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重点资料
第六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 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噬shì:咬,食。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遁dùn:逃走。 窥:暗中察看。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宠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是“以之为神”的省略。 蔽:隐蔽。 稍:副词,渐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他日:另一天,有一天。 骇hài:害怕,惊惧。
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且,将要。 然:然而,但是。
往来:走来走去,来来回回。 异能:特殊本领。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子轻侮或戏侮的样子。荡,碰撞;倚,依靠;冲,冲击;冒,冒犯。
不胜怒:非常恼怒。胜,禁得住,不胜,不能承受。 计之:盘算这件事。之,指上文所说驴生气了只能踢的情况。
跳踉:跳跃。 去:离开。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儿本领已经使完了。 庞然大物: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现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牍dú:,书信;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惟吾德馨:只有我品德高尚。惟,只;吾,我,这里指陋室的主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斯:这。
鸿儒r:大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素:不加装饰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 蕃:多。 独:仅,只。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mà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鲜:少。 宜:当然。
哗:人多声杂,乱吵。 吠:狗叫。 呓yì:梦话。 叱chì:大声责骂。 曳:文中是拉的意思。 会: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安放。 团坐:围绕而坐。 少顷:一会儿。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闻:听见。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同“座”。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既而:不久。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一时:同一时候。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摹仿得极像。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未几:不多久。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俄而:一会儿。 间:夹杂。
无所不有:连用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全都有了。
名:说出,作动词用。 股:大腿。
战战:哆嗦的样子。
奋袖出臂: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几:几乎,差点。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人境:人世间。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车马喧:诗中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 真意:真正的意趣。 辨:辨别,说明。 客路:旅途。 风正:顺风。 残夜:夜将尽之时。
旧年: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 乡书:家信。 天街:京城的街道。
润如酥:滋润如酥。酥,奶油。 绝胜:绝佳。
黑云:诗中比喻敌军。 临:抵达。
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 玉龙:宝剑的代称。 二、作者的掌握
让学生运用表格把作家、作品、作者朝代、对作者评价、名言名句罗列出来,以便于记忆。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生于长安,九岁时因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避战乱,曾随祖父辗转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少年时即因而有“奇名”。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后来在朝中任职,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刘禹锡等七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他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有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辅佐王叔文执政,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等职。他不但政治态度比较进步,而且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见解。其诗文格调高亢,含意深远。著有《刘宾客集》。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书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人”,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到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王湾,生卒不详,洛阳人,先天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仕终洛阳尉。王湾文名早著,殷璠《河岳英灵集》说他“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尝往来吴楚之间,多有著述。《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张说激赏,亲手题在政事堂,让朝中文士人作为楷式。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晶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史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唐宗室郑王之后家世属皇室后裔。少有奇才,七岁能辞章,二十岁应河南府试,被举进士。但因其父名晋肃犯讳(因为“晋”与“进”两字音同),取消了考试资格而失去进身之路,仅做过礼郎之类的小官,郁郁不官志,致力于诗歌创作。后因贫困和疾病折磨,在二十六岁的盛年死去。李贺年少即有诗名,为韩愈等赏识,是我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想象奇特新颖,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常借助美丽的神话传说,驰骋丰富的想象,构思独具匠心,创造出奇特瑰丽的境界。诗歌词近旨远,在唐代诗坛上别树一帜,有“长吉体”之称。但其作品也有刻意求奇,流于晦涩难懂的一面。著有《李长吉歌诗》。
马致远(公元1252?~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录鬼簿》记载他曾“任浙江行省务官”。晚年辞官隐居。所作杂剧有16种,流传至今的有《青衫间》《汉宫秋》《荐福碑》等7种。代表作《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中优秀作品之一。另有散曲见于《雍熙乐府》诸曲集,后人将其散曲辑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 三、写法的复习
《陋室铭》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2.还运用了如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3.语言上骈散结合
《爱莲说》1.衬托(正衬、反衬)的成功运用。2.语言的骈散结合。3.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重温阅读语段 爱莲说--周敦颐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
它
放
在
结
尾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洗涤、牵连、更加2.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呢?3(1)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3)略4.略5.世人甚爱牡丹。6.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守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22.
陋室铭---刘禹锡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2.将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______________。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刘禹锡2.山不在高,在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引出对陋室的描写。3.这里指品德高尚弹奏4.1)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2)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劳累身心。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齁]声()中[间]()[曳]屋许许声()() 2.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宾客意少舒.少: (2)不能指其一端指.一端: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4)奋袖出臂.奋:
(5)两股战战,凡欲先走股.走: 3.与文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学而时习之巴蜀之鄙有二僧 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D.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人有百手()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4.翻译文中画线句。
5.按要求找出这两段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示突然发生的。() (2)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发生。()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6.用“——”画出写一家人由醒到睡过程的词句。 7.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
8.一家人睡去后,宾客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9.第4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仍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________,侧写_______________。
0.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浓墨重彩点染由于失火从屋内卧室到邻近火场传来的极为复杂的声响?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哪些方面写宾客犹如身临火灾现场?
(二)1houjianyehu2.(1)稍微(2)指:指明一端:一种(3)说出(4)卷起(5)股:大腿走:跑3(1)A(2)D4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5忽(2)未几(3)俄而6“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7以动写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或宾客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
由紧张而松了一口气。9.失火、救火的经过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10.用五个“百千”组成的长短句式和夸张手法。11“神色”、“动作”、“情感”、“心理”
学习永无止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