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校本研修打算

来源:抵帆知识网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校

本研修打算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校本研修打算 新课程改革需要培育高素养、强潜能、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新人。以创新精神、制造能力为核心的素养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我街道小学教师的整体素养,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法》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及《奉化市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萧王庙中心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研修打算。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方伟 副组长:侯军波 夏波

成 员:王优娜 孙科峰 竺叶儿 汪杰 二、研修治理辅导小组 组长:侯军波

①语文学科辅导员:竺叶儿 ②数学学科辅导员:汪杰

③其他学科辅导员:孙科峰 方争

3、考核小组

由校长室、教诲处、教科室及辅导教师组成。 4、辅导员职责

在教师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指导下实施研修工作。校长室负责:师德与教师职业;教诲处、教科室负责:新课程学科教学评判、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组负责: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各负责部门或个人要承担起辅导员职责,组织对列位教师的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制订辅导打算、备课、上好辅导课。批改作业,记好成绩,做好质量分析。 二、研修与考查对象

一、研修对象:全部在职教师。

二、考查对象:全部在职教师(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理论考试实行开卷考,其余为闭卷)。 三、研修内容、方式

(一)要紧学习方式为“四个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部门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料,此刻每人手上有四本学习用书,通过教师集中培训、自学理论,再通过上机操作、教研活动、撰写案例、撰写学习心得等,达到与实践相结合;

二、深造学校、教研室与教师主体相结合;深造学校、教研室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增强集中培训辅导员的培训工

作,通过对各校骨干教师的培训,然后依托广大教师的个体尽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论学习材料的自学、笔记、心得、案例等,把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真正达到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自我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时补充,由每位教师个体完成。每一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刻,要订出自学打算。

3、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每门培训课程的集中培训一样只有几回,大量的还需要由各教研组、各完小为单位进行培训。如《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安排8次校本培训,观看大量的光盘资料,还有网络课程资源,不可能全数安排全街道的集中培训,只能各校分散培训;《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教师必需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不太可能都集中到中心进行上机操作等。

4、全面提升与重点冲破相结合。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养的同时,有打算地培育一批学科骨干。我校选派了汪杰、江盈娜、竺叶儿 3位教师参加宁波市骨干的培训,推荐王优娜、徐治英、董雪容、卓昂杰、杨武波参加奉化市级骨干培训,这些骨干教师要在各自学科的校本研修中发挥引领作用。

希望通过上述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达到增进全街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研修内容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帮忙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的内涵、外延、特点及大体要求,把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大体情形,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进展、教师专业化、教师地位权利和义务等,正确熟悉教师专业进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即便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进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共计48学分(以1天6学分统计)。

①集中培训2个半天(3月下旬,由异地培训辅导员来校培训,尚田镇校应建叶、西坞中心邬敏敏)。

②校本培训8次(第3周开始以各办公室、完小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做好出勤点名记录;依照学习进度完成人手一册作业本中相关作业。按优、合格、不合格三等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10%。

③一本学习摘记(包括听课笔记),要求很多于3000字;一份教师职业道德案例设计,一式2份,很多于2000字,在街道评选的基础上,选送优秀案例设计参加市级评选。所有布置的作业要求在5月1日前完成。

④培训时刻:2006年2月——4月;考试时刻:5月20日。由孙科峰教师具体负责提供温习资料、光盘资料、考试样卷、综合考评等。

(2)《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48学分,

其中集中培训12学时,校本培训24学时,分学科培训12学时(此项内容将贯穿整个学科培训)。

①讲师团异地培训2次(4月、5月各一天), ②完成听课记录及自学笔记(3000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很多于2000字)、上机实践操作;所有布置的作业要求在7月1日前完成。

③校本集中培训一次(06年7月暑期3天的集中培训);各校为单位的校本研修(要紧为上机运用网络技术搜寻相关资料并进行整合)

④培训时刻:2006年4月-9月;

考试时刻:9月底。考试范围: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进展〉(合科)、《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培训学习指南》(分科)和自学教辅材料为为要紧依据。要紧测试教师把握基础理论、大体技术等情形。

校本培训教师:由孙科峰、方争负责上机操作的辅导。教诲处负责进行进程考核。

(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4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校本培训34学时,部份内容与《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各学科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进行;须完成听课记录、撰写心得体会、教学案例;培训时刻:2006年2月----2007年2月,考试时刻:2007年4月底。 (4)《新课程学科教学评判》:35学时,其中集中培训

15学时,校本培训20学时。部份内容与各学科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进行;须完成听课记录、撰写心得体会、完成评判方案;培训时刻:2006年2月----2007年2月,考试时刻:2007年9月底。

以上学习方式为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个人研修相结合;为保证培训质量,各类学习方式的学时必需达到规定要求。

四、考评机制。

一、考评包括:书面考试、进程考核、学分记录、总结评判。其中书面考试全省统一命题,深造学校组织考试(闭卷)、批卷,考核成绩全市排队,考试不合格的教师许诺有补考的机遇,但考前必需重修;进程考核须有完整的培训个人档案,包括考勤、学习笔记、各时期作业、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评判论文等资料。进程考核不合格者需参加补训。培训考核的成绩将作为教师评优、职评的标准之一。考评分进程考核40%、理论考核60%,强调:进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10分、出勤 20分、作业10分,其中规定缺勤一次扣2分,缺勤4次,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一次处置。为保证考核的公正,希望各校负责人能按量考核。(以上 4门课程考核相同)

二、为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学校借助进程鼓励制度、功效鼓励制度。通过对教师培训时的表现、学习态度、出勤

情形等进行记录,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进行进程考核。学习态度、成绩与教师年度考核相联系。评选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别离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档案机制。

进程考核须有完整的培训个人档案,包括学习笔记、各时期作业、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评判论文等资料。每次理论考核终止前统一交各单位负责人,进行档案验收,各组负责人必需在活动终止前将小组集体档案交教诲处,分集体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档案二块进行归档,确保材料齐全,分类清楚。

六、具体操作。

一、成立三级培训网络。即中心领导小组、教研组、完小组三级。中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催促教研组、完小组做好二级培训(即校本研修);教研组由语、数、综合三大组,各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开展各组的校本研修;完小组负责所在完小各教师的研修工作。 二、明确各层职责。

第一层: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催促、指导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的落实。师训负责人负责制定培训打算、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并全面实施培训,把握培训动态、及时搜集反馈各层研修信息、和谐各层活动。教诲处,做好集中全员培训的组织工作和对下属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工

作任务布置,负责记录集中培训的出勤情形、作业完成情形、汇总学习笔记等基层信息,及时向教师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交流情形。

第二层:教研组。教研组长,依照深造学校、中心小学下发的研修打算结合教研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研组校本研修打算;激发本组教师的研修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校本研修任务,并积存校本研修进程性学习资料。如:负责记录校本研修的出勤情形、作业完成情形、汇总学习笔记等。 第三层:完小组。完小校长协助中心小学做好完小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同时积存完小组教师进程性学习资料。 在成立三级培训网络,明确各层职责的基础上,实行教研组长、完小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和完小中领头教师的作用,每一个月一次向上一层治理部门反馈培训信息。上下互动,能分能合,灵活机动,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以此确保每次活动责任到位、时刻到位、人员到位。 3、明确培训任务。

(1)理论培训。采纳集中、分散两种方式。

①、集中理论培训。中心小学组织《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两门课程各2次集中理论培训。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校本研修辅导员培训;再邀请异地培训相关辅导员集中理论辅导,全部教师参加。整个进程,

要求参训教师认真完成4次听课笔记,每次培训前将前一次听课笔记交各校检查,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将检查情形及时汇总。

②、分散理论培训。中心小学、完小分组培训,内容《师德》、《心理素养教育》VCD光盘学习资料、网络学习资源、推荐书目。中心学校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并报导各教研组、完小组学习信息。为确保时刻,充分利用好中午这段时刻进行集中学习。要求各校上传学习进程照片,教师每章学习后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考核,将考核情形及时汇总。 (2)校本研修。

把《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新课程学科教学评判》、《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三结合,以各教研组为主,完小协作组为辅,开展校本研修。

采纳“研训一体化”模式,结合主题按“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四时期开展主题化系列研修活动。 即教研组围绕教研主题,制定相应的念书打算,推荐相关参考书目,完成自学笔记、留下念书心得。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设计教学;各自执教“尝试课”,反思;然后,集体对话交流,提出整改方案,推荐备课组内一教师上“会诊课”。最后,通过大伙儿整体优化,教研组形成决议,修改个人教案,完成再设计。同时完成《课堂教学改良打算和实

施记载手册》,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形成一份教学评判论文。 这一块培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增强对反思研讨的引导,增进全部教师增强自省,组织优秀设计、优秀案例评比,保证研修质量。 (3)自我研修。

自我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时补充,由每位教师个体完成。每一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刻,要订出自学打算,每次集中理论培训前必需完成学习材料的自学,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做好《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新课程学科教学评判》四课自学笔记,参加优秀学习笔记评选,为校本研修奠定理论基础。每次集中培训以后,认真完成作业,随时记载《课堂教学改良打算和实施记载》,主动上公布课、撰写教学论文,上交案例,同伴间交流、听

以上三方面培训任务,以理论培训为引领;通过校本研修进行实践;自我研修作必要补充,三者有机结合。整个培训不断吸收教师教学建议,依照反馈信息及时改革、总结师训工作体会,认真搜集、积存培训材料,成立教师培训个人业务档案,做到材料齐全,分类清楚。 萧王庙中心小学 2006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