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与设计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探讨贾攀固原市公路勘测设计院摘要:农村公路分布面广,建设规模大,但公路等级比较低;尤其是山区农村公路,地形条件复杂,勘测设计难度较大,其中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中最为重要也具有指导建设作用的核心步骤,成为影响工程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选择符合规范、切合实际、经济合理的路线,成为公路勘测设计的必备条件之一。关键词:山区农村公路;设计;要点1引言目前,我国大力推行交通强国理念,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经济和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农村公路建设,它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农村公路承担着改变群众出行方式,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行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对促进项目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区农村公路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路线布设难度大,导致工程规模大;资金投入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路线设计的好坏,成为影响工程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复杂地区公路路线研究极为重要。多,公路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土地,所涉及的征地拆迁难度大。主要表现在:(1)少部分农民群众的抵触情绪,由于公路是属于公众的基础设施项目,路线方案确定后,会占用一部分人的土地,影响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会出现抵触情绪。(2)项目资金有限,由于公路的建设资金有限,大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用作征地补偿的资金较少,部分地区甚至无补偿资金,通过当地乡镇、村委协调解决。因此,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群众不愿意出让土地,用于公路项目建设。4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2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我国山区农村因地域和自然条件影响,地形复杂多变,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对山区农村公路的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西海固”地区为例的山区农村,处于我国西部腹地的黄土高原末端,地形条件复杂、千沟万壑、川梁纵横交错;山大沟深,坡陡弯急,致使公路的修建变得较为困难。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农村公路路线的设计追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使山区公路建设的更加合理。公路路线也是指公路的线形,是公路的主体部分,路线设计是山区农村公路的最为关键的支撑部分。路线选线和定线的合理性是保障山区农村公路安全运行的关键。一般山区农村公路的路线设计会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同时兼顾项目实施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在满足国家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按照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对不同等级公路采用不同的路线指标。4.1外业勘测3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难点问题3.1山区农村公路地形条件复杂,路线设计难度大、工作量大山区农村公路因地形条件复杂,路线设计难度大,进而工作量也非常大。路线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因地制宜,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选用经济合理的线形,建设出高质量、低成本,造福群众的优质公路。主要包括以下难点:(1)路线设计过程中往往受到一些较大因素的影响,诸如,路线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矛盾、环境保护和公路建设相冲突等。(2)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沿线进行调查,复杂的地形和地貌以及人文环境使调查调研工作量增大。(3)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比较难,路线定线时应结合沿线实际情况,多做几个比选方案。如路线长度、工程难易程度、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比选。最终确定经济、合理、符合实际的路线方案较难。外业勘测是公路路线设计的首要环节,针对山区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外业勘测路线布线应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在进行山区农村公路的路线布设时,应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合理的平面线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着以人为本、经济合理的目标,路线设计中,如果原有旧路路基较宽。平面指标较好,可以利用的话,平面按旧路中线布线,减少不必要的拆迁和占地;公路作为保障群众通行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不可避免需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大部分农村用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是不可触碰的。加之山区农村公路投资有限,如果征地拆迁太多,导致项目资金不足,影响项目顺利实施。(2)如果原有旧路的路基宽度不足,或是一侧临沟、一侧靠山,路线平面应靠近山体一侧布设,避免外侧距沟壑过近出现大填方,增加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影响工程造价。(3)如果原有旧路路线曲折,路线设计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裁弯取直的可能,考虑资金预算,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4)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地形条件复杂,为克服高差,展线降坡,平面布线时经常用到回头曲线的布设,回头曲线应严格按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对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回头曲线采用不同的标准,应避免极限值的运用。外业勘测中还应注意避开不良地质条件,山区农村公路的路线设计还应顺应地形,最大限度地减少山体开挖,避开不良地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避开山区农村的不良地质,如滑坡、泥石流路段等,降低公路因路线设计引起的事故发生率。因此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提前进行地质调查,保障公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3.2征地拆迁难度大4.2内业设计山区农村不仅地形条件复杂,土地归属和遗留问题也较(下转第136页)
134
2019.10
Doors&Windows
建筑规划与设计同时,要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通过此种方式,形成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对于古典建筑的保护与协调发展,我们更加需要这种城市管理的保护手段来协调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之间的矛盾。但并不是说古典建筑的存在价值要大于现代建筑,具体的建筑要进行相应的评估,看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必要的时候可能要拆除局部的古典建筑。在城市拓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一定需要城市居民的积极参加。但是由于受到很多方面、各种因素的感染,规划的组织者组织能力缺乏以及综合素养低下,造成居民参与方式不踊跃,这就大大减少了城市的居民参加城市规划发展。由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缺少合理的公示及征求民众意见的环节,长期以往下去,不仅群众在城市的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参加度很低,还造成整个城市的规划不合理,群众还有可能阻挡城市建设工作的进行。4.3增强对城市建筑的规划并为建筑设计提出参照4关于完善新时机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办法4.1建筑设计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建筑蕴含的实际功能和建筑物的功能,都符合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发展以及所在区域的规划布局的设计这两个方面。建筑物的功能,是由建筑物所在区域所确定的,必须要以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给予正确的指引,符合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而在建筑设计这个时节,就需要满足城市规划中最基本的要求,如要符合规划管理部门所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并符合、企业、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的相关[3]利益。在协调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时,一定要把城市规划放在首要的地位上面,建筑设计要体现城市规划的意愿,并应符合地方特色。相关人员在按照经审批合格的城市规划进行工作的时候,要针对实际的情况来看待城市的未来拓展的方向,一定要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因地制宜的实施规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履行城市的规划,我们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结合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筑功能的实际要求进行有效的剖析。特别要注意建筑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不足,并且事先来进行剖析,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有效的、相应的应对策略。5结束语4.2城市规划设计时要调解现代建筑与周边古代建筑的关系在城市的发展中,要想能够使得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协调,就需要增强对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古代建筑等方面做更加系统性的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相互调节发展提供基本的依据。与此同时,有关人员会在建筑设计这个环节上,不仅要仔细考虑到建筑物在建筑功能上的需要,而且要增大对周围环境、周边古典建筑的保护,还要将现代建筑与古典文化建筑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建筑物的社会审美性和建筑物的实际性。这样不仅能够展示建筑物在当地形象,还能将建筑物的人文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仅让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的特点,还能凸显出这座城市的特点。各个管理部门制定此要求的依据来自于城市的总体规划,也是各个管理部门通过此种方法,来使得建筑设计的(上接第134页)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新时期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要互相调节并共同发展,共同努力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的规划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引导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但在具体的工作中,生活水准的提升会让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需求和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不断产生矛盾,有关部门要结合城市整体发展风格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更好地调整城市规划的不足,这就需要以城市的基本发展原理为准则,运用创新性的方法,才能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参考文献:[1]张东蕾.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在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运用[J].工程与建设,2014(5):609~611.[2]常琳娜,高丹,周嘉.生态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6):2~259.4.2.1平、纵、横组合设计根据公路的设计速度,应该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公路平面的顺畅又要保证横面合理和纵坡均衡,使平、纵、横三者合理搭配,并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使驾乘人员感觉到舒适美观的同时,应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舒适及运营经济合理。线形设计应从驾驶员的角度考虑视线的连续性,并且及时预知路线前进方向的变化,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自然诱导视线;同时考虑直线、曲线之间的协调性,平、纵线形搭配的合理性。其次,利用设计软件或技术对线形进行收集,重点考虑山区农村公路中的视距,选择合理路线,既要保证公路平面顺畅又要保证公路纵坡均衡,确保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设计出安全、科学、合理的山区农村公路。4.2.2平面线形设计内业设计中,平面线形设计应结合外业路线布线进行设计,总体而言,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少移线、少填挖、多保护利用为原则,以最大限度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减少占地拆迁。4.2.3纵断面设计一般山区地形陡峭,尤其是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公路的纵坡较大,在纵断面设计上,应考虑对纵断面进行优化处理。(1)如果有原有旧路路基较宽、路基稳定,纵断面设计以提高路面结构层厚度进行控制拉坡,避免下挖旧路路基板块造成新的路基病害;(2)对其余纵坡起伏变化频繁段落,纵断设计应采用填挖结合对纵断面进行优化,避免锯齿形坡、倒坡,使纵断设计合理、顺畅。(3)纵断面设计还应考虑平面交叉,桥涵构造物等因素,对旧路结构完好的桥涵构造物应加以利用,避免因道路设计标高控制不准造成桥涵构造物废弃,对于平面交叉路段,应注意被交路与主路的高程衔接准确。5结语山区农村公路是关系我国交通强国的关键基础部分,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关系着路况和安全。山区农村地质和地形特殊,公路路线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理念,根据山区农村当地的地形结构、地质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路线设计。本文阐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存在的难点,并罗列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的几个核心要点。参考文献:[1]刘顺,刘强,王研.浅谈山区等级公路沿河(溪)线路线设计与方案比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2]赵晓东.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浅析[J].四川水泥,2017(6).[3]廖松川,刘田梅.山区农村公路勘察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处理措施[J].南方农业(12):107+110.[4]李洪.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31.136
201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