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八上·靖江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家书抵万金。 (2) 木受绳则直,________。 (3)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4)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5) 余拏一小舟,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6) 杨绛先生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2. (4分) (2019九上·利辛月考) 某校九(1)班开展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丁老师 您好!为了发扬拼博精神,展现同学们的青春风采,九(1)班将于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在班内举办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班会,特邀请您光临指导。 九(1)班班委会 2019年10月21日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邀请函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替换为” ________ “。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2) 结合下面几则名言,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3) 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一副残缺不全的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此对联的上联应是( )。
(a)________铸就辉煌 (b)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第 1 页 共 9 页
A.苦乐同享三载 B.三载苦乐同享 C.三载同享苦乐 D.同享三载苦乐
3. (11分) (2013·潍坊)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①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排放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排放大户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2)
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就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
①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是关键。 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 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3)
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7九上·武冈开学考)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 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________》中,讲述了“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等一个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使人酣畅淋漓;现代作家________在《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令人唏嘘感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设计了鲍西亚和吝啬鬼________(人名)斗智斗勇的情节,让人拍案叫绝。
第 2 页 共 9 页
(2) 名著《骆驼祥子》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5.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泉 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二胡,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采,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触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醒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
第 3 页 共 9 页
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萌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 请说出文章标题“听泉”的意思。 (2)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是因为________。
②最后一自然段中写到小泽征尔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作者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净化人们心灵的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
(3) 这篇散文多处出现“泉水”,根据语境,分析划线的词语,按要求填空。 ①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 ②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 ③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④杨萌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文章用“演奏”而不用“欣赏”是因为去演奏它,会更深刻地理解乐曲。
B . 杨荫浏和阿炳,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这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不能像杨荫浏对阿炳让那样,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
C . 文章主要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情节详细地描述了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过程。
D . 《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6. (20分) (2013·邵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开迷“雾”中的重要秘密
①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严重超标,一些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细颗粒物指标。
②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漫天?
③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 , 首先,高空的霾“造雾”能量更强。从科学意义上来说,所谓雾是指亩分之百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但是水蒸气成雾需要相对湿度达到400%,否则,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铺天盖地的浓雾。细颗粒物却可以在较少的水汽中“大展宏图”。大气中的相对湿度甚至不需要达到100%,细颗粒物就能“造雾”。而发生在高空的霾,“造雾”能力更强,如果大气当中还有大量人为硫酸盐、铵盐、硝酸铵、有机酸盐等,就更容易使大气
第 4 页 共 9 页
中的细颗粒物膨胀,从而导致天空灰蒙蒙一片。
④细颗粒物可长途“奔袭”。10年来,科学家设置了多个采样点,从西部的新疆一直到东海,每个季度进行采样,共采集了近2万个样品,并进行全面实验分析,最终揭示了我国严重灰霾尤其是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和形成机制。众所周知,我国有二大沙尘源区,分别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还有蒙古的戈壁。这些沙尘在传输途中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导致了硝酸盐向硫酸盐的转化。正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污染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⑤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范围内电厂的脱硫脱硝工作都已经全方位地推进,可是为什么大气环境却没有转好?科研团队研究成果显示,大量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空气中细颗粒物大大增加的首要原因,也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比如,目前上海机动车数量估计在500万辆左右,北京更是达到了600万辆,其他中小城市也正上演着堵车大片。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占的比重已经跟工厂排放接近。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排放标准的有法不依,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中国的大气环境。
⑥打大量的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肺癌发生率会大大提高。很多气溶胶上附着有病毒、细菌,对公共卫生也会有很大影响,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与此有密切关联。
﹣﹣选自《科技日报》2013年1月20日,有删改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2)
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任意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
文中“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和“科研团队研究成果显示”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 (4)
文中说明造成雾霾漫天的原因有哪些?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7. (16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第 5 页 共 9 页
B . 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 . 渔者黯然而退。(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 . 舟薄于石又覆。(介词,在) (2) 解释下面划线词。 ①济阴之贾人________ ②向许百金________ ③舟薄于石又覆________ ④盍救诸?________、________
(3) 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 . 我济阴之巨室也。我是济阴的富豪。
C . 渔者载而升诸陆。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 . 立而观之,遂没。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 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六、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7八上·秀洲月考)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陪伴我们的,也许是一个人,一本书,一只宠物,一个梦想,一段时光,一场风雨,一米阳光……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和老师,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的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1-1、1-2、1-3、1-4、1-5、
1-6、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2-1、2-2、2-3、3-1、
3-2、3-3、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第 7 页 共 9 页
4-1、4-2、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5-1、
5-2、
5-3、5-4、 6-1、6-2
、
6-3、6-4、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7-1、
7-2、7-3、
第 8 页 共 9 页
7-4、
六、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