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 石油是“清洁燃料” C. 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 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2.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3.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 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4.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5.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7.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8.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 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 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 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9.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 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10.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2.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 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下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5.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二、非选择题
16.林林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他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Mg3N2)的粉末。
(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 (2)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
(3)这个实验给你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① ;② 。
1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太阳能 B. 风能 C. 石油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除了以燃烧释放热能这种转化方式外,它还能以图中所示的原理装置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该“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9.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20.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
2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探究了灭火的原理。
(1)如图1所示,在一支蜡烛上罩一个烧杯。观察到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生活中与此原理相同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A、B两个烧杯中,然后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观察到A中蜡烛正常燃烧,B中蜡烛熄灭,B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本实验中A的作用是________。
(3)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
22.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石油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填写元素符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4.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 g乙醇与一定点燃
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强化卷——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 石油是“清洁燃料” C. 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 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答案】C
2.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答案】A
3.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 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
4.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C.
5.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6.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答案】C
7.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答案】C
8.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 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 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 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答案】C
9.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 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答案】B
10.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答案】B
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12.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 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
1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A.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答案】C
1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下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
15.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林林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他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Mg3N2)的粉末。
(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 (2)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
(3)这个实验给你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① ;② 。 【答案】(1)3Mg+N2
Mg3N2;化合(2)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物质掉下来炸裂集气瓶瓶底
(3) ①N2在一定条件下支持燃烧②燃烧不一定需要在氧气中进行 17.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太阳能 B. 风能 C. 石油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或SO2和CO) C (2)节省石油资源(或减少汽车尾气的点燃
污染等合理即可) (3)CH3OCH3+3O2===== 2CO2 + 3H2O
18.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除了以燃烧释放热能这种转化方式外,它还能以图中所示的原理装置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该“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6H2O+6CO2
C6H12O6+6O2;化学;电;2H2+O2
2H2O
19.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答案】(1)反应物的用量 (2)反应条件 (3)接触面积 20.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 【答案】(1)CH4+2O2(2)2NO+2CO2CO2+N2
(3)MgH2+2H2O═Mg(OH)2+2H2↑
(4)物理;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2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探究了灭火的原理。
CO2+2H2O
(1)如图1所示,在一支蜡烛上罩一个烧杯。观察到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生活中与此原理相同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A、B两个烧杯中,然后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观察到A中蜡烛正常燃烧,B中蜡烛熄灭,B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本实验中A的作用是________。
(3)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烧杯中没有充足的氧气(或烧杯中的氧气被消耗完)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合理即可)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隔绝氧气 做对照组(或做对比等合理即可) (3)破坏燃烧的条件 22.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P+5O22P2O5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b中通N2,红磷不燃烧;步骤②b中通O2,红磷燃烧
23.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石油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填写元素符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 CH4(2)不可再生 Al(OH)3(3)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4.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 g乙醇与一定点燃
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
(2)解:设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点燃
3C2H5OH+8O2===== 4CO2+2CO+9H2O 138 56 207 g x 56x= x=84 g 138207 g
答: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 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