接口编号 0730 4330 3230 4130 2130 接口要求 供电车间对建筑专业要求 供电车间用电需求 供电车间通信要求 供电车间给排水要求 供电车间在车辆段、停车场的技术要求 执行 专业 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8.8 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18.8.1 组成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单独成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系统各装置按应用需求部署于运营控制中心、变电工区、各变电所、接触网检修班组等地点,包含可视化防误、接地操作管理、两票管理、设备巡检四个子系统。 18.8.2 功能

1)全线电气设备状态及现场视频的监视功能; 2)工作票电子化审核、调令和工作票的技术关联;

3)可根据调令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开票,防误判断、远程传票; 4)供电网络的整体设备防误操作闭锁; 5)工作票、操作票信息化管理;

10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6)接地线的强制、规划化管理;

7)正线及车辆基地接地柜的远动及现场接地操作功能。

18.8.3 主要设计接口

1)与变电所专业 设计分界:

① 变电所交直流屏; ② 开关柜柜柜体; ③设备安装及孔洞预留。 2)与接触网专业

设计分界:可视化接地柜一次接线侧。 3)与通信专业

设计分界:通信通道要求。 4)与车辆基地专业

设计分界:车辆基地工艺布置及平面布局。 5)与建筑专业 设计分界:管线预留预埋 6)与动力照明 设计分界:电源需求。

18.8.4 设计技术接口表 18.8.4.1 设计输入部分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专业代号:AG 接口编码:29 接口 名称 变电所 车辆基地 接口 编号 2925 2926 2921 车场平面图及相关工艺要求 车辆基地 变电所平面布置 接口要求 专业 变电所 料 提供资理 提供资执行 接口处 10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料 工程概算 2914 概算编制办法 工程概算 料 提供资提供资接触网 2927 上网隔开室及车辆基地设备布置 接触网 料 提供资建筑 2907 车辆基地建筑 建筑 料 18.8.4.2 设计输出部分 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供电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专业代号:AG 接口编码:29 接口 名称 变电所 接触网 通信 建筑 动照

接口 编号 2529 2629 2729 3229 0729 4329 1、电源需求 2、设备安装尺寸及需求 设备布置需求 通信通道 管线预留预埋 电源需求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安全生产 提供资料 安全生产 提供资料 安全生产 提供资料 安全生产 提供资料 安全生产 提供资料 接口处理 11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19章 信号

19.1 专业组成

信号系统主要由正线(包括折返线、停车线、联络线等)ATC系统和车辆段/停车场计算机联锁系统组成,其中正线ATC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TP)子系统、列车自动驾驶(ATO)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及联锁等子系统。

19.2 专业功能

信号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

19.3 专业的主要接口

信号专业与其它系统及相关专业的接口可以概括为以下两部分:

1)信息接口:包括与车站、线路、轨道、限界、隧道、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等土建、供电、通风空调等专业的用房、土建预留(含电缆管线通道及孔洞等)、用电需求、通风空调等的需求以及与行车运营专业的有关运营组织方面的配合等。

2)硬线接口:包括与道岔、通信、综合监控(含FAS/BAS)、站台门、车辆、SCADA等机电专业的信道需求、条件互锁、信息交换等电气接口。

19.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9.4.1 设计输入部分

信号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信号 专业代号:XH 接口编码:33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 口 要 求 1、线路平面、纵断面图(包括折返线、和其他线路的联络线及出入段线) 2、车站分布表 3、曲线表 4、隧道段(各种断面),路基段,高架段及钢构桥等的分布里程表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3304 线路 提供资料及数据 11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 口 要 求 1、道岔桥及道岔梁平面布置图(含说明,含管线路径等),纵断面图 2、各种车档形式、尺寸、技术说明及安装位置 3、轨道梁平纵断面形式及分布里程 4、所有道床的截面尺寸及布筋图 5、警冲标设置原则及具体坐标 6、检修平台图纸及轨道梁预留预埋图 提供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平、剖面图及综合管线图 提供车站站台层装饰图纸 1、提供隧道联络通道位置 2、提供隧道工法起止里程及隧道平、横断面图 3、桥墩类型、分布及平纵断面图 4、桥墩桥台防雷及预留预埋件图 提供大桥的平纵断面图,大桥对行车的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轨道 3305 轨道 会签、提供资料 建筑 装修 结构(车站结构、区间结构) 3307 3308 建筑 装修 会签并供本专业系统的设计用 图纸会签 3310 3312 结构 图纸会签、提供资料 过江大桥 3351 提供资料,确定轨旁设备安装的形式及光电缆径路敷设形式 供系统会签,确认人防工程门附近的设备安装条件 编制概算 人防 3313 区间人防工程门的平、剖面图及相关尺寸坐标 概算编制办法 1、配线图及配线功能说明 2、停站时间 3、牵引计算速度曲线 4、列车交路 5、系统能力 6、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营及救援方案(如有且需信号配合) 7、轮乘室数量及位置 1、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车辆类型、编组、尺寸、速度、供电方式等) 2、有关牵引、制动的各种性能参数 全线各种限界图及说明 1、包括出/入段线、洗车线和试车线等在内的停车场作业及检修流程和作业方式 2、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图 3、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资料 4、车辆段基地单体建筑图 人防 工程概算 3314 工程概算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3318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提供资料、协商 车辆 限界 3319 3320 车辆 限界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站场 车场工艺 3348 3349 站场 车场工艺 提供资料 11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3322 3323 3332 3335 3337 接 口 要 求 1、设备用房及控制大厅工艺要求 2、控制中心建筑平、剖面图 3、控制中心综合管线图(初步) 供电分段及有电区和无电区分布 提供通信所需ATS要求 1、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2、提供IBP盘盘面布置图,相关配线及说明 1、提供设备及管路布置 2、长大隧道需根据行车计算设置风井,如风井设置间隔不能满足行车追踪,需向信号提出限制列车进入的数量要求 全线车站、控制中心、停车场信号设备房屋内采取的消防措施及消防设备的设置情况 1、接地原理图及接地电阻值 2、接地箱配置图 3、配电总图及配电箱配置图 4、信号用房的照明配置图 1、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1、明确功能接口分界和物理接口位置 2、提供行车数据的接口位置和类型 1、实现信号系统功能需求; 2、提供云接口端口。 1、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控制中心 供电 通信 综合监控 (含FAS/BAS) 通风空调 (含区间通风) 给排水及消防 控制中心 供电 通信 综合监控(含FAS/BAS)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确认 互提资料、协商 进行管路和设备核查及实现区间疏散功能 3340 通风空调 3341 给排水及消防 提供资料 动力照明 3343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 屏蔽门/安全门 全局调度系统 云平台 道岔 3344 33-33 3339 3347 屏蔽门/安全门 全局调度 云平台 道岔 提供资料 互提资料、协商 提供资料 互提资料、协商 19.4.2 设计输出部分 信号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信号 专业代号:XH 接口编码:33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 口 要 求 1、对车站配线图的意见 2、对折返线、存车线等线路设置长度的意见 3、对道岔位置及股道长度的意见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433 信号 提供资料及数据 11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0533 接 口 要 求 1、信号设备在轨道的预留预埋要求 2、为配合线路标识标志设置而提供的室外相关信号设备坐标 1、车站、控制中心、车辆段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2、信号转辙机的位置及加宽要求 3、车站、控制中心信号电缆的架设形式、所需截面及路径,需预留孔洞、预埋等 4、设备用房的防静电地板、门窗、设置位置等的要求 1、紧急停车按钮、发车指示器等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2、轨行区出站信号机安装位置及无遮挡要求。 1、各设备房的荷载要求 2、需预留的结构孔洞及预埋管线图 3、提供信号设备的安装要求 4、高架及地面段的防雷接地预埋 提供信号管线穿越人防工程区域的资料 1、系统综合概算表 2、个别概算表 3、主要系统设备及工程数量表 1、机构设置及定员 2、信号制式(运营模式) 3、设备典型反应时间 1、车辆系统与信号系统各种详细的接口技术条件、接口方式、接口协议和接口功能的实现 2、车门、司机门监控及对列车广播的控制要求 3、车辆有关牵引和制动的各种特性参数 所有信号轨旁设备、箱盒的大小尺寸及安装方式,及相应的安装空间预留要求(注:未招标前为包容性提资) 1、信号平面图及室外电缆径路图 2、信号电缆主径路在站场预埋管线和预留沟槽的要求 3、信号对车辆段作业方式的意见 4、对出入段线、牵出线、停车线的布置需求 执行 专业 信号 接口处理 轨道 提供资料 建筑 0733 信号 控制车站的规模,确定信号用房的规模 装修 0833 信号 提供资料及会签,保证信号站台设备在站台合理位置及行车控制设备的有效显示距离,设备安装的装修收口 结构(车站结构、区间结构) 人防 1033 信号 结构设计 1333 信号 在主体结构内预埋管线 汇总投资 工程概算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1433 信号 1833 信号 提供资料 车辆 1933 信号 设计协调 限界 2033 信号 提供资料、会签 核对工艺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设计,会签。站场提供信号电站场 车场工艺 4833 4933 信号 11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 口 要 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缆沟的排水条件 控制中心 供电 2233 2333 工艺布置要求,综合管线及信号控制模式 出入段线信号机位置 1、传输通道及接口类型要求 2、区间电缆径路截面尺寸或支架数量需求 3、站台板下(或电缆夹层)电缆径路截面尺寸或支架数量需求 4、从区间至站厅层电缆径路截面尺寸或支架数量需求 5、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1、明确功能接口分界和物理接口位置 2、提供信号系统车站控制室IBP布置工艺要求及车站控制室设备数量 1、提供信号设备用房通风空调工艺需求 2、提供各房间设备发热量 3、提供房间内的信号设备布置图(仅在方案明确时提供) 1、提供信号设备用电类型和用电量(估算) 2、配电箱和接地箱的设计要求 1、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信号 信号 提供资料 协助进行出入段线供电分区划分 通信 3233 信号 提供资料、确认,实现列车到站广播等功能 综合监控(含FAS/BAS) 3533 3733 信号 互提资料、协商、会签,实现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报警 信号机房通风空调设计 提供资料、会签 确定相关的互锁功能、接口技术要求和接口端子,确认 提供数据 提供资料 通风空调 4033 信号 动力照明 屏蔽门/安全门 云平台 道岔 4333 信号 4433 信号 3933 4733 开放及提供数据 正线、停车场及车辆段道岔编号及定/反位定义,信号与道岔联锁电路图 信号 信号 11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0章 通信

20.1 专业组成

通信系统设计范围包含专用通信系统、民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等系统。 1)专用通信系统由传输、公务电话、专用电话、闭路电视监视、广播、时钟、综合电源、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集中告警等子系统组成,构成传送语言、文字、数据和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通信网。该系统应能满足运营、管理的要求,并留有规划中延伸线路网络扩充和设备增容的技术条件及物理空间;

2)民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联通、电信各运营商传输、无线、集中监测和电源等系统。地下车站各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由运营商负责,构成全线公共通信网络;

3)公安通信系统:包括公安无线通信引入子系统、公安电视监视子系统、公安计算机网络子系统等,构成公安指挥调度、监视及公安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公共安全防范通信网络。

20.2 专业功能 20.2.1 专用通信系统

1)传输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是通信系统的最重要骨干系统,是组建轨道交通通信网的基础。 传输子系统是一个基于光纤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传输网络,为各种业务信息提供多种窄带、宽带传输通道(包括透明通道),构成传输语言、数据、图像的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传输网。

2)公务电话子系统

公务电话子系统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内部公务通信和轨道交通内部与公用电话网用户的电话联络,向轨道交通用户提供语音、数据、传真等通信服务业务。在轨道交通专用电话子系统出现重大故障时,公务电话子系统能作为专用电话应急通信手段。

3)专用电话子系统

专用电话子系统是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值班员指挥列车运行和下达调度命令的重要通信工具,是为列车运营、电力供应、日常维修、防灾救护、票务

11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管理提供指挥手段的专用通信系统。该系统为控制中心指挥人员(行车调度、电力调度、防灾调度)提供专用直达通信,具有单呼、组呼、全呼、紧急呼叫和录音功能,同时为站内各有关部门提供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直达通话,以及车站值班员与邻站值班员的直达通话。因此专用电话子系统要求设备高度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快捷。根据运营需要的业务性质,专用电话子系统包括调度电话、站内电话、站间电话、区间电话等。

4)闭路电视监视子系统

电视监视子系统是保证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系统为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客流情况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视觉信息,系统同时为防灾调度指挥抢险提供指挥辅助工具。

5)广播子系统

广播子系统是控制中心调度人员、车站值班员(含站台值班员)向旅客通告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的通信设备。

广播子系统是车辆段/停车场信号楼行车值班员、停车列检库运转室值班员向室外或库内流动生产人员发布作业命令的主要手段。

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广播子系统能兼做消防广播,指导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紧急疏散。

6)时钟子系统 时钟子系统为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及乘客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信息,为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及其它系统(信号、AFC、BAS、FAS、行车综合自动化等)中心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间信号。时钟子系统的设置对保证轨道交通运行计时准确、提高运营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7)综合电源子系统

综合电源子系统不仅承担专用通信各子系统的电源供应,而且还将承担控制中心及各车站的公安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行车综合自动化、安防、电力监控、站台门等系统的供电。

8)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11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及通信网络技术,为运营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和维护效能,能够借助于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各种信息管理,包括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等,以及提供办公自动化、邮件等多种功能,达到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办公手段的信息系统。

9)乘客信息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通过设置在车站的显示终端,让乘客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运营信息、车站服务信息、城市和轨道交通空间的地理信息、位置服务信息和公共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系统。是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扩大轨道交通对旅客服务范围的有效工具。该系统是运营信息、公共媒体信息发布兼顾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共同协调使用,在紧急情况下运营信息优先使用。

10)集中告警子系统

集中告警子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本身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对通信各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告警管理,将通信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告警信息集中反映到告警设备上,通过网络平台使有访问权的维护人员可以近、远程登录,以便维护人员快速准确处理各系统设备故障。 20.2.2 民用通信系统

民用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满足乘客在地下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以及隧道内,享受与地面同样的移动通信服务质量。

20.2.3 公安通信系统 公安通信系统为满足公安部门的指挥、日常业务和突发事件处理提供通信保障手段。公安通信系统是一个以轨道交通公安指挥中心为主体、派出所、警务站为补充的三级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全局资源共享,为公安机关开展日常工作和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为领导科学决策及公安部门合理调动警力提供充分的技术手段。能够维护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管理秩序,提高轨道交通治安水平,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送旅客。

20.3 专业的主要接口

11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1)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为信号、行车综合自动化、AFC、ACS、电力监控系统提供传输通道,为FAS系统提供光纤通道。接口位置:通信设备室综合配线架外线侧。

(2)公务电话系统

公务电话系统为8号线一期工程新建软交换中心,其余各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容。 公务电话系统为电梯专业提供音频接口,接口位置在电梯控制箱外线侧。 公务电话系统为有关专业相关部门用房内提供电话出线口,根据实际运营需求配置设备。

(3)专用电话系统

专用电话系统为行车、电力、防灾等提供调度电话,根据实际运营需求配置设备。 (4)CCTV

CCTV为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视频接口,接口位置在CCTV设备配线架外线侧。

CCTV为调度大厅大屏提供视频接口,接口位置在大屏服务器端子侧。 CCTV为电梯专业提供视频接口,接口位置在电梯控制箱外线侧。

CCTV为上层视频共享平台提供视频接口,接口位置在上层视频共享平台端子侧。 (5)时钟系统

时钟系统为信号、行车综合自动化、FAS、电力监控、AFC等系统提供时钟同步信息,接口位置在通信设备室时钟设备配线架外线侧。

(6)广播系统

广播系统为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音频接口,接口位置在通信设备室广播设备配线架外线侧。

(7)综合电源及接地系统

综合电源系统为信号、行车综合自动化、AFC、安防、电力监控、站台门等系统提供电源接口,接口位置在综合电源室配电屏外线侧。

通信系统提资动力照明专业关于专用通信接地需求,接口位于专用通信设备室、综合电源室动力照明专业设置的接地箱接地端子处。

(8)民用通信系统

11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通信系统为民用通信系统提供线路引入路径,接口位置在出入口民用通信预留引入位置处。

通信系统统一提资于建筑,建筑专业满足民用通信系统用房需求。

通信系统提资动力照明专业关于民用通信用电及接地需求,配电接口位于民用通信设备室动力照明专业设置的配电箱配电端子处,接地接口位于民用通信设备室动力照明专业设置的接地箱接地端子处。

(9)公安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统一提资于建筑,建筑专业满足公安通信系统设备用房需求。 通信系统提资动力照明专业关于公安通信接地需求,接口位于公安通信设备室照明专业设置的接地箱接地端子处。 通信系统提资动力照明专业关于派出所公安通信用电及接地需求,配电接口位于公安通信设备室动力照明专业设置的配电箱配电端子处,接地接口位于公安通信设备室动力照明专业设置的接地箱接地端子处。 20.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0.4.1 设计输入部分 通信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通信系统 专业代号:TX 接口编码:32 接口专业 信号 行车综合自动化 电力监控 AFC 电扶梯 道岔 接口编号 3233 3237 3228 3234 3245 3247 接 口 要 求 所需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接口数量、通信协议等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信号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所需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接口数量、通信协议行车综合等,设备用电量 自动化 所需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接口数量、通信协议电力监控 提供资料 等,视频监视、电话接入 所需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接口数量、通信协议等,设备用电量,视频监视、电话接入。 视频监视、电话接入(包括五方通话) 各道岔区视频监控及电话设置要求 AFC 电扶梯 道岔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0.4.2 设计输出部分

12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通信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通信系统 专业代号:TX 接口编码:32

接口专业 限界 建筑 通风空调 动力照明 给排水及消防 装修 车辆基地 人防工程及隔断门 轨道 综合监控 车辆 道岔 接口编号 2032 0732 4032 4332 4132 0832 2132 1332 0532 3732 9132 4732 接 口 要 求 提出通信全线线缆径路、通信设备及线缆的安装位置等要求 提出设备用房布局及使用、沟槽孔洞预留、室外设备安装及综合管线等要求。 提出通信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环境要求 提出通信电源用电需求、配电箱及接地要求 提出通信设备用房消防要求 提出通信用房室内工艺要求,站内室外通信设备安装位置及缆线敷设预留条件等方面要求 提出建筑、结构、配电、通风空调等方面需求,配合完成车辆段室外管网综合设计工作 提出通信管线人防工程及隔断门的结构预留要求 提出光电缆过轨通道预留预埋要求 提出车控室IBP盘通信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出通信车载设备安装位置、用电及相关接口等 各道岔区视频监控及电话的设置 执行专业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2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1章 自动售检票

21.1 专业组成

AFC系统主要由MLC、车站计算机系统、车站AFC终端设备、车票、供电系统和网络系统构成。其中车站售检票终端设备包括一体化客服中心、自助客服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包括进站检票机、出站检票机和双向检票机)。

21.2 专业功能

AFC系统以计算机及信息传输网络为基础,以非接触式IC卡、电子虚拟车票等为车票信息载体,实现轨道交通车票的自动和半自动售票、自动检票、计费、收费、客流分析、统计、结算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21.3 专业主要接口 AFC专业与其它系统及相关专业的接口可以概括为以下两部分: 1)信息接口:包括与车站、控制中心、车辆段等土建、供电、通风空调等专业的用房、土建预留(含电缆管线通道及孔洞等)、用电需求、通风空调等需求配合等。 2)硬线接口:包括与通信、信号、综合监控(含FAS、门禁)等机电专业的信道需求、条件互锁、信息交换等电气接口。 21.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1.4.1 设计输入部分 自动售检票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接口 名称 线路 车站建筑 概算 客流预测 行车运营 综合监接口代码 3404 3407 接 口 要 求 车站开站表 1、车站特征表 2、车站总平面布置 3、车站建筑平、剖面图 概算编制办法 全线预测客流结果 系统能力、运营管理要求 执行 专业 线路 建筑 施预 客流预测 行车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3414 3417 3418 3437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与接口、车站综合监提供资料、会 12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控 接口代码 接 口 要 求 IBP盘的布置图 执行 专业 控 接口处理 签 21.4.2 设计输出部分

自动售检票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接口 名称 车站建筑 概算 接口代码 0734 接 口 要 求 1、车站AFC设备数量及布置要求 2、车站AFC设备用房要求 概算及编制说明 对所需通信信道数量及接口类型、ups供电容量、弱电设备室机柜要求、弱电共用桥架容量、弱电设备室内AFC设备发热量提出要求。 1、由通信专业统一汇总并提出弱电设备室发热量 2、AFC客服中心发热量 车站设备动力配电、用房照明及接地要求 闸机显示与导向标示牌显示联动 提供AFC系统运营模式、设备状态监控和故障报警点信息。根据智慧车站、只能运维等相关要求向综合监控传输相应信息。 执行 专业 AFC AFC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34 3234 通信 AFC 提供资料 通风空调 动力照明 导向标识 综合监控 4034 AFC AFC AFC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4334 0934 3734 AFC 提供资料 12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2章 综合监控系统

22.1 专业组成

自动化系统有电力监控系统 (P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安防系统(AF/AC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系统(PI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无线通信系统(RC)、站台门系统(PSD)、信号系统(SIG)、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时钟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ALM)、传输系统(TS)等组成。

本章节所指的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ISC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22.2 专业功能

(1)综合监控系统(ISCS)

综合监控系统(ISCS)在车站集成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安防系统(AF/ACS),界面集成了站台门系统(PSD)、闭路电视系统(CCTV)、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系统(PI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互联时钟系统(CLK)。在中心界面集成闭路电视系统(CCTV)、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系统(PIS),互联电力监控系统(PSCADA)、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信号系统(SIG)、时钟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ALM)。与无线通信系统无接口,保持独立。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或互联了多个子系统,既要能实现这些系统本身既有的功能,又要能实现子系统工作模式所需的联动功能。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软件监控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实现各相关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联动操作,提高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效率。通过一致的操作和维护人机界面,为运营操作和维护提供方便;综合监控实现运营在正常模式、灾害模式、故障模式、阻塞模式下的各种联动功能。

(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ISCS),中央级监控功能由ISCS实现。通过BAS控制器的网络接口与ISCS的交换机连接,实现BAS接入ISCS。BAS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中央级与车站级BAS设备间的信息交互。

12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BAS在中央级监视全线地下车站及区间的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自动扶梯、电梯、站台门等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并根据实时运行状态,当系统需要时,向各车站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各车站设备的运行。在灾害或事故状态下,发指令至车站级,将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转入事故或灾害模式下运行。

BAS在车站级通过工作站负责正常和事故工况下对车站设备的监视、控制及管理。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全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中央级和车站(车辆段)级两级通过全线网络联网组成。根据BAS集成到ISCS的方案情况,FAS与ISCS互联,

中央级是全线FAS的调度中心,对全线报警系统信息及消防设施有监视、控制及管理权,对车站级的防救灾工作有指挥权。控制中心主要负责监视全线各车站、车辆段的火灾报警、消防设备故障报警、网络的故障报警等,并显示报警部位、防灾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有关信号等。

在各个车站、车辆段等处的控制室设置车站级系统,作为二级管理和三级控制,实现对管辖范围内的FAS设备的自动监视与控制、以及对重要设备的手动控制。车站级实现火灾的预期报警功能,监视管辖范围内的火情,管理防排烟、消防灭火、疏散救灾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

22.3 专业的主要接口

接口是ISCS共享信息平台实现的关键环节。接口既包括现场设备接入的数据采集技术,也包括与系统的信息交换技术,接口内容多、类型复杂,协议各异。

综合监控系统不仅与集成与互联的各系统专业存在接口,同时还与土建专业、车辆及行车专业、配电专业、接地专业、车站、区间设备及站场专业等存在功能接口,接口内容多、类型复杂。为方便工程的实施,要求综合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协议采用国际标准、通用、开放的协议,接口类型采用标准的串行口(RS232/RS485/RS422口)或以太网接口(RJ45口)。

22.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综合监控系统专业的接口内容分内部接口及外部接口,具体接口见设计输入部分及输出部分。

设计输入部分

12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22.4.1 综合监控系统(ISCS) 综合监控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综合监控 专业代码:ISCS 接口编码:37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3707 建筑 接 口 要 求 提供工程概况(总面积、总层数、公共区吊顶标高、公共区垫层厚度、设备区走廊吊顶标高、设备区垫层厚度、用房内防静电地板高度要求)、防火分区划分图、剖面图 提供全线车站出入口及房间名称编号原则及平面图 提供结构平、剖面图及荷载 提供装饰形式(吊顶、地面、墙面)及要求 提供室外管线综合布置草图 提供设备用房通风空调平面图; 提供全线车站及区间通风模式表 提供设备用房给排水及消防设备平面图 提供动照专业设备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变电所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全线供电系统图 提供车控室IBP盘电力监控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车控室IBP盘通信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通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摄像头编号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建筑 提供资料并会签 结构 装饰 车辆段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动力照明 3710 3708 3721 3740 3741 3743 3728 结构 装饰 车辆段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电力监控 3732 3732 3732 3732 3732 3732 3733 3733 信号 电力监控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通信 CCTV PA PIS CLK TS ATS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通信 提供通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全线广播分区 提供通信设备室或PIS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全线PIS显示分区 提供通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对时精度要求 提供通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通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全线轨道逻辑或物理分区 1、提供车控室IBP盘信号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2、提供控制中心大屏幕的平面布置图、规格型号 信号 提供资料 12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FAS 接口编号 3735 3736 接 口 要 求 提供车站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BAS系统主PLC侧的RJ45形式10/100M以太网电口或光纤接口 提供BAS系统电源设备负荷等级、电压允许偏差、电源波动范围、频率范围、电源备用时间、馈出开关整定值等要求 提供车控室IBP盘BAS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ACS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提供全线各车站门禁设备布置图 提供车控室IBP盘AF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车站出入口、区间平面图和剖面图 提供PSD设备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车控室IBP盘PSD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AFC设备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全线各车站AFC设备及线槽平面布置图。 提供车控室IBP盘AFC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综合管线平面图、剖面图 概算编制办法 执行专业 FAS 接口处理 内部接口 BAS BAS 内部接口 3738 AF 3713 3744 PSD 3734 AFC AF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并会签 人防 人防工程 PSD AFC 提供资料并会签 综合管线 概算 3746 3714 综合管线 概算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22.4.2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专业代码:BAS 接口编码:36 接口名执行专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接口处理 称 业 3607 建筑 3608 装饰 3640 通风空调 给排水3641 提供工程概况、防火分区划分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 提供孔洞预埋平面图 提供公共区装饰(吊顶、墙面)平面图、部面图,附属用房装饰(吊顶、墙面)平面图、剖面图 建筑 提供资料并会签 装饰 提供资料 提供防烟分区划分图、通风系统图、空调水系统图、通风机房设备布置图、温湿度测点、通风空程序表、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自带控制箱调 位置、自带设备位置 提供被控设备的控制要求(类型、数量、监给排水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 12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及消防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控点表)、接口分界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自带控制箱位置、自带设备位置 执行专业 及消防 接口处理 会签 3643 动力照明 提供照明系统图、应急照明系统图、动力系统图、照明配电室设备布置图、照明配电箱二次接线图、动力设备箱二次接线图、环控电控室排列图、环控电控室设备二次接线图、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 提供监控设备数量、监控要求、控制模式、位置及接口界面、接口形式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电扶梯控制箱位置 提供电扶梯的数量及接口类型 提供车站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ACS设备室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提供全线各车站门禁设备布置图 提供车控室IBP盘AF/ACS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车站出入口、区间平面图和剖面图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并会签 3645 电扶梯 FAS 3635 3638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3613 电扶梯 FAS 提供资料并会签 内部接口 提供资料并会签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3646 3614 提供各层管线平面图、部面图、综合支吊架详图 概算编制办法 22.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专业代码:FAS 接口编码:35 接口名执行专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接口处理 称 业 3507 建筑 提供工程概况、防火分区划分图、各层平面图、剖面 提供孔洞预埋平面图 提供特级防火卷帘、挡烟垂帘、常开防火门等被控设备的控制要求及控制箱平面布置图 提供公共区装饰(吊顶、墙面)平面图、部面图,附属用房装饰(吊顶、墙面)平面图、剖面图 提供防烟分区划分图、通风系统图、空调水系统图、通风机房设备布置图、程序表、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自带控制箱位置、自带设备位建筑 提供资料并会签 3508 装饰 通风空调 3540 装饰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12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 接 口 要 求 置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3541 给排水及消防 3543 动力照明 提供被控设备的控制要求(类型、数量、监控点表)、接口分界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自带控制箱位置、自带设备位置 提供照明系统图、应急照明系统图、动力系统图、照明配电室设备布置图、照明配电箱二次接线图、动力设备箱二次接线图、环控电控室排列图、环控电控室设备二次接线图、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 提供监控设备数量、监控要求、控制模式、位置及接口界面、接口形式 提供传输通道类型及要求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电扶梯控制箱位置 提供接口位置及要求 提供接口位置及要求 提供车站出入口、区间平面图和剖面图 给排水及消防 提供资料并会签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 通信 电扶梯 BAS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3532 3545 3536 3538 3513 通信 电扶梯 BAS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内部接口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3546 3514 提供各层管线平面图、部面图、综合支吊架详图 提供概算文件 22.5 设计输出部分 22.5.1 综合监控系统(ISCS) 综合监控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综合监控 专业代码:ISCS 接口编码:37 接口 设计编号 执行 接 口 要 求 接口处理 名称 专业 0737 提供设备房间面积要求、门体及窗体要求(门洞尺寸,门净宽(装饰完成后)尺寸、门开启方向) 提供资料和提供房间地板设置要求 ISCS 设计协调,建筑 并提供室内净高要求 会签 提供防噪要求 提供孔洞预留预埋要求 提供车站控制室及IBP盘工艺布置图 12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结构 装饰 通风 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设计编号 1037 接 口 要 求 提供荷载要求 提供孔洞预留预埋要求 提供设备房间防水要求 提供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 提供控制室及设备用房通风空调设置要求(含温度、湿度、设备发热量) 提出综合监控设备用房消防要求 提供控制室及设备用房的设备平面布置图 提供电源容量、电压等级、电源要求 提供接地线缆大小、接地端子数量,接地端子引入房间。 提供车控室及设备机房的照度要求、插座设置要求 提供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确定接口位置、接口类型、接口线缆类型、接口协议、接口内容、接口功能 提供PSCADA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所需传输通道接口类型、接口数量、通信协议等,设备用电量 提供综合监控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通信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综合监控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确定接口位置、接口类型、接口线缆类型、接口协议、接口内容、接口功能 提供信号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综合监控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确定接口位置、接口类型、接口线缆类型、接口协议、接口内容、接口功能 提供FAS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执行 专业 ISCS ISCS ISCS ISCS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并会签 0837 4037 4137 4337 动力 照明 2837 电力监控 3237 通信 ISCS 提供资料并会签 ISCS 提供资料并会签 ISCS 提供资料并会签 3337 信号 3537 FAS ISCS 提供资料并会签 ISCS 内部接口 3637 BAS 提供综合监控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配电柜内的配电系统图(带标识的回路号) 提供BAS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综合监控设备机房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确定接口位置、接口类型、接口线缆类型、接口协议、接口内容、接口功能 提供BAS设备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PSD设备及按钮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AFC设备及按钮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ISCS 内部接口 3837 AF 4437 3437 ISCS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PSD AFC ISCS ISCS 13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综合 管线 工程 概算 设计编号 4637 1437 接 口 要 求 提供ISCS专业管线路由、线槽规格、敷设方式 提供概算文件 执行 专业 ISCS ISCS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22.5.2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专业代码:BAS 接口编码:36

接口名执行专设计编号 接 口 要 求 接口处理 称 业 0736 提供资料并BAS 建筑 提供预留预埋孔洞要求 会签 0836 提供BAS模块箱的安装位置要求 提供资料并提供公共区、附属用房相关设备的在装饰上BAS 装饰 会签 的设备布置图、设备尺寸要求、安装高度要求等 4036 提供BAS模块箱的安装位置要求 通风空提供资料并BAS 调 会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4136 提供BAS模块箱的安装位置要求 给排水提供资料并BAS 及消防 会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4336 提供模块箱及柜的安装位置要求 动力照提供资料并BAS 明 会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4536 提供至电扶梯控制箱预留预埋管要求 提供资料并BAS 电扶梯 会签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3536 FAS BAS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内部接口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3836 1336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车站出入口、区间人防工程段孔洞预埋要求 BAS BAS BAS BAS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4636 1436 提供管线路由、线槽规格、敷设方式 提供概算文件 22.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专业代码:FAS 接口编码:35

接口 设计编码 执行 接 口 要 求 接口处理 名称 专业 13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建筑 设计编码 0735 0835 接 口 要 求 提供孔洞预留预埋要求 提供FAS模块箱的安装位置要求 提供公共区、附属用房相关FAS设备的在装饰上的设备布置图、设备尺寸要求、安装高度要求等 提供BAS模块箱的安装位置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模块箱及柜的安装位置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模块箱及柜的安装位置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执行 专业 FAS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并会签 提供资料 装饰 4035 4135 4335 FAS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动力照明 电梯电扶梯 通信 AF 人防工程 综合管线 概算 FAS FAS FAS FAS FAS FAS FAS FAS FAS 4535 3235 3835 1335 4635 1435 提供至电扶梯控制箱预留预埋管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传输通道类型及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车站出入口、区间人防工程段孔洞预埋要求 提供管线路由、线槽规格、敷设方式 提供概算文件 13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3章 安防系统

23.1 专业组成

安防系统由安防集成平台、门禁系统、安检系统及周界防护系统组成。

23.2 专业功能

(1)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方便授权人员在受控情况下方便地进入设备管理区域,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限制区,以确保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

(2)安检系统

安检系统对进入轨道交通的人群及其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有效阻止违禁品和限带品被带入站内,保障运营安全。另外通过在车站设置专用探测器可以及早发现和识别恐怖威胁,从而迅速启动应急处置和响应系统、将损失和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3)周界防护系统

周界防护系统能感应外界入侵并发出警报,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保卫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4)安防集成平台

安防集成平台应根据公共安全防范监控管理的要求,由站点级和线路中心级构成,对安防系统所有子系统及CCTV系统实现集中监控的功能。

23.3 专业的主要接口 安防及门禁专业的接口内容分内部接口及外部接口,具体接口见设计输入部分及输出部分。

23.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3.4.1 设计输入部分

安防系统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安防系统 专业代码AF 接口编码:38

13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建筑 AFC 概算 接口代码 3807 3834 3814 接口要求 为安防系统提供建筑图纸 为安检系统提供闸机位置员工卡提供扇区 概算编制办法 通信系统为门禁系统提供配电回路。门禁配电箱至综合电源室配电柜的电缆由门禁系统承包商购置、安装和敷设。通信系统为安防集成平台在每个车站及控制中心提供2个100M以太网接口,供门禁系统组网 动力照明系统在每个安检区域为安检设备提供两组插座,每组设置2个AC220V一级负荷三孔电源插座,每组插座为一个回路。 CCTV系统通过安防集成平台实现与防入侵系统的联动。 执行专业 建筑 AFC 施预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通信 3832 通信 提供资料 动力照明 3843 动照 提供资料 视频监控 3832 通信 提供资料 23.4.2 设计输出部分 安防及门禁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安防系统 专业代码AF 接口编码:38 接口代码 接口专业 动照 4338 接口要求 为动照系统提供安检区域位置 1、为通信系统提供本系统设备安装位置ups供电、传输通道等需求 概算及编制说明 安防及门禁系统为综合监控系统提供监控数据。 执行专业 安防及门禁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通信 3238 安防及门禁 提供资料 概算 1438 AFC 提供资料 综合监控 3738 安防及门禁 提供资料 13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4章 通风与空调

24.1 专业组成

(1)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地下车站,地面及高架车站) (2)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地下车站,地面及高架车站) (3)地下车站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4)地下车站排热系统 (5)空调水系统

24.2 专业功能

(1)当列车正常运行时,通风空调系统排除轨道交通内的余热和余湿,为乘客在地下车站内创造一个往返于地面至地下列车内的过渡性舒适环境。

(2)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时,通风系统向阻塞区间提供一定的送、排风量,以保证列车空调冷凝器的正常运作,维持列车内部乘客能接受的热环境条件。

(3)列车在区间隧道或车站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空调系统向乘客和消防人员提供必要的新风量,形成一定迎面风速,诱导乘客安全撤离,并具有有效排烟功能。

(4)对车站内各种设备管理用房分别按工艺和功能要求提供一定温湿度条件以及通风、排烟功能。

24.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4.3.1 设计输入部分 通风空调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通风空调 专业代号:NT 接口编码:40

接口 名称 客流资料 行车 限界 接口代码 4017 4018 4020 接口要求 初期、近期、远期早、晚高峰小时客流 运营管理模式,交路、列车编组、行车计划、停站时间、行车速度等 1、列车行车限界图 2、车站、区间轨行区域限界要求 执行专业 客流资料 行车 限界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3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触网 线路 车辆 牵引供电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站台门 电扶梯 自动检首票 接口代码 4027 4004 4019 4023 4003 4044 4045 4034 接口要求 车站范围内轨道顶排热风道安装位置及高度 全线平、纵断面图、隧道横断面图(含相应曲率、坡度) 列车尺寸、重量、载客量、列车热源位置、产热量、火灾规模等资料 列车牵引计算结果及列车运行图 岩土热工参数 站台门控制室制冷通风需求及发热量,站台门制式 设备发热量 设备发热量及设备用房温湿度要求 1、车站形式、平剖面图 2、车站总平面图、车站平剖面图 3、事故状态下人员疏散方式 4、防火分区划分 1、车站结构孔洞布置图 2、设备基础配筋图 3、区间隧道结构形式、平剖面图 执行专业 接触网 线路 车辆 供电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站台门 电扶梯 AFC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建筑 4007 建筑 结构 4010 结构 提供资料 车站低压配电 4043 1、环控电控室、照明配电间设备发热量 2、车站照明、广告灯箱等设施发热量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 气体灭火 4042 车站气体灭火房间的名称 1、变电所设备的发热量 2、变电所房间的温湿度要求 3、制动电阻的位置及其环境要求 4、变电所房间对风管高度要求 设备的发热量,设备用房温湿度要求 设备的发热量,设备用房温湿度要求 设备的发热量,设备用房温湿度要求 气体灭火 提供资料 变电所 4024 4025 4026 4037 4035 4036 变电所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综合监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综合监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 13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控系统 通信 信号 环评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 处理 4032 4033 4016 通信机房的设备的发热量,设备房间的温湿度要求 信号机房的设备的发热量,设备房间的温湿度要求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敏感点位置、噪声治理要求及措施 通信 信号 环评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4.3.2 设计输出部分 通风空调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通风空调 专业代号:NT 接口编码:40 接口名称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建筑 0740 1、车站通风、空调、冷冻机房的要求; 2、车站风道、风井、风亭设置要求; 3、机房、风道开门位置、尺寸、开启方向等; 4、风管、水管穿越楼板、混凝土墙、临空墙的预留孔位置、尺寸; 通风空调 5、放置在楼板上设备基础尺寸、位置及载荷大小; 6、设备吊装孔、起吊梁的位置及尺寸、吊钩的起吊重量; 7、区间风井及机房设置位置,布置要求。 提供资料 结构 1040 1、射流风机设置里程 2、射流风机安装形式及要求 3、区间风井及机房设置位置,要求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车站动力配电 4340 1、射流风机设置里程、风机功率、受电方式、控制要求 2、通风空调设备用电量、用电位置、电压等级和工艺要求 3、各种电动风阀电压、功率和受电点位置 4、风机与风阀的联动、联锁关系 5、通风空调设备控制要求;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13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名称 给排水与消防 接口代码 4140 接口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处理 1、通风空调设备的用水要求(位置、水量、水压); 2、通风空调机房的给、排水要求; 通风空调 3、冷水机组台数、冷却水量、冷却水进/出水温度。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及管线布置图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人防工程 1340 2440 2540 2640 3740 3540 4640 提供资料 变电所 综合监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综合管线 变电所的风管、风口布置图。 1、风机与风阀的联动关系 2、通风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及系统图 1、风机与风阀的联动、联锁关系 2、通风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及系统图 通风空调系统管线平、剖面图 1、风口平面定位图 2、风阀位置平面图及装修检修口尺寸要求 3、挡烟垂壁平面定位图及安装高度要求 4、电动挡烟垂帘平面定位图 5、需装修面板开孔的其他设备图 通风空调 通风空调 通风空调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装饰装修 0840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工程概算 1440 通风空调设备材料表(暂定含共用区域综合支吊架) 通风空调 提供资料 13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5章 给排水及消防(含气体灭火)

25.1 专业组成

1)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2)消防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3)排水系统

25.2 专业功能

1)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提供包括冲洗用水、洗手间、盥洗间、茶水间等用水。 2)消防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包括水消防系统和气灭灭火系统;完成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3)污水系统:包括洗手间卫生设备、污水泵房和地面排水设施。排除洗手间等产生的粪便污水。

4)雨水系统:包括雨水泵站及排水管道系统。以排除出洞线洞口处及车站露天出入口雨水。

5)废水系统:在区间线路坡度最低点和部分车站设主排水泵站,在站台板下车辆基地及维修基地局部低洼处设局部排水泵站。以排除结构渗水,洗、生产和消防废水。

25.3 专业的主要接口

给排水与消防(含气体灭火)专业同车站设备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接口:

1)提供电源接口:本专业给动力与照明专业提出用电资料,包括负荷等级、容量、电压等级(单相或三相)、用电点等资料。动力与照明专业为车站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用电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2)控制接口:本专业给综合监控系统、FAS、BAS等提出监控要求资料。包括设备的控制要求、控制点等。综合监控、BAS、FAS等专业对车站给排水与消防系统需监控的设备的实施监控。

25.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13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25.4.1 设计输入部分

给排水及消防(含气体灭火)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 专业代号:GX、QM 接口编码:41/42

相关专业 线路 行车组织与 运营管理 限界 轨道及 路基 车站建筑 结构 车辆段 控制中心 人防 通风空调 自动扶梯与电梯 装修 市政 给排水 道岔 4145 4108 4153 4147 接口代码 4104 4118 行车提供工作人员及客流情况 4120 4105 4106 提供限界相关的图纸 轨道提供线路排水沟位置,敞口段排水需求。 接口内容与要求 线路提供线路平纵断图 执行专业 线路 行车组织与 运营管理 限界 轨道及 路基 建筑 结构 车辆段 控制中心 人防 通风空调 自动扶梯与电梯 装修 市政给排水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4107 建筑提供车站条件图,包括平剖面图、纵断面图、总图等 4110 提供区间平纵断图,区间敞口段结构图、洞口(需设置雨水排水的)的汇水面积等参数。 4121 1、总平面布置图 2、工艺用房内、生产设备用水要求 4122 工艺用房内、生产设备用水要求 4113 4140 提供人防工程等级、掩蔽区面积、掩蔽人数 1、通风空调设备的用水要求(位置、水量、水压); 2、通风空调机房的给、排水要求; 3、冷水机组台数、冷却水量、冷却水进/出水温度。 扶梯电梯提资电梯机坑内的排水需求 提供装修吊顶形式 市政部门提供车站及区间泵房处室外市政给排水管接管方案 道岔提出道岔区给水、排水要求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5.4.2 设计输出部分

给排水及消防(含气体灭火)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相关专业 线路 限界 接口代码 0441 2041 接口内容与要求 确定区间主排水泵站位置;确定车站及区间各类泵站及消防设施的位置 给排水提供车站、区间的消防管道、消火栓、压力扬水管的安装位置等内容 执行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相关专业 轨道及 路基 接口代码 接口内容与要求 执行专业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建筑 结构 动力照明 火灾报警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0541 给排水负责收集线路排水沟内积水;区间敞口段雨水,给排水及0641 提过轨给排水管里程及做法 消防专业 0741 水专业提供给排水及灭火系统的管道布置、各类泵房0742 布置、消火栓、地漏、排水沟、槽、集水坑、冷却塔、化粪池位置,各设备基础位置、吊钩以及各种检查人给排水及孔等;提出预埋管、预留孔洞、吊钩、防水套管的位消防专业 置尺寸;提出设备房间的荷载要求;提出穿越人防工程的所有管道的预埋防水套管的位置及管径要求。 1041 给排水及区间排水泵房布置位置及需求等; 消防专业 4341 给排水提出本专业设备供电方式、配电要求;控制箱给排水及等电气原理图; 消防专业 3541 给排水提出消防设备的监控要求、有关参数检测、监给排水及控程序等要求,FAS实现控制要求 消防专业 3641 给排水提出监控设备范围、每类设备的监控要求及监给排水及控程序、有关参数检测要求,BAS实现控制要求。 消防专业 0841 1、消火栓位置平面图及装修伪装门尺寸要求; 2、检修口定位及开孔尺寸要求; 3、喷淋、地漏等位置平面; 4、需装修面板开孔的其他设备图。 4541 给排水负责电梯机坑内的排水 5341 4741 0941 1441 4342 3542 给排水提供车站、区间的给排水管道出室外的方向、数量及位置。 道岔区给水、排水图 给排水提供消火栓位置 给排水提供材料表及车站图纸。 气体灭火提出气灭系统配电需求 气体灭火提出需要FAS监视的需求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装修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气体灭火 气体灭火 提供资料 自动扶梯与电梯 市政 给排水 道岔 导向标示 概算 动力照明 火灾报警系统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6章 动力照明

26.1 组成

本专业主要包括内容:

1)车站及区间、车辆段、停车场的动力、照明配电 2)控制、测量、保护 3)动力与照明设备选择 4)防雷、接地

5)设备间的接口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

26.2 功能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按满足一、二级负荷两回电源要求设计。动力照明设备容量按远期最大负荷设计,并考虑一定的裕量。

动力与照明专业的设计应以安全、可靠,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原则。动力照明配电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即:采用TN-S接地系统)。

动力与照明专业给车站(包括车辆段)设备提供可靠电源,实现就地、车控室、等多种控制方式,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事故状态下能够提供必需的应急照明电源,保证乘客、工作人员的及时疏散。

26.3 主要设计接口

动力与照明专业同车站设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接口:

1)提供电源接口:动力与照明专业为车站各系统用电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各专业给动力与照明专业提出用电资料,包括负荷等级、容量、电压等级(单相或三相)、功率因数、用电点等资料。

2)控制接口:动力与照明专业与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综合监控系统、FAS、BAS等还有控制接口关系。一方面动力照明专业要实现对通风空调、水泵等设备的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动力与照明专业要提供接口,实现BAS、FAS等专业对车站设备的控制。

3)接地接口:动力与照明专业需为各机电系统提供接地端子。

14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26.4 设计技术接口表 26.4.1 设计输入部分

动力照明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动力照明 专业代号:DZ 接口编码:43

接口 名称 线路 建筑(含装修、导向) 隧道 人防工程 限界 车辆段及停车场 接口 编号 4305 4307 4308 4309 4310 4313 4320 4321 接口要求 1、线线路平面、纵断面图 2、车站分布表 提供车站电气设备用房位置及尺寸、设备用电需求及位置 提供区间隧道风机房配电室位置及平面图 提供人防工程等级、掩蔽区面积、掩蔽人数 提供地面线建筑、隧道建筑限界图 执行 专业 线路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会签并供本专业系统的设计用 提供资料 提供通用图或其他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建筑 结构 人防工程 限界 1、总平面布置图 车辆段 2、工艺用房设备用电要求(用量、等级) 1、牵引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电缆通道布置图及照明要求 2、牵引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电源要求 3、供电车间电力要求(含用电量、电源引入点) 1、降压变电所房屋、设备平面布置图、电缆通道布置图及照明要求 2、降压变电所交直流屏0.4kV电源要求 电力监控设备交流电源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接地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接地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接地要求 提供对供电、控制及接地要求 提供对供电、控制及接地要求 牵引变电所 4325 变电所 提供资料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 信号 自动售检票 FAS BAS 4326 4328 4332 4333 4334 4335 4336 变电所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 信号 自动售检票 FAS BAS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给排水 管综 站台门 电扶梯 消防 工程地质 道岔 接口 编号 4337 4338 4340 4341 4346 4344 4345 4341 4303 4347 接口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接地要求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主变电所安防用电负荷、设备接地要求 1、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2、提供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对桥架、线槽定位及标高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各个车站和车辆段、独立变电所的土壤电阻率 各型道岔用电容量及电源箱配电端子要求,道岔接地要求,道岔区照明要求 执行 专业 综合监控 安防及门禁 通风空调 给排水消防 管综 站台门/站台门 电扶梯 给排水消防 工程地质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协商、会签等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6.4.2 设计输出部分 动力照明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动力照明 专业代号:DZ 接口编码:43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执行 专业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接口处理 控制车站电气 用房的规模、电气设备定位(公共区) 提供资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 建筑 电气用房的面积和布置要求、配合车站建(含装修、07/08/0943 筑布置 导向) 隧道 人防工程 行车运营 1043 1343 1843 1、区间风机房配电室的设置要求 2、区间跟随所的设置要求 提供供电人防工程埋管要求 1、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及定员 2、运营要求评价相关资料 限界 2043 1、区间低压供电电缆数量及电缆支架形式 2、区间电源箱尺寸 动力照明 3、区间工作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安装图 4、区间动力照明线缆、灯具、疏散指示标提供资料、协商、会签 14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志等设置位置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车辆基地 降压变电所 变电所自动化 信号 FAS BAS 安防及门禁 管综 道岔 2143 室外电缆敷设路径及通道要求 1、低压负荷资料 2、计算配电变压器容量 3、平面位置协调 电力监控内容及数量 接地原理图及接地电阻值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和设计协调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643 2843 3343 3543 3643 3843 4643 4743 提供监控设备数量、监控要求、控制模式、动力照位置及接口界面、接口形式 明 1、提供监控设备数量、监控要求、控制模式、位置及接口界面、接口形式 2、提供0.4kV开关设备房间平面布置图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用电要求、安防设备接地要求 提供对桥架、线槽尺寸及路径 道岔区电源箱及接地箱或接地端子排布置图,配电端子图,道岔区照明布图 动力照明 动力照明 管综 动力照明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协商、会签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7章 站台门

27.1 专业组成

站台门系统是轨道交通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台门能有效降低轨道交通运营能耗和增加乘客乘车安全。本专业主要由如下内容组成:站台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配电与控制等四个部分组成。

门体包括顶箱(站台门)、支撑结构、门槛、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等;控制系统主要由站台门中央接口盘(PSC)、站台门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以及通信介质及与其它专业间的接口构成。

27.2 专业功能

站台门系统:

1)地下车站均设置高站台门系统,高架及为采用空调系统的地面车站设置低站台门系统。

2)站台门布置在有效站台长度范围内,并以站台中心线为中心沿站台两侧对称布置。

3)站台门系统应实现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手动操作和紧急操作四级控制方式。 (1)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对站台门进行开/关门控制的控制方式。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ATO发出“开门”命令,信号传到站台门系统PSC,由PSC控制门控单元打开滑动门;列车驶出站台时,列车驾驶员操作列车关门按钮,关门命令经信号系统传输至PSC,最后由DCU实现滑动门的关闭;只有当所有的滑动门完全关闭并锁定时,DCU向PSC反馈“闭锁”信息到信号系统,列车方可驶离车站。

(2)站台级控制

站台级控制是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由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在站台PSL上对站台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站台级控制还可以实现ASD/EED(滑动门/应急门)与信号系统的互锁解除,强制发出闭锁信息,使列车尽快离站出发。

轨道交通正式运营阶段信号系统不能投入运营情况下可采用站台级控制。 (3)手动操作

14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手动操作控制是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或个别站台门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由站台工作人员在站台侧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用开门把手打开站台门的控制方式。

(4)紧急操作控制

在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紧急级操作,配合站台火灾排烟模式或紧急情况需要。紧急级控制由车控室的站务人员,经授权后在紧急控制盘上对站台门进行紧急开/关门的控制。

27.3 专业的主要接口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关系,使各个系统能够紧密结合,以达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可靠,并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目的。

站台门专业接口关系主要如下:

1)为保证稳定可靠电源供应,本专业需要给动力照明提用电资料,包括负荷等级、容量、电压等级(单相或三相)、位置等资料;

2)配合土建专业稳定建筑布置,土建专业向本专业提供车站的初步建筑资料,本专业负责站台门的设备布置和控制设计。

3)信号系统对本专业实行系统级控制或联锁控制,本专业需和信号系统互提相关信息。

4)本专业根据综合监控系统的要求,提供设备的状态、故障信息,综合监控系统实现本专业的状态报警、故障查询等功能。

5)车辆专业应向站台门专业提供:列车的编组图、列车的长度、门间距、列车车门布置尺寸、列车车门宽度和高度、列车车门从接收到“开门”命令开始到车门全部打开的时间等等资料,由于站台门门体结构设计。

6)站台门系统应满足列车行车限界要求,限界尺寸由于控制站台门系统门体在站台的布置位置。

27.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7.4.1 设计输入部分

14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站台门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站台门 专业代号:PSD 接口编码:44

接口 名称 建筑 接口代码 接口要求 1、车站总平面图 2、车站各层平面图 3、车站纵、横断面图 提供车站吊顶高度 提供站台门预留槽口及承载条件 提供概算编制办法 1、配线图 2、列车交路 3、系统能力 车辆编组平面示意图 站台门限界 基地内提供站台门和站台门样机教学室 执行 专业 建筑 接口处理 4407 提供资料 装修 结构 工程概算 4408 4410 4414 装饰 结构 概算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行车运营 4418 行车 提供资料 车辆 限界 车辆段 4419 4420 4421 车辆 限界 车辆基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进行站台门和站台门样机教学室设计 确定相关的互锁功能、接口技术要求和接口端子,确认 提供资料 根据空调系统的不同而确定站台选型及封闭模式 提供资料 信号 4433 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站台门设备及按钮在IBP盘的工艺布置图 站台通风空调系统原则 信号 综合监控 4437 综合监控 通风空调 4440 通风空调 管线综合 4446 提供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 27.4.2 设计输出部分

站台门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站台门 专业代号:PSD 接口编码:44

14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建筑 装饰 接口代码 0744 0844 接口要求 1、提供站台门平面及剖面图 2、提供站台门设备布置 站台门位置及与装修天、地、墙接口要求 1、站台门专业提供站台门上方直行线路导向的安装位置尺寸 2、提出站台门检修开启的安全距离。 执行 专业 站台门 站台门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导向标示 0944 站台门 提供资料 结构 1044 提供站台门荷载要求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站台门长度、位置及剖面图 提交基地内提供站台门和站台门样机教学室面积 提供功能、接口需求及设计界面 提供站台门设备平面布置图及接口柜位置 提供车控室IBP盘站台门设备的安装数量及要求 提供制冷通风需求及发热量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站台门管线图 站台门 提供资料 工程概算 1444 站台门 计算概算 限界 车辆段 信号 2044 2144 3344 站台门 站台门 站台门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综合监控 3744 站台门 提供资料 通风空调 动照 管线综合 4044 4344 4644 站台门 站台门 站台门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4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8章 自动扶梯与电梯

28.1 专业组成

自动扶梯与电梯是轨道交通中重要的车站设备,其主要组成为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的主要构成有:桁架、电机、减速器、梯级及梯级链系统,扶手带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外包板等。电梯的主要构成有:轿厢,驱动曳引系统、导轨,对重,电源系统,厅轿门系统、控制系统等。

28.2 专业功能

(1)自动扶梯的与电梯的设置与功能

自动扶梯、电梯设置在车站在地面出入口和站厅层、站厅层和站台层之间,或换乘的联通通道内;自动扶梯为乘客的进出车站提供了快速、舒适的乘车服务,提高了车站的运营效率,电梯则作为无障碍设施,一般供残疾人使用和车站运送物品用。

(2)自动扶梯与电梯的运营模式和控制方式: 1)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运营前和结束后,需由车站值班人员启动或关停自动扶梯和电梯。自动扶梯、电梯采用就地控制方式,即自动扶梯的启动、停止、上行、下行由车站值班人员在现场操作完成,电梯接受桥厢指令和层站召唤信号控制。智慧车站可通过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监控自动扶梯和电梯的运行状态。

2)灾害情况 车站控制控室不设置统一的自动扶梯启动和紧急停止按钮,当火灾、水灾或地震等灾害情况发生时,车站值班人员可通过站内广播、现场指挥等多种形式引导乘客疏散,其自动扶梯的启停应由车站工作人员控制;若智慧车站可采用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控制自动扶梯和电梯的启停。用作紧急疏散的自动扶梯,若运行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同,则继续运行;若运行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反,则该自动扶梯应停机或使其反向运行,用作乘客疏散。

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BAS接收FAS指令后应直接发令给电梯自动返回基站并打开厅门,不设紧急停止按钮,并向BAS提供已停靠信号后停止运行。

15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28.3 专业的主要接口 自动扶梯与电梯主要与以下专业存在接口

(1) 与土建专业: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设备的原始外观轮廓图,用于设备的布置设计,给结构专业提资设备的荷载,用于结构承载设计,给装饰专业提资设备的布置详图,用于装饰的收边收口。

(2) 与动力照明: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给动照专业提资设备的用电负荷及等级,用于动照的配电设计及电缆管线的预留预埋设计。

(3) 与FAS/BAS: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按FAS/BAS的信息传输的要求,给FAS/BAS提供设备的运行和故障等信息情况。 (4) 与通风空调: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给通风空调提资设备的发热量,用于车站的环控设计。 (5) 与通信: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给通信提资设备的布置,用于通信的视频监视的布置设计,以及五方通话和招援电话的通信设计。 28.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8.4.1 设计输入部分 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自动扶梯与电梯 专业代号:FT 接口编码:45 接口 名称 建筑 结构 工程概算 FAS BAS 接口代码 4507 4510 4514 4535 4536 接口要求 车站主体、出入口及其它通道相关平面图、剖面图、开孔图、预埋件大样图、预埋管位置 提供自动扶梯与电梯承载条件、预留条件及预埋件 提供概算编制办法 提供至电扶梯控制箱预留预埋管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提供至电扶梯控制箱预留预埋管要求 提供接口要求及位置

执行 专业 建筑 结构 概算 FAS BAS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5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28.4.2 设计输出部分 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自动扶梯与电梯 专业代号:FT 接口编码:45

接口 名称 建筑 接口代码 0745 接口要求 设备荷载参数,设备预埋件要求,设备部分开孔要求,设备预留钢筋要求,设备部分预埋管要求,设备防水要求。 设备荷载参数,设备预埋件要求,设备部分开孔要求,设备预留钢筋要求,设备部分预埋管要求,设备防水要求。 无障碍电梯按钮位置 1、编制说明 2、系统综合概算表 3、个别概算表 4、劳材表 5、主要系统设备数量表 提供对供电及控制要求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电扶梯控制箱位置 提供被控设备平面布置图,电扶梯控制箱位置 提供电扶梯的数量及接口类型 提供自动扶梯与电梯布置与发热量 视频监视、电话接入(包括五方通话) 执行 专业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结构 装饰 1045 0845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工程概算 1445 自动扶梯与电梯 计算概算 动照 FAS BAS 通风空调 通信 4345 3545 3645 4045 3245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自动扶梯与电梯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5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29章 道岔与车挡

29.1 专业组成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道岔主要由机械装置、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组成,其中机械装置主要由道岔梁、台车、走行轨、手动转换装置、道岔锁定装置和安装底板等组成,驱动装置由转辙电机、安全离合器、减速机、传动轴、旋转臂、回转臂头及导向槽组成,控制装置由手动控制柜、电源控制柜、限位开关等组成。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车挡主要由固定基座及连接件、停车表示器、传力钢结构、缓冲器和撞击引导装置等组成,其中缓冲器又可按车挡的不同类型有液压缓冲器和橡胶缓冲器等多种型式。

29.2 专业功能

跨座式单轨道岔是一种特殊结构的道岔,采用电力驱动,使道岔梁整体转辙,与轨道梁或道岔梁对位而形成岔道,以完成车辆行驶线路的转线需要。

应用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车挡,当列车以一定的速度正向冲撞车挡时,车挡可承受失控车辆巨大的惯性冲击,吸收其部分动能,并将惯性冲击力通过自身结构及锁紧螺栓,传递至轨道梁或车挡基础,同时产生一个反向制动阻力,强制列车停车。

29.3 专业的主要接口

道岔专业的主要接口有线路、行车、限界、车辆、通信、信号、接触网、轨道梁、动力照明、给排水及消防、结构、桥梁、建筑、概算、工筹等专业。

29.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29.4.1 设计输入部分

道岔与车挡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道岔 专业代号:DC 接口编码:47

接口 名称 线路 接口代码 4704 接口要求 线路平面图(含辅助线),线路纵断面图(含辅助线) 执行 专业 线路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15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站场 行车 限界 车辆 通信 信号 给排水及消防 接触网 动力照明 接口代码 4748 4718 4720 4719 4732 4733 4741 4727 4743 接口要求 站场总平面布置图 行车运营交路及行车相关资料 道岔限界图 车辆类型、轴重、轴距、定距、速度等资料,车辆编组图 各道岔区视频监控及电话的设置 正线、停车场及车辆段道岔编号及定/反位定义,信号与道岔联锁电路图 道岔区给水、排水图 接触网安装要求,绝缘子安装底板尺寸大小及安装精度要求 道岔区电源箱及接地箱或接地端子排布置图,配电端子图,道岔区照明布图 轨道梁安装支座与相邻道岔凸台位置关系,道岔区轨道梁支墩布置图,道岔与轨道梁接口位置的指形板结构形式及线管尺寸 道岔平台结构平纵断面图 道岔桥结构平纵断面图 工程量清单格式要求 执行 专业 站场 行车 限界 车辆 通信 信号 给排水及消防 接触网 动力照明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道岔专业核对并返回意见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轨道 4705 轨道 提供资料 结构 桥梁 工程概算 4710 4712 4714 结构 桥梁 工程概算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29.4.2 设计输出部分 道岔与车挡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道岔 专业代号:DC 接口编码:47

接口 名称 线路 站场 接口代码 0447 4847 接口要求 各类型道岔主要技术参数,各类型道岔的线型图 道岔布置平面图 执行 专业 道岔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用于修正总平面布置图 15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行车 限界 通信 信号 给排水及消防 接触网 动力照明 轨道 结构 接口代码 1847 2047 3247 3347 4147 2747 4347 0547 1047 接口要求 各类型道岔主要技术参数 各类道岔总平面布置图及参数 各道岔区视频监控及电话设置要求 各类型道岔主要技术参数 道岔提出道岔区给水、排水要求 道岔设备平纵断面图 各型道岔用电容量及电源箱配电端子要求,道岔接地要求,道岔区照明要求 道岔与轨道梁端面间距要求,指形板安装要求 各类型道岔设备荷载,道岔与车挡预留、预埋要求,道岔平面及断面布置图,道岔安装要求 各类型道岔设备荷载,道岔与车挡预留、预埋要求,道岔平面及断面布置图,道岔安装要求 道岔工作用房要求 道岔与车挡工程数量 道岔设计及施工进度 执行 专业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桥梁 建筑 工程概算 工程筹划 1247 0747 1447 1547 道岔 道岔 道岔 道岔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5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0章 导向

30.1 专业组成

(1) 车站公共区及附属通道的客流引导标识

(2) 车站公共区、设备区、附属通道的安全标识设置 (3) 因新线开通引起的既有线路车站导向标识的改造

30.2 专业功能 导向标识的功能性在于,通过设置系统化、标准化、准确、清晰的导向标识系统,引导疏散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乘客安全、顺利和迅速地完成整个进站、乘车和出站过程。 30.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30.3.1 设计输入部分 导向标识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导向标识 专业代号:DX 接口编码:09 接口 名称 综合监控 给排水及消防 建筑 AFC 接口代码 0937 0941 0907 09 接口要求 综合监控专业提供手报、报警电话等需要明示位置的设备点位 给排水专业提供消火栓及需要明示位置的设备点位 建筑专业提供稳定的主体及附属通道平面布置图,及报规批复后的外立面图纸。 AFC专业提供闸机、售票亭、售票机等设备的位置及设备尺寸 1、提供站台门上方直行线路导向的安装位置及尺寸 2、提出站台门检修开启的安全距离 执行 专业 综合监控 给排水 建筑 AFC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站台门 0944 站台门 提供资料 30.3.2 设计输出部分

导向标识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导向标识 专业代号:DX

15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编码:09

接口 名称 动力照明 装修 结构 接口代码 4309 0809 1009 接口要求 导向专业提供配电点位及功率 1、导向牌位置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2、地面紧急蓄光型疏散标识平面图及开孔尺寸要求。 导向专业提供外墙字点位及荷载 执行 专业 导向 导向 导向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5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1章 城市规划

31.1 系统组成及功能

1)施工期间的地面交通疏解

2)轨道交通范围内道路走向、高程、坡度及交通流量 3)城市给水系统接入轨道交通的位置

4)轨道交通污水、废水排出与城市污水、废水系统的接入位置 5)既有桥梁对轨道交通的要求与限制 6)城市规划对车站的位置,风亭、出入口的设置的要求,车站的总平面布置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7)车辆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出入线的方式对周围交通的影响,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31.2 系统设计技术接口表 城市规划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 编号 接口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1、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城市功能定位与性质 3、城市布局结构 4、功能组团结构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442 城市规划 线路走向、平面、坡度及中心里程 确定车站风亭、出入口的平、立面布置及车站总平面布置 确定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出入线的形式 建筑 0742 城市规划 车辆基地 2142 城市规划 线网规划 4442 城市规划 确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客流 1742 城市规划 客流预测 15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2章 综合交通

32.1 系统组成及功能

本系统主要包括对影响区域范围内的主要交通方式现状、规划的分析、预测,以及各种交通方式间接驳关系的分析,保证区域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功能互补。

32.2 系统设计技术接口表

综合交通接口表 接口 名称 接口编码 接口要求 1、交通现状 2、交通规划 3、区域道路现状、规划 4、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1、交通现状 2、交通规划 3、区域道路现状、规划 4、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1、交通现状 2、交通规划 3、区域道路现状、规划 4、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线路 0451 综合交通 路线平、纵设计 建筑 0751 1、车站位置、范围 2、车站形式 综合交通 3、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关系 1、基地性质 2、基地位置、形式、用地 综合交通 3、与周围道路的接驳 车辆基地 2151 15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3章 管线综合

33.1 专业组成

(1) 车站站厅层平、剖面管线布置(地下车站,地面及高架车站) (2) 车站站台层平、剖面管线布置(地下车站,地面及高架车站) (3) 车站站台下夹层平、剖面管线布置

33.2 专业功能 (1) 合理利用管线布置的有限空间,使车站空间获得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利用管线布置的有限空间,综合考虑机电、系统设备专业主管线的布置,)优化协调各专业管线的排布方式,使车站空间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 (2) 协调各系统(工点)专业管线布置,避免各专业管线“打架”现象;协调各系统(工点)专业管线布置,优化管线排布困难处的管线路径敷设,避免各专业管线“打架”现象;控制并满足车站站台、站厅层层高要求) (3) 通过综合布置机电、系统设备专业主管线,配合协调各专业管线排布方式,合理控制车站站台、站厅层层高、优化管线排布困难处的管线敷设路径。 33.3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33.3.1 设计输入部分 管线综合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管线综合 专业代号:GZ 接口编码:46 接口 名称 装修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气体灭火 供电系统 接口代码 4608 4640 4641 4642 4623 接口要求 提供车站公共区及设备区装修方案 通风空调系统管线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管线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气体灭火系统管线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供电系统管线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执行专业 装修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气体灭火 供电系统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16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动力照明 通信 接口代码 4643 4632 接口要求 动力照明专业管线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通信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信号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执行专业 动力照明 通信 接口 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信号 自动售检票 综合监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站台门 4633 4634 信号 AFC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自动售检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票 线宽等要求提供) 综合监控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综合监控系统 4637 4635 FAS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火灾报警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系统 线宽等要求提供) BAS专业线槽、桥架布置图、弱电共用线槽、桥架环境与设整合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备监控系线宽等要求提供) 统 站台门线槽、桥架布置图(按管线综合专业对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要求提供) 站台门 4636 4644 33.3.2 设计输出部分 管线综合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管线综合 专业代号:GZ 接口编码:46 接口名称 装修 接口代码 0846 接口要求 管线综合平、剖面图布置 执行专业 管线综合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16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4章 城市给排水

34.1 系统组成及功能

本系统主要由城市给水管网、城市排水管网组成。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为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主变电站等提供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接收由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控制中心、隧道、主变电站、敞开段工点的生活污水,生产、消防废水和雨水。 34.2 系统设计技术接口表 城市给排水接口表 接口 名称 建筑 车辆基地 控制中心 给排水及消防 接口代码 0753 2153 2253 4153 全线各工点的进水点、各类排水点与市政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接驳 城市给水排水 接 口 要 求 车站总进水管、各类排水管与市政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接驳 总进水管、各类排水管与市政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接驳 总进水管、各类排水管与市政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接驳 执行 专业 城市给水排水 城市给水排水 城市给水排水 接口处理 提供各接驳点的位置 提供各接驳点的位置 提供各接驳点的位置 1、提供各接驳点的位置 2、为各工点提供市政给水压力 16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第35章 云平台

35.1 系统组成

重庆轨道交通云平台主要由 IaaS即服务、PaaS即服务、SaaS 即服务等组成。

35.2 系统功能

35.2.1 云平台IaaS层功能

(1)IaaS层是按各生产系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将自身资源提供给各系统使用,比如计算能力,存储,负载均衡等技术。

(2)IaaS层负责管理云平台物理资源和虚拟化技术,物理资源比如网络,服务器和集群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帮助各系统去运行虚拟机,并提供Windows Server、Linux等操作系统。

(3)由于目前生产系统的使用需求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确定性,为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方案对各生产系统计算与存储需求,作出以下标准化定义,使各机房可最大提供资源以及各系统需求资源得以量化。

35.2.2 云平台PaaS层功能

(1)PaaS层为运营管理中心各生产系统供了所需要的应用程序管理环境,提供了开发、数据交互、信息发布、数据存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信息安全相关服务:数据库审计服务、云防火墙、入侵检测、内容安全审计等。 2)网络相关服务:NAT网关、负载均衡、弹性公网IP、VPN网关等。

3)云通信相关服务:消息队列、短信服务、邮件推送、语音服务、信息发布与推送等。

4)数据库相关服务:云数据库(包含SQL SERVER、MySQL等)、云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备份与迁移等。

5)大数据相关服务:分析性数据仓库、数据搜索、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趋势分析等。

6)物联网相关服务:物联网通信、物联网开发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等。

163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7)运维相关服务:资产管理平台、快照管理、日志服务等。 8)其他应用服务:云桌面、APP信息发布等。

(2)PaaS层为运营管理中心各生产系统提供了信息交互、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数据存储等相关应用模块,减少了各系统所需要的开发工作量、降低了各系统的结构复杂性、规范了各系统的结构组成模式。

(3)PaaS层可在各个操作环节中客流、车辆、信号、环境控制等完成系统作业。

35.2.3 云平台SaaS层功能

(1)云平台可提供SaaS服务,云平台提供的服务是用户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瘦客户端界面访问。

(2)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 SaaS提供商为客户搭建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运行平台,并负责软件实施、维护等一系列服务。

35.3 系统的主要接口 云平台系统主要与以下专业存在接口:

(1) 与综合监控专业(含PSCADA/FAS/BAS):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应用软件、业务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负责接入云平台,配合云平台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平台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提供云桌面需求(含车站数及中心资源等),配合云桌面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桌面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164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网络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4)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非云物理设备(非云工作站、测试终端、打印机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物理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配线架外侧。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负责将非云物理设备连接至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综合配线架外线侧,并负责业务侧调试;云平台负责平台侧调试,接口类型为1000M以太网RJ45接口。

5)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综合监控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服务,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与云平台性能调试;云平台配合业务性能调试,配合性能调试。

(2) 与AFC专业: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 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AFC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应用软件、业务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负责接入云平台,配合云平台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平台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 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提供云桌面需求(含车站数及中心资源等),配合云桌面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桌面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 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网络接

165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4)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 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非云物理设备(非云工作站、测试终端、打印机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物理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配线架外侧。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负责将非云物理设备连接至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综合配线架外线侧,并负责业务侧调试;云平台负责平台侧调试,接口类型为1000M以太网RJ45接口。

5)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虚拟接口): 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AFC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服务,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与云平台性能调试;云平台配合业务性能调试,配合性能调试。

(3) 与CCTV接口专业: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CCTV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应用软件、业务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负责接入云平台,配合云平台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平台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提供云桌面需求(含车站数及中心资源等),配合云桌面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桌面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网络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

166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4)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非云物理设备(非云工作站、测试终端、打印机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物理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配线架外侧。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负责将非云物理设备连接至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综合配线架外线侧,并负责业务侧调试;云平台负责平台侧调试,接口类型为1000M以太网RJ45接口。

5)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CCTV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服务,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与云平台性能调试;云平台配合业务性能调试,配合性能调试。

(4) 与PIS接口专业: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乘客信息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应用软件、业务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负责接入云平台,配合云平台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平台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提供云桌面需求(含车站数及中心资源等),配合云桌面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桌面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网络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167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4)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非云物理设备(非云工作站、测试终端、打印机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物理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配线架外侧。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负责将非云物理设备连接至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综合配线架外线侧,并负责业务侧调试;云平台负责平台侧调试,接口类型为1000M以太网RJ45接口。

5)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乘客信息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服务,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与云平台性能调试;云平台配合业务性能调试,配合性能调试。

(5) 与公务电话专业: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公务电话系统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及网管计费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中心级公务电话系统统一由云平台设置的公务电话系统考虑。

(6) 与专用电话专业: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专用电话系统网管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网管虚拟服务器,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中心级专用电话系统统一由云平台设置的专用电话系统考虑。

(7) 与集中告警专业: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集中告警系统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内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控制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中心级集中告警系统统一由云平台设置的集中告警系统考虑。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集中告警系统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内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集中告警系统控制中心设置云桌面的房间。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

168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8) 与无线专业: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无线系统网管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网管虚拟服务器,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中心级无线系统统一由云平台设置的公务电话系统考虑。

(9) 与安防专业: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安防云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应用软件、业务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负责接入云平台,配合云平台业务部署及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平台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终端(瘦客户机)及桌面云服务,负责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平台性能调试;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提供云桌面需求(含车站数及中心资源等),配合云桌面业务性能调试,配合云桌面性能调试,接口在中心云平台。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网络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4)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非云物理设备(非云工作站、测试终端、打印机等)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物理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配线架外侧。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负责将非云物理设备连接至中心各层配线间云平台综合配线架外线侧,并负责业务侧调试;云平台负责平台侧调试,接口类型为1000M以太网RJ45接口。

5)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虚拟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安防云化终端设备(云桌面)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桌面云服务,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桌面云

169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终端(瘦客户机),提供操作系统(适应云桌面虚拟环境)、客户端软件、系统安全软件,负责业务性能调试,负责与云平台性能调试;云平台配合业务性能调试,配合性能调试。

(10) 与传输专业:

1) 双活中心:云平台与传输系统接口主要完成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云平台上承载的业务系统与双活中心云服务的互联互通。通过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云平台与通信传输接口,实现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各上云系统数据安全、可靠、便捷的汇集到控制、双活中心。通过双活中心的云平台与通信传输接口,实现各专业集中服务。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传输系统网管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网管虚拟服务器,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传输系统提供告警信息并显示云桌面上。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传输系统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11) 与时钟专业:

1) 双活中心:线网一级母钟由云平台负责提供,通过传输系统提供给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二级母钟时钟信息。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时钟系统网管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网管虚拟服务器,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时钟系统提供告警信息并显示云桌面上。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传输系统接口在云平台交换机外侧,云平台预留接入端口,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敷设线缆至云平台端口处(光口或电口)。

(12) 与广播专业:

1) 双活中心:云平台与广播系统接口主要实现云平台上承载的各业务系统把授权信息传递给广播设备,通过广播系统通知到相关人员。

2)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广播系统网管、控制、录音等信息的接口为云平台外部虚拟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虚拟服务器,

170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并负责平台性能调试;PA系统提供告警信息并显示云桌面上。

3)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由第四轮城轨普线新建线各线路负责提供控制中心广播控制盒、话筒设备等,接入云平台应用交换机外侧。

(13) 与信号专业接口

1) 双活中心(虚拟接口):云平台与信号系统的互联接口为云平台外部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按信号提供的接口需求开发功能,信号系统提供设计需求。

2) 双活中心(物理接口):云平台与信号系统的互联接口为云平台外部接口,接口位置在双活中心云平台机房。云平台负责提供接口端子,信号系统敷设线缆至接口端子。 35.4 专业设计技术接口表 35.4.1 设计输入部分 云平台专业设计输入接口表 专业名称:云平台 专业代号:YPT 接口编码:39 接口 名称 综合监控专业(含PSCADA/FAS/BAS) AFC CCTV PIS 公务电话 专用电话 集中告警 安防系统 接口编码 3937 接口要求 综合监控专业(含PSCADA/FAS/BAS)功能需求 AFC专业功能需求 CCTV专业功能需求 PIS专业功能需求 公务电话专业功能需求 专用电话专业功能需求 集中告警专业功能需求 安防系统专业功能需求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综合监控专业(含提供资PSCADA/FAS/BAS) 料 AFC CCTV PIS 公务电话 专用电话 集中告警 安防系统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3934 3932 3932 3932 3932 3932 3938 171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传输系统 时钟系统 广播系统 信号系统 接口编码 3932 3932 3932 3933 接口要求 传输系统专业功能需求 时钟系统专业功能需求 广播系统专业功能需求 信号系统专业功能需求 执行 专业 传输系统 时钟系统 广播系统 信号系统 接口处理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35.4.2 设计输出部分 云平台专业设计输出接口表 专业名称:云平台 专业代号:YPT 接口编码:39 接口 名称 接口编码 3739 综合监控专业(含PSCADA/FAS/BAS) 3439 AFC 3239 CCTV 3239 PIS 3239 公务电话 3239 专用电话 3239 集中告警 接口要求 实现综合监控专业(含PSCADA/FAS/BAS)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AFC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CCTV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PIS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公务电话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专用电话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集中告警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云平台 云平台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172

跨座式单轨初步设计接口文件 接口 名称 接口编码 接口要求 提供云桌面服务。 执行 专业 接口处理 3839 39安防系统 3239 传输系统 3239 时钟系统 3239 广播系统 3339 实现安防系统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传输系统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时钟系统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广播系统云服务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提供云桌面服务。 实现信号系统功能需求; 提供云接口端口。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云平台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 信号系统 云平台 1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