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运动(解释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1)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相互渗透的现象叫扩散(列举生活中的现象)。
(2)扩散在气体、液体和固体间都能发生,但扩散的程度不同。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还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考点二 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做功: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能的 。
(2)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能的 。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分子总量、物体状态) 考点三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 。单位:焦耳(J)。热量是反映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个物体温度很高,不能说它的热量多,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 考点四 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 (放出)的热量。 2.定义式: 。 3.单位: 。 4.水的比热容
(1) 数值:C水=
(2) 意义:1kg水温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3) 应用:“暖气”取暖用水作介质,机器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 5.热量的计算
(1) 吸热公式: 。 (2) 放热公式: 。 考点五 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定义式: 。
3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或J/m3。
4.燃烧效率:燃料燃烧时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燃料的燃烧效率。多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5.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地充分燃烧;加大受热面积,使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各种热损失等。
1
考点六 热机
1.定义:热机是把 转化为 的机器。使燃料在热机气缸内燃烧而获得动力的机器叫内燃机,常见的内燃机油汽油机和柴油机。
2.工作过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活塞往复运动各两次,只有 对外做功,其余的三个冲程叫辅助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3.热机效率
(1) 概念: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2)定义式: 。 (3)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a.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b.减少摩擦,保持良好的润滑; c.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考点七 能源的分类 分 类 类 型 区 别 标 准 实 例 标 准 一次能源 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 风能、地热能、核产生方式 能、太阳能等。 二次能源 不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 电能等。 可再生能源 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风能、太阳能、生是否可再生 得到。 物质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消耗后不可在短期内从自化石能源、核能等。 然界补充。 化石能源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 煤、石油、天然气构 成 等。 生物质能 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动植物体内存储的化学能等。 基础检测
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图1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2.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图1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3.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 ..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4.寒冷的冬天,对两手呵气,手会感到暖和,这是通过 增加手的内能;两手
2
互相搓搓,手也会感到暖和,这是通过 增加手的内能。
5.今天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正面临枯竭,它们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开发核能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获得能源,其中当今的核电站是通过原子核的 变来释放核能。 6.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现有汽油2Kg,选其中一半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剩余汽油的热值是 J/Kg。
7.“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图3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它在晴天利用太阳能集热,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则用标有“220V 2000W”字样的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求: (1)该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为0.12m3,当水箱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 (2)利用太阳能将满箱水的温度从25℃加热到75℃,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如果用电热管来给水加热,加热的效率为84%,则电热管把满箱水的温度从25℃ 加热到75℃需要消耗多少电能?这些电能可供“220V 40W”电灯正常工作多长时 间?
图3
挑战中考
7.(21)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 50kg的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砂石的比热容为0.9 ×103J/(kg•℃)]
9.(20)某同学家使用燃气热水器,平均每天需将100kg的水从18℃加热到58℃ 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则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 m3。[q天然气=4.0×107J/m3]。
11.(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6.(19)假如完全燃烧0.2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00kg初温为25℃的水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 ℃[已知q天然气=4.2×107J/m3]。 13.(19)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0.(18)一台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要把这些水从200C加热到600C,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 s;若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由燃烧天然气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不计能量损失,已知q天然气=4.2×107J/m3]。
3
7.(17)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0C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 0C [已知q秸秆煤=2.1×107J/kg]。 1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2.(15)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
9.(14)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kg初温为20℃的冷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65℃,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等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假如用功率为2kW的电热水器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通电的时间为_______s。(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 21.(13)某家庭用一个标有“220V,1000W”的电热水器来烧水。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20min,可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这段时间内:(1)水吸收的热量。 (2)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3)电热水器的热效率。 8.(12)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kg,水的温度升高 10℃时吸收的热量是 J。 15.(12)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