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晋中市谷子生产及综合栽培技术

晋中市谷子生产及综合栽培技术

来源:抵帆知识网
试验研究 文章编号:1 673—887X(201 3)05—0036—02 晋中市谷子生产及综合栽培技术 赵卫红 (山西省晋中市农委,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重点分析了当前晋中市谷子生产情况及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进一步提升全市 谷子生产效益,提出了适合晋中谷子生产的综合栽培技术。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效益 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3.05.016 中图分类号¥515 文献标志码0 引 言 35号、长生07号。 1.2主推技术 谷子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营养食粮之一,也是晋中市的 1.2.1谷子化控间苗技术 第三大粮食作物。晋中市独特的气候特点,使其生产的小 米色泽金黄、口感好、营养含量高。 谷子化控间苗技术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于 2001年研制成功,同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 既可保证谷子的正常顶土出苗,又能使出苗后多余的谷苗 自然死亡,科学而微妙地实现了谷子生产免问苗,攻克了 “间苗”这一谷子栽培史上的技术难关,开辟了谷子免间苗 新途径,为谷子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创造了条件。2004年, 晋中市引进试验该项技术,2008年大面积推广应用,到 2012年累计推广谷子田面积2×10 hm ,每0.067 hmz谷 田可省工2个,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180元左右,推广 1 生产现状 20世纪70年代前,晋中市谷子播种面积6.67×104hmz 以上,总产量1.5 X 10 kg,为全市人民提供了口粮,为农村 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以来,全市谷子播种 面积下降为2.3 X 104 hm ,总产量仅0.8×10s kg,平均单产 200 kzJ0.067 hm 以上,纯收入近1 000元/0.067 hm ,成为 山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12年,全市谷子 总播种面积1.39×10 hm ,主要集中在榆次、榆社、左权、 和顺、昔阳、寿阳6个县区的18个乡镇,总产量 4 652.73 X 104 kg,平均单产222.7 kg/0.067 hm ,为历史最 高单产年。其中,6个县区的谷子面积达1.1×104 hmz,总 产量3 723.97×104 kg,分别占全市谷子总面积和总产量 的79%和80%。 的谷田(2 X 104hm )共节本增效5 000余万元。该技术操 作简便,已被农户熟练掌握,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1.2.2地膜覆盖技术 谷子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高、降雨少、气温低、土 壤瘠薄的丘陵土石山区。长期以来,受低温、干旱、耕作粗 放,投入不足的制约,产量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从20世 1.1 主推品种 纪90年代初开始,晋中市在谷子生产上试验、示范地膜覆 盖技术,于1996年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经过市县农技推广部门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筛选, 目前已选出适合全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推品种,其中无霜 期110~120 d区域的种植品种为晋谷29、张杂谷3、张杂 谷5号;无霜期120~130 d区域的种植品种为晋谷21号、 晋谷40号;无霜期130~150 d区域的种植品种为长农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 墒、增产、增效的作用。据统计,2008年一2012年的5年 间,晋中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06 X 10 hm ,谷子总产 量达4 170.57 X 104 kg,平均产量262.3 k /0.067 hm ,比全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3—05—03 赵卫红(1968一),女,山西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会计。 市5年平均谷子单产的181.4 kg净增80 9 kg,增幅44.6%。 44.6%。2012年,和顺县1 266.7 hm 地膜覆盖谷子的平均 产量达300.4 kg/O.067 hmz,比大田谷子平均增产 77.7kg/O.067 hm2,增幅达34.9%。晋中市的地膜覆盖谷子主 要分布在和顺县的牛川、马坊,左权县的寒王、石匣等8个 乡镇。谷子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山老区人民 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3梅花耧播种技术 梅花耧播种技术是榆社县谷农针对当地谷子播种期 旱情较严重的现象,为确保谷子全苗而发明创造的抗旱保 墒增产技术。梅花耧有3个出籽孔,呈三角型,3行间距 20 em,播种时把位距前面的中间孔堵塞,让其划开表层干 土,左右2行开沟下种,这样就起到深开沟浅播种的保墒 出苗效果,出苗率较常规播种高20%~30%。播花耧宽窄 行播种的小行距为20 cm,大行距为45 em,株距为 20 cm。这样的宽行中耕,用犁耕达到充分培土效果,可促 进谷苗根系生长,防止其倒伏。更主要的是,宽窄行能充分 利用光能,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目前,榆社县谷农仍 然采用该技术进行播种,抗旱保墒效果较好。 2综合栽培技术 2.1选择地块 选择无污染、土层深厚、地势高、通风透光好,前茬作 物是豆类、马铃薯的地块。 2.2整地和施肥 春季土壤返浆时应顶凌耙耱保墒,播种前要镇压提 墒,切记土壤暄虚时不能下种。并结合整地,每0.067 hm 谷田施优质农家肥5 000 kg,纯氮10~13 kg,五氧化二磷 5-7 kg。 2.3选用优种 选择适宜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 2.4适期播种 左权县、和顺县、寿阳县无霜期120d左右,宜在5月上 旬播种;榆次县、榆社县无霜期130d以上,宜在5月中旬播 种。墒情较好的地块,每0.067hm 用种量为0.5~0.6kg;墒情 差的地块,每0.067 hm 用种量可增加到0.75 kg或适当推 迟播期。采用谷子播种机播种,播深为3~4 em。 2.5及早间苗 谷子5叶期时,要及时进行人工间苗,适宜的留苗量 为2.5~3.0万株/0.067 hm 。 201 3.05B 总第262期 2.6田间管理 播后或遇雨,均要镇压谷地,以促进出苗和破除土壤 板结;谷子四五叶期,要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拨节期 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并追施8~10 kg尿素,防止脱肥;灌 浆期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3%~0.5%的磷酸二氢钾和0.2% 尿素叶面肥,以增加粒质量。 2.7病虫草害的防治 谷子主要虫害是粟灰螟、谷跳甲、黏虫、玉米螟;病害 是粟白发病和黑穗病。 防治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 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治原则。 2.7.1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 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焚烧病害植 株、播种诱集带,以及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 病虫草害的作用。 2.7.2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采用机械设施捕捉害虫。 2.7.3 生物防治 天敌防治。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瓢虫、捕食 螨、蜘蛛、赤眼蜂及病原线虫来防治虫害。 生物药剂防治。允许有限度地使用真菌制剂、细菌制 剂、昆虫病原线虫、原虫等活体微生物农药,以及利用春雷 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等抗生素来防治病害。 2.7.4化学防治 谷子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绿 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厂r393—2000标准。 地下害虫采用辛硫磷或苦生碱等防治,禁止使用克百 威(呋南丹)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等高 毒、高残留农药;粟灰螟、谷跳甲、粟穗螟采用辛硫磷或菊 酯类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对硫磷、氧化乐果等农药;防治谷 子白发病、黑穗病,用种子量0.2%~0.3%的立克锈,或用质 量分数70%的瑞毒霉进行种子处理,防治效果很好。 2.8适时收获 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谷码变干时,要适时收获、 脱粒。 2.9清选与贮藏 脱粒后,及时筛选或风选谷粒,并晾晒,将含水量低于 13%的谷子放人避光、低温、干燥、防虫和防鼠的容器内贮 存,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