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读后感3
《解放战争》的读后感3提要:读完这本书,我想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共产党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三年多,就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强势军队?得民心者得天下
更多精品源自试题
《解放战争》的读后感3
本次读书月活动,我选择的图书室王树增战争系列中的《解放战争》。这本书分上下两册,详细描述了从1945年8月开始直至1950年5月我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的整个历程。
在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这部作品对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都具有
2016 1 / 2
精品文档
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读完这本书,我想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共产党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三年多,就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强势军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有史以来的普遍规律。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党员不论是在何处工作,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贴心地为群众服务,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软实力”。
解放战争到了胜利的前夜,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长谈,中国几千年来未能走出兴衰的“周期率”时,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民主发展之路。民主法治的任务仍然是光荣而艰巨,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从我做起,构建民主法治阳光普照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社会既是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现实的任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这次参加读书月活动,再次感受了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力量,我们或许会发现,书籍依然是征服人们心灵的力量,永不褪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初与网民交流时指出:“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在当今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我们要善于读书学习,善于将读书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推动力,学以致用,要牢固树立终身读书,工作到老、读书到老,把兴趣阅读当成一种休闲生活方式。选择读书就是选择了进步,放弃读书就是放弃了明天。
2016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