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技术交底
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进行以下要求:
1、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及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完工,不留后患。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保证如下措施的严格执行。
(1)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施工现场环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2)确保因施工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水土流失及污染等,不超过规定的数值;
(3)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维持沿线村镇的居民饮水、农田灌溉、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管线等的正常使用。
(4)做好施工弃渣的处理措施,严格按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堆放弃渣,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和影响其他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5)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保护饮用水源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
(6)采用一切可靠措施保证沿线居民房屋、树木、农作物不受损害。 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完善美观,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客运专线。
第 1 页 共 2 页
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4、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相应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措施,加强场区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
5、制定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并组织落实。
6、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全体人员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建立环保水保责任区,做到谁负责谁主管,各负其责,达到人人保护环境的目标。
8、食堂清净卫生,废水禁止随意排放。
9、各种施工机械车辆的废油、废水,采用有效措施加以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车辆必须清洗后方可进入现场。
10、对大气环境及粉尘污染,采用洒水降尘,保持湿润,减少扬尘。 1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进出频率,防止扰民。 12、临时用地的范围内的耕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复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绿化。
13、进入施工便道减速慢行,施工现场、村庄处禁止鸣笛。 14、加强泥浆池的防护、围护,避免泥浆四溢。
15、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