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什么?
我们学校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从常规教学入手,我们结合本校实际,狠抓课前对实施教学的基本观念和思想的思考,狠抓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狠抓课后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和老师的积极的反思。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之路,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前思考:
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老师不再是从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等中抄一下备课,教学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也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展示,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从新的课程理念出发,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上做文章,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落实课标、教材的要求,还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教案,特别是课后习题,就要求教师要弄清本章节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哪些方法,了解重点是什么,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特点,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
二是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宗旨主要是考虑什么方法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要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启发和点拨的特点。
课中注重: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中五个注重,着力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注重创设情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以贴近学生的情景引入
1
新课,结合实际,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注重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主动解决问题,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小组个别问题,并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展示质疑。这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现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才会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会落后。
三是注重教师应引领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学生不但要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展示、质疑,教师应当好引导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是注重动手,考虑动手各环节中如何安排活动,学生怎样活动,教师怎样组织。教师还应学会启发指导,搭桥铺路,由浅入深,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或动口,在争论不休时,教师应及时点评,交流演示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总结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五是注重体验。知识的巩固,是检测学生学习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应考虑周全,让所有学生都有题可做,既要体现本节所学知识,又要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确保独立性,对学困生完成情况要特别关注,及时辅导,让他们体验学习成了自己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授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自评,也就是自己对本节课的回顾,分析、总结得失后进行反思,达到自我提高课
2
堂驾驭能力;听课教师帮评,人人参与分析本节课的优缺点;然后学校进行综合性评价,将自评互评所得到的经验进行概括,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整改意见,总结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学生评价。分层面进行评价,做到客观公正,让他们从中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