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浅析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来源:抵帆知识网


酒文化与酒水管理

完成时间: 2014 年 6 月7 日

题 目: 浅析中国茶的发展—— 以黄山毛峰为例

学 院: 旅游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郑小燕

学 号: 21104021081

浅析中国茶的发展

——以黄山毛峰为例

1.目录

2.引言

3.中国茶的重要性

4.中国茶的类型

5.茶在中国的分布区

6.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茶发展遇到问题的原因

8.改变中国茶现状的措施

9.总结

引言

说起茶,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有着悠久茶史的中国。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文化。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曾这样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言明了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茶在很久以前就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有着多彩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作为举国之饮,茶被赋予了许多的内容。茶文化中的养生术,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的青睐。茶能清心明志,显示我们高雅的修养。茶正在以其深刻的内涵及养生保健功能被誉为21世纪“最文明的饮料”。

1.茶的重要性

在许多人心目中,茶是人类文明以来最古老的饮料,茶浓厚的文化底蕴背后隐含着的对人类健康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茶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人体中必须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因此,多饮茶即能补充多种营养,增强体魄,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称为“万病之药”。 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养心,五能修生。茶对于人有如此重要作用,其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茶的根本。

许多人通过一些媒体、网络了解到关于茶的健康知识,比如说: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料,其成分非常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决定了茶的各种特性。据既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茶叶中的化合物大概有500多种,其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类,主要包括蛋白质、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生物碱、糖类、有机酸、少量矿物质等。茶叶的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我们叫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当然,我们也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叶,使其“各尽其能”地在体内发挥作用,是自己能达到养生目的的喝茶方式之一。一年有四季,各季气候各不相同,所以饮茶方面也要与四时相应,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在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赋茶,写茶,演茶等多方面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然而在经济社会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喝茶的程度,却忽视了茶的本质。

2.中国茶的类型

2.1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等特点,其制作工艺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以分为炒绿清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绿清茶(滇绿)。

绿茶以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为典型代表。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

2.2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红茶加工时不经过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捻揉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其名即得自其红色茶汤。

主要名品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功夫红茶,宁红红茶等

2.3黑茶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云南的普洱就是其中一种。黑茶又分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和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以及云南的“紧茶”、“边茶”“饼茶”、“方茶”、“圆茶”等。

2.4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种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的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

稍微发红。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醇厚。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镶红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为复杂费时,泡法也最为讲究,所以喝乌龙茶又被称为喝功夫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冻顶乌龙等.

2.5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经过闷堆渥黄的工序,因而形成黄叶,黄汤。主要种类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海马宫茶等。

2.6白茶

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外形,香气和滋味均佳。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的茸毛完整的保留下来。茶汤色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不同品种。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发展,中国六大茶各自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地的推崇。

3. 茶在中国的分布区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茶树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

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地带、气候、土壤特点,可划分为 :

1、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包括黔、川、渝、滇中北和藏东南。该区年降水较丰富,雾日多,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的种类也较多。适制绿茶、红茶、普洱茶、边销茶和花茶等。

2、华南茶区:包括闽中南、粤中南、桂南、滇南、海南、。该区高温多湿,全年降水量可达1500mm,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该区茶树资源极其丰富,适宜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青茶和花茶等。

3、江南茶区:是中国的重点茶区,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整个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量比较充足,茶历史悠久,历史名茶甚多。是发展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4、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西、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该区因昼夜温差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适制绿茶为主。

4.中国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茶虽然历史悠久,在中国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甚至在世界市场上都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如果不给它创造一个更加天然的生存环境,稳定的市场环境,那么在中国茶及各种与茶有关的产业也将面临挑战,从而制约着中国茶的进一步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年以来,受国家惠农和各地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中国茶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国茶园面积达153.3万公顷,茶叶产量116.5万吨,茶叶出口达28.9万吨。2008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61.3万公顷,茶叶产量124万吨,茶叶出口29.7万吨,茶园面积以每年近1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而茶叶产量比2000年增长近53.77%。而各地还在积极鼓励增加茶园面积,促进茶叶产量。随着茶叶数量的迅速增

长,中国茶叶“卖难”的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内销市场上,消费者消费能力明显下降,虽然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但是面对市场这么一块固定的蛋糕,总还是不够分的,选择了这一种,意味着就要放弃那一种,所以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而放眼看国际市场,中国茶叶的出口比较艰难,时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难”,茶叶的出口增长一直较为缓慢。到今年年底,我国茶叶出口量有望突破30万吨,这与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地位显得有些不相称,而更为甚者,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平均每公斤也仅有2美元,出口多以中低档茶叶为主,许多出口茶叶企业多是微利,有的出口企业甚至“赔钱赚吆喝”,目的是为了这个产业能够持久兴旺。而国际市场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间茶叶小组秘书长常凯松介绍,全球茶叶供给和需求并不平衡,各国应努力拓展消费市场。而在出口方面,中国茶叶还面临着农残等贸易技术壁垒和价格的恶性竞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然而受伤害最深的还是我们的茶农,他们花了大把心血在种茶上面,希望茶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可是面对国内国外的惨淡市场前景,面对微薄的盈利,他们也只能默默接受。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茶农经济的受损?我们又该通过何种途径加以挽救?值得我们去深思。

5.茶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针对中国茶及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及时措施去解决和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保护好我们的传统,弘扬好我们的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影响力。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造成现状的多种原因,我们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总结:

5.1内部原因:

中国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专业的栽培技术和有关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改

进,总是沿着既定的模式来进行重复种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茶品质,而且总会给人以平淡,单调,缺乏创新的感觉,而且真正的好茶也需要加强宣传,对于真正懂茶的人来说,可能会一眼看出茶的品质,可是在市场上真正懂茶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喝茶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他们甚至不会计较茶好与不好,而更多以关注茶的价格来判断茶的质量,因此我认为中国茶要想真正做好,就必须又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细分,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消费水平来制定市场战略,划分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前两者可以适当结合当地旅游业,借助旅游市场这个平台来促进销售。

5.2外部原因: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赶,有时连好好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坐下来慢慢品一杯茶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快消饮料,快消饮料因其口味独特且多样,经济实惠,清凉解渴,消除疲劳,能给人带来愉快之感而深受人们喜爱,加之各种商业媒体广告的宣传,迅速占领着一大片市场,由此对茶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茶叶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都知道茶叶生长需要特定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现在在一些茶叶重点产区,我们甚至都看不到一片蓝色的天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工业集中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各地也都相继曝出茶叶含铅超标,这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所以环境污染对茶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6.改变中国茶现状的措施

6.1措施之一: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更替速度的加快,应该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相应知识技术的讲解与培训,并通过试验田的方式,进行试点,如果取得成功就将其进行推广,如果不成功,就要再进一步进行研究。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新技术,将新技术成功应用到我们的茶树栽培上来,那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将是缺乏竞争力的,没有竞争力的产品,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又谈何容易呢?因此这点应该尽快落实到实处。

6.2措施之二:

面对越来越多的快消饮料的冲击,茶叶市场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消费人群消费档次明确市场细分和定位,依次划分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大众市场,同时可以适当结合当地旅游业,借助旅游市场这个平台来促进销售。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茶叶市场的消费。

6.3措施之三:

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我们可能没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要想做好茶园也并不是件难事。再选种时就要注意选取品种质量好,建设茶林复合生态园,提高茶叶自然品质,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要优选土壤质量好的,增施有机肥料,发展有机茶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切记不能一味的喷施农药,虽然可能会在短期内将虫子杀死,但是也会给茶叶留下农药残留,从而影响其后期销售,得不偿失。

7.总结

中国茶发展之路虽然充满了许多未知之数,但是我想它能作为世界三大饮料长期占领世界市场,它还是有着自身的魅力,面对问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去面对解决,并且尽量创造一个好的大环境来促进茶本身及茶行业的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的中国茶是风靡世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