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7期 2010年7月 传感技,术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Vo1.23 No.7 July 2010 Study on th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of Remaining Light Intensity Modulation in TDLAS lANG Bo ,ZHU Yong ,BAO WeiLyi ,CHEN Junqing ,ZHANG Jun ,CHEN Jun ,1.The Key Laboratoryfo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Systems,Education Min ̄try ofChina,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 4ooO3O,China;、 \2.Technical Center。Chongqing Sichuan Instrument Complex Co.Ltd,Chongqing 400030,China ,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e remaining intensity modulation on second harmonic detection and digital signal pro- cessing in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ystem was analyzed.A synchronous compensation method was put forward and an experimental setup based on the 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MEMS VOA)was put up.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with the synchronous compensation of the VOA,the remaining intensity modulation level was dropped down to 1/20 of its original leve1.and about 60%of the second harmonic distortion was re— moved.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ynchronous compensation method was tentatively demonstrated by our experiments. Key words:absorption spectroscopy;remaining light intensity modulation;attenuator;compensation EEACC:7220 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残余光强调制补偿技术研究木 梁 波 ,朱 永 ,鲍伟义 ,陈俊清 ,张 军 ,陈 俊 /1.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2.重庆四联集团技术中心,重庆401121 / 摘 要:分析了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仪器中残余光强幅度调制对谐波探测和全数字化信号处理的影响;搭建了基于 电压可调谐光强衰减器(MEMS VOA)的光强残余幅度调制的补偿实验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本补偿装置可以把残余光强 调制降低到补偿前的1/20,并将其带来的二次谐波线型畸变降低60%以上;初步证实了利用本方法消除二次谐波畸变并实 现全数字化处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吸收光谱;残余光强调制;衰减器;补偿 中图分类号:TN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99(2010)07—0939—05 人电流呈线性变化,在波长调制的同时也引入了光 强的调制,由此产生的残余光强调制信号¨ “ 作为 大气污染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高消耗、高排放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 烟、粉尘及有害化合物为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 标 J,因此,对这些气体的浓度进行准确、快速的 在线测量监测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各种气体 检测技术 J,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_5 ]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具有 谐波探测的主要背景信号严重地影响弱吸收信号的 探测¨ 。具体而言,引入光强余弦调制,增加了探 测的奇次谐波成份,使检测到的二次谐波信号不对 称导致线型的畸变,给检测造成了一定的误差;其 次,吸收信号非常微弱,与余弦调制光强噪声相差 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精度高,响应快,可同时检测多 种气体参数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大 气科学、痕量分析、光谱测量等领域" J。 目前采用的可调谐激光二极管通过注入电流改 变波长实现对激光波长的调制,但输出光强也随注 项目来源: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2006AA040311) 收稿日期:2010一O1—20 修改日期:2010—03—01 3~4个数量级,不易检测;如前端信号放大后直接 采用A/D处理,则需要采用位数很高的A/D芯片 来保证测量精度,这也对实现全数字化信号解调的 电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分析了残余光强调制 940 传感技术学报 第23卷 对信号处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电压可调谐光强衰 减器(MEMS VOA)的光强补偿方案,对残余光强调 制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i 重 1 理论分析 1.1波长调制 尝 昼 在未饱和的弱吸收情况下,气体对光的吸收可 以用Beer-Lambert定律 来描述: ,( )=Io( )exp[一S(r)g(v一 。)P/p] (1) 其中,,n,,( )分别为激光输入光强和透射光强,S(T) 为气体吸收谱线在温度 时候的谱线强度,g( , 。) 为气体该吸收谱线的线型函数I g( , 。)dv=1, P为工作气体压力,P为气体浓度, 为激光穿过气 体的长度。 气体的吸收线型函数是Voigt函数,它是洛伦 兹函数(Lorentzian)和高斯函数(Gaussian)的卷积, 在不同的温度和气压情况下,可以等效为高斯函数 或洛伦兹函数,对压力展宽占优的环境,g( )用洛 伦兹函数表示|l : 0) ) 十 其中 为吸收谱线中心频率, 为谱线宽度的一 半。激光的中心频率 受到频率为 的调制波调 制时,瞬时频率可以表示为: =V + £+t ̄vcosmt (3) 其中,劬为频率调制幅度。激光通过气体吸收后探 测强度可以用,( )的余弦傅里叶级数来表示: I(V, )=10∑An( )COS(nwt) (4) 考虑理想情况下厶不变,通过扫描得到吸收 线,同时忽略调制给,n带来的幅度调制成份,当 S(r)g( 一 )P/to<<l时,谐波分量4 通过锁相放 大器傅里叶n阶分量可以表述如下 : ,0 )P等口 n>I1(5) 其中由锁相放大器检测出来的二次谐波分量为: ( )=÷,0 5(T)Pa (6) 半导体激光器波长调制是通过注入电流的变化 来实现调制的。理想情况下,不考虑残余光强幅度 调制的影响,波长调制下气体吸收信号如图1所示。 1.2残余光强调制分析 电流变化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激光器输出光功率 的能量起伏。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多数激光器可 图1 气体吸收的光强信号示意 以认为在波长调制的工作区域内引起的幅度调制相 对于注入电流是线性的,则输出光强可以表示为: Io=,c+ £+8Icostot (7) 其中, 为平均输出激光光强, 为光强调制幅度。 由此得出经过气体吸收的探测光强如图2所示。经 过气体吸收的有用信号为光强调制信号的包络,由 于吸收信号非常微弱,不容易检测,需要对其放大进 行检测解调,在一个周期内波长扫描信号又引起光 强线性调制;整个信号的信噪比很小,如直接数字 一.rr0 Is IlII≈II暑I∞ 化,并锁相放大器实现全数字化信号调理,对A/D M m 8 6 4 2 0 采样电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U 4- 1Z l6 ZU time/s ×10一 图2激光经过气体吸收的探测光强示意 对常见的DFB激光二极管,激光器驱动电流的 余弦变化,产生一个余弦的残余光强调制,其频率为 ,幅值为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的k倍,即81=kl 。考 虑幅度调制以后的透射光强即可表示为: ,( ,t)=(Ic+kt+8Icosmt)∑A ( )c0s(neat)(8) 在二次谐波检测时,通过隔直电路处理可以将 波长扫描引起的线性调制的部分滤除,这样可以主 要考虑余弦调制的非线性部分对二次谐波检测输出 信号的影响,忽略线性调制 的影响,对应的波长 调制吸收信号二次谐波分量则可以表示成: I2/( ,f): ( )+leA:( )+ ,( )(9) 从式(9)可以看到,检测到的2厂信号除了包括 起主要作用的吸收线形的二阶傅里叶分量4 外,还 包括由于线性幅度调制引入的奇次谐波分量 .A 。 这些项的引人,使2厂信号失去了原来的对称性。 第7期 梁 波,朱永等: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残余光强调制补偿技术研究 941 图3为利用上式的数值解得到的实际z厂信号 以及各次谐波分量的模拟关系,考虑到压力展宽占 优势的情况下,吸收谱线取洛伦兹线型,1'I1取二次谐 波最优调制参数。 芎 、 ’一l 厂 ‘晶 一 图3各次谐波分量和实际二次谐波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二次谐波2厂信号由于光 强残余调制引入的奇次谐波分量A 和A,,相对于 理想的二阶傅里叶分量 :在线型上发生了改变,但 只影响到了线型的两翼,由于对称吸收线型的奇次 谐波分量在中心频率处为零,所以对z厂信号的中心 频率处的峰值并没有影响。 但在实际光电检测的中,并没有谐波分量为零 的基准,一般采用波峰值与波谷值来表示信号幅值。 其幅值表达式为: S2=A2(V0)一A2( ) i (1O) 由于线型的改变,通过计算,相对于理想二次谐 波分量幅值,如果取实际2厂信号波峰值与第一个波 谷值,其误差为5.06%;如果取2厂信号波峰值与第 二个波谷值,其误差为4.94%。由此可见,光强的 残余调制引起信号线型的畸变对于检测信号精度有 较大影响。 2 补偿方案 考虑残余光强调制的影响,为了不改变原有电 路数据处理部分,我们在光路中加入可调衰减器,使 调制电压信号与波长调制信号同步匹配,以实现对 残余光强幅度干扰信号相应的抑制。图4为光路中 的补偿方案,采用电压可调谐光强衰减器,对光强残 余调制的幅度变化进行对应的衰减。 实验采用浙江海宁华平公司MEMS VOA,其衰 减和驱动电压的关系为: =0.04 u 一0.68 +4.39 一8.44(11) 其中 为衰减度,单位dB,“为调制电压,单位V。 实验中,根据衰减器特性曲线与残余光强调制 的关系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如图5所示的 信号仿真模型,产生时间同步波长调制信号和衰减 器驱动电压信号。 图4光路补偿方案示意 图5 同步信号仿真模型 3补偿实验 3.1补偿实验系统 图6为利用电压可调MEMS VOA对波长调制中 引人的光强残余调制的补偿实验系统装置示意图。可 调谐分布反馈激光器(DFB)由激光二极管控制器(/TIC so2)设定运转于恒定工作温度(22 c(=)模式,dSPACE 实时仿真系统产生激光二极管波长100 Hz的余弦调制 信号和1 Hz的锯齿扫描电压信号,以及可调VOA的驱 动电压信号。调制信号送入激光驱动器的频率调制输 入口MODEl,转换成对应的半导体二极管电流调制信 号。由于本实验系统将用于CO 的测量,因此实验中 采用波长为1 580 n/n的DFB激光二极管,并通过温度 控制将其中心波长控制在1 579.74 nm附近,在此波长 附近进行波长扫描和余弦调制。 经过调制的输出光,接人中心波长为1 580± 5 Fin的光隔离器。为了对比补偿前后的效果,通过 Y型耦合器分为两路光信号,其中,未进行补偿处理 的信号直接接入硅光电探测器作为对比信号由示波 器显示;另一路信号则接人VOA,经过补偿的信号 接入光电探测器,再由示波器显示,根据显示结果在 MATLAB/Simulink中修正输人衰减器的驱动电压 信号模型,由AutoBox产生所需波形调制衰减器,达 到期望的残余光强调制的补偿效果。 根据图6的系统原理图,搭建了如图7的补偿 实验系统平台。 942 传感技图6 实验系统原理框图 图7 买验系统平台 ①AutoBox信号仿真箱;②激光二极管控制器;③带尾 纤的DFB激光器;④MEMS VOA;⑤硅光电探测器;⑥可 调直流电源;⑦光路系统。 3.2实验结果 激光器工作温度22℃,以1 Hz的锯齿波和 100 Hz余弦信号调制,调制后激光通过同步驱动的 衰减器经光电探测器,示波器实测的光强补偿效果 如图8所示。图中,C 为经过衰减补偿的光强波 time/s (a)线性的补偿 塑 time/s (b)余弦调制幅度的补偿 :=== 蝴 …n嘲_ :”’ 一 一” 一 ■_■娜■置豳圈 (c)光强整体补偿效果 图8残余光强幅度调制补偿效果 术学报 第23卷 形,C 为未经过衰减的光强波形,c 为衰减器加载 的电压驱动波形。 图8(a)中可以看出C 较于C 光强有整体的衰 减,光强斜坡部分明显趋于平缓。C 、C 的最大的幅 度动态范围分别是0—20 mV和0~400 mV,由此可 知,采用相同的A/D转换器满量程采样,经过补偿残 余光强调制下降为原来的1/20,提高了系统信噪比。 图8(b)为加上余弦调制的激光光强补偿效果。通过 衰减器补偿,光强的残余余弦调制的幅值约为原来的 1/10。图8(c)为包含线性调制和余弦调制的残余光 强调制的整体补偿后效果。把补偿前后的余弦调制 信号幅值带人公式(9),可计算出信号左右两边谷值 畸变比未补偿的信号分别改善61.42%和67.49%; 初步证明了这种补偿方法对二次谐波畸变的抑制 效果。 4 结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光谱测 量系统中残余光强调制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可调光 衰减器对该光强调制进行同步抑制的补偿方案;并 搭建了相关实验系统平台,进行了补偿实验。实验 结果表明,补偿后波长线性扫描的引起的强度调制 降低为补偿前的1/20,光强余弦调制信号幅度降低 为补偿前的1/10;在提高系统信噪比的同时,将使 二次谐波左右波谷畸变分别改善了61.42%和 67.49%;初步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所采用的MEMS 衰减器调制响应速度比较慢,只在低频下进行了波 长调制的补偿实验;此外,衰减器驱动电压与衰减度 为非线性关系,采用经验公式补偿,余弦幅度调制补 偿效果不是很理想;下一步工作将选用具有高调制 频率的衰减器以及优化电压驱动模型,以期完善补 偿的效果,并进行实际的过气体检测验证。 参考文献: [1]Frish M B,White M A,Allen I G,et a1.Handheld Lserbased Sensor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Toxic and Hazardous Gases[C]// SPlE,2000,4199:19—28. [2] Ebert V,Teiehert H,Straueh P,et a1.Sensitive In—Situ Detection of CO and O2 in a Rotary Kiln Based Hazardous Waste Incinerator Using 760 nm and 2.3 m Diode Lasers[J].Proc.Comb.Inst, 2005,30(1):1611—1618. [3]刘文清,崔志成,刘建国,等.在气痕量气体测量的光谱学和化 学技术[J].量子电子学报.2004,21(2):202—210. [4] 刘建国,刘文清,魏庆农,等.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状况及监 测高技术创新的研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OO2,4: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