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的探讨

来源:抵帆知识网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的探讨

鉴于职业院校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高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成为重要的实现途径。作为室内设计专业一线教育工作者,笔者以威海职业学院为例,结合自身顶岗实践经历,对高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进行全面反思,提出了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实施途径的探讨,力图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的途径,最终形成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标签:双师型;高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外在动力探究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毕业生工作在企业一线,企业的实践工作就对学生提出了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双重要求。企业的先进技术、人员岗位需求,使学生迅速从学校“学生”成长为企业“员工”。在象牙塔的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训课的培训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素养,但是对于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缩短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上能结合企业实际,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教师不能脱离企业,需要与企业加强沟通,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运行机制,产品的生产过程等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深度沟通。鉴于以上要求,教师只有走进企业,实际工作才能真实的感受,切身体会企业的用人需求,运作机制,才有最契合企业的教学方向。从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是顺应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外在动力需求。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结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结构现状分析,就笔者工作的威海职业学院,师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由技校合并而来的中专教师,经过培训成为高职教师;二是高等本科院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并且已经成长为职业院校授课的主力军;三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通过招聘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就笔者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中占有大部分比例的是从“高校校门”进“高职校门”的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重要的授课师资。但是他们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理论知识更新不够,动手操作性差,不能担负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高职院校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就是将专业课教师分配到企业顶岗锻炼,迅速成长为职业院校需求的技能型教师。

从自身情况分析,我作为一名从高校毕业进入威海职业学院的年轻教师,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高学历、低技能的状态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特殊要求。高职教育强调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教

育。鉴于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学校长远发展,企业顶岗成为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策略和路径分析

(一)全面认识教师到企业顶岗重要性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特定职业背景的要求,是队职业文化传递者的特殊要求,是提升教师基本功的重要途径;顶岗实践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改善专业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技能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教师了解当下行业发展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并据此推动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政策执行力尚待加强

在学校层面为了确保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可以根据顶岗实习教师现有的情况来指定具体的顶岗要求。例如在本专业发展基础上、结合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来确定顶岗的具体岗位,从而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的工作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具体开展顶岗实习活动。教师层面本着“真顶岗、顶真岗”的要求,要提前考察企业,梳理具体工作任务,找到适合专业需求的岗位来完成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各系部要与企业做好沟通联络工作,并做好教师顶岗岗位、任务等方面的检查;通过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切实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起来。

(三)建立完善的顶岗实践考核制度

学校教务处及系部教学班统筹做好教师顶岗实习期间的检查、监督和服务工作;从职业院校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去企业顶岗是关乎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件大事,教务处、各系部要根据教学工作综合考虑,既要做好教师的顶岗指导和考核工作,又要保障教师的各项权益,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顶岗结束后,要求教师有技能、有产品、有成果,教师能够明确掌握了哪些技能,能生产设计出什么产品,收获了哪些成果,技能与成果要具有可展示性、可操作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集培养学生,教师自身成长,学校长远发展为一体的有效方法。作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学人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熟悉专业工作机制,独立完成公司项目和先进的理论知识,这都要求专业教师通过到企業实地动手才能达到“双师型”的要求。建立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以此深入校企合作从而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成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吴炳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