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庆节的意义和象征_国庆节的节日风俗

来源:抵帆知识网
国庆节的意义和象征_国庆节的节⽇风俗

在这个秋⾼⽓爽的⼗⽉,在这喜悦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个盛⼤的节⽇⼀⼀国庆节。下⾯是⼩编整理的国庆节的意义和象征_国庆节的节⽇风俗,欢迎⼤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国庆节的意义和象征1、意义

国庆节有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义,是⼀种国家的最重要的节⽇之⼀,不仅可以增加整个民族的⾃信⼼,还可以体现出国家的凝聚⼒,从⽽发挥政府的号召⼒,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较⼤的帮助。

2、象征

国庆节象征着⼀个独⽴国家的诞⽣,是伴随着国家的诞⽣⽽出现的,反映了⼀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节以⼀种特殊的纪念⽅式成为全民性的节⽇形成,便有着国和民族凝聚⼒的功能。

3、由来

我国的国庆节为10⽉1⽇,在1949年10⽉1⽇那⼀天,在北京举办开国⼤典,中央⼈民政府主席⽑泽东宣告中华⼈民共和国成⽴,并且把这⼀天定为了我国的国庆节。

国庆节是中国的传统节⽇吗

国庆是法定节假⽇,并不是传统节⽇。中国传统节⽇有除⼣、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传统是指⾃古就有,流传下来的。我国的国庆节是1949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设⽴的

1949年10⽉1⽇,是新中国成⽴的纪念⽇。这⾥应该说明⼀点,在许多⼈的印象中,19 年的10⽉1⽇在北京天安门⼴场举⾏了有数⼗万军民参加的中华⼈民共和国开国⼤典。其实们头脑中的这⼀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1⽇在天安门⼴场举⾏的典礼是中华⼈民国中央⼈民政府成⽴盛典,⽽不是开国⼤典。实际上,中华⼈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华⼈民共和国的成⽴,早在当年10⽉1⽇之前⼀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典”,⽽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21⽇。这⼀天,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筹主任⽑泽东在政协第⼀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

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国委员会第⼀次会议上,鲁迅的夫⼈许⼴平委员发⾔ “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应有国庆⽇,所以希望本定把10⽉1⽇定为国庆⽇。”⽑泽东说“我们应作⼀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2⽉2⽇,中央⼈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民共和国国庆⽇的决议》,规定每年⽉1⽇为国庆⽇,并以这⼀天作为宣告中华⼈民共和国成⽴的⽇⼦。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1⽇成为了全国各族⼈民隆重欢庆的节⽇。庆⽇,所以希望本定把10⽉1⽇定为国庆⽇。”⽑泽东说“我们应作⼀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国庆节节⽇风俗

国庆节为新中国成⽴的纪念⽇,过国庆节形成的⼀些风俗属于新风俗。主要包括:1、庆祝活动。

往往是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庆祝活动,如群众庆祝集会、国家层⾯的国庆招待会、⼗年⼀⼤庆阅兵活动、国庆电视晚会等等。

2、悬挂国旗,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庆;⼴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球,⽤欢乐的⽓氛来迎接国庆。政府、企业、个户门外都悬挂国旗,红旗飘飘。

3、旅游。

国庆长假加上⾼速公路免费,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相较之前富裕许多年来国庆旅游成风,景区游客爆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