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校对(jiào) 惧惮(dàn) 撬开(qiào) 诲人不倦(huì) ....B.颤抖(chàn) 攥着(zuàn) 模板(mó) 血气方刚(xuè) ....C.打拱(ɡǒnɡ) 喘气(chuǎi) 纤细(xiān) 毛骨悚然(sǒng) ....D.折损(sǔn) 茉莉(mó) 挚痛 (zhì) 晕头转向(h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伴侣 署名 至死不懈 深不可测 B.摇蓝 驿路 心安李得 若有所思 C.繁琐 默锲 盘虬卧龙 如释重负 D.伏案 路径 不期而至 五脏六府
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他们(我们的战士)的品质是那样的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 !
A.淳朴和谦逊 美丽和宽广 坚韧和刚强 纯洁和高尚 B.纯洁和高尚 坚韧和刚强 美丽和宽广 淳朴和谦逊 C.淳朴和谦逊 纯洁和高尚 坚韧和刚强 美丽和宽广 D.纯洁和高尚 坚韧和刚强 淳朴和谦逊 美丽和宽广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B. 7时50分许,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向大家挥手致意,眼眸中充满了喜悦与坚定。 C.“在冬奥会的时候,航天英雄在为我们加油。这次我代表运动员们祝福航天英雄们一切顺利,平安归来”!武大靖告诉记者。 D.冠军相送英雄,征途注定不凡。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现场,在场所有人依然高唱着歌曲“歌唱祖国”,久久不愿散去。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选用具体的形象来揭示“理解”
的内涵。(4分)
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对人的理解,我们要不断去学习如何理解。理解是天空,让你永远沐浴阳光; , ;理解是暴雨,让你洗刷委曲求全; , 。 6.名著阅读(6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 共9页
(1)请根据阅读方法,完成《海底两万里》的阅读任务。(3分) 阅读方法 方法摘要 阅读任务 小渝同学想要感受海洋历险的刺激,可以阅读时为求更高的效率,暂时跳读的一项内容是( ) 快速阅读 有意跳读与阅读目的无关A.勇救的采珠人 B.海底森林狩猎 或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 C.穿越马尾藻海 D.冰山冰封脱险 (2)结合《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导致祥子“三起三落”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有
哪些。(3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班上将开展以“感受亲情,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分别概括下面句子所揭示的“孝”的内涵。(句式不限)(4分)
①奉养、赡养父母——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 ②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③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2)围绕活动主题,请完善下面海报方案的设计。(4分)
活动主题:感受亲情,孝亲敬老
活动目的:让我们唤醒心灵,感受亲情,尊敬长者,就从现在开始。
活动形式:
活动一 晒晒我家的“档案袋”
设计意图:展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姓名、生日、
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
活动二 ①
设计意图:家风是由祖辈或父母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用以约束、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如敬老孝亲、勤俭持家、诚
实守信、行善积德……
活动三 做做报恩的小事情
设计意图(至少两件事): ②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2) ,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3)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4)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6)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 共9页
“ , ”(刘禹锡《陋室铭》) (7)因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也因为“ , ”
(《木兰诗》),还因为古代不准女子从军,所以深爱家人的木兰才挺身而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完成9~12题。(15分)
卖油翁 欧阳修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A 难以释怀 . C
尝射于家圃 .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矢志不渝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入 .
D 尔安敢轻吾射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全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B.“取”“置”“酌”“沥”等动词,准确地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
C.面对陈尧咨的怒火,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 D.文章构思巧妙,“但微颔之”与“无他,但手熟尔”前后照应。
12.对于陈尧咨射箭,卖油翁“睨之”,而陈尧咨的母亲“杖之”,其原因有怎样的不同?请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要回答。(4分)
①
【链接材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
②
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
③④
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
⑤
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选自《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 共9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20分)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②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③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④“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⑤“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⑥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⑦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⑧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⑨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⑩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⑪“不要掉队呀!” ⑫“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⑬“我们顶着天啦!” ⑭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⑮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⑯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⑰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⑱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⑲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⑳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㉑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 共9页
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3. 选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展开叙述。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完善以下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图。(4分)
14. 文章记叙了在瑶民家攀谈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5. 按照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对话描写的角度) (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比喻修辞手
法的角度)
16. 文章第㉑段画线句意蕴十分丰富。请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0分)
花儿在风里绽放
杜卫东
①今年的春天脚步勤,残冬的最后一场积雪还没有融化殆尽,春姑娘就在赶来的路上了。 ②“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立,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与生长。立春一到,万物复苏,春姑娘的面纱正被微风掀去,她俊俏的容颜是任谁也遮挡不住了。你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她的手何等灵巧,盈盈一握,便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其实不光手巧,春姑娘的胸襟也异常开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从江面冉冉升起,一江碧绿胜过蓝草,多壮观的早春景致!难怪诗人雪莱由表感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的精神,到处有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发草萌,相继脱离冬眠中的梦境苏醒。”
③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起。没有冬天的积蓄,哪里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消融,哪里有江河的奔涌?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天是画家泼洒在宣纸上的山水写意,春天是诗人胸腔中迸发出的深情共鸣,春天是咏唱者献给大地的嘹亮歌声,春天是老师传递给孩子的欢声笑语。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汗水与付出;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成熟与希望;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憧憬与梦想;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明天与辉煌。
④今年的春天脚步勤,因为立春这一天有一朵最美的花儿争先绽放,那就是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勃勃生机和春天带来的万物生长,在精神上是多么契合。奥林匹克沐浴着体育精神之光,满载着人类追求幸福与美好的愿景,春天也带给我们同样的鼓舞和希望。
⑤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伊利斯城邦的奥林匹亚小镇,举办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这是第一届古代奥运会。那时候没有纯金制作的奖牌,冠军的桂冠是一顶用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成的花环。没有盛大的颁奖仪式,没有如潮涌动的人群,甚至没有鼓号和彩旗,但从那时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5页 共9页
候起,和平与友谊就成了奥运会所崇尚的体育精神,并且传递给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⑥五个环环相扣的圆圈,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顾拜旦为现代奥林匹克设计的这个标志,和第一顶古代奥运桂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像一只美丽的花环,生机盎然,把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友谊的心愿,紧紧地连接到一起。
⑦北京是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冬两季奥运会的现代都市。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居民,我为北京自豪。遥想1932年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刘长春只身一人远渡重洋,代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现代奥运会。当时的刘长春,可曾想到九十年后,在壬寅年立春这一天,奥运火炬会又一次在北京的鸟巢燃起?
⑧今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
⑨这句口号令我怦然心动。如果未来是蓝天,我们就做一颗天上的星星吧。把光流注入未来的晨曦之中,让美好的明天引领我们前行的脚步。
⑩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面向未来的起点。春播一粒子,秋收万钟粟,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立春这一天举办,无疑承载着我们的美好企盼。大地上我们播下谷稷的种子,冬奥会我们播下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我们开始聆听种子破土的声音,我们由衷地期待花儿在春风里绽放。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7日 第20版) 17.下面对文章第②段多处引用中外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 B.写出了春风用灵巧的双手装点了美丽的春天。
C.用爱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成全了一派盎然春意。
D.表明作者积累的诗句之多,使文章富有文采。
18.有同学认为第③画线句子应该用比较舒缓的语气来朗读。你觉得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
么?(4分)
19.第⑦段为什么要遥想刘长春只身一人远渡重洋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情景?(4分) 20.今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口号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简要作答。(4分)
21.文中第④段说“今年的春天脚步勤,因为立春这一天有一朵最美的花儿争先绽放,那就是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文末又说“我们由衷地期待花儿在春风里绽放。”前后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四、写作(55分)
22.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作文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不得抄袭。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也如此。
请以“春种”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一路摒弃许多东西,比如嫉炉、自私、冷漠、怯懦、骄傲……但也有许多东西千万不能缺失,比如正直、勇敢、诚信、善良、宽容……这些都是生命行囊中闪光的珍珠,谁把它们弄丢了,谁的生命就会失去一份色彩。
请以“别丢掉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温馨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 共9页
参考答案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A 2.(3分)A 3.(3分)D 4.(3分)A 5.(4分)具体的形象能揭示相应的内涵2分,不同角度2分。
示例:理解是大海,让你胸怀博大宽广; 理解是春风,让你感受和煦舒畅 6.(6分)(1)(3分)C
(2)(3分)①反动势力的迫害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②和虎妞的不
正常的结合,是导致祥子悲剧命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③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
是
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原因。(每点1分)
7.(8分)(1)(4分)②对父母不仅是物质供养,还要敬和爱。③无论在何地方从事何种职
业,
都能使双亲放心。
(2)(4分)示例:①说说我家的好家风 ②如在父母生日时,送父母几句温馨的祝福;给爷
爷奶奶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帮长辈洗碗、洗衣服;提醒爷爷奶奶定期测血压、服降压药等。(各2分)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化作春泥更护花 (2)雄兔脚扑朔 (3)不问苍生问鬼神 (4)谁家玉笛暗飞声 (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9.(4分)D
10.(4分)(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自夸。(2)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各2分) 11.(3分)C
12.(4分)前者是因为陈尧咨射箭厉害只不过和自己倒油熟能生巧一个道理罢了,而他却沾沾
自喜、盛气凌人(2分),后者是因为陈尧咨掌管郡务却不以忠孝来报国,只专注显摆自己个人的射箭技艺。(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13.(4分)A.天黑 到山脚登山 B.夜里 山路上露宿(各2分)
14.(4分)瑶民从刚看到红军时的“惊惶的神情”到“哭”以及与瑶民的对话(2分),表明
红军对瑶民的宣传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瑶民母女二人放下戒备,懂得红军是一心为民的队伍(2分)。
15.(6分)(1)(3分)再现了红军队伍不畏艰难、热火朝天的登山场面(1分),于幽默、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 共9页
风趣的对话中(1分),表现了红军队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分)。(2)(3分)把“山峰”比作“巨人”,把“四围的山”比作“一口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势的险峻、连绵和行军之难(1分),衬托出红军战士镇定乐观的大无畏精神(1分)。
16.(6分)写出了“我”胜利到达山顶的自豪与喜悦心情;点明红军长征的本质;揭示了红军
队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各2分) (二)20分 17.(3分)D
18.(4分)用较为高亢的语气朗读(2分)。因为该句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
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分)。
19.(4分)与北京是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冬两季奥运会的现代都市这一现实形成鲜明
对比(2分),表明新中国今非昔比、走向了繁荣富强,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无比自豪之情(2分)。
20.(4分)意在继承和发扬首届古代奥运会所崇尚的和平与友谊这一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包
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友谊的美好心愿。(各2分)
21.(5分)不矛盾。(1分)“一朵最美的花儿争相绽放”是指北京冬奥会的开幕(1分),
而后一句中的“花儿”是指世界和平与友谊之花(1分)。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立春这一天举办,只是播下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当然就承载着我们对未来幸福与美好的期盼(2分)。
四、写作(55分) 22.评分标准 四类卷 (33―37分)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有感情 五类卷 (0一32分) 不符合题意 内容空洞 中心不明确 一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49一55分) (43―48分) (38一42分) 符合题意 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 感情真挚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过渡较合理 语言通顺 语句较生动 词汇丰富 手法较多样 较符合题意 内容较具体 中心较明确 感情较真实 结构较完整 条理较清楚 详略基本得当有过渡 语言较通顺 有少数语病 词汇不太丰富 手法单一 切合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确立 中心明确 情思独特 构思巧妙 条理清楚 布局谋篇 详略得当 过渡合理 语言流畅 语句生动 语言表达 词汇丰富 手法多样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条理不清楚 详略不得当 详略不得当 语言基本通顺 语句不通顺 有多处语病 有多处语病 词汇不丰富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8页 共9页
书写工整 格式规范 卷面书写 标点正确 注:
字迹清楚 格式规范 标点较正确 错别字极少 字迹较清楚 格式较规范 标点大体正确 有少数错别字 字迹不够清楚 格式大体规范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较多 字迹潦草 格式不规范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较多 (1)无标题或标题不完整扣2分;
(2)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到3分为止。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9页 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