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一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指导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科学进行知识应用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定期的进行检测、反思、总结,帮助学生不断的查漏补缺。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
本届高三理科近800人,分3个层次,共13个教学班。学生化学基础知识遗忘程度高,答题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审题能力比较欠缺,思维不够敏捷,综合能力与高考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复习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1、研究考纲、考点、考题,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认真的研究“三考”,既熟读考纲的基本要求,从中了解命题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查找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考题中相关内容,列表分析、归纳,领会高考在相应知识点上的考查方式,把握试题的变化规律。在用第一轮复习资料设计教案时中将“三考”与教材的梳理、例题的分析、练习的设置有机的相结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紧扣教材,狠抓双基,构建化学主干知识网络
针对化学的特点,高考复习中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连点成线,发散成知识网,以便于学生的回忆再现。例如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盐”为主干,找出相应的单质、化合物,然后从“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五个方面进行发散,以“反应方程式→现象→实验方法”为具体内容,落实每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整理……老师教学时,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采取自主总结的方式或第一轮复习资料上的学案,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法、对比法“回忆课本→查阅课本→整理课本”完成网络式的知识清单,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整理、归纳、理解和记忆,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形成一个系统的主干知识体系,在头脑中进行有序储存。
3、有序训练,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1
在复习迎考中,必须对学生用试题的形式进行强化、变式训练,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以便于学生在高考中能顺利的以解题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必须统筹安排《考试说明》中有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有计划地穿插在复习的各个阶段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序列化训练。比如将实验部分的基本操作划分成仪器的正确使用、药品的取用和和保存、安全实验注意事项等穿插到每个单元中相应的实验中分散训练,降低记忆难度;有关气体实验设计成气体制备、气体性质验证、气体成分探究等不同形式穿插到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训练。对第一轮资料上的课后“实战演练”进行全面审核,适当的进行筛选和补充,力求高效、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详细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坚决避免无效的重复训练,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坚决避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知识和能力的遗漏。
4、定期检测,查漏补缺, 消除盲点
在每单元复习完成后,必须进行单元检测。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可选用第一轮单元检测卷或本年级组的自编试卷。试题设计力求紧扣知识点,难度、题型、分值、时间设置尽量接近高考,以便于指导学生的平时的复习;考试必须严格监考,尽量营造正规的考试氛围,以锻炼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试卷的批阅要及时、准确、规范,以便学生发现知识、能力和答题的问题,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化学用语,准确的进行语言表达,养成严谨的答题习惯;试卷点评要兼顾方法和知识,突出重点、突破疑难点、消除盲点,使学生每一次测试都能“考有所得”。
5、突出学生主体性,优化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益
必须转化转化教学观念,在“看、讲、练、测、评”每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中都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益。比如习题课可以通过从重点、难点问题入手,用例题作统帅,进行变式拓展,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强化过程教学,以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妨大胆放手的让学生自己解决,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高效的温故而知新。
6、辅优补差,突破瓶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高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何学科的纰漏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对于尖子学生,线边学生,化学学科薄弱中等学生,更应该重点的关注。为此,必须落实好辅优补差,为全面提高高考成绩作正功。各班老师结合班级的特点,建立目标学生的成绩档案,了解他们的学习基本情况,关注他们的个性特征,分析他们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个别交流,确立适宜的学习方法;
2
加强课堂教学的关注程度,结合个别辅导,对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力争突破制约学生成绩的瓶颈,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复习安排 第一轮基础知识梳理:
2009年7月11日—2010年2月28日 第二、三轮轮专题整合,学科内综合,理综训练: 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3日
附:第一轮复习进度表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进度表
时间 复 习 内 容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01章 第三节 反应热 单元测试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碱金属元素 单元测试 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 单元测试 ~9.12第04章 (九月月考) 第一节 氯气 第二节 卤族元素 单元测试 课主备课时 人 4 4 3 3 4 3 3 3 3 王繁 3 第02章 第03章 陈安平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三节 化学键 09.13~09.24 第05章 第四节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单元测试 09.25~09.30 第06章 第一节 氧族元素 徐万林 第二节 二氧化硫 第三节 硫酸 硫酸工业 单元测试 10.01~10.15第07章 (国庆假日) 第一节 碳族元素 第二节 硅酸盐工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 3 4 3 3 3 3 3 4 3 3 3 5 2 3 3 3 4 2 4 3 2 3 4 5 3 李志祥 10.16~10.30(期中考试) 第一节 氮和磷 第二节 氨 铵盐 第08章 第三节 硝酸 单元测试 汪兆爱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化学平衡 10.31~11.07 第09章 第三节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单元测试 第一节 电离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三节 盐的水解 第四节 中和滴定 11.08~11.28第10章 第五节 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 (十一月月考) 第六节 电解原理及应用 第七节 胶体 单元测试 第一节 铝及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节 铁及其化合物 金属冶炼 单元测试 12.09~12.12 专题一 无机推断 第一节 甲烷 12.13~12.22第12章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十二月月考) 第三节 苯 芳香烃 石油的分馏 陈洪义 李显胜 11.29~12.08 第11章 杨剑波 4 3 4 4 徐万林 李显胜 4
单元测试 第一节 卤代烃 第二节 醇和酚 12.23~01.10第三节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乙醛 第13章 (元旦假日) 第四节 羧酸 酯 单元测试 第一节 糖类 第二节 油脂 蛋白质 01.11~01.19 第14章 第三节 合成材料 单元测试 01.20~01.23 专题二 有机推断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01.24~02.24第二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15章 (期末考试) 第三节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单元测试
五、使用资料
高考总复习《优化方案》及配套单元检测试卷、黄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六、参与成员
李显胜、李志祥、汪兆爱、王繁、陈安平、杨剑波、陈洪义、徐万林
3 3 4 4 4 3 2 3 2 3 4 4 4 3 3 3 陈洪义 陈安平 汪兆爱 陈安平
2009.8.2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