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来源:抵帆知识网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18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让我们在阅读中展开一场别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吧!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0分)

1. 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四季之景年复一年地更替着,总有一些不一样的景被记录在了书里。朱自清笔下,春天有着无限生机,像刚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还像jiàn⑴ ▲ 壮的青年;冰心笔下,被繁密的雨点打得攲斜的红莲受到了大荷叶的遮蔽,这像极了受母亲庇护的我们;刘湛秋笔下,秋天的雨是使人静mì⑵ ▲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带着温晴,chéng⑶ ▲ 清的河水、只有点小雪的山……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⑴ ▲ ⑵ ▲ ⑶ ▲

【任务二】“攲斜”的“攲”的正确读音是( ▲ )。 A. jī B. qī

2.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10分) 主题 渴望 示例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和平 “⑴ ▲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安宁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菊,⑵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诗人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关心 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⑶ ▲ , ▲ ”两句,让人感觉行船之快,好友 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⑷ ▲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挂念。 思念 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仰望茫茫苍穹,轻吟“⑸ ▲ , 家乡 ▲ ”(《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站在小舟之上,高唱“⑹ ▲ ? ▲ ”(《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递乡情的信使。 3.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⑶为人谋而不忠乎 ▲ .

⑵人不知而不愠 ▲ .⑷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4. 下面这段话节选自小明写给在北京的朋友小乐的信,加点的礼貌用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小乐,久违了,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听说你搬了新家,等我去北京,一定赏光拜访。前些日子家父......

说令尊身体不适,还动了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了? ..

A.久违 B.赏光 C.家父 D.令尊 三、阅读(47分)

活动一:温暖亲情链接读(13分)

外祖父的白胡须

琦君

①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长工阿根说财神爷就是这个样儿,他听一个小偷亲口讲给他听的。

②那个小偷有一夜来我家偷东西,在谷仓里挑了一担谷子,刚挑到后门口,却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站在门边,拿手一指,他那担谷子就重的再也挑不动了。他吓得把扁担丢下,拔腿想跑,老公公却开口了:“站住不要跑。告诉你,我是这家的财神爷,你想偷东西是偷不走的。你没有钱,我给你两块银圆,你以后不要再做贼了。”他就摸出两块亮晃晃的银圆给他,叫他快走。小偷从此不敢到我家偷东西了。所以地方上人人都知道我家的财神爷最灵、最管事。外祖父却摸着胡子笑眯眯地说:“哪一家都有个财神爷,就看这一家做事待人怎么样。”

③坐在后门口的一件有趣的工作,就是编小竹笼。外祖父用小刀把竹篾削成细细的,教我编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笼子。笼子里面放圆卵石,编好了扔着玩。有一次,我捉了一只金龟子塞在里面,外祖父一定要我把它放走,他说虫子也不可随便虐待的。他指着墙角边正在排着队伍搬运食物的蚂蚁说:“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地把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不回家的。”他常常故意丢一点糕饼在墙边,坐在那守着蚂蚁搬运,嘴角一直挂着微笑。妈妈说外祖父会长寿,就是因为他看世上什么都是好玩儿的。

④要饭的看见他坐在后门口,就伸手向他讨钱。他就掏出枚铜子给他。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他再掏一枚给他。一直到铜子掏完为止,摇摇手说:“今天没有了,明天我换了铜子你们再来。”妈妈说善门难开,叫他不要这么施舍,招来好多要饭的难对付。他像有点不高兴,烟筒敲得咯咯的响,他说:“哪个愿意讨饭?总是没法子才走这条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女乞丐向外祖父讨了一枚铜子,不到两个钟头,她又背了个孩子再来讨。我告诉外祖父说:“她已经来过了。”他像听也没听见,又给她一枚。我问他:“您为什么不看看清楚,她明明是欺骗。”他说:“孩子,天底下的事就这样,他来骗你,你只要不被他骗就是了。一枚铜子,在她眼里比斗笠还大,多给她一枚,她多高兴?这么多讨饭的,有的人确是好吃懒做,但有的真的是因为贫穷。我有多的,就给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自己从前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圆的功效就很大了。”

⑤我自幼依他膝下多年,我们祖孙之爱是超乎寻常的。记得最后那一年腊月廿八,乡下演庙戏,天下着大雪,冻得足手都僵硬了。而每年腊月的封门戏,班子总是最蹩脚的,衣服破烂,唱戏的都是又丑又老,连我这个戏迷都不想去看。可是外祖父点起灯笼,穿上钉鞋,对我与长工阿根说:“走,我们看戏去。”

⑥到了庙里,戏已经开锣了,正殿里零零落落的还不到三十个人。台上一男一女哑着嗓子不知在唱些什么。武生旧兮兮地长靠背后,旗子都只剩了两根,没精打采地垂下来。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却拼命拍手叫好。不知什么时候,他给台上递去一块银圆,叫他们来个“加官”,一个魁星兴高采烈地出来舞一通,接着一个白面戴纱帽穿红袍的又出来摇摆一阵,向外祖父照了照“洪福齐天”四个大字,外祖

父摸着胡子笑开了嘴。

⑦人都快散完了,我只想睡觉。可是我们一直等到散场才回家。路上的雪积得更厚了,老人的长统钉鞋,慢慢地陷进雪里,再慢慢地提出来。我由阿根背着,撑着被雪压得沉甸甸的伞,在摇晃的灯笼光影里慢慢走回家。阿根埋怨说:“这种破戏看它做什么?”

⑧“你不懂,破班子怪可怜的,台下没有人看,叫他们怎么演的下去。所以我特地去捧场的。”外祖父说。

⑨“你还给他一块银圆呢。”我说。

⑩“让他们打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

⑪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我捧着阿根的颈子说:“外公真好。”

⑫“唔,你老人家这样好心,将来不是神仙就是佛。”阿根说。 ⑬我看看外祖父快乐的神情,就真像是一位神仙似的。

⑭那是我最后一次跟外祖父看庙戏。以后我外出求学,就没机会陪他一起看庙戏,听他讲故事。 ⑮现在,我抬头望着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

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情?(3分)

▲ 6. 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3分)

他像有点不高兴,烟筒敲得咯咯的响,他说:“哪个愿意讨饭?总是没法子才走这条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 7. 文章以“外祖父的白胡须”为题有何作用?(3分)

▲ 8. 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我抬头望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请你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 活动二:鲁迅文本畅读记(16分)

阅读下面三则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完成练习。

(一)忆鲁迅(节选)

郁达夫

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

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

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

鲁迅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件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A.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B.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三)

北京大学作为莘莘学子心中为之神往的“象牙塔”,妇孺皆知。但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北京大学校徽的设计者便是鲁迅先生。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因与鲁迅先生私交甚好,便邀请他为北大设计校徽,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将校徽设计完成,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部件——瓦当。

图案主体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印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重任”的想象。

“北大”二字还有“脊梁” 的象征意义,鲁迅希望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摘编自网络,有删改)

【鲁迅的标签】

9. 学霸、精英、纯真善良、爱国者……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标签”,这些“标签”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鲁迅身上有许多的标签,请根据内容,分别为三则材料中的鲁迅选择“标签”,并说明理由。(6分)

A.认真随和 B.爱国者 C.真的勇士

标签 理由 材料一 ⑴ ▲ ⑵ ▲ 材料二 ⑶ ▲ ⑷ ▲ 材料三 ⑸ ▲ ⑹ ▲ 【鲁迅的语言】

10. 鲁迅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仿照示例,任选一句,推测鲁迅在讲话时的神态,并说明理由。(可关注....说话涉及的对象、情境等。)(4分) 示例: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神态是热情诚挚的。本句的说话对象是家中客人,当鲁迅将校样拿给大家时,大家已有些吃惊,而他让大家用这张纸擦手,大家就更吃惊了。可平易近人的鲁迅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他十分替客人着想,所以应是热情诚挚的神态。

A.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

B.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 【鲁迅的魅力】

11. 这学期我们阅读了名著《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文集,里面很多人深深影响了鲁迅,请你根据提示写出相应人物。(3分)

⑴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⑵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⑶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 12. 鲁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三则材料分别展示了朋友眼中的鲁迅、学生眼中的鲁迅和后人眼中的鲁迅,请结合《朝花夕拾》,说说哪则材料中的鲁迅最符合你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并说明理由。(3分) ▲ 活动三:交友之道思索记(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②捉:捡、拾。③尝:曾经。④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

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⑴期日中 ▲ .

⑶华捉而掷去之 ▲ .⑵元方入门不顾 ▲ .⑷宁读书如故 ▲ .1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⑵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15. 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4分)

▲ 活动四:离别之诗比较读(6分)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让我们走进李白、王维与友人离别的场景,感受他们的心境。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送别 [唐]王维 [唐]李白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6. 两首诗歌中朋友离开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分析。(2分) ▲ 17. 朋友离去,李白和王维都发了一条朋友圈,两人在文字的最后都配了一个表情,请根据诗歌猜测两人分别会配上什么表情?结合诗句简述理由。(4分) A.微笑 B.生气 C.大哭 D.愁苦

(1)李白表情: ▲ (填序号)。理由: ▲ (2)王维表情: ▲ (填序号)。理由: ▲ 四、写作(30分)

18. 班级公众号准备推出“阅读”系列推文,请你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投稿。 ....[题目一]《那次的阅读之旅》 [题目二]《阅读,遇见》 [题目三]《,我的阅读秘籍》

要求:①按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中心突出;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不套写,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一、书写(3分) 二、积累(20分)

1. ⑴健⑵谧 ⑶澄 ⑷B(4分) 2. ⑴岐王宅里寻常见 ⑵应傍战场开

⑶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⑸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3. ⑴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⑵生气,恼怒 ⑶替 ⑷以……为乐(4分) 4. B(2分)

三、阅读(43分)

活动一:温暖亲情链接读(13分)

5.①给小偷两块银圆,劝他不要再做贼;②劝我放走金龟子,喂蚂蚁糕饼;③乐善好施,给乞丐铜子;④雪夜看庙戏,给演员铜圆。(3分,写出三件事即可)

6.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祖父面对妈妈的劝阻极不高兴的情态,表现了外祖父的乐善好施、体谅他人疾苦的善良情怀。(3分)

7.①“外祖父的白胡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交代了外祖父典型的形象特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外祖父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人,从而引出文章主旨,赞美外祖父乐善好施、善解人意的精神品质。(3分)

8.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主旨,赞美外祖父的精神品质就如同“蔚蓝晴空”一样纯净、如同“朵朵白云”一样纯洁,表现我对外祖父的思念与爱。(4分) 活动二:鲁迅文本畅读记(16分) 9.(6分,标签、理由各1分)

⑴C ⑵材料一描写的是鲁迅常带笑容,说话温和。但是,面对伪君子,面对敌人,他永远保持着斗志,不惧生死,是真的勇士!

⑶A ⑷材料二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鲁迅虽对青年胡乱书写不赞同,但每次都细看青年的来信,认真负责。第二件事是他对自己的原稿被用来做什么都不在意,可见其平易随和。 ⑸B ⑹材料三中展现了鲁迅作为设计者的一面,设计中蕴含着对北大学子成为国家民主和进步脊梁的希望。鲁迅始终不忘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是一个爱国者。

10.【示例1】A.淡然坚毅。理由:这句话涉及的对象是敌人。句中把自己比作雄鸡,生动地写出了鲁迅与伪君子斗争时的激烈,表达了鲁迅反抗的决心和斗志。鲁迅说这句话时适合用淡然坚毅的神情。

【示例2】B.皱眉叹气。理由:这句话涉及的对象是青年。鲁迅对青年人胡乱写字表示不赞同,青年人不管别人看三五遍是否明白,是否浪费他人工夫,鲁迅直接点出“这存心是不好的”,这是一种批评。所以此处用皱眉叹息的神态。(4分,神态1分,说话对象1分,情境阐述2分)

11.⑴藤野先生⑵阿长⑶范爱农(3分)

12.【示例1】材料一中的鲁迅与我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最符合。在与敌人的斗争中,鲁迅从未停歇。他在《范爱农》中,借范爱农这一正直倔强的爱国青年形象,批判旧民主革命;他在《二十四孝图》中抨击传统愚孝的虚伪、残忍;他在《无常》中用讽刺的笔法,揭示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鲁迅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与一切不公、一切阻碍民族独立的势力斗争,他的笔就是他的武器。

【示例2】材料三中的鲁迅与我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最符合。爱国是鲁迅一生的主旋律。《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在日本学习,中国人被认为是“低能儿”,分数考高一点便会引来一阵质疑。鲁迅的态度由此发生变化,决定弃医从文,从精神上唤醒国人。鲁迅一直寻找的便是救国之路,从医也好,从文也罢,这就是作为爱国者的选择。鲁迅在北大校徽的设计中,蕴含着对北大学子的希望。(3分。选材料一或材料三,理由合理并结合内容得3分;选材料二,最多得2分。)

活动三:交友之道思索记(12分)

13. ⑴约定;⑵回头看;⑶代词,代指金子;⑷原来,从前(4分) 14. ⑴正午已过,(那朋友)不到,陈太丘丢下(他)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⑵管宁把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4分)

15. 【甲】文中,陈元方针对父亲朋友说出“非人哉”的话语时,回答“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见他懂得交友时需要以礼相待。或【甲】文中,元方明确指出过了正午不到就是没有诚信,可见他明白与朋友交往需讲诚信。

【乙】文中,看到地上有金子和有官员经过时,华歆和管宁的反映截然不同,可见交友需志同道合。(4分,甲乙两文各2分,点出交友之道1分,结合内容1分) 活动四:离别之诗比较读(6分)

16.两首诗中的朋友都遇到了不如意之事。李白诗中的“左迁”“愁心”,王维诗中的“不得意”都可看出朋友们生活不顺。(原因1分,“不如意”“不顺”“挫折”等词的分析1分)(2分)

17.⑴ D 李白带着愁绪写下诗句,“杨花”“子规”等意象都带有愁情,且诗中一个“愁”字也直接点明李白因王昌龄被贬不得不离开而感到哀愁,所以配上愁苦的表情。⑵ A 在王维诗中,虽然朋友也因不得意而离开,但王维除了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外,也抒发了自己的羡慕之情,“卧”“莫”“无尽”等词道出了他对闲适归隐生活的向往,所以配上微笑的表情。(表情、分析各1分) 四、写作(30分) 18.(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