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来源:抵帆知识网


1、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1.1、码头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1)码头疏浚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2)根据设计图纸用毛竹杆标识航道底宽线,坡顶线标志,标志应稳定牢固 3)卸泥地点的确认

卸泥区为设计位置或业主指定位置,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批 4)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码头疏浚工程拟采用链斗式挖泥船和抓扬式挖泥船,配合载重800吨的自航驳进行疏浚。

5)水下开挖

拖轮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将挖泥船和泥驳通过缆绳固定,挖泥船按照要求将

自测 出现浅点 泥驳装载 挖泥 施工展布 疏浚工艺流程

放样 设置导标 GPS定位 抛泥 竣工测量

河床的碎石等抓到泥驳里,满载后,拖轮将泥驳拖运至业主指定的区域进行弃渣转运,再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循环作业。

6)卸泥

用将满载泥驳运至就近的码头上岸,按要求堆置到20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190m)以上,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一部分到指定抛泥区进行弃渣。

1.2港池维护性疏浚 1)施工机具

疏浚作业采用2m3抓斗式挖泥船,配合377kw拖轮及60m3开底泥驳进行。 2)放样:根据设计资料,利用全站仪在一岸或两岸放设四组导标,设立显著标志,分别标示控制作业区的四个角点,以便于施工船上操作人员随时掌握疏浚位置,准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

3)定位

挖泥船由拖轮拖带至施工区域,由交通艇配合,向四周逐根伸放锚固缆绳,将其埋置于事先挖设好的锚位上,锚固稳定;待全部纲缆放设到位并锚固稳妥后,拖轮驶离挖泥船,挖泥船按照岸设导标的指示,通过收放前、后、左、右锚缆,准确到达施工区域,完成定位。

4)疏浚

放下抓斗至河底;拖轮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将挖泥船和泥驳通过缆绳固定,挖泥船按照要求将河床的碎石等抓到泥驳里,满载后,拖轮将泥驳拖运至业主指定的区域进行转运,再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循环作业。当该位置的水深通过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挖泥船放松一侧锚固钢缆适当长度,同时收紧另一侧锚固钢缆同样长度,固定钢缆,重复上述内容,直至该断面河底高程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挖泥船放松两侧锚固钢缆适当长度,同时放松尾锚钢缆并绞紧主锚钢缆,挖泥船被牵引至下一断面,开始下一断面的疏浚作业。

5)除渣

泥驳停靠在挖泥船一侧,当渣堆达到载重高度时,缓慢松动泥驳锚缆,使其处于半锚固状态,泥驳在水流的作用下,逐步下滑,待与其对应的挖泥船于适当的卸渣位置,固定泥驳钢缆,泥驳继续装载渣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泥驳装满。挖泥船停止作业,拖轮绑靠泥驳,固定缆绳后,松开泥驳与挖泥船之间的连接缆绳;泥驳在拖轮的拖带下,驶向指定的区域进行转运。已事先停靠在挖泥船一侧、

装载泥驳上游的另一艘空载泥驳,通过松动前后钢缆,将该泥驳滑移至适当的装渣位置,固定钢缆;挖泥船重新启动作业。

6)质量控制

施工开挖超深0.3m,超宽2m,卵石、坚硬及硬粘土设计边坡1:3;施工边线区域内不能出现浅点。挖泥船移动横向距离不能大于50cm,纵向距离不能大于4m,确保挖泥施工无漏挖;弃渣时应倒入指定抛泥区,并随时注意抛泥区深度;在挖泥船上配置GPS和电脑,由测量人员不定时测量水面高程,监控施工区域及确定挖泥深度;施工船舶在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之后方能进行挖泥作业。挖泥船定位准确,并经常校核,锚定牢固;弃渣时应倒入指定抛泥区,并随时注意抛泥区深度;挖泥船施工时,派专人进行瞭望,密切注意上、下游船舶的过往情况。设计底边线以内水域不存在浅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