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水方案

来源:抵帆知识网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1.编制依据

《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全套施工图纸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 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本工程名称为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地块东至化二东侧路,西至唐新村中路,南至唐新村南路,北至观音堂路。

观音堂路 化二东侧路 项目所在地 唐新村中路 官庄南路

单位工程基本概况见下表:

总面积 工程名称 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栋号 6# 7# 9# 套数 ㎡ 176 144 216 19301 12545 23328 ㎡ 17796 11361 21812 ㎡ 1505 1184 1516 (层数) 22/-3 18/-3 27/-3 m 64.70 54.50 79.65 地上面积 地下面积 地上/地下 高度 1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B区(四标) 12# 13# 15# 16# 176 144 176 144 19301 12515 19325 12521 6109 1390 63010 189345 17796 11331 17796 11331 2407 1390 - - 1505 1184 1529 1190 3702 - - - 22/-3 18/-3 22/-3 18/-3 2/-3 2(3)/0 1/-2 - 65.15 54.50 65.15 54.50 9.75 9.75(13.95) - - BS-5# 公建 BS-8# 公建 B-17# 车库 合计 - - 注:①基础均为筏型基础,结构类型住宅楼均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车库及配套公建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结构。

②6#、7#、9#、12#、13#住宅楼地下三层面积计入车库面积。

2.2.工程简介

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参建单位基本情况:

项 目 工 程 名 称 建 设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监 理 单 位 内 容 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新村农民回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 北京五方嘉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筑韵天成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3.施工现场临水布署

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分为两部分 3.1.施工现场用水 3.2.消防用水

4.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布置和连接方式

将场区西侧、南侧甲方提供的正式水源引入现场,沿施工楼南侧布置,在水

2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源处设置水表一块,水管沿施工区域地下埋设。施工现场全部水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5.现场临时用水分布

5.1.现场设有标养室,在埋设的管道上接出相应阀门及用水设备,满足标养室用水要求。

5.2.现场内临时用水主管道为DN100钢管,埋地深度不小于80cm,具体埋设要求见下图。

地面>800原土回填土原土钢管

6.消防用水布置

6.1.施工现场西侧设置1个消防泵房、8个室外消防栓,栓口为DN65,布置在施工现场(见平面图),保证消防栓50米半径有效消防距离,并设有5套消防箱,消防箱内配备DN65×25米消防水龙带两条,直径19水枪1支、消防器材、灭火器等。

6.2.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在BS-5#楼东南角消火栓的西侧15米处设置一个消防水泵接合器(详见平面布置图)。

6.3.消防泵房内设置两个有效容积为6m³的玻璃钢水箱,保证紧急情况下的消防用水量。

按照甲方提供DN100供水管,流速按1.5m/s计算,每小时流量为:0.1×0.1×3.14×1.5×3600/4=42.39吨,流速为:12L/s;根据消防规范要求1小时(15L/s)计算,水箱应保证存水10.8m³; 即施工现场设置两个6m³的玻璃钢水箱可满足施工要求及现场消防用水。

6.4.±0.000以下施工期间,在基坑周圈设置环形的消防管道并设置5个消防栓;

3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现场内西侧消防管道与中关村消防管相连、东侧消防管道与田华消防管相连使整个场区形成环形的消防管道,消防用水与施工用水分别设置,结构施工期间严禁将消防用水作为施工用水(详见平面布置图)。

6.5.±0.000以上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设置环形的消防管道并设置8个消防栓,楼内消防用水与施工用水分别设置,严禁将消防竖管作为施工用水管道,消防竖管采用楼内正式消防竖管,每层设置消火栓口,在结构封顶后将其形成环状。在底部设置专用阀门并有标识,由专人负责检查、维护,遇到突发情况时现场义务消防人员负责打开阀门启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同时拨打报警电话。(详见平面布置图)。

6.6. 现场西侧设置消防泵房,泵房内设置不小于100米扬程水泵(水泵型号:XBD10.9/40-125-300-75/2,扬程高度109米),并有专人负责,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泵房管理制定制度,并由专人24小时值班,对各种设备、消防器材、临时用水进行检查,保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抢修。 7.生活区、办公区消防用水布置

7.1. 将场区东侧甲方提供的正式水源引入现场,沿生活区东南侧布置,在水源处设置水表一块,水管沿生活区地下埋设。施工现场全部水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7.2.生活区的面积为3729㎡,为了满足消防要求经测算;在生活区内设置2个消防栓,栓口为DN65(见平面布置图),保证消防栓50米半径有效消防距离,并设置3套消防箱,消防箱内配置DN65*25米消防水龙带两条,直径19水枪1支、消防器材、灭火器等。

7.3办公的面积为1900㎡,为了满足消防要求经测算;在办公内设置1消防栓,栓口为DN65(见平面布置图),保证消防栓50米半径有效消防距离,并设置1消防箱,消防箱内配置DN65*25米消防水龙带两条,直径19水枪1支、消防器材、灭火器等。

8.施工用水量计算

为简化计算,以日用水量最大时的混凝土浇筑工程计算,按计划每班浇筑高峰会混凝土量为300m3计算,工地施工人数共1100人,居住人数1500人,施工场地面积为5.2万㎡。 8.1施工用水量的计算:

4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q1—施工工程用水量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1.15 Q1—年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1页表18-9) T1—年度有效作业日(d) t—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1页表18-10)得K2=1.5) 取N1=400L/m3, K1=1.15, K2=1.5, T1=1, t=1

q1=K1(Q1×N1)×K2/(T1×t×8×3600) =1.15×400×300×1.5/(1×1×8×3600) =7.19L/s

8.2施工机械用水量: q2= K1 Q2N2×K3/(8×3600) 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 K1—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1)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0)

取空压机耗水量为50L,木工厂为45L. q2= K1 Q2N2×K3/(8×3600)

=1.15(50×7+45×7) ×2/(8×3600) =0.05L/s

8.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

q3=P1N3K4/(t×8×3600) q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L/S)

5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P1—施工工地高峰昼夜人数(人) N3—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2) K4—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0) t—每天工作班数

取N3=40L/人,取K4=1.4,t=1 q3=P1N3K4/(t×8×3600)

=1100×40×1.4/(1×8×3600) =2.13L/s

8.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q4=P2N4K5/(24×3600) q4—生活区生活用水 P2—生活区居住人数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2) K5—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072页表18-10) 取N4=90L/人,K5=2.25 q4=P2N4K5/(24×3600)

= 1500×90×2.25/(24×3600)=3.51L/S 8.5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q5:按15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

Q= q1+q2+q3+q4=7.19+0.05+2.13+3.51=12.88L/S<q5=15L/S 取Q=15L/s

总用水量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则: Q=15×(10%+1)=16.5L/s 管径的计算:d=

4Q416.5 ==92mm

10003.142.510006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甲方提供的两根ø100的供水管,能够可满足要求。 8.10.水泵扬程计算

1) 临时消防水泵扬程计算公式如右:H=H1+H2+H3 其中,H---水泵扬程(m)

H1--水泵吸水口到最不利点高差(m) H2--管道水头损失(m)(按H1的10%计算)。 H3--最不利用水点出水水压(m) 2) 水泵扬程计算

(1) 本工程建筑最高点为79.2m,室内消防水泵扬程计算如下: H1取79.2m+0.45m=79.65m

(2) 管道水头损失按照H2=H1×10%=7.965m

(3)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不超过100m时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m,H3取20m。

H=H1+H2+H3=79.65+7.965m+20m=69.62m,水泵扬程选择107.6m。 同以上计算,临时施工用水水泵扬程也选择107.6m。

9.消防安全施工措施

9.1. 施工现场认真执行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有关规定。现场禁止吸烟。 9.2.现场设1个消防泵房、8个消火栓及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且有明显标志,周围不堆放其它杂物。

9.3.现场动用明火经行保部门审批,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

9.4.设置消防竖管,配备水龙带、消防水枪。消防泵房采用非易燃材料建造,设置在安全位置,消防水泵设置专用配电线路,引自施工现场总断路器的上端,并设专人职守,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9.5.施工现场由劳务分包队组建义务消防队,每月组织义务消防队人员进行体能训练、消防器材知识培训、消防器材的正确佩戴训练和消防演练。

7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9.6.制定消防预案 9.6.1. 报警

1)施工现场设置值班人员,对全项目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3) 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4) 现场总指挥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9.6.2. 应急疏散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安全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9.6.3. 扑救一般初级火灾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行动。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

4)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8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7)火灾扑救完毕,安全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9.6.4.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项目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信畅通服从安排调遣

2)后勤部通知值班水工、电工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项目车队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后勤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10.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10.1.场道路要进行处理,找好坡度,主要干路为混凝土路面。保证雨季不滑不陷。主要路旁做排水沟。如图:

砼路面场地面排水沟10.2.施工前,对现场所有电气设备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保证正常运转。所有露天堆放的机械设备均需搭设防雨棚。 10.3.生活区排水方向统一由东向排水,排向甲方指定的市政污水管井内。 10.4.在雨季施工时要随时注意雨情,提前做好准备。 10.5.排水会合后排入甲方指定市政污水管井内。

11.消防泵安装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11.1.消防泵电源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其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电路器上端接入,保持不间断供电,保证消防泵的安全使用。 11.2.消防泵房有专人管理,作好日常维护工作。 11.3.消防泵房外设置红灯作为明显标志。

9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11.4.冬季作好保温工作,在外露管道做保。温,保证消防管道不受冻

后附:临时用水管道布置及消防人员组织机构

10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北上口线下口线下口线上口线

11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北上口线下口线下口线上口线

12

王四营乡回迁安置房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

北绿化厕所绿化绿化围挡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