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尹微 李静 苏晓光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要: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和准确的考核与评价,是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顶岗实习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20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在不断增长,有部分学校已更改为2+1或者1.5+1.5的模式。教高16号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体系建设,便成为当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与过程监控,从多角度、多层面切实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可控性及实效性,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意义深远。 1 顶岗实习的内涵及特征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是对高职教育职业化的最好诠释,是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鲜明特点和出路。对高职教育而言,顶岗实习是教学做一体的最好体现,是预就业,是教学过程的继续、延伸及发展,学生经过正规高效的顶岗实习,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2 当前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和企业,这三方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立场及对政策形势的解读不同,因此往往不能达成步调一致。一是学校层面,通过政策导向及就业实践,学校基本已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因此学校是积极主动的;二是企业层面,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用工荒,面对相对廉价又好组织、好管理的学生,接纳的积极性很高;也有部分精密的技术企业,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是额外负担,缺乏长远的、双赢的培养观念;三是学生及家长层面,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不愿吃苦,而且个性过强,不愿服从学校的安排;部分90后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愿让孩子进行顶岗实习。 2.2 过程管理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由于部分专业的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能力有限,比如大部分旅行社都只能接受三四名实习生,这样就造成一个班的学生可能分散在不同的七八家实习单位。
第二,校内指导教师数量的不足,或者是指导老师跟踪不到位,比如酒店管理的教师应该也在酒店吃住,与学生始终在一起,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到了解学生所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但碍于酒店及个人、家庭的原因,很少有学校能做到指导教师的真正跟踪指导,导致实习过程管理松散。
第三,考核评价问题。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也存在很多与实际形势不想符合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多数学校考核评价体系落后,还是传统的学科考核模式,还往往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主要标准;二是往往是顶岗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评价的时效滞后;三是主要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评价,顶岗实习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往往是企业的员工,这样就造成了评价主体的不全面。
第四,学生安全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单薄,生产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及各种社会问题事故。而安全保障又始终应该是顶岗实习的基础,所以也是管理的难点所在。
第五,权益保护问题。当前,我国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还处于空白阶段,顶岗实习在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往往是以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及参照其他相关法律,无法做到有法可依。一旦出现工伤、薪酬等权益方面的纠纷问题时,学校比较被动,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 3.1 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应建立完整的管理网络体系,建立由企业高层和学院院长为首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建立由系主任、系书记、企业中层、辅导员和指导教师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小组。 3.2 过程监控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质量监控,重点是整个实习过程的管控,从实习前期的动员,注意事项的讲解开始给学生打预防针,再到入职初期的兴奋期,瓶颈期,到倦怠期,最后结束期,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监管,控制,切实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制订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可以将企业的实习经历根据时间、实习工种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习表现,弹性的对学生跟踪管理,为学生提供服务保证。具体可以做一下双学籍制及双导师制两方面的尝试。 3.3 沟通保障体系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90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经常运用的沟通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而不是传统的沟通方式,才能做到有效沟通与管理。例如,可以建立顶岗实习QQ群,不仅要学生加入QQ群,企业员工、领导及指导教师、学校领导都要加入,随时关注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复并解决,同时建立校方和企业方共建的微博,及时发布各种实习动态及信息,同时建立微信群,通过语音,图片等形式培训、鼓舞学生,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实现无缝对接。 3.4 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
学生的顶岗实习,已经完全区别于校内的传统教学,在考评上也应建立全新的体系。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成绩评定应该是动态的,多元的,灵活的,并且要充分根据不同企业和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评定。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技能提高程度及社会认知的成熟度。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东.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作者简介:尹微(1980-),女,辽宁铁岭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管理,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李静,女,讲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苏晓光,女,讲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