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一工程建筑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研究 平顶山工学院邢晓娜张宏敏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期管护是土地整理综合效益长期发挥的保障。本文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 解决办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后期管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农建设用地量的激增与有限的土 地资源矛盾加剧。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好耕地,是我国长期 坚持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基本国策。为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土地 综合生产能力,国家不断加强土地管理,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摆到了重 村、组和千家万户,由于农户间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和田间需水量及灌溉 时间的差异,使得这种大规模的土整项目的灌排很难统筹。目前,几乎 每个农户都有自己的提水机械,新修硬化渠道里到处可见塑料编织袋 装土堵坝的现象,或者私自敲开硬化渠道装涵管,各户解决自己的排灌 问题,致使渠道千疮百孔,土地整理后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农业包产 到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这里发生了冲撞。 要位置。土地开发整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已渐渐突显,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沟 渠堵塞、泵房设备被盗、道路桥梁损坏、防护林毁坏等现象屡见不鲜。项 目后期管护的制度和措施如果不落实,那么就会造成管理上的脱节。因 此,加强项目后期管护是使土地整理项目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 一(三)缺乏后期管护经费。工程管护经费无着落。一方面目前项目投 资预算中未列后期管护费用,项目在竣工验收后,工程即交付给当地村 组使用,建设单位不再负责工程后期管护0另一方面村组按政策可摊派 的费用越来越少,大部分村级组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没有用于工程管 护的专项经费。目前,农村不仅不准随意摊派费用,义务工也不准摊派, 如此这般也就根本谈不上做好工程后期的管护了。 (四)工程后期管护的制度还没有建立。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项目 工程后期管护的制度,没有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权、利。国土资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整理事业发展迅猛,但在项目成果后期管护等方面还缺 少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制度只是在《币目管理办法》中笼统地提 到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要。”严格加以保护,并不断提高质 量,由于没制订后期管护制度和措施也没明确项成果的所有人和后期 管护责人,从而导致部分已建成的项目成果损坏严重,未能发挥应有 的作用。 (二)“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严重。部分地方还存在着急功近利, 部门只承担工程建设任务,上级没有明确负责工程后期管理的职责,也 没有经费来源;村组和农户只使用工程,不负责维护。项目工程后期管 理出现真空状况。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片面追求完成指标的现象。这势必造成“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同时 在土地整理成果中,‘一年新,二年旧,三年变得不管用’的现象也十分 突出。 (一)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后期管护的 认识,改变“重争取,轻管理”的局面。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区的监督检 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加强对项目区周围管护工作的 (三)项目投资者与项目实施者和后期管护者在土地整理项目后期 管护中“责~权 ‘利”不清。乡镇政府区级有关职能部门在后期管护中 的角色定位存在模糊,这都会增加项目后期管护难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规划设计问题。一是一些项目212程规划没有因地制宜,与当地 的实际需要有差距,致使项目部分工程内容实际用处不大,工程建设发 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二是设计中存在机械套用规范,与实际脱节的现 宣传,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只有项目管理好了,才能够利用好,才能够发 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成立专业化的工程后期管护服务队伍,建立良性运 行机制,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搞好所有权、经营权和管、权 的有效分离。 (二)合理解决自然条件的限制。①在不突破国家规范的前提下,适 当加大沟渠的边坡比。②衬砌渠道尽量采取u型渠设计,同时加大渠 象。前些年,安乡县有一个省投资项目,渠道设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衬 砌,但由于横断面设计坡度较陡,渠道和两旁道路又是新填土,加之平 原湖区土质普遍较差,结果该项目竣工验收不久,就出现农业机械通过 时部分渠段出现裂缝,个别地方甚至被挤垮。三是受项目投资额度的限 道流量,减少渠道阻力,对沟的边坡进行夯实,沟坡种植耐盐碱的植 被。③开挖树穴后铺塑料薄膜、调运客土回填的办法,提高成活率。 (三)出台工程后期管护办法。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研究,市政府应 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工程管护制度或管护办法,实现该项工作有章可 制,由于投资标准低,在源头上造成了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基础设施也 不是很配套,工程效益发挥不明显,从而加大了工程管护的难度。 循。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在国家实施农民减负前提下,仅仅依靠 乡镇政府列支、有偿服务是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管护需要的,建议将大部 (二)现代大衣业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按照现代化农业和 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实施竣工后,应实现土地平整、田块 分工程后期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实行“市县 扶持一块、乡镇列支一块、有偿服务收取一块”的办法筹措资金。 参考文献: 规则、沟渠成网、排灌统筹、费用统收、维护统管。但是,由于农村实行土 地承包责任制,绝大部分耕地由村组发包给农户单家独户耕作,集体的 宏观调控能力削弱。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与传统农业生产的矛盾凸显,如 当今农村排灌系统现状都是各村或各组、各户各自为阵。而一个大的土 地整理项目区的建设规模少则几百亩,多则几千甚至上万亩,涉及多个 [1]曾宪孝彭德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问题的初步 探讨,((曷长论±云)) [2】于冠营齐卉青等东营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 工程后期管护调研告,《山东国土资源》 】S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