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综述 弹性体,CH20IN10A-0 E6—2L5A,2 M0(3):7E7R ̄IC80S 国内外聚丙烯生产及市场情况分析 张桂华 ,王继录 ,周占发。,于涛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电子商务部,吉林吉林 132021;3.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动力二厂,吉林吉林132021;4.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吉林132O21) 摘要: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的供需和发展状况,对国内外聚丙烯的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并 建议国内聚丙烯生产厂家通过生产高档专用料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聚丙烯;生产;市场;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Q3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74(2010)03—0077—04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五大通用合成 以年均约7.3 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生产能 树脂之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力将达到约6 097.8万t。未来全球PP生产仍主 聚丙烯具有密度低、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 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地区,但中东PP扩能 抗挠曲性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可采用注塑、挤 将使其产能大幅度增加,到2011年中东PP产能 塑、吹膜、涂覆、喷丝、改性等多种加工手段生产各 将增加到794.9万t/a,成为全球第4大PP生产 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 地区,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9.2 ,届时,中东地区 器、汽车、建材、医疗、包装等领域_1]。 将成为全球PP主要的出口地区l_2]。 1 国外PP生产及市场情况 表1 2007全球前1O位PP生产商情况 1.1生产情况 近年来,全球PP的生产发展很快。2007年, 全球PP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4 698.2万t,同比 增长约1.1 ,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1 890.9万t/a,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 4o.25 。全球PP生产商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生 产装置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家大的跨国公司手 中,世界前10家PP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 2 385.4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O.77 (见表1),其中巴塞尔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PP 生产商,2007年生产能力达到632.5万t/a,约占 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46 ;其次是中国石油 1.2市场情况 化工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333.8万t/a,约占总 2006年全球PP的总消费量为4 192万t,比 生产能力的7.1O ;再次是Ineos石油化学公司, 2005年增长约5.1 ,2001年 ̄2006年需求量的 生产能力为255.0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年均增长率约为5.5 。全球PP的主要用途是 5.43 。预计今后几年,全球PP的生产能力将 生产注塑制品,其中货物的周转箱、工业零部件仍 是主要消费领域。由于其密度低,具有良好的机 收稿日期:2010—03—25 作者简介:张桂华(1970一),女,吉林松原人,高级工程师, 械性能,因此也大量用于制造汽车配件;另外,PP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前期工作。 在纤维和薄膜方面所占的比例也较大。2006年 ・78・ 弹性体 第2O卷 世界PP的消费结构为:薄膜约占总消费量的 17.1 9/6,纤维占31.7 9/6,吹塑制品占1.7 9/6,注塑制 品占38.79/6,挤出制品占7.4 ,其它占3.3 9/5。 欧地区PP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 150.3万t。亚洲 地区仍将是世界PP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其 中消费的增长主要来自纤维领域的需求,年均增 北美和西欧地区PP的消费结构较为相似,注 塑制品的消费量最大,纤维制品、薄膜和片材次之。 2006年北美地区这几个领域对PP的需求量分别 占总需求量的34.7 、23.6 、12.1 。西欧地区 的需求量则分别占45.5 、23.1 、18.5 。亚洲 长率将达到约8.4 l_3]。另外,吹塑制品以及薄 膜和片材的需求增长率也较快,预计2011年亚洲 地区PP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 465.0万t。 2国内PP生产及市场情况 地区PP的消费结构与上述两个地区有所不同,纤 维制品的消费量最大,约占总消费量的39.O 9/6,注 塑制品次之,约占总消费量的24.4 ,薄膜和片材 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1.7 。亚洲地区吹塑 制品消费PP的比例为5.6 ,高于北美地区1.1 和西欧地区2.o A的比例。o 目前,全球PP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 和西欧3个地区,2006年这3个地区的进口量之 和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82.1 ,其中亚洲占 34.8 ,北美占8.5 ,西欧占38.8 。从近年来 贸易趋势看,亚洲地区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例呈 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北美的贸易量则逐年下降。 西欧和亚洲是主要的PP进口地区,占全球贸易 量的7O 以上,同时又是主要的出口地区。西欧 地区进出口贸易量都居全球首位,但净出口量仅 为约30.0万t。亚洲已经成为全球PP主要的生 产和消费地区,也是全球PP市场竞争的焦点,全 球PP产能过剩将对亚洲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未 来发展趋势看,预计到2011年亚洲仍将是全球 PP的主要进口地区,而中东则将成为PP的主要 出口地区。 1.3需求预测 预计今后几年,全球PP的需求量将以年均 约5.5 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约 5 490.0万t。从整体上看,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 对PP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幅度将达到 7.0 ;其次是纤维制品,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6.9 9/6。北美地区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为薄膜和 片材,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5.9 。其次为注塑 制品,年均增长率为5.1 ,预计到2011年北美 地区PP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 066.9万t。西欧地 区增长最快的消费领域是吹塑制品,年均增长率 将达到约5.6 Ao。但由于该领域在西欧地区的需 求量基数比较小,需求量有限;其次是薄膜和片 材,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4.7 。预计2011年西 2.1 生产情况 截至2oo8年底,我国PP生产企业已超过80 家,生产装置100余套,总生产能力780万t/a左 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PP生产国。 国内PP装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 头。位居全球1O大PP生产商次席的中石化,在 2002年前后建成投产了3套20万t级装置;中石 油后来居上,其全资子公司大庆炼化于2005年8 月建成30.0万t/a级装置,揭开了中国建设PP 大型装置的序幕,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更大规模的 装置将不断列入建设计划。2008年国内大中型 PP装置情况见表2【=4j。 表2 2o08年国内大中型PP装置情况 企业名称 /(生产能力7it*a,) 生产工艺 攀蓉 塑(宁波)有I艮 公司45.0 Novolen气 j法 2008 石化藏名石1艺 30.0 国产化第二1 弋环管技术2006 17.0 Spheril ̄l工 艺 1996 石油大庆炼{ 30.0 Spheripol工 岂 2005 石油兰州石1艺 30.0 Spherill工 艺 2006 11.0 国产化釜式{ 走 1995 兴三圈石化 30.0 国产化第二{ 弋环管技术2006 :海赛科石化 25.0 Innovene气 胁去 2OO5 石化燕山石1乞 24.0 Irmovene气一 咱法 1998 12.0 Irmovene气 法 2005 海壳牌 24.0 Spheril ̄l工 艺 2006 石化上海石1乞 20.0 国产化第二1 t环管技术2002 10.0 Spherilc ̄l工 艺 1990 10.0 Spheripol工 艺 1991 石油大连石 艺 20。0 Spheripol工 艺 2006 石化海南炼 艺 20.0 国产化第二 弋环管技术2006 石化镇海炼 艺 2O.0 国产化第二 弋环管技术2003 石化青岛炼 艺 2O.0 国产化第二 t环管技术2008 石化扬子石 艺 20.0 lrmovene气 咀法 2002 石化福建炼1 艺 12.0 国产化第一一 弋环管技术1998 石油大庆石 艺 10.0 国产化第一 弋环管技术1998 石化广州石 10.0 三井油化H 工艺1997 石化长岭石1 10.0 国产化第一 弋环管技术1998 石化舞孳门石1七 10.0 国产化第一 弋l环管技术1998 石化武汉石1 10.0 国产化第一一 弋环管技术1997 石化九江石 .七 10.0 国产化第一一 弋l环管技术1999 石化济南石1 七_ 10.0 国产化第一一 弋环管技术1998 (连西太平洋 10.0 Spheril ̄l工 艺 1997 石油华北石 .七 10.0 Spheril ̄l工 艺 1999 E西延炼集团 10.0 国产化第二一 弋环管技术2005 第3期 张桂华,等.因内外聚内烯生产及市场情况分析 ・ 79 ・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PP产量也不 断增加。2005年我国PP的产量为523万t,2006 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多种因素影响,PP消费量 首次出现下滑,为1 008万t,但产量仍有小幅增 长。2005年~2008年PP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 年为613万t,2007年为713万t,2008年达到733 万t,2005年 ̄2008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2 。 2.2新建、扩建装置情况 率约7 ,自给率由63.5 上升到72.7%。近几 年我国PP的供需情况见表4。 表4近几年我国PP的供需情况 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促进我国PP工业投 资热潮。目前国内在建的PP项目(含2009年新 投产项目)共20个,产能合计573万t/a,其中中 石化为278.0万t/a,中石油为155.0万t/a[ 。 国内PP在建项目见表3。 表3国内聚丙烯在建项目采用技术汇总 项目采用技术 /(生产Zrt ) 预嚣产 2.3消费现状及供需预测 近年来,我国PP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国内市 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2005年表观消费 量为823万t,2007年增加到1 017万t,2008年 我国PP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 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2008年的消费构成 为:拉丝制品对PP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49.1 ,纤维制品约占10.3 ,双向拉伸PP薄膜 制品(BOPP)约占13.1 ,流延PP薄膜制品 (CPP)约占3.4 ,注塑制品约占18.3 ,管材约 占3.8 ,其它产品约占2.O 。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供需缺口逐渐增大,2009 年进口量已超过400万t/a。因此国内PP投资 积极性很高,目前国内在建的PP项目(含2009 年新投产项目)共20个,产能合计573万t/a,加 上“十二五”期间可能新实施的部分项目,预计 2015年我国PP产能将猛增至1 400万t/a左右, 而预计届时我国PP年需求量约1 600万t左右, 以国内装置满负荷运行计算,供需缺口将缩小到 200万t/a左右。 2.4进出口情况 虽然近几年我国PP工业发展迅速,但产量 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 量进口。2005年我国PP的进口量为302万t, 2009年为416万t,2005年~2009年进口量的 年均增长率约为8.3 。我国进口PP主要来自 周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我国台湾省,来 自美国的进口量也较大。此外,需要引起重视的 是,中东地区近年来加快丙烯系列产品发展步伐, 其PP产品在我国进口PP中所占的比例呈大幅 提高的趋势,将成为影响我国PP进口及市场消 费格局的重要力量。 在进口的同时,我国PP也有少量出口,且出 口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2005年为2.3万t, 2007年为3.1万t,2009年已增长到4.5万t[ 。 2005年 ̄2009年国内聚丙烯进出口情况见表5。 ・ 80 ・ 弹性体 第20卷 表5 2005年 ̄2009年国内PP进出口情况 年份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3发展建议 进口/7/t 302 294 307 279 416 受产油国地缘政治因素及国际炒家的影响, 出口/7/t 2.3 2。5 3.1 4.2 4.5 近年来国际原油、乙烯、丙烯价格大幅上涨,产品 2.5国内价格 链的利润大多集中在产油业。在利润分配不均的 2005年 ̄2006年初,国内PP价格走势趋于 情况下,PP、聚乙烯生产商的利润大幅缩水,特别 平缓。2006年3月份,国内塑料树脂市场一片低 是目前东南亚丙烯价格处于高位,PP市场竞争不 迷态势,需求平淡,价格普遍下跌,PP价格降至 断增加,部分PP生产商已经出现亏损,逐渐退出 11 175元/t,但是到2006年5月份,聚丙烯价格 市场,而具有规模效应、拥有自主产权产品的PP 在一个月内飙升了近3 000元/t,一度接近14 000 生产商仍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元/t大关。 国内PP生产厂必须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2005年 ̄2009年国内PP价格走势见图1。 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生产高档专用料,提 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世界巨头共 享国内乙烯、丙烯及其衍生物市场的“蛋糕”。根据 ● j 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内乙烯需求年均增长将超过 一 \ 蜒 11 9/6。由于乙烯、丙烯行业上下游联动性强,产业 链长,下游产品品种繁多,乙烯、丙烯行业的发展将 会带动下游衍生物聚乙烯、PP市场的发展。 年份 参考文献: 图1 2005年 ̄2009年国内PP价格走势 r-1]庾莉萍.我国聚丙烯市场发展综述EJ].中国石化,2007, 2007年国内聚丙烯市场价格走势比较稳定。 (12):24~25. 尽管第一季度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但是随后基 [2]崔小明.聚丙烯行业竞争更激烈结构需调整口].中国石化, 2009,(8):31~32. 本上表现平稳;基本稳定在12 000 ̄-13 000元/t。 [3]世界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EB/OL].中国化工信 2008年上半年,国内PP价格直线上升,突破 息网,2008—07~03. [4]对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的认识和思考[EB/OI ].中 1 7 000元/t,创历史新高;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 国化工信息网,2010—02—11. 响,从8月份开始,价格迅速下跌,年底跌至6 500 E5]我国聚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EJ].河南化工,2006, 23(12):51~52. 元/t。 [6]中国化工信息网进出口数据库2005—2009[-EB/OL].中国 化工信息网. 2009年国内PP价格呈稳健上升态势,由年初 [7] 中国化工在线价格数据库2005—2009[EB/OL].中国化工 的6 800元/t逐步上升至年底的10 000元/t[7]。 在线. Production and market analysis of PP at home and abroad ZHANG Gui—hua ,WANG ji—lu。,ZHOU Zhan-fa。,YU Tao (1.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Petrochemical Company,Ltd.,PetroChina,Jilin 132021,China; 2.Electronic Business Department of Jilin Petrchemical Company,Ltd.,PetroChina,Jilin 132021, China:3.TheSecond Power Plant ofJilin Petrochemical Company,Ltd.,PetroChina,Jilin 132021, China;4.Jilin Petrochemical Company,Ltd.,PetroChina,Jilin 13202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supply/demand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P at home and a— broad,and made forecast on its market prospect.It suggested that domestic PP producing plants should increase additional value of products through producing high grade special material to promot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polypropylene;production;market;development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