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幼儿园非专业教师成长

浅谈幼儿园非专业教师成长

来源:抵帆知识网
浅谈幼儿园非专业教师成长

一、非专业教师特点分析

非专业教师是指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或未参加全日制学前教育培训,但持有教师资格证和上岗证的幼儿教师。这些教师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个性张扬,年轻充满朝气

这些教师通常是以80、90后的为主,他们往往是刚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这些人通常是身赋才华,很多都有一技之长,他们思想活跃,敢于创新,敢于冒险,他们在工作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高涨的工作热情,他们经常会打破常规,独辟蹊径,寻求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 2.理论和现实脱离,工作压力大

面对专业的学前教育毕业的学生,他们显得相对自卑,他们对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差距感到疑惑,他们缺乏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及保教技巧和方法,很多甚至对于教育行业没有任何接触,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认识和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观,面对能力强的同行他们表现的不自信,承受挫折的能力教差,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 3.急需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非专业的新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既缺少对儿童心理特征的认识,又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指导,很多时候他们都靠自己的摸索或是模仿去面对繁琐的工作。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这些需要专业的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有非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特长

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新教师都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特长突出。例如,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在艺术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他们具有较高的演唱和弹奏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老师,则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他们擅长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老师,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剖析幼儿心理特征,稳定幼儿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自我发展。

二、非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专业知识的匮乏

非专业的新教师对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以及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他们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指导,缺乏具备成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面对新的工作新的工作环境,他们经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类型的书刊或是集训中及时弥补自己在专业能力方面的弱势。 2.职业认识度不高

非专业的新老师中很多都不是教育行业,他们之前有可能想着从事其他行业,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他们往往对教育行业认识不足,以为幼儿教师只不过是陪孩子做做游戏而已,却不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极其的重要。他们一开始迈入这个行业通常对幼儿教师的认识度不高,也没有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崇高的职责和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3.实践工作不科学

非专业的老师在刚迈入工作的初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带班能力欠佳,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等上。他们在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常没有一个合理而又科学的处理方式,很多时候容易犯错。例如,不知道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意识,如何观察和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如何设计教育活动,如何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等等。他们往往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依据,实施教学活动。有时候一节活动的时间被无限的延长自己却浑然不知,有时候自己的活动设计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也没有及时纠正,他们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满堂灌”的错误现象,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及时的反思,只是过分的重视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非专业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1.加强专业培训,理顺工作思路,开启幼教希望之窗

对于非专业的新教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让这些即将迈入幼教工作的新老师从第一时间获取有关于幼儿园的工作知识和幼儿园办学体系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幼儿园的环境创建、一日活动的安排、工作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等等,从思想上给这些特殊的老师群体以启迪,让她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又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和感知,这样做对她们尽快度过工作适应期有很多的帮助,让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都有所准备。让他们对新工作充满期待和无限的热忱。同时,我们应该将培训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利于非专业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他们定期开展教

学教研培训,同时挖掘其身上的潜能,让他们扬长避短在工作上树立信心,摆正工作心态,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2.促进专业引领,激活同伴互动,开放园际交流之门

非专业的新教师相跟普通的新教师一样,他们也需要同行的支持和优秀教师们的引领。老教师们应该多关注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新伙伴,新搭档,努力营造平等合作、轻松自在的的人际交往环境。多给新老师犯错的机会和学习的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专业新教师的成长。开展分层管理、按需分配、名师带徒的园本培训模式和园际交流的互动模式,切实了解非专业新教师的内心需求,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我们应给予非专业新教师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如园内大型活动的主持和策划,让他们献计献策,想出金点子,为园内各类活动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让非专业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验集体的关怀与温暖。

(1)分层管理

我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实行了“分层管理”的策略。即按照教师的入职年限进行划分管理,分成了“青青芽组”、“小荷组”、“领航组”三个组别,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磨课、共同研讨的方式,建立了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消除了非专业新教师的入职恐惧感,他们可以在同年限的教师的学习和借鉴中,不断摸索成长。 (2)按需培训

我们幼儿园考虑到非专业新教师入职存在的种种困惑,还实行“按需培训”的策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一个非专业新教师的真实需求,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安排对应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非专业新教师的艺术感悟能力和钢琴弹奏能力。我们为他们定期组织歌曲弹奏的专题培训。有效提高非专业新教师们学习钢琴伴奏的能力,消除了他们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 (3)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是我园针对新教师采取的传统培训模式,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园内的资深教师,形成“一对一”的结对形式,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的教学实践的观摩、模仿,虚心求教,一览优秀教师的风采。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模式,让“师傅”上“徒弟”上过的课,真正实现\"师傅\"的专业引领作用。我园整合园内优质资源,大力推行\"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引领非专业新教师专业成长。

(4)园际交流

我园为非专业的新教师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如“区域联动教学观摩”、“新手上路”等多种形式,给更多的非专业的新教师更多的园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做不仅扩大了非专业新教师的眼界,让他们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和专业信息,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树立了职业自信心,这对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注重自身修养,搭建反思平台,开拓幼教发展之路

教学反思作为幼儿发现自我、改善自我的行为策略,对非专业新教师的成长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教学反思包括两种,一种是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反思,即通过对幼儿教育日常工作中某些包含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育情景片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一种是对自己行为、教育理念、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方面的反思。教学反思对于非专业的新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的一日生活中,新老师往往会出现有应接不暇、举足无措的局面,忙碌的一天会让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新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思考各类讲座带来的启示,那么他们的学习教学经验便会流于形式。其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教师教学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师应如实的记录且不加任何的分析和解释,当材料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幼儿的反应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引导更加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新教师进行反复推敲,为日后的教研作提供良好的素材。因此,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非专业新教师向善于研究、思维缜密、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迈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非专业的新教师是幼儿教育者中的新生力量,他们独具个性,自信张扬,他们身上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无限的创造可能,但他们的职业成长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深刻思考,总结对策,以便更好的帮助非专业新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明确自己的定位,使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幼教道路的起点上走顺走好。相信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会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逐渐成为幼教事业中的领跑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