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学2012年9YJ第33卷第27期 5835 people.The ALT,AST,GLU,TP,TBIL,BUN,Na+, ,CK—MB,CK and HDL were checked by full automatic analyser of biochemical tests.Results The diverse ofAST,GLU,T ̄TBIL,BUN,Na+,K and CK had signiicance(fP<O.05).Conclusion Most results ofbiochemical tests Can be affected by hemolysis,SO we must observe the rule when operating to avoid from error. Keywords:Hemolysis;Biochemical tests;Effect 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医学血标本中经常发生 。为了进一步 表l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生化检验项目结果比较( ± ) 了解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干扰与影响,笔者抽取2011年 1月~2012年3月体检健康者6O例血液标本,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 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 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体检健康者6O例 血液标本,如果发现血液经不标准采取,应立即更换。 1.2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对60份标本进 行常规检测,试剂为德国生化试剂公司生产,检测内容包括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总蛋白、总胆红 素、尿素氮、钠离子、钾离子、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和高 注:与溶血前比较,①P<0.05 密度脂蛋白等生化项目。检测后标本进行人工搅拌至溶血,离 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钾离子等的浓度显著比血浆中浓度 心,获得60例重度溶血标本,然后进行相同的生化指标检验。 高;②溶血后标本的细胞液间反应亦可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1.3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 11.O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 ③生化检验的方法不同,检验溶血标本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这需 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组间比较运用对佥验, 要在平时临床检验中不断对经验进行总结【2】。认识溶血现象能导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致一些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假性降低或升高,这对检验医师失误 及误差的减少、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 2结果 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生化检验项目结果比较:见表1。结果 4参考文献 显示,溶血前后血液标本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总蛋 …1王喜栋,路曦,宫心鹏.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河北 白、总胆红素、尿素氮、钠离子、钾离子和肌酸激酶比较,差异 医药,2004,26(8):663.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张允,王薇,周平.标本溶血对TP、AsT测定的干扰及纠117[J].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79. 3讨论 [3]董振南,高静.不同程度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标本溶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红细 [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5):329. 胞内外液具有一定浓度差。红细胞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 [收稿日期:2012.08.09编校:郑英善】 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1 50例诊疗观察 郑养民(陕西省旬邑县妇幼保健院,陕西旬邑711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阑尾手术过后并发肠粘连症状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患有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症状的患者 150例,随机抽取其中86例作为治疗组,其余6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肠粘连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在 手术时进行彻底的清除腹腔脓液,然后进行逐层关腹。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甲硝唑和糜蛋白酶的药物治疗,术后8 h之后进 行塞肛处理,然后彻底清除腹腔脓液。通过对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与肠粘连复发情况的比较,从而分析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的诊断 治疗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复发机率较低,有更好的疗效。结论:在对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 连诊治观察过程中,对药物的正确使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f关键词】阑尾术后并发症;并发肠粘连;预防 现今社会中,阑尾炎是常见疾病,而阑尾炎并发症也逐渐为 比较,分析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的诊断与治疗。 人们所关注。而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是其中危害较大的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之一 。文章通过对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症状不同治疗结果的 1.1一般资料:治疗组患者86例,男56例,女3O例,年龄 5836 吉林医学2012年9月第33卷第27期 16—65岁,平均(31±5.5)岁。其中穿孔型阑尾炎有32例,化 脓型阑尾炎有54例,伴弥漫性腹膜炎21例,早期发生肠粘连 术后4周后发生肠粘连现象有13例,占I5.1l%,术后未发生肠粘连 现象的有7l例,占82.56%。可以得知,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术 后复发肠粘连的机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3讨论 2例。对照组患者64例,男4O例,女24例,年龄15~66岁,平均 (32±4.5)岁。其中穿孔型阑尾炎有25例,化脓型阑尾炎有 38例,伴弥漫性腹膜炎24例,早期发生肠粘连4例。 1.2方法:在对阑尾术后并发肠粘连症状进行治疗时,对对照 组在进行常规的肠粘连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在手术时进行彻底的 清除腹腔脓液,然后进行逐层关腹。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进行甲硝唑和糜蛋白酶的药物治疗,术后8 h之后进行塞肛处 理,然后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最后逐层关腹。 肠粘连作为剖腹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极高。肠 粘连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对于女性患者有 可能引起不育 ]。而在阑尾炎过程中,致使患者患有阑尾炎术后 并发肠粘连的机率较大。穿孑L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等均在一 定程度上有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腹腔炎性反应 】。所以,有效的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的数据全部输入SPSS 18.O软件包进行统计 学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i± )表示,各组问数据的对 控制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对肠粘连的治疗十 分的重要。 比方法为啦验;数据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而 组间的比较采用x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降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的关键是消灭手术中的细菌,而要 减少细菌可以通过局部注射一定的抗生素,从而使腹腔以及人体组 织内达到一定的较高的药物浓度,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同时也可 以与细菌进行一定的接触,有效的减少细菌数量,从而控制腹腔炎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见表1。对照组中的患者切口愈 性反应,最终达到降低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发生机率 。 而由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得知,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在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肠粘连复发状况等方面,有一定的相 对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中糜蛋白酶与甲硝唑药物的 使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分解纤维蛋白,从而有利于炎性反应的消 退,从而达到降低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症状发生的机率。 在对疾病的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的改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 果十分关键,并且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合时间为(9.54±2.49)h,肛门排气时间为(46.3l±11.23)h, 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6.O1±14.19)h;而治疗组中的患者切口愈 合时间为(8.41±1.65)h,肛门排气时间为(32.13±10.13)h, 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4.03±10.24)h。可以得知,相对于对照 组,治疗组各项所用时间都相对较短,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好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表l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i± ,h) 4参考文献 [1】陈子华,冯斌,冯超,等.预防阑尾炎术后早期肠粘连的临床观 察[J]_中国医师杂志,2004,6(3):370. [2】陈明律.阑尾炎术后感染的预防分析【J1.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两组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2。对照组中术后 14(1):64. 4周内发生肠粘连现象的有6例,占9.38%,术后4周后发生肠粘 连现象有1 7例,占26.56%,术后未发生肠粘连现象的有4l例,占 64.O6%;治疗组中术后4周内发生肠粘连现象的有2例,占2.32%, 表2两组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3】陈群,韦咏,欧梅芳,等.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腹腔镜松解术患 者的围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382. 【4]汪海,次 达娃_,J、肠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致顽同性肠粘 连[J].临床误诊误治,2002,15(3):181. 【5】廖泽飞,吴淼,姚清勇,等.肠粘连36例腹腔镜松解术应用体会 f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4):532. 【收稿日期:2012.04—12编校:苏建东】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张华平,邱斌(陕西省华阴市人民医院,陕西华阴714200)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TL、TT4)的变化,初步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嗣手术期甲状腺 激素变化机制。方法:选择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都采用手术治 疗,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术后7 d和对照组测定TT 、TT 的值。结果:观察组T,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JP<O.05),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 术后第l天、第7天均明显下降;TT 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明显下 降(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TT1显著降低,与围手术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