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遂事故报告管理规定(附表格)

来源:抵帆知识网


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未遂事故管理,全面分析未遂事故发生的原

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

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的各部门/车间。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本部门/车间安全负责人负责未遂事故的统计、分析

和资料的备案建档,以及未遂事故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本车间/部门安全员本单位未遂事故的上报、统计、

分析和相关资料的备案建档,并对可能造成一般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出具、上报未遂事故调查报告,落实验收纠正措施。

第三章 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

第六条 未遂事故的定义为: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

第七条 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查清原因,定出防范措施。

第八条 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一下顺序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

第九条 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第十条 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一条 重大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管理控制,如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直接威胁安全生产,岗位应立即向调度汇报,紧急情况有权先停车后报告。当班调度收到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命令停机、停车、停产。并将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十二条 ********************等属于较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三条 较大未遂事故、事件由部门/车间管理控制。接到岗位的事件报告,主管部门/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事件进行处理,恢复正常工况。如不能达到目的,则组织装置停产处理。

第十四条 ******************属于一般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五条 一般未遂事故、事件由车间管理,属于设备问题的填写检修联单,由维修工负责检修处理,。暂时无法彻底处理的应采取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在事件点挂牌警示,并将情况如实填写在安全事件台账上。待装置停车一并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凡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发生的未遂事故、事件,除按规定采取措施外,应对造成事件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未遂事故、事件的报告整改

第十七条 发现人发现未遂事故、事件后,要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上报值班长、工段长、车间/部门。

第十八条 发现人可直接向安全管理部、计划调度部、工程设备部、分厂副总、分厂总经理进行反映。

第十九条 接收人接到未遂事故、事件报告后,立即对未遂事故、事件进行核实,能整改的要立即安排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未遂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并立即逐级汇报。

第二十条 各部门/车间设立未遂事故、事件台账,对职工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进行记录。对于发现未遂事故、事件产生的奖励,每月的25日前将奖励汇总发放。

第二十一条 事故本身没有截然界线,未遂事故、事件分级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防止人身伤害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事先多设想一些危险,把一切、所有未遂事故、事件都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故来控制、来管理、来考核。这是防止事故真正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未遂事故、事件上报激励

激励标准

第二十二条 对于发现一般未遂事故、事件,单位可酌情给予

10-50元的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于发现较大未遂事故、事件,根据事故、事件的大小给予50-200元的奖励。

第二十四条 根据发现的重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200-500元的奖励,隐患重大的可给予重奖。

第二十五条 明知道本岗位存在未遂事故、事件但未及时报告而由此发生的事故要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奖励程序

第二十六条 接收单位对所接收的一般未遂事故、事件进行逐一评审,经核实后进行通报表扬,并报EHS综合办给予办理奖励手续。

第二十七条 对于查出较大以上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审,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相应奖励,全厂通报表扬。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应积极发动职工查找隐患、提合理化建议并加大奖励力度,由公司安环部对开展发现未遂事故、事件突出的单位进行嘉奖。

第二十九条 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在哪个单位,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其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本规定自2018年03月08日起执行。

附录A

未遂事件报告

调查组成员 职务 单位 事件编号: 事件报告时间: 事件当事人或报告人基本信息 姓名: 住址: 出生日期: 联络电话: 工种: 事件基本信息 事件发生时间: 目击者: 1. 2. 3. 事件经过描述: 事件的原因分析: 事件发生地点: 住址和联络号码: 性别: 男 女 聘用日期: 从事目前工作年限: 专业特长 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 事件调查部门: 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完成时间: 责任人: 跟踪验证结果: 员工返岗日期: 监督人: 时间: 审核意见: EHS部门负责人: 时间: 事件的附件(参考): 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 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3、物证、人证材料

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 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6、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附录B

《事故/事件潜在原因和纠正与预防措施列表》

原 因 人的因素 缺乏工作程序 不知道正确的程序 知道程序但未遵守 进行安全分析,制定安全工作程序 提供培训,增加员工获知正确程序的渠道 找出未遵守的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关于程序的问题,如必须修改程序,与员工讨论程序并修改,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加强监督 重新设定工作任务指标或改变工作程序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提供培训 纠正与预防措施 因心理或生理原因不能完成工作 加强沟通,或必要时按规定调整岗位 工作中任务难度大而不能实施 缺少个人防护装备 不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 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但不会使与员工讨论其使用方法,并进行使用练习 用 缺乏应急设施 应急设施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 不知道如何使用应急设施 质量或条件有缺陷 设计缺陷 未识别出危害 危害性条件未报告 提供必要的应急设施 建立对应急设施的检查程序;立即修理或更换应急设施 提供使用应急设施的培训 设备和物料 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更换或者向上级报告;检查质量控制或巡检等工作程序,如有缺陷及时修订 改变设计;评审设计管理程序或设备的采购程序;鼓励员工报告设计缺陷或设备的危害 提供危害识别培训;加强对施工前危害识别的监督;提供检测条件以检测危害 与员工讨论危害报告程序,查出原因,鼓励员工报告 危害性条件识别了、报告了,但未查明原因;加强监督 及时采取措施 缺乏设备检查 检查未能检测出危害 评审设备检维修程序;加强监督 评审检查程序,必要时做修改;检查现场人员是否会使用检测设施,必要时进行培训指导;检查检测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进行使用代用品中避免危害的培训 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评审采购程序;预使用不适当的工具或物料 没有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 原 因 测未来的需求 设计时未考虑操作因素 设备或员工的位置缺陷 纠正与预防措施 改造设备,使之更加适应操作者的能力和局限 环境的因素 实施工作安全分析;改变位置、方位或设备的放置;改变员工的位置;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 评审工作程序;培训员工避免该区域的危害;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 评审工作场所的需求,必要时改变 危险区域 工作空间不够 必要时监测工作条件,将结果与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涉及下述的不安全状态: 照明/噪音/空气污染/极端温度/比较;进行必要的改变以控制照明、噪声、空气质通风/振动/辐射/地面和工作面 量、温度、通风、振动和辐射在可接受的范围 管理的因素 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危险提供培训,改进监督人员在识别和报告危害方面的条件 技能 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违章评审程序;增加监督人员监测频次;加强对监督人的现象 员的培训和约束 管理人员没有将存在的或可能的加强沟通;评审危害沟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 危险通知员工 管理人员没有使员工和监督人对管理人员进行检讨,并对工作场所的每个人,清楚安全负起责任 地沟通并确定其安全责任;提供安全培训;采取安全激励措施 缺乏对监督人的培训 为监督人提供必要的培训 管理人员没有对已知的危险状态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加强培训指导 采取纠正措施

附录C

安全经验分享

事件基本信息 事件发生时间: 受伤的性质(如果有): 治疗情况简述: 事件发生地点: 受伤部位(如果有): 事件的性质: 损工 限工 医疗 急救(箱) 未遂事件 事件经过描述: 事件的原因分析: 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有助于经验分享的附件,包括(供参考):机具、设备、工作流程示意、化学品的样品、破损的部位或碎片等图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