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交叉梁受力分析

交叉梁受力分析

来源:抵帆知识网


交叉梁分析及工程应用

1128162752

兰泽华

一、概述

交叉梁又称格形梁,是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在工程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板结构的承载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工程应用中,在板结构下设置梁,使梁成为主要的承载构件。单跨梁只在一个方向上受力,应力分布不均匀,且不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实际工程应用中多用双向或三向等截面交叉梁,可用于大跨度建筑,它一般有正放正交,斜放正交和三向斜交等几种。按次梁间的的间距可分为:井字形交叉梁,十字形交叉梁等。正放正交适用于方形或矩形楼(屋)面,其房屋结构比较规则,一般适用于教室,宿舍等,如下图

二、受力分析

分析AB杆,设AB杆受力为P1,CD杆受力为P2 则P1 +P2=P

AB杆中点在P1作用下的挠度为WAB=P1L13/48EI1 DC杆中点在P2作用下的挠度为WCD=P2L23/48EI2 由于连续性,WAB=WCD

则可得出P1=P2(L2/h2)3/(L1/h1)3, P2=P/1+( L2/h2)3/(L1/h1)3 P1=P( L2/h2)3/(L1/h1)3/1+( L2/h2)3/(L1/h1)3 (1)当h1=h2时

P2=P/(1+( L2/L1)3), P1=P( L2/L1)3/(1+( L2/L1)3) 若L2/ L1=1时,P1 =P2=0.5P

若L2/ L1=1.5时,P1 =0.771P, P2 =0.229P

若L2/ L1=2时,P1 =0.889P, P2 =0.111P

……………… …………

若L2/ L1→∞时,P1 =P, P2 =0

可见,当h1=h2 ,L2/ L1变化时,AB杆与CD杆的受力情况也在变化,

并且AB杆的受力随着L2/ L1比值的变大而变大,当L2/ L1比值无穷大时,此交叉梁楼盖变成单向板,及AB梁对于CD 梁相当于铰支座,CD梁对于AB梁相当于固定支座,这样受力很不均匀,不能发挥材料的性能,且有可能因材料的自重而增加结构荷载,所以在工程引用中,一般取1=若h2>h1,且L1若h2>h1,且L2当h2/L2=h1/L1时,两个梁的受力相等,即此时两个梁的受力与梁的高跨比有关,设高跨比为i=h/L(如用线刚度之比分析,则为h3与L之比,可用h与L之比进行分析)

则,P2=P/(1+( i1/i2)3), P1=P(i1/i2)3/(1+( i1/i2)3) 当i1/i2=1时,P1=P2=0.5P

当i1/i2=1.1时,P1=0.571P, P2=0.429P 当i1/i2=1.2时,P1=0.633P, P2=0.367P 当i1/i2=1.3时,P1=0.687P, P2=0.313P 当i1/i2=1.5时,P1=0.771P, P2=0.229P 当i1/i2→∞时, P1=P, P2=0

可见随着两梁高跨比比值的变化,受力情况也发生变化,当i1/i2=∞时,此板相当于单向板,由于单向板只在单方向受力,受力情况不均匀,双向板双向受力,固双向板的强度和刚度也肯定会比单向板大的多,所以在工

程应用中,结合交叉梁双向板使用,效果更佳。 三、工程应用

交叉梁系主要运用在楼盖得设计中,楼盖结构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水平分体系,交叉梁体系运用于楼盖设计中,即形成交叉梁楼盖。对于交叉梁体系,交叉梁的高度h一般取交叉梁短边长度L的1/20^1/16,在工程应用中交叉梁的长向与短向比应控制在1至1.2之间,这时板的两个方向受力大致相同且板也受力较均匀,这时材料应用较充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高跨比的大小使得高跨比的比值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两个方向上所分担屋面荷载的比例关系,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梁的长度L较难改变,因此我们一般通过改变梁的高度来加以控制。

附:文中受力分析图片均为使用SAP2000 v14软件建模分析所得,支点均为铰接,单位:N,mm,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