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 Physical Education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口樊静’章璐璐 (1.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将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单纯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传统目标,转变为在“素质 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目标,逐步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传授能力、编创能力等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延伸课堂教学效果,将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作为学生终身体育锻 炼手段,让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更美好,在未来生活中更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新《纲要》 1、研究目的 得较高水平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在学生初步掌握 作为一项身心并炼、内外兼修,防治疾病,养生延寿的中国特色 了主要基本技术后,分小组继续进行研讨式学习活动.内容包括互 的传统体育运动。其作用符合中国传统医学中预防与治疗原则。通 相观摩、发现问题、相互指导、强化知识。为达到学习目标.功法班学 过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可以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掌握终 生还经常进行运动处方、功理功效研讨.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 身体育手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肩负起提高全民族乃至全 中学习,同时加深学习记忆。 人类健康水平的重任,胜任未来临床需求,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2)多边互动式教学。 2、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多边互 2 确立课程目标 动式教学可以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根据传统功法套路的 通过传统体育课程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 某些动作,结合攻防作用、医学原理和经络学等知识进行分析,并给 观的生活态度,适应社会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不是单纯死记硬背套路,还要明确套路的创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以达到《纲要》提出的运动参与、运 编原理。比如进行专题研讨、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活动,学生利用课余 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同时 时间查找许多相关资料,创编短小套路进行演示分析等,对学生是 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以符合 一种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创编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 《纲要》中的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努力营造愉快和 2.2、改革课程安排 谐的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这样便产生了良好 通过与全国中医院校和南京市各高校的交流研讨,结合我校的 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课程目标奠定基础。 具体情况,制定了我校贯彻新《纲要》体育课程建设的结构。确立了 3、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 以传统保健体育为课程建设基础,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项课,充 构建符合《纲要》要求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本课题重点研究内 分满足学生选择学习体育项目的自主权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帮助 容之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根据《纲要》精神,提出淡化甄别、选拔 学生掌握好传统保健体育,用于将来的医疗工作中。把太极拳教学 提高、强化激励、注重发展,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容纳人评价内容,采 安排在第一学期.目的是让学生一进校门即接触到中国传统保健体 取的形式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效 育,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认识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在医学生 果和学习过程,包括体能与技能、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互助 涯中的重要性,并在在校期间早操中可以天天练习,强化记忆,同时 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克服困难的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将理论知识 为后三个学期选项课中学习相关的传统保健体育知识打下基础。 掌握情况、专项运动技能、求知欲及表现力、学习态度及进步幅度都 为了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志愿要求,使体育课更加丰富多彩. 纳入考核内容。 我们不断丰富选项课内容。经过5个学期教学实践,中国传统保健 学习和掌握传统保健体育基本技术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 体育项目始终是热门项目。例如每个教学单元开设6-8项内容,在 育基础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在本门课 很多教学单元中.太极剑、传统功法项目等都出现1个项目开2个 程中尤为显得更重要。只要认真学习,刻苦锻炼,运动技术提高的很 班的情况,说明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快.因此在教师的悉心和热情鼓励下,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经 自觉自愿学习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 过努力学习,能够很快进步,取得好成绩。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主动 高涨的热情。 复习的积极性很高 2.3、改革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及教 【1】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学的组织上。我们根据大学生学习传统保健体育的心理特点,改变 【2】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 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呆板教学模式。结合教学进度,充分发挥 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音像资料和自己身边的学 【3J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院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料等,边看边讨论,让学生从感性上获 社,2001. ・ 2014 O1文体用品与科技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