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安全法纪

来源:抵帆知识网


校园安全法纪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大学生活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轻信他人、财物保护观念差的现象,更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贡献社会。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大学校园里,也是威胁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园火灾的发生,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幸,使大量的社会财富化为灰烬,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因此,做好校园消防工作,为更好的保护国有财产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遏制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万一着火了,我们需要懂得自救,不要手忙脚乱。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场,打119火警电话,通话消防队救火。

在用电中,防止触电伤亡。我们要做到(1). 不超负荷用电。使用的用电设备总电流不能超过电度表和电源线的最大额定电流。(2)把好产品质量关,所有的电源设备都要选用国家指定厂家生产,并经技术质检合格的设备,不要图便宜买“三证”的假冒产品。(3)发现异常、立即断电。用电设备在使用中,发现电压异常升高,或发现用电设备有异常的响声、气味、温度、冒烟、火光,要立即断开电源,再进行检查或灭火抢救。(4) 要养成好习惯。做到人走断电,停电断开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一应俱全。这就使社会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高校,有的抢劫、盗窃团伙专“吃”高校。一些师生又不按规定保管公、私财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于得手。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内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确实,当前被盗事件在高校发生频繁,我们大学生必须增强防盗意识。在校园发生的盗窃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无人或同学不备将放在桌、床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占为已有。窗外偷窃,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室内他人的物品钩走。翻窗入室,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通常偷盗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

我们必须要有些防盗措施,(1)贵重物品最好锁到保险柜中;(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3)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一定要锁好门;(4)饭卡要随身携带,不要一次存过多的钱,丢失后立即挂失。(5)积极配合学校值班人员管理的同时,自觉爱护学校内的各种防盗设施。(6) 外出时,尽量不要带大量现金;当人多拥挤时,千万不要只顾抢购物品、车票而忽视提包安全,要用手、身体护住财物,并时刻警惕身边举止不正常的人。

我们大学生也要注意防骗,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高,但因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等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首先,我们要了解诈骗者的常见骗术,从而掌握预防诈骗的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谨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帮助;遇有不明问题,充分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自学遵纪守法,不贪占便宜。发现诈骗行为,及时报警。

总之,我们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成功的做到防火防盗防骗等。让我们更加安全,健康成长,完成学业,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0制药工程01 陈妍 1008130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