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总结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总结

来源:抵帆知识网
【 导语】很多的毕业⽣都会⾯临⼯作难找的困难,⼤学⽣就业社会调查活动就会显得很重要。下⾯就给⼤家介绍下⼤学⽣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篇⼀】【篇⼀】

  ⼤学⽣就业形势⼀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在就业找⼯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学⽣就业问题及其产⽣的原因,以应对⾼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学⽣就业⼯作。我们放了发⼤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中男学⽣占30.4%,⼥学⽣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学⽣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调查形式与结果  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的⼤学⽣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学⽣外出打⼯机会,调查打⼯所在地区的⼤学⽣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学⽣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向期望、今后参与⼯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  2.问卷调查的⽅法

  主要是在⼤学⽣所在各⼤⼯⼚发问卷。调查为⼀对⼀的⽅式,填⼀份收⼀份。还有⼀⼩部分托熟⼈在其打⼯宿舍发放。最后统⼀整理,分析。  3.调查的⽬的

  ⼤学⽣的就业问题成为⼀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学⽣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学⽣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学⽣现状,了解企业⽤⼈标准,尽快找好⾃⼰的地位,让⼤学⽣提⾼就业危机形势,为⾃⼰的发展做⼀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就业盲⽬性。  ⼆、结果分析

  难点⼀:基层就业“⾮主流”

  在近⽇举办的⼀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问津,尽管各⽅⾯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异,但急需⼈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够的吸引⼒,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线、⼆线城市就业压⼒的作⽤。  难点⼆:“专业”冰⽕两重天

  近⽇,“最赚钱的⼗⼤专业”“就业前景的⼗⼤专业”“薪资最低的⼗⼤专业”等榜单引发了⼀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些就业率低、竞争⼒不强、缺乏特⾊的专业让毕业⽣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物⼯程等曾经令⼈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红牌”,然⽽⾼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才供过于求,陷⼊“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的切⾝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学⽣国家统⼀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作,不管对⼝不对⼝,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学⽣是不是有能⼒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师等,⼯作不错,基本能对上⼝。  过去⼤学不好考,含⾦量很⾼,当时的中专都⽐现在的⼤专难考。能考上的⽔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类的⼤学⽣,⽔平还是相当⾼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量。

  ⼤学⽣的就业问题从⼤的⽅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的⽅⾯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临的严峻的问题,因⽽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我们⾃⼰也需要树⽴正确的态度和培养⾃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篇⼆】【篇⼆】

  近年来,⼤学⽣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般来讲,⼤学⽣毕业后有两个选择:⼀是找⼯作,⼆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对于希望找到⼯作⽽未能如愿的毕业⽣,就业难⽆疑就成为了他们⾯临的头等问题。

  ⼀、当前⼤学⽣就业现状

  201x年全国普通⾼校毕业⽣规模达630万余⼈,社会就业压⼒⼤,很多毕业⽣在职业取向⽅⾯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的学⽣希望继续学习,⽽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才素质要求的提⾼;⼆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层⼈才;三是⼼理素质,有的⼤学⽣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xx⼤学劳xx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书中指出,⼤学⽣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  ⼀是⼤学⽣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学毕业⽣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较,美国约有2.7亿⼈⼝,⼤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学;即使按照韩国⽬前⾼等教育的规模⽔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校,即使算上成⼈和民办⾼校,也不过3000多所,⼤学在校⽣的⼈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是⼤学⽣的预期收⼊与⽤⼈单位提供的⼯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学毕业⽣收⼊预期⾼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是⼈们对⼀份⼯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次针对毕业⽣的调查中表明,⼤学⽣们对薪⽔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资底线”时,近六成(56%)⼈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能接受每⽉挣1000-1500元,两成⼈可以接受⾃⼰的⼯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学⽣⼤多选择在发达地区、⾼薪部门就业,愿到⽋发达地区⼯作的较少。

  xx⼤学毕业⽣就业指导中⼼主任xx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还是很需要⼤学毕业⽣的,⽐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的技术⼯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毕业⽣也并不过剩!”xx⼤学校长xx认为,⼤学毕业⽣就业难并不是⼈才过剩,⽽是结构性问题,⼈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的调查表明,⾸选到北京⼯作的⾼达

74.8%,⾸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的收⼊渴望值是每⽉2000⾄4000元,低于⽉薪2000元坚决不⼲。这就表明⼤学毕业⽣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北京某⾼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中,准备考研究⽣、博⼠⽣者占总⼈数的⽐例⾼达40.8%。同时,⼤学毕业⽣未签约就已就业的⼤有⼈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试⽤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作;  ⼆、导致⼤学⽣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学⽣就业信息不⾜

  ⽬前的就业渠道⽆⾮是学校推荐、熟⼈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才或就业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般是学⽣⼲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于特定⼈群。对⼤多数⼈来说,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毕业⽣的需求。那么⽤⼈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程度上影响了⼤学⽣就业,⽽且⼈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学⽣就业信息的筛选。  2.⽤⼈单位⽅⾯原因

  ⾸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的机构改⾰⼤⼤冲击了⼤学⽣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学毕业⽣的主渠道,主⼒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机构改⾰,精简⼈员。精简下来的⼈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本⾝也在进⾏定编定员,另外,国有⼤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实⾏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临着破产倒闭。⾯临着⾃⾝的⽣存危机,接纳⼤学毕业⽣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学⽣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篇三】【篇三】

  随着⾼校扩招的政策使⼤学⽣的⼈数飙涨,同时也对⼤学⽣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学⽣的普遍⼼理。对每个⼤学⽣来说,及早规划⾃⼰的职业⽣涯,对决定⾃⼰的职业⽣涯的主客观因素进⾏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学⽣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们采⽤问卷的调查⽅式对⼤庆三所⼤学⽣进⾏了⼤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络和⾛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师交给的

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的在校⼤学⽣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标:了解当前⼤学⽣的就业形势  调查时间:xx年x⽉x⽇-xx年x⽉x⽇  调查⽅式:

  关键词:就业形势⼤学⽣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为我校⼤学⽣。

  我们采⽤⾃制的“⼤学⽣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式进⾏!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品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农学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法。男⼥⽐例24:36。  调查数据分析:

  ⾼校毕业⽣是⼈才市场上⾮常重要的⼈⼒资源,近年,随着⾼校⼤规模的扩招,在校⼤学⽣⼈数急剧上升,毕业⽣⼈数也逐年增加,随之⽽来的就是毕业⽣就业问题。⽽事实上,在毕业⽣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标准、企业⼈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学⽣,⼤学⽣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学⽣就业时缺乏⾜够信息,从⽽产⽣就业盲⽬性。  调查⽬的:

  主要了解在校⼤学⽣就业期望,⾃⾝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学⽣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单位与毕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学⽣职业⽣涯规划的发展作⼀个新的描述;帮助⼤学⽣尽快认识⾃我,学校为学⽣提供就业引导,使学⽣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学⽣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直在关注就业信息,⽽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低。  结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学⽣之中形成了⼀种“谈就业⾊变”的状况。但是从另⼀⽅⾯,⼤学⽣对⾃⼰和就业形势有了⼀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  总之,⼤学⽣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前,学校、社会和⼤学⽣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