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初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卷 (1)

2017年初一新生入学分班测试语文试卷 (1)

来源:抵帆知识网
小升初衔接班阶段测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畅游文言文(50分) 一、诗歌理解及默写。(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3.__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如梦令》)

4.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_______ 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6.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7.______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10._______________,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1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12、《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描写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1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鸟儿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是: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0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

①不亦说( )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6分)

1

①有朋自远方来( ) 温故而知新 (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④传不习乎( ) 3.翻译(6分)

①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填空。(4分)

《〈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 (2)吾今死矣,子可去( )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65分) 1、看拼音写字、词语。(5分)

shuò kuí zhì tì bìn

( )果累累 ( )梧 ( )童 抽( ) 两( )斑白

2、下列词语读音只有两个是正确的,找出来在括号里写序号。 ( ) ( ) ( 2分)

①汲水(jì shuǐ) ②忌讳(jì huì) ③璀璨(cuī càn) ④基础(jī cǔ) ⑤惩罚(chěnɡ fá) ⑥凝视(línɡ shì) ⑦愧疚(kuì jiū) ⑧怜悯(lián mǐn) 3、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括号里。(4分)

丽 ( )

瑰 ( )

2

⑶ 郑重其事 切而不舍 迷惘 眼

帘 ( ) ⑷

雅 ( )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序号。(4分) 异:①不寻常;②不相同;③奇特;④别的。

⑴许多华侨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心中牵挂中国。 ( ) 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异.想天开! ( ) 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考出好成绩!” ( ) ⑷侦察兵发现前面情况异.常,立刻报告指挥员。 ( ) 5、将下列成语按要求分类,在横线上填序号。(4分)

①惊恐万分②神采奕奕 ③美不胜收 ④心惊肉跳 ⑤门庭若市 ⑥容光焕发 ⑦水泄不通 ⑧桃红柳绿

⑴ 形容人多的: 。⑵ 形容人精神好的: 。

⑶ 形容景美的: 。⑷ 形容担惊受怕的: 。

6、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⑴军士低着头对我说:“我怕您嫌水少,就在岸边又用江水灌满了瓶子。” (改为转述句) ⑵古井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改为比喻句)

⑶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的故事在不断地提醒没有放弃好奇心的人们。 (缩写句子)

⑷微笑是和煦的春风,化解着心中的薄冰。(仿写句子) 微笑是 , 。 7、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描写?在括号里填序号。(4分) ①语言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神态描写 ④心理描写

⑴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 )

他!” ( )

⑶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

吗?” ( )

郁。

3

( )

8、用修改符号把下面这段话的错误改正过来。(共有4处)(4分)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哪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9、 把课题、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6分)

(l)杜甫 (l)《鸟的天堂》 (l)桑娜 (2)安徒生 (2)《穷人》 (2)诸葛亮 (3)罗贯中 (3)《火柴的小女孩》 (3)武松 (4)列夫·托尔斯泰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小女孩 (5)巴金 (5)《景阳冈》 (5)作者 (6)施耐庵 (6)《草船借箭》 (6)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其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 。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4分)。 备选字:心 理 事 益 更 莫 无 为 做 身 神

上联:有 关 家 国 书 常 读 下联: 12、对《泊船瓜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A、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B、一个“绿”字,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增加了生动性,着意创造了一种意境。。 C、“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D、“明月何时照”诗人采用疑问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13、排列乱句。(3分)

( )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

( )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 )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

( )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 ( )不时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

( )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

4

14、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生来就有的,(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15(1)春暖花开之季,四望亭旁的文津园内,芍药盛开,一位中年妇女,正准备摘芍药花,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劝说她不要摘花。(5分)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 ___。 大草原: _________。 长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世界(35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9分)

父 亲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忙忙乱乱地奔波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来电话,说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实的石头……听到这里,.....................我的泪水就一下子滚了下来。于是,连忙推开身边所有的工作,( )地往家赶。 在村口的路边,余辉中,父亲终于看到他( )的儿子出现了。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憨笑着。

吃过简单的晚饭,聊了一阵家常,窗外夜色朦朦,虫鸣声声。我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眼中露出难色,说:“嗯,睡吧。”随后就站起身往外走,“爸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着说:“我是您的仔,您也打鼾,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好吧。”然后就开始脱鞋宽衣。我跳上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鸣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是寂静一片。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整整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 常用脚把他踹醒,叫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感到心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舒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悄悄地起来,轻轻给我掖好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温情的手在我脸上拂过时,我嗅到了一缕特殊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出了眼眶。父亲的手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应道:“睡吧。”

5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 2.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3.研读词句,回答问题。(6分)

⑴文中带点的句子“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实的石头„„”,你是怎样理解的? ⑵为什么说父亲摸我脸的手是“粗糙而又温情”的?

4.按要求填空。(3分)

⑴短文倒数第四自然段用了 的叙述方法。

⑵短文写我以前同父亲共睡一床时都打鼾,把两人的鼾声比做成 。

5. 短文写我和父亲睡觉以后,用了两处景物描写,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6. 短文抒发了我和父亲之间怎样的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21—24题。(16分)

幸福铃声

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做好的;盖的被子,棉花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

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毛线,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有一个师兄一直和我每月去做义工,他说他也要给您“打电话”!我们寝室昨晚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6

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傻丫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漓江出版社《66个纯情唯美故事》,作者:徐薇) 21.感知动人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品读生动细节——文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试品读下列两处并作简要分析。(6分)

(1)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揣摩人物语言——接到女儿的来信,父亲知道了自己生日那天女儿想让他接听电话,听她说“生日快乐”后,父亲会怎样说?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出父亲所说的话。(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领悟深刻主题——文章以“幸福铃声”为题,可文中的父亲却从未接听过女儿的电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幸福铃声”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衔接班阶段测试卷

第一部分:畅游文言文(50分) 一、诗歌理解及默写。(20分)

1.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3.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4.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7.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南宋诗人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9.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10.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1、曹操《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2、《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描写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鸟儿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0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4分)

①不亦说(yuè通悦,愉快,高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yùn 恼怒)

③学而不思则罔(wǎng 蒙蔽,欺骗) ④吾日三省吾身(xǐng检查;察看;反省)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6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朋友;弟子;志同道合的人) 温故而(就)知新 (旧的) ②人不知而不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想做) ③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 ④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3.翻译(6分)

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填空。(4分)《〈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抛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离开 )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重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这种败坏道义求得生存的行为,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我们是一群不讲仁义的人,却进入了讲仁义的国度!

8

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寓意: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

从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 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65分) 1、看拼音写字、词语。(5分)

shuò kuí zhì tì bìn

(硕)果累累 ( 魁 )梧 ( 稚 )童 抽( 屉 ) 两( 鬓 )斑白

2、下列词语读音只有两个是正确的,找出来在括号里写序号。 ( ) ( ) ( 2分)

①汲水(jì shuǐ) ②忌讳(jì huì) ③璀璨(cuī càn) ④基础(jī cǔ) ⑤惩罚(chěnɡ fá) ⑥凝视(línɡ shì) ⑦愧疚(kuì jiū) ⑧怜悯(lián mǐn) 3、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括号里。(4分)

丽 ( )

瑰 ( )

帘 ( ) ⑷

雅 ( )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序号。(4分) 异:①不寻常;②不相同;③奇特;④别的。

⑴许多华侨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心中牵挂中国。 ( ④别的 ) 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异想天开! ( ③奇特 ) 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考出好成绩!” ( ②不相同 ) ⑷侦察兵发现前面情况异.常,立刻报告指挥员。 ( ①不寻常 ) 5、将下列成语按要求分类,在横线上填序号。(4分)

①惊恐万分②神采奕奕 ③美不胜收 ④心惊肉跳 ⑤门庭若市 ⑥容光焕发 ⑦水泄不通 ⑧桃红柳绿

⑴ 形容人多的: ⑤门庭若市 ⑦水泄不通 。⑵ 形容人精神好的:②神采奕奕 ⑥容光焕发 。

⑶ 形容景美的:③美不胜收 ⑧桃红柳绿 。⑷ 形容担惊受怕的:⑧桃红柳绿 ④心惊肉跳 。

9

6、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⑴军士低着头对我说:“我怕您嫌水少,就在岸边又用江水灌满了瓶子。” (改为转述句) 军士低着头对我说,他怕我嫌水少,就在岸边又用江水灌满了瓶子。 ⑵古井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改为比喻句) 古井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3)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的故事在不断地提醒没有放弃好奇心的人们。 (缩写句子) 故事提醒人们。

⑷微笑是和煦的春风,化解着心中的薄冰。(仿写句子) 微笑是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

7、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描写?在括号里填序号。(4分) ①语言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神态描写 ④心理描写

⑴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 动作 )

他!” (语言 )

⑶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

吗?” ( 心理 )

郁。 (神态)

8、用修改符号把下面这段话的错误改正过来。(共有4处)(4分)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生)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哪(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9、 把课题、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6分)

(l)杜甫 (l)《鸟的天堂》 (l)桑娜 (2)安徒生 (2)《穷人》 (2)诸葛亮 (3)罗贯中 (3)《火柴的小女孩》 (3)武松 (4)列夫·托尔斯泰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小女孩

(5)巴金 (5)《景阳冈》 (5)作者 (6)施耐庵 (6)《草船借箭》 (6)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12、文学常识,填空(4分)

(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林冲 。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其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关羽 。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中找

10

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4分)。

备选字:心 理 事 益 更 莫 无 为 做 身 神

上联:有 关 家 国 书 常 读 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 12、对《泊船瓜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A、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B、一个“绿”字,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增加了生动性,着意创造了一种意境。。 C、“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D、“明月何时照”诗人采用疑问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13、排列乱句。(3分)

( 2 )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

( 5 )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 1 )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

( 4 )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 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

( 3 )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 14、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果 )人们没有记忆力,(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不是 )生来就有的,( 也不是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而是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15(1)春暖花开之季,四望亭旁的文津园内,芍药盛开,一位中年妇女,正准备摘芍药花,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劝说她不要摘花。(5分)

这位女士您好,看这芍药开的多么灿烂,我们应该让它一直灿烂下去,直到它落花成泥碾作尘的那一天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 ___。 大草原: _________。 长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 ________ ________。(1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世界(35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9分)

父 亲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忙忙乱乱地奔波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来电话,说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实的石头……听到这里,.....................我的泪水就一下子滚了下来。于是,连忙推开身边所有的工作,(马不停蹄、一刻不停)地往家赶。

11

在村口的路边,余辉中,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了。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憨笑着。

吃过简单的晚饭,聊了一阵家常,窗外夜色朦朦,虫鸣声声。我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眼中露出难色,说:“嗯,睡吧。”随后就站起身往外走,“爸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着说:“我是您的仔,您也打鼾,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好吧。”然后就开始脱鞋宽衣。我跳上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鸣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是寂静一片。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整整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 常用脚把他踹醒,叫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感到心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舒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悄悄地起来,轻轻给我掖好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温情的手在我脸上拂过时,我嗅到了一缕特殊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出了眼眶。父亲的手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应道:“睡吧。”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 2.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3.研读词句,回答问题。(6分)

⑴文中带点的句子“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实的石头„„”,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身躯比作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的专注而凝固,说明父亲守望时间的长久。表现了深切的思念与坚定的盼望。 ⑵为什么说父亲摸我脸的手是“粗糙而又温情”的?

“粗糙”是父亲平时辛苦劳作留下的,“温情”是父亲对我充满关爱。“我”与老父之间的“父子深情” 4.按要求填空。(3分)

⑴短文倒数第四(三)自然段用了插叙的叙述方法。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⑵短文写我以前同父亲共睡一床时都打鼾,把两人的鼾声比做成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6. 短文写我和父亲睡觉以后,用了两处景物描写,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7. 短文抒发了我和父亲之间怎样的感情?(4分) 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21—24题。(16分)

幸福铃声

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做好的;盖的被子,棉花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

12

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

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毛线,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有一个师兄一直和我每月去做义工,他说他也要给您“打电话”!我们寝室昨晚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傻丫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漓江出版社《66个纯情唯美故事》,作者:徐薇) 21.感知动人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3分)

答: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每个周末给父亲“打电话”报平安,父亲跑十里路去镇上的小商店听女儿的电话铃声,却从来不接电话。(意思对即可)

22.品读生动细节——文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试品读下列两处并作简要分析。(6分)

(1)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1)表现父亲去听女儿打来的“电话铃声”时一路的兴奋和知道女儿一切都好之后内心的喜悦。

(2)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2)生动的梦境,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23.揣摩人物语言——接到女儿的来信,父亲知道了自己生日那天女儿想让他接听电话,听她说“生日快乐”后,父亲会怎样说?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出父亲所说的话。(3分) 答:23.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语意相近,符合语境即可)

24.领悟深刻主题——文章以“幸福铃声”为题,可文中的父亲却从未接听过女儿的电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幸福铃声”的理解。(4分)

答:24.父亲不接女儿的电话,只听电话铃声,当然是为了节省话费;父亲每周去听一次女儿打来的电话铃声,只是为了让电话铃声证明女儿平安。那电话铃声,不再是普通的电话铃声,它饱含亲情,饱含思念,凝聚着父亲和女儿的千言万语,因而成了“幸福铃声”。(意思对即可)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五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