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韧性
作者:仇 宇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0年第11期
早春的雨一润,一股泥土的芬芳就满溢在空气中。弟弟又照例撒下几粒葫芦籽。未隔几天,葫芦秧便张着小嘴儿,钻出地面打量着这世界。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关于葫芦的往事…… 那年是我们第一次种葫芦。因没有经验,仲春时才种下几株。而后唯一的恩赐就是几瓢自来水。蛰伏了一星期后,葫芦芽才怯生生地探出头来。惨淡的颜色,细弱的藤,像不足月的病儿,让我失望至极。妈妈也来看我们的“成果”,极惋惜地说:“种晚了。瞧这零仃的模样,怕是活不了吧?”我摇摇头,叹口气。于是葫芦被我们置之脑后,任由其自生自灭。
是当年的春风格外柔?是当年的春雨格外润?还是燕子那细语呢喃唤醒了葫芦?一个清晨起床后,我习惯性地走到晾台边,刚要拿起牙缸,突然打住了:牙刷上居然绕上几圈绿藤!家中的晾台正对着门前的花圃,因为贪得那些新鲜空气,窗户常是打开着的。葫芦居然能看出这细微的差别,趁着夜色的掩护爬了上来。
它们扬着嫩生生的翠绿的脸蛋,一阵清风拂来,便像害羞似的抖动,却又透着一股骄傲劲儿。“该给它搭个架了。”妈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我后面,若有所思:“它比我们想的顽强得多。”我匆匆奔向储藏室,高兴地拿了几根竹竿,招呼弟弟小心翼翼地把细藤绕在上面,又笨手笨脚地搭个架。欣喜之余,天天去看葫芦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葫芦脱去了当初青涩的模样,蓬勃而充满朝气地生长。我每每出神地望着墙上的一斑驳痕想:“明天大概爬不到这里了吧。”第二天,却早早在了驳痕之上。看着碧绿繁密的葫芦,我讶异着:当我们熟睡的时候,它却在抓着月光星光的尾巴生长,抓着梦的触角生长,抓着黑暗的筋骨生长!多么“可怕”的家伙!
到了仲夏,葫芦开起花,葫芦花是白中透青的,与整体绿极融洽,像星星在家中眨呀眨的。我便与弟弟数起花朵,每每数不一致,便兴致很高地争论不休又兼重数一遍。隔了几日又去数。“葫芦打纽了!”弟弟突然喊道。我大大讶异且欣喜了。凑过眼去瞧,果不其然,两只拇指长的青葫芦披着白色绒毛怯怯地躲在叶下。一月又一月,葫芦果和葫芦花的数一天变一个样,空气中满是一股别样的淡香。我们俩又早早地幻想起收获的情景了,甚至开始在长竹竿上绑上小刀,预备摘葫芦果了,把葫芦分别送给邻居小娃娃时,他们脸上的欣喜之情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
秋天的天气变化无常,一场霜冻不期而至。清晨,我向窗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忙急急走出门外。果然,葫芦的叶卷了起来,几枝冻伤的藤条透出黑色。“好疼。”我好像听见它在呻吟。一腔喜悦化为乌有。弟弟也跑了出来,瞪大眼睛,又用劲甩甩头:“姐姐,葫芦还活着呢!”是吗?我狐疑地看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见两三枝细藤还隐隐透出绿意,几瓣叶片仍青翠欲滴,经历一场严霜,葫芦还活着!我顾不上许多,默契地与弟弟一起剔除死叶,扶正支架,忙碌了好一阵。接连的好天气,让大地重又复苏。仅剩的葫芦没有了原来的气势,却仍攀着架子拼命生长。
又开花了,又结果了……葫芦果先是青得逼你的眼,又抹上了层白嫩嫩的粉,又从白粉中流出浅浅的黄,最后终于褪去了青色转成灿灿的金。我与弟弟把它们轻轻地从枝头摘下,打开葫芦嘴倒出籽儿来,数一数,正好一百零一粒,费了几天时间,把葫芦晾干,将它们做了我书桌上最好的装饰品。
我每每摩挲着它们,心里总是会产生些许的感动——没有生命不能完成的事。顽强的生命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它们在生长,从地下到天空,从黑暗到光明,从死亡挺过来走向新生,直至结出生命的果实,算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旅程。带着这种感动,我才不会轻言放弃,并喜欢上每年种些葫芦,让这些小小的生命提醒我生命的韧性…… 窗外,又是一年春风拂过,葫芦叶簌簌作响。望着窗外的绿意,我明白,那是生命的歌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
吉吉工作室
“耳濡目染”,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词儿。即便是人与植物之间,经过“耳濡目染”,也会达到一种性情相投、情意相合的境地。所以,透过植物的品性来看人,往往也能分晓出人的性情来。这就像陶渊明偏爱菊花,可见他的雅淡;周敦颐独好莲花,可见他的高洁。作者钟情于葫芦,正是他欣赏那种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所致。所以,世间果真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喜爱的,那一份份真挚的情感里,含蕴的实则是一份仔细体味生活,继而参透生命的智慧。
【适用话题】“ _________ 的启示”、“韧”、“又是一年春风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