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务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水务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来源:抵帆知识网


摘 要

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资源。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服务有限公司受****的委托,于2013年10月对****2010、2011年能源消耗状况进行了能源审计,审计报告摘要如下: 一、公司概况 1、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始建于****建市之初,其前身是建工部三0一建筑公司日供水仅600吨的临时供水设施,1966年7月20日****市供水站成立,1977年升格为自来水公司,1993年经批准建立市自来水总公司。2000年12月28日,原市自来水总公司改制,设立“****”,性质国有独资。2003年12月28日,****通过资产置换,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制为国有控股公司。 员工人数647人,在岗职工612人,临时工35人,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13亿元,其中国有股占总股本的63.64%,其余为职工个人及工会法人股。截止到2010年4月底,公司自来水生产供应主业的供水规模为32.4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供水面积62.1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43.96万人,管网总长度699.60千米,其中DN80以上的管网总长341.19千米。

2、审计期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

表1 公司2010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单位 产量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表2 公司2010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3、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核算由公司财务部门对全公司财务进行统一核算,相关财务指标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公司审计期财务情况表 项目 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净值 营业收入 净利润 利税总额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 工业中间投入 总成本 能源成本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备注: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生产法) 4、主要工艺装备 公司现有7个制水分厂和4个污水处理厂。生产线主要工艺设备有加压泵,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二、审计期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2010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9292.20吨。其中消耗电力5880.16万千瓦时,折标煤7226.72吨;汽油7.62吨,折标煤11.22吨;柴油37.24吨,折标煤54.26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2010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单位 104kW.h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实物量 5880.16 7.62 折标量(吨标煤) 7226.72 11.22

3 柴油 t 1.457100 37.24 54.26 7292.20 0.00 0.00 7292.20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2011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6924.05吨。其中消耗电力5588.14万千瓦时,折标煤6867.83吨;汽油5.72吨,折标煤8.41吨;柴油32.81吨,折标煤47.81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2011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吨标煤)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三、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源方针,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加强节能管理,通过技术进步,加大技改力度,强化能源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审计期企业能耗指标见表6。

表6 企业经济能耗指标表 项目 单位 2010年 2011年

项目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企业综合能耗 万元产值能耗 万元增加值能耗 单位 万元 万元 tce tce/万元 tce/万元 2010年 13248.19 9442.14 7292.20 0.55 0.77 2011年 2011年该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7tce/万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为0.55tce/万元。2011年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4.55%,该公司2011年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综合能耗有所下降,万元产值能耗有所下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措施分析 1.单机单表的计量管理方式值得全集团推广,做的比较好的是炳水和渡水,其他厂不够完善。 2.计量器具管理不够完善,流量计(包括内部并网调水的各分厂之间)的定检不够完善。建议水务向有关部门申请流量计检验资质,这不仅可解决集团内部流量及检测问题还可面向社会开展定检服务收费。 3.虽然公司成立了能源管理小组,但是缺乏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如能源科(处),明确管理职能,帮助集团深入系统的做好节能工作。 4.对管网漏失率的完成与分析,节能账和经济帐的核算不够完善。 5.对于管网优化和耗能指标上面不够明确,对单机、加压泵站要建立系统的考核,不能光看分厂上报的统计数字,建议建立集团巡检和抽检机

制,针对具体泵站和整体管网状况要统筹考虑分析原因,找到节能方法并实施。

五、“十二五”节能技改实施情况

实施这五项节能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361万元,静态效益:205.31万元/a。项目实施后年节能量达420.29吨标煤。“十二五”目前已完成技改项目详见表7。

表7 “十二五”已完成节能技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预计实施 时间 2011 预计年 节电量 投资估算 效益估算(万元) (万元/年) 219 预计年 节能量 (吨标煤/年) 125.60 1 管道进行改造 增铺了一根DN400的管道,从南山加压站到棉纱湾一共5200m 新增一座1000 m3清水池;送水泵房和一号加压泵站增加和淘汰设备 将原上海连成SLOW200—660TA水泵的640mm叶轮更换成660mm标准叶轮。 河门口水厂逐步对深井车间、4#加压车间老旧、效率不高的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多级泵更换成单级双吸离心泵 102.2万千瓦时 61 2 金江水厂送水、加压站进行改造 金江水厂4号机组叶轮小改大 河门口水厂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水厂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2012 166万千瓦时 90 100 204 3 2010 14.19万千瓦时 2 8.51 17.44 4 2011 26.6万千瓦时 30 16 32.69 5 2012 33万千瓦时 20 19.8 40.56 3 合计 - - 341.99万千瓦时 361 205.31 420.29

六、审计结论

在本审计期内,该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团队精神,坚持走科学创新的道路,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在生产经营方面,该公司2010年拥有资产总额49548.2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9668.9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5513.3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4276.41万元,净利润1065.91万元,利税总额1458.29万元,工业总产值13248.19万元,工业增加值9442.14万元,总成本11918.58万元,能源成本3062.50万元;2011年拥有资产总额96067.86万元,固定资产59751.3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3519.8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5989.99万元,净利润2162.06万元,利税总额3992.43万元,工业总产值14670.99元,工业增加值10904.77万元,总成本13519.97万元,能源成本2833.06万元。 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源方针,在抓好锻件生产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加强节能管理,通过技术进步,加大技改力度,强化能源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管理节能效果。并制定了相应的能源采购、计量、统计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开展了能源的定额考核工作,能耗指标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节能工作的有效展开。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改变了厂区的环境,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审计建议

1、完善节能管理机构,加强能源基础管理工作,强化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和定额考核管理。

2、加强能源购入管理,做好市场原料供应形势和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提前作好生产计划,合理的调度组织生产,减少生产线的开停机次数。

3、公司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统计方面应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加强公司内部各工序能源消费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各生产工序能源消费进行定额考核管理,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5、加强节能降耗宣传培训工作,加强节能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加强员工节能知识教育。 6、进一步加强用能设备管理,及时消除发现的问题。针对技术指标变化情况、设备运行异常等问题及技术难题,应组织专题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技术指标水平。

目录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

一、审计目的 ........................................................................................... 二、审计依据 ........................................................................................... 三、审计时间 ........................................................................................... 四、审计范围和内容 ...............................................................................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 第一节 公司概况 ........................................................................................ 第二节 生产工艺流程图 ............................................................................ 第三节 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第四节 水系统平衡情况 ............................................................................ 第五节 辅助生产系统概述 ........................................................................ 一、电力系统 ........................................................................................... 二、汽油 ................................................................................................... 三、柴油 ................................................................................................... 第六节 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 一、公司用能概况 ................................................................................... 二、公司能源流程 ................................................................................... 三、公司能源平衡表 ............................................................................... 第三章 公司能源管理系统 ........................................................................... 第一节 能源管理状况 ................................................................................. 一、公司能源管理机构 ........................................................................... 二、公司能源管理制度 ...........................................................................

第二节 能源计量及统计 ............................................................................ 一、能源计量状况 ................................................................................... 二、能源统计管理 ................................................................................... 三、能源定额管理 ................................................................................... 第四章 公司能源利用状况 ........................................................................... 第一节 公司自耗能源的核定 .................................................................... 一、公司外购能源及结构 ....................................................................... 二、公司能源库存变化量 ....................................................................... 三、公司能源消费流向 ........................................................................... 四、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与自耗能源总量的核定 ................................... 五、企业能源费用 ................................................................................... 六、综合能耗指标的核定 ....................................................................... 第二节 主要耗能设备 ................................................................................. 一、公司主要用能设备 ........................................................................... 二、设备能效分析 ................................................................................... 三、淘汰设备情况 ................................................................................... 第五章 主要能耗指标及节能潜力分析 ...................................................... 第一节 单位产品能耗计算及分析 ............................................................. 一、各分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电耗的计算及分析 ........................... 二、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 三、节能量的计算 ................................................................................... 第二节 管理节能潜力 ................................................................................ 第三节 系统节能潜力 ................................................................................ 第四节 设备技术节能潜力 ........................................................................

第五节 公司节能潜力预计 ........................................................................ 第六章 审计结论 ...........................................................................................

一、审计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 二、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 ....................................................................... 三、审计期企业用能评价 ....................................................................... 四、审计期能源消耗结构与综合能耗 ................................................... 五、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 六、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第七章 审计建议 ...........................................................................................

一、淘汰落后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 二、加强能源管理 ................................................................................... 三、加快技术进步,挖掘节能潜力 ....................................................... 附 件 ............................................................................................................... 附件1:能源和资源管理制度........................................................................ 附件2:设备管理制度 .................................................................................... 附件3 设备操作标准 .................................................................................... 附件4:企业计量器具台帐参考表 ............................................................... 附件5:企业电力计量网络图........................................................................ 附件6:企业能源审计资质 ............................................................................ 附件7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表........................................................................

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一、审计目的

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进行客观分析考察,通过对用能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测试、诊断评价,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真实的参考依据,为用能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服务。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简称 “该公司”)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数据核算和综合分析,掌握公司能源使用现状和能效利用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指出存在的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措施与建议,以指导公司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全面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审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77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 (川人大常委【2000】第37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川府发【2007】8号)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评审结果的情况通报》 (川经信环资【2010】611号)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17166-1997)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2009)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2113.918-200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113.919-2008)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T6422-2009)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3234-2009)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113.917-2008)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7119-200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GB/T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GB/T16615-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16616-199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 (GB/T1028-2000) 本次审计主要数据来源于该企业的生产统计报表,对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分管领导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得到企业的核实确认,所提供审计期内能源消耗数据情况真实有效。 三、审计时间 本次能源审计开展时间为2013年11月;

审计期为:2011年1月-12月; 对比期为:2010年1月-12月。

四、审计范围和内容

本次审计范围为****主要7个水厂分公司及污水处理分公司、办公生活区的能源使用情况。

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情况、能源利用状况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统计、能源消费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用能设备运行效率、产品综合能耗及实物能耗、能源成本、节能量、节能技改项目等。

本次审计期间,审计组与该公司财务统计、生产技术、原材料供应、安全保卫、质检化验、机电等管理部门进行了能源审计相关情况的交流沟通。 由于本次能源审计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审计时间紧迫,为了便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选派了专人积极配合,并协助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谨此深表衷心感谢。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第一节 公司概况

公司始建于****建市之初,其前身是建工部三0一建筑公司日供水仅600吨的临时供水设施,1966年7月20日****市供水站成立,1977年升格为自来水公司,1993年经批准建立市自来水总公司。2000年12月28日,原市自来水总公司改制,设立“****”,性质国有独资。2003年12月28日,****通过资产置换,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制为国有控股公司。 员工人数647人,在岗职工612人,临时工35人,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13亿元,其中国有股占总股本的63.64%,其余为职工个人及工会法人股。截止到2010年4月底,公司自来水生产供应主业的供水规模为32.4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供水面积62.1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43.96万人,管网总长度699.60千米,其中DN80以上的管网总长341.19千米。 表2-1 公司2010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944.42 955.69 2913.71 2039.22 114.80 345.69 580.36 表2-2 公司2011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大****水厂

单位 万吨 产量 759.41 制水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898.35 2498.33 2280.12 103.98 363.91 621.10 1073.75 560.53 339.29 146.01 该公司2010年拥有资产总额49548.2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9668.9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5513.3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4276.41万元,净利润1065.91万元,利税总额1458.29万元,工业总产值13248.19万元,工业增加值9442.14万元,总成本11918.58万元,能源成本3062.50万元;2011年拥有资产总额96067.86万元,固定资产59751.3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3519.8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5989.99万元,净利润2162.06万元,利税总额3992.43万元,工业总产值14670.99元,工业增加值10904.77万元,总成本13519.97万元,能源成本2833.06万元。

公司管理组织机构图详见图2-1。

图2-1 公司管理组织体系图

第二节 生产工艺流程图

****现有7个水厂分公司及4个污水处理分公司。其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利用前段电站尾水做为水厂原水,加入药剂(简称:加药。即碱式氯化铝加入水体通过加药搅拌机混合成药剂加入原水中),通过栅条反应斜管沉淀池和无阀滤池沉淀、过滤水中杂质后,经过消毒杀菌进入清水池贮存,通过管网供给用户。二氧化氯发生器生产二氧化氯,投加在栅条反应斜管沉淀池前段称为前加氯,用于杀灭、抑制水中藻类物质;投加在无阀滤池后端称为后加氯,用于杀灭、抑制水中细菌病毒。公司各分厂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2-2 ****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3 大****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4 河门口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5 格里坪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6 金江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7 ****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8 ****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9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2-10 大****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2-1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2-12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 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1、****水厂、大****水厂、河门口水厂、格里坪水厂、金江水厂、****水厂、****水厂工艺简述

利用前段电站尾水做为水厂原水,加入药剂(简称:加药。即碱式氯化铝加入水体通过加药搅拌机混合成药剂加入原水中),通过栅条反应斜管

沉淀池和无阀滤池沉淀、过滤水中杂质后,经过消毒杀菌进入清水池贮存,通过管网供给用户。二氧化氯发生器生产二氧化氯,投加在栅条反应斜管沉淀池前段称为前加氯,用于杀灭、抑制水中藻类物质;投加在无阀滤池后端称为后加氯,用于杀灭、抑制水中细菌病毒。

2、****污水处理厂、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工艺简述

生活污水进厂后,进入初沉池过滤污水中较大、较重的杂质,经过粗细格栅阻拦污水中的漂浮杂质,通过沉砂池旋流沉淀污水中所含较小砂石,通过配水井分配进入CASS生化池,每4小时曝气鼓风机对CASS生化池曝气2小时,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沉淀1小时后运行滗水器,排出处理后澄清液,澄清液流经紫外线消毒渠时,经由紫外线灭杀细菌,最后达标排放水排入金沙江。 沉淀后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将泥浆输送至贮泥池,再由贮泥池输送至污泥脱水间,加入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后,压滤成为泥饼,同初沉池、粗细格栅、沉砂池杂物一起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卫生填埋,脱泥压滤污水经由厂区回收水池回到初沉池重新处理。 主要生产工艺能源为电力,污泥运输车辆能源为气、柴油。 第四节 水系统平衡情况 2010、2011年自来水厂自耗水用量分别是7570193t和2750145t;2010、2011年污水处理厂自耗水用量分别是194668t和266182t。

在供水过程中,管网漏失不可避免,具体形态表现为:跑、冒、漏、滴。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管道结构本身引起的必然损耗、管道输配沿线。一定的损耗、管道老化所带来的损耗、外部因素导致的漏损。管网漏失的水量。占所有供水量的比例,称为管网漏失率。

从理论上说,供水管网漏失包括供水系统物理漏失和供水系统账面漏

失。供水系统物理漏失是指通过系统输配水管网及城市蓄水设备渗、漏、溢到外界的损失水量。该公司漏失水率情况如下:

表2-3 公司供水量、售水量、有效供水量完成数 项目 单位 累计完成数 项目 单位 累计完成数 项目 单位 累计完成数 一、供水量 万吨 7525.19 其中:**** 万吨 2498.33 金江 河门口 **** 万吨 2280.12 万吨 万吨 898.35 759.41 621.10 363.91 103.98 二、售水量 万吨 6577.13 其中:**** 万吨 2000.42 金江 河门口 **** ****水业 清源水业 格里坪 万吨 2100.35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840.04 683.85 530.96 320.92 100.59 三、有效供水量 万吨 6599.05 其中:**** 金江 河门口 **** ****水业 清源水业 格 里 坪 万吨 2007.67 万吨 2100.35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845.30 688.43 534.60 320.92 101.78 ****水业 万吨 清源水业 万吨 格里坪 万吨 根据公式:漏失水量=供水量-有效供水量 漏失水率=漏失水量÷供水量;计算出各水厂漏失率为 表2-4 各分厂漏失率情况 项目 一、供水量 其中:**** 金江 河门口 **** ****水业 清源水业 格里坪 漏失水率% 19.64% 7.88% 5.91% 9.35% 28.78% 13.93% 2.12% 19.64% 其中****水厂和格里坪水厂的漏失水率较高,实践证明,管道漏水作为供水系统漏失的物理因素,是直观而可以直接修复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断裂、接口损坏(或脱出)、裂纹、金属管腐蚀。

断裂:大多数是与其它管线交连时基础扰动,管线架空,其它管线压在其上,不做过梁、套管或支架,埋深不够,重荷载压在其上,不做支墩、支柱、野蛮装卸,回填建筑垃圾,沟底有坚硬石块等,容易使管线断裂。

接口:接口损坏而漏水大多是胶圈损坏、偏臵不到位;灰口填料不均,配比不当、水泥标号不够;铅口打口不实,铅的含量没达到99%以上,接口处没做垫墩等。

裂纹:多数是下管时检查不细,原有旧伤,或施工时承插间隙小外力别坏、摔伤、砸坏等。

腐蚀:多数是年久的金属管线或防腐不好。

此外,塑料管漏水大多是因为是新技术,操作工缺乏施工与维护知识,没按工艺技术规程做,埋深不够,冬季冻坏较多。而闸门失修,调压不均,人为破坏也往往是造成漏水不可忽视的原因。 管道漏水不可避免,但可以控制或者降低。建议企业应对措施大致如下: 1、加大管网检漏工作。资料表明,美国洛杉矶市供水部门中有1/10人员,专门从事管道检漏工作,使漏损率降至6%。日本东京水道局有5600多人,从事防漏水的占7.55有420多人,设立8个支所,17个作业所进行漏水检察工作,使的东京管网漏损逐年降低,从14%降到现在的9%以下。 2、提高水表的准确性,大力推行高灵敏度的水表和技术含量高的智能化水表,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集中抄表。现在的一户一表提高了服务档次,但给偷盗水也带来了便利,据相关报导南昌市一日要滴掉两万吨水。推广远程抄表和集中抄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抄表的准确率,减少人为因素等有着具大的价值。 3、管网维修与管网施工要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保证管网的抢修质量和安装质量。具统计由于管道基础扰动及变化、管材质量、管道安装质量、使用年限及野蛮施工等因素,造成管道破损而产生的漏失,约为9%左右。

第五节 辅助生产系统概述

该公司辅助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汽油系统、柴油系统。 公司审计期内外购的主要能源种类为:电力、汽油、柴油。 其中:电力用于企业生产动力设备及照明;汽油、柴油主要用于污泥运输。

一、电力系统 该公司电力全部外购,2010年公司外购电力共5880.16万千瓦时,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耗5789.61万千瓦时附属生产系统及其它消耗90.55万千瓦时。 2011年公司外购电力共5588.14万千瓦时,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耗5499.72万千瓦时,附属生产系统及其它消耗88.42万千瓦时。电力平衡表详见表2-5、2-6。 表2-5 2010年电力平衡表 单位:万kW.h 收入 外购 自产 5880.16 0.00 一、主要生产系统 大****水厂 支出 5789.61 828.24 673.90 2444.62 1800.56 40.18 2.11 0.00 0.00 0.00 损耗 (盈-,亏+)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收入 支出 损耗 (盈-,亏+) 0.00 90.55 90.55 5880.16 0.00 二、辅助生产系统(含加工转换)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支出合计 收入合计 5880.16 表2-6 2011年电力平衡表 单位:万kW.h 收入 外购 自产 5588.14 0.00 一、主要生产系统 大****水厂 支出 5499.72 587.25 585.53 2022.55 1927.16 31.51 2.42 6.41 134.55 95.14 69.27 37.92 0.00 88.42 88.42 0.00 支出合计 5588.14 0.00 损耗 (盈-,亏+) 四、外供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二、辅助生产系统(含加工转换)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收入合计 5588.14

2010年和2011年企业用电比例图见图2-13和图2-14所示。

图2-13 2010年企业用电比例图 图2-14 2011年企业用电比例图 图2-15 2010年各分厂用电比例图 图2-16 2011年各分厂用电比例图

二、汽油

汽油主要用于污泥运输。2010年该公司外购汽油7.62吨,其中大****水厂使用0.06t、河水口水厂使用1.60t、****水厂使用0.05t、金江水厂使用3.52t、****水厂使用1.67t、****污水处理厂使用0.73t。 2011年该公司外购汽油5.72吨,其中大****水厂使用0.92t、河水口水厂使用1.47t、****水厂使用0.01t、金江水厂使用3.52t、****水厂使用1.74t、****污水处理厂使用0.87t、****污水处理厂使用0.70t。 2010、2011年该公司用汽油情况详见表2-7、表2-8。 表2-7 2010年公司汽油平衡表 单位:t 收入 外购 自产 7.62 一、主要生产系统 0.00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二、辅助生产系统(加工转换) 支出 7.62 0.06 1.60 0.05 3.52 0.00 0.00 1.67 0.00 0.73 0.00 损耗 (盈-,亏+)

收入 支出 损耗 (盈-,亏+) 0.00 0.00 0.00 支出合计 7.62 收入合计 7.62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四、外供 0.00 表2-8 2011年公司汽油平衡表 单位:t 收入 外购 自产 5.72 一、主要生产系统 0.00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二、辅助生产系统(加工转换)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四、外供 5.72 支出合计 支出 5.72 0.92 1.47 0.01 0.00 0.00 0.00 1.74 0.87 0.7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72 损耗 (盈-,亏+) 0.00 收入合计 三、柴油

柴油主要用于污泥运输。2010年该公司外购柴油37.24吨,其中大****水厂使用4.61t、河水口水厂使用2.14t、****水厂使用5.06t、金江水厂使用1.66t、格里坪水厂使用3.78t、清源水业公司使用1.80t、****水厂使用2.18t、****污水处理厂使用13.47t、****污水处理厂使用2.54t。

2011年该公司外购柴油32.81吨,其中大****水厂使用4.29t、河水口水厂使用3.06t、****水厂使用3.55t、格里坪水厂使用4.43t、清源水业公司使用1.03t、****水厂使用2.07t、****污水处理厂使用11.43t、****污水处理厂使用2.95t。 2010、2011年该公司用柴油情况详见表2-9、表2-10。 表2-9 2010年公司柴油平衡表 单位:t 收入 外购 自产 37.24 一、主要生产系统 0.00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二、辅助生产系统(加工转换)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四、外供 支出 37.24 4.61 2.14 5.06 1.66 3.78 1.80 2.18 13.47 2.54 0.00 0.00 0.00 0.00 损耗 (盈-,亏+)

收入 收入合计 37.24 支出 支出合计 37.24 损耗 (盈-,亏+) 0.00 表2-10 2011年公司柴油平衡表 单位:t 收入 外购 自产 32.81 一、主要生产系统 0.00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二、辅助生产系统(加工转换) 三、附属生产系统及其他 生活办公 四、外供 支出合计 支出 32.81 4.29 3.06 3.55 0.00 4.43 1.03 2.07 11.43 2.9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2.81 损耗 (盈-,亏+) 0.00 收入合计 32.81 第六节 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一、公司用能概况

2010年公司消费能源主要为电力、汽油、柴油,能源消费总量为7292.20

吨标煤。其中消耗电力5880.16万千瓦时,折标煤7226.72吨,占能源总量的99.10%;汽油7.62吨,折标煤11.22吨,占消费总量的0.16%;柴油37.24吨,折标煤54.26吨,占消费总量的0.74%;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2-11。

表2-11 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880.16 7.62 37.24 折标量(吨标煤)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0.00 0.00 7292.20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2011年公司消费能源主要为电力、汽油、柴油,能源消费总量为6924.05吨标煤。其中消耗电力5588.14万千瓦时,折标煤6867.83吨,占能源总量的99.19%;汽油5.72吨,折标煤8.41吨,占消费总量的0.12%;柴油32.81吨,折标煤47.81吨,占消费总量的0.69%;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2-12。 表2-12 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吨标煤) 6867.83 8.41 47.81 6924.05 0.00 0.00 6924.05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二、公司能源流程

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7292.20吨标煤,主要是电力、汽油、柴油。电力用于公司生产和后勤办公用电;汽、柴油用于公司主要用于污泥运输。

该公司能源流向详见图2-17。

图2-17 能源流向图

三、公司能源平衡表

综合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煤量核算,2010年该公司综合能耗为7292.20吨标煤。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费7180.91吨标煤附属生产及其他消耗111.29吨标煤。

综合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煤量核算,2011年该公司综合能耗为6924.05吨标煤。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费6815.37吨标煤;附属生产及其他消耗108.67吨标准煤。2010、2011年该公司能源平衡表如表2-13-1、表2-13-2、表2-14-1、表2-14-2所示。

表2-13-1 2010年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收入部分) 收入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库存变化量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购入量 实物量 5880.16 7.62 37.24 折标量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自产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收入小计 实物量 5880.16 7.62 37.24 折标量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实物量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表2-13-2 2010年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支出部分) 支出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主要生产系统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辅助生产 附属生产及其他 外销量 支出小计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90.55 0.00 0.00 111.2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4kW.h 1.229000 5789.61 7115.43 t t tce 1.471400 1.457100 7.62 37.24 11.22 54.27 7180.91 5880.16 7226.72 7.62 37.24 11.22 54.27 7292.20 0.00 111.29 0.00 0.00 平衡验证公式1:企业能源消费总量(tce)=合计行\"收入小计\"-合计行\"外销量\"-回收燃料-回收动力=7292.20 平衡验证公式2:企业能源消费总量(tce)=合计行\"支出小计\"-合计行\"外销量\"=7292.20

表2-14-1 2011年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收入部分) 收入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库存变化量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购入量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 6867.83 8.41 47.81 6924.05 自产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收入小计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 6867.83 8.41 47.81 6924.05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实物量 0.00 0.00 0.00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表2-14-2 2011年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支出部分) 支出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主要生产系统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辅助生产 附属生产及其他 外销量 支出小计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8.42 0.00 0.00 108.6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4kW.h 1.229000 5499.72 6759.15 t t tce 1.471400 1.457100 5.72 32.81 8.41 47.81 6815.37 5588.14 6867.83 5.72 32.81 8.41 47.81 6924.05 0.00 108.67 0.00 0.00 平衡验证公式1:企业能源消费总量(tce)=合计行\"收入小计\"-合计行\"外销量\"-回收燃料-回收动力=6924.05 平衡验证公式2:企业能源消费总量(tce)=合计行\"支出小计\"-合计行\"外销量\"=6924.05

第三章 公司能源管理系统

第一节 能源管理状况

一、公司能源管理机构

该公司属于****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公司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成立了集团、分公司、生产线三级能源管理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总经理但任组长、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任副组长,能源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研究小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明确领导小组和各个研究小组职责和任务。年初下达目标,每季度进行分析,年终进行总结。自筹项目安排专用资金对能耗高的设备、管道进行更换,同时每年安排几万元资金对节能降耗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建立了单机考核、自用水电、设备点巡检等制度。公司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图如图3-1。 组长:荆建华经理办公室副组长:李荣刚,张浩经理办公室成员:康绍钧设计室成员:吴刚设计室成员:王仁勇经理办公室成员:陈静财务处成员:吴绍华生产技术处成员:许谊生产技术处成员:郭家泉生产技术处成员:刘光志营业所图3-1 公司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公司能源管理制度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节材、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坚持强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产业科技含量,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增强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高速、高效发展。

公司总经理及各部门领导重视能源管理工作,成立了节能减排管理部门,初步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水务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水务公司设备操作标准》等相关制度。公司制定的能源相关制度各部门严格执行,定期进行检查与评比,激励员工的能动性,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

从公司目前情况可以看出,公司侧重于节能技术的改进,而能源成本指标所占权重很少,对部分用能单位的考核没有涉及能源考核的具体内容。公司目前的考核方案显然不利于总体的能源成本的控制,充分调动各生产单位节能积极性尚待加强。 从能源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公司可以考虑通过黑板报、展板、报表等多种形式,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生产进度、能耗指标及质量指标,积极宣传节能方针、政策、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在公司正全面落实贯彻实施,开展节能工作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由于公司缺乏专职的能源管理科室,未能明确职责与权限,导致节能工作无法全面贯彻实施,给公司开展节能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建议公司继续完善和细化能源管理制度,建立起了一套能源计量、统计、成本考核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的能源管理模式,规范各项能源管理工作,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杜绝浪费。 公司具体应建立和完善的制度包括: 1、能源管理制度; 2、水务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3、水务公司设备操作标准;

建议公司吸收并借鉴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能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建立健全能源各项能源管理制度,从而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二节 能源计量及统计

一、能源计量状况

能源计量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是评价公司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能源计量数据的客观公正,取决于良好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只有保障能源计量器具随时处于良好状态,才能发挥计量数据的作用。 公司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目前只是完善了对一级计量仪表的配置和主要耗能设备的二级计量仪表配备率,对三级计量器具的配备还比较落后,有待完善提高。客观上存在公司内部无法制订量化的工序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考核定额指标的薄弱环节。 通过统计计算,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Ⅰ级分别为100%和100%,Ⅱ级分别为96%和100%,Ⅲ级分别为0%,具体见企业计量器具配备情况一览表3-1。 公司能源计量系统是电力和水系统组成,公司的汽、柴油主要是在周边地区加油站购买,根据发票进行统计计量全年用量。从公司实际情况看出,一级计量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二级计量的能源计量器具较完善,主三级计量的计量器具还不够完善。目前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

表3-1 公司计量器具配备情况一览表 一级计量 二级计量 三级计量 综合 能源 序应装安装配备完好 应装安装配备完好 应装 安装 配备 完好 配备 完好 计量 号 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率 率 类别 台 台 % % 台 台 % % 台 台 % % % % 1 电 31 31 100 100 55 53 96 100 67 0 0 - 55 100

一级计量 二级计量 三级计量 综合 能源 序应装安装配备完好 应装安装配备完好 应装 安装 配备 完好 配备 完好 计量 号 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数 数 率 率 率 率 类别 台 台 % % 台 台 % % 台 台 % % % % 2 水 合计 38 69 38 100 100 55 53 96 96 100 100 67 134 0 0 0 0 - - 57 56 100 100 69 100 100 110 106 从上表看出,电力、水一级用能单位计量配备率为100%,达到《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规定要求;电力和水进出二级用能单位计量配备率为96%,达到《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规定要求。三级计量器具配备率为0%,未达到《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规定要求。 建议公司按照《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规定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并定期对其进行周期性的鉴定、校准,做好能源消耗日报表及月报表,为计算能源消耗提供可靠得数据。公司能源计量器具台账详见附件4。 二、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公司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公司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建立公司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制定出先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否则极易挫伤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公司的能源统计管理由生产部统一负责,设有兼职统计员。公司定期对各部门、小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采录、统计,生产技术部每天都要形成

运行日报表,月末整理成生产月报表上报作为考核的依据,最终按照统计局、经贸局的要求定期上报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准确、及时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全厂生产消耗情况和有关资料,为制定政策、计划、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能源消费构成,反映能源从供应、分配、储存、消费的全过程,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做出评价;对公司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经济、技术效果做出评价;对单位产品、单位工艺能耗状况的使用水平、采用节能技改措施作出评价;为公司强化能源科学管理,控制节能潜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 能源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是:“统计数据要以计量数据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数字准确、真实是统计分析的根本前提;建立健全各种统计原始记录报表及台帐,帐、物、表数字要一致,计量单位要标准,计算方法要规范;能耗分析要注重时效性、针对性,努力提高分析深度;要建立统计数据的三审制度,即自审、互审、领导审,做到层层把关,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力求做到有数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数字要准确,情况要清楚,分析要得当,建议要可行。”

通过对公司各职能处室资料的审查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生产核算部门、小组及化验等部门初步均建立了各类涉及能源的统计报表,各项统计口径基本一致,数据的反映可以相互印证,基础性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基本全面,对外上报数据由节能办统一上报。 建议公司对能源统计及分析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能源在公司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车间主辅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和台帐,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报表的内容应按工序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等,以利于细化对工序及产品

及重点耗能设备的能耗考核。

三、能源定额管理

目前公司针对节能降耗工作,年初首先总公司下能耗计划,各分厂把计划指标层层进行分解,年终对指标进行考核。每季度对能耗进行分析,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年终做总结,并对突出单位进行表彰。每年在自筹项目中安排固定资金,对能耗较高的设备进行更换和改造,同时对突出单位进行奖励。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公司: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工序及产品单耗考核管理,进一步探索考核定额指标的合理性,细化工序及产品的能耗定额,严格“节奖超罚”,以推动公司在生产管理、过程控制以及细化考核等方面的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次,应加强经济考核实时监控制度,适时调整指标参数,建立产量、质量、物耗、能耗、成本管理同等权重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将能耗纳入各部门经济考核,以促使公司员工提高节能意识。 公司应继续完善各部门的产品单耗考核管理体系,实施分级细化考核,进一步探索不同机台考核定额指标的合理性,细化各部门及产品的能耗定额,严格实行“节奖超罚”,将现已建立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在执行上落到实处,以推动公司在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节能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四章 公司能源利用状况

第一节 公司自耗能源的核定

一、公司外购能源及结构

2010、2011年公司外购能源为电力、汽油、柴油。 2010年购入能源总量合计为7292.20吨标准煤。其中购入电力5880.16万kW.h,折合标煤7226.72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9.1%;购入汽油9.62吨,折合标煤11.22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15%;购入柴油37.24吨,折合标煤54.26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75%。 2011年购入能源总量合计为6924.05吨标准煤。其中购入电力5588.14万kW·h,折合标煤6867.83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9.19%;购入汽油5.72吨,折合标煤8.41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12%;购入柴油32.81吨,折合标煤47.81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69%。 2010年和2011年公司外购能源情况详见表4-1、表4-2。 表4-1 2010年公司外购能源情况表 当量值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折标合计 单位 104kW.h t t tce 实物量 折标系数 5880.16 7.62 37.24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吨标煤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比例 99.1% 0.15% 0.75% 100%

表4-2 2011年公司外购能源情况表 当量值 序号 1 2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单位 104kW.h t 实物量 折标系数 5588.14 5.72 1.229000 1.471400 吨标煤 6867.83 8.41 比例 99.19% 0.12%

当量值 序号 3 能源种类 柴油 折标合计 t tce 单位 实物量 折标系数 32.81 1.457100 吨标煤 47.81 6924.05 比例 0.69% 100% 二、公司能源库存变化量

该公司无库存变化情况。

三、公司能源消费流向 ****能源消费系统主要划分为主要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主要生产系统包括从江河中抽水到自来水输送到用户整个生产环节,附属生产系统包括后勤生活办公。 公司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为7292.20吨标准煤,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费7180.91吨标煤附属生产及其他消耗111.29吨标煤。 201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6924.05吨标准煤,其中主要生产系统消费6815.37吨标煤;附属生产及其他消耗108.67吨标准煤。公司能源消费流向情况详见表4-3、表4-4。

表4-3 2010年公司能源消费流向表 支出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主要生产系统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辅助生产 附属生产及其他 外销量 支出小计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90.55 0.00 0.00 111.2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4kW.h 1.229000 5789.61 7115.43 t t tce 1.471400 1.457100 7.62 37.24 11.22 54.27 7180.91 5880.16 7226.72 7.62 37.24 11.22 54.27 7292.20 0.00 111.29 0.00 0.00 表4-4 2011年公司能源消费流向表 支出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折标系数 (tce/) 主要生产系统 实物量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合计 辅助生产 附属生产及其他 外销量 支出小计 盈亏量(盈-,亏+) =收入-支出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实物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8.42 0.00 0.00 108.6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折标量 实物量 折标量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4kW.h 1.229000 5499.72 6759.15 t t tce 1.471400 1.457100 5.72 32.81 8.41 47.81 6815.37 5588.14 6867.83 5.72 32.81 8.41 47.81 6924.05 0.00 108.67 0.00 0.00

四、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与自耗能源总量的核定

(一)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2010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9292.20吨。其中消耗电力5880.16万千瓦时,折标煤7226.72吨;汽油7.62吨,折标煤11.22吨;柴油37.24吨,折标煤54.26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4-5。

表4-5 2010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880.16 7.62 37.24 折标量(吨标煤)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0.00 0.00 7292.20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2011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6924.05吨。其中消耗电力5588.14万千瓦时,折标煤6867.83吨;汽油5.72吨,折标煤8.41吨;柴油32.81吨,折标煤47.81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4-6。 表4-6 2011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吨标煤) 6867.83 8.41 47.81 6924.05 0.00 0.00 6924.05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二)综合能耗核定

2010年企业收入能源总量7292.20吨标准煤(含库存变化量、自产能

源、购入能源),外销能源总量0吨标准煤,回收燃料总量为0吨标煤,回收动力总量为0吨标煤。

2010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 = 收入合计-外销量-回收能源量 =7292.20tce-05tce-0tce=7292.20tce。

2011年企业收入能源6924.05吨标准煤(含库存变化量、自产能源、购入能源),外销能源总量0吨标准煤,回收能源总量为0吨标煤,回收动力总量为0吨标煤。 2011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 = 收入合计-外销量-回收能源量 =6924.05tce-0tce-0tce=6924.05tce。 五、企业能源费用 该公司2010年生产总成本为11918.58万元,能源外购总成本3062.50万元,能源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25.70%。该公司2011年生产总成本为13519.97万元,能源外购总成本2833.06万元,能源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20.95%。能源费用详情情况如表4-7所示。 表4-7 企业外购能源费用 项目 总成本 能源成本 所占比例 单位 万元 万元 % 2010年 11918.58 3062.50 2011年 13519.97 2833.06 25.70 20.95 2011年与2010年相比,能源成本比例有所下降,原因是2011年企业的综合能耗有所下降,消耗电量下降,能源成本比例下降。

六、综合能耗指标的核定

该公司2010年工业总产值13248.19万元,工业增加值9442.14万元,2010年企业综合能耗为7292.20吨标准煤,计算得出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55tce/万元。2011年工业总产值

14670.99万元,工业增加值10904.77万元,2011年

企业能耗总量6924.05吨标准煤。根据审核计算,该企业2010年和2011年经济能耗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4-8 企业经济能耗指标表 项目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企业综合能耗 万元产值能耗 万元增加值能耗 单位 万元 万元 tce tce/万元 tce/万元 2010年 13248.19 9442.14 7292.20 0.55 0.77 2011年 14670.99 10904.77 6924.05 0.47 0.63 2011年该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7tce/万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为0.55tce/万元。2011年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4.55%,该公司2011年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综合能耗有所下降,万元产值能耗有所下降。 第二节 主要耗能设备 一、公司主要用能设备 公司主要设备有泵类、变压器、低压控制柜、电动机、高压开关柜、主要阀门等。各分厂主要设备详见附件5。 二、设备能效分析

公司主要设备有有泵类、变压器、低压控制柜、电动机、高压开关柜、主要阀门等。企业尚未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能效监测分析,对设备的效率不能准确的掌控,导致不能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效率从而进行调控。目前该企业目前采用的电机部分属于国家淘汰设备,导致其电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建议企业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能效检测,并做出设备能效检

测分析报告,准确掌握设备的生产情况。

三、淘汰设备情况

通过对该公司现有用能设备的现场核查、设备台账清理核对,掌握了解该公司在用主要耗能设备的基本现状,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1年本)》,《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的相关规定,企业在用高耗能电机如表4-9所示。 表4-9 企业在用淘汰设备 电机型号 Y355M-4 Y355M-2 Y315M-2 Y355L-4 Y280M-2 Y315M-4 Y200L2-2 Y132M-4 Y315L2-4 Y315S-2 Y200L2-2 数量 3 1 1 4 1 1 2 1 4 4 4 是否属于淘汰设备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根据现场审计了解的实际情况,该公司尚有部分国家明令淘汰高耗能电机使用,且有部分S7系列变压器在使用(型号详见附件7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表)。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拟在2014年-2015年对符合淘汰落后产业政策的设备进行逐步更新淘汰,以减少企业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五章 主要能耗指标及节能潜力分析

第一节 单位产品能耗计算及分析

一、各分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电耗的计算及分析 1、大****水厂 2010年大****水厂生产水944.42万吨,综合能耗为1085.02tce; 2011年大****水厂生产水759.41万吨,综合能耗为960.40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表5-2。 表5-1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大****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828.24 1.471400 0.06 1.457100 4.61 折标量 1017.91 0.09 6.72 944.42 实物单耗 kW.h/103t 876.98 kg/104t 0.06 kg/104t 4.88 制水 1024.72 1085.02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2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大****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104kW.h t t 1.229000 587.25 1.471400 0.92 1.457100 4.29 折标量 721.73 1.35 6.25 759.41 实物单耗 kW.h/103t 773.30 kg/104t 1.21 kg/104t 5.65 制水

工序能耗 tce 729.33 960.4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85.02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60.40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124.62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876.98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773.30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103.68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2、河门口水厂 2010年河门口水厂生产水955.69万吨,综合能耗为833.69tce; 2011年河门口水厂生产水898.35万吨,综合能耗为726.24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3、表5-4。 表5-3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河门口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673.90 1.471400 1.60 1.457100 2.14 折标量 828.22 2.35 3.12 955.69 实物单耗 kW.h/103t 705.14 kg/104t 1.67 kg/104t 2.24 制水 833.69 872.34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4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河门口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585.53 1.471400 1.47 1.457100 3.06 折标量 719.61 2.17 4.46 898.35 实物单耗 kW.h/103t 651.78 kg/104t 1.64 kg/104t 3.41 制水 726.24 808.42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872.34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808.42 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63.92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705.14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651.78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53.36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3、****水厂 2010年****水厂生产水2913.71万吨,综合能耗为3011.88tce; 2011年****水厂生产水2498.33万吨,综合能耗为2490.90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5、表5-6。

表5-5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水厂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2444.62 1.471400 0.05 1.457100 5.06 折标量 3004.44 0.07 7.37 制水 2913.71 实物单耗 kW.h/103t 839.01 kg/104t 0.02 kg/104t 1.74 3011.88 1033.7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6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2022.55 1.471400 0.01 1.457100 3.55 折标量 2485.71 0.02 5.17 2498.33 实物单耗 kW.h/103t 809.56 kg/104t 0.00 kg/104t 1.42 制水 2490.90 997.03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33.70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97.03 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36.67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839.01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809.56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29.45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

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4、金江水厂

2010年金江水厂生产水2039.22万吨,综合能耗为2220.48tce; 2011年金江水厂生产水2280.12吨,综合能耗为2368.48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7、表5-8。

表5-7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金江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800.56 1.471400 3.52 1.457100 1.66 折标量 2212.89 5.18 2.42 2039.22 实物单耗 kW.h/103t 882.97 kg/104t 1.73 kg/104t 0.81 制水 2220.48 1088.89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8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金江水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927.16 1.471400 0.00 1.457100 0.00 折标量 2368.48 0.00 0.00 2280.12 实物单耗 kW.h/103t 845.20 kg/104t 0.00 kg/104t 0.00 制水 2368.48 1038.76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88.89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38.76 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50.13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882.97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845.20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37.77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5、格里坪水厂 2010年格里坪水厂生产水114.80万吨,综合能耗为54.89tce; 2011年格里坪水厂生产水103.98吨,综合能耗为45.19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9、表5-10。 表5-9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格里坪水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40.18 1.471400 0.00 1.457100 3.78 折标量 49.38 0.00 5.51 制水 114.80 实物单耗 kW.h/103t 350.00 kg/104t 0.00 kg/104t 32.92 54.89 478.11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10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格里坪水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104kW.h t 1.229000 31.51 1.471400 0.00 折标量 38.73 0.00 制水 103.98 实物单耗 kW.h/103t 303.09 kg/104t 0.00

3 柴油 工序能耗 t tce 1.457100 4.43 6.46 kg/104t 42.62 45.19 434.6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478.11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434.60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43.51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350.00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303.09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46.91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6、清源水业公司 2010年清源水业公司生产水345.69万吨,综合能耗为5.21tce; 2011年清源水业公司生产水363.91万吨,综合能耗为4.47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1、表5-12。 表5-11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清源水业公司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2.11 1.471400 0.00 1.457100 1.80 折标量 2.59 0.00 2.62 345.69 实物单耗 kW.h/103t 6.10 kg/104t 0.00 kg/104t 5.20 制水 5.21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15.08 表5-12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清源水业公司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2.42 1.471400 0.00 1.457100 1.03 折标量 2.98 0.00 1.50 363.91 实物单耗 kW.h/103t 6.66 kg/104t 0.00 kg/104t 2.82 制水 4.47 12.3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5.08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2.30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2.78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6.10 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6.66 kW.h/103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上升0.56 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上升主要原因是:2011年相比2010年清源水业生产期间原水被限流使用,抽取同样多原水量则需各设备运行时间延长,多以导致电耗上升。

7、****水业

2010年****水业生产水580.36万吨,综合能耗为5.64tce; 2011年****水业生产水621.10万吨,综合能耗为21.68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3、表5-14。

表5-13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水业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0.00 1.471400 1.67 1.457100 2.18 折标量 0.00 2.46 3.18 580.36 实物单耗 kW.h/103t 0.00 kg/104t 2.88 kg/104t 3.76 制水 5.64 9.71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14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水业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6.41 1.471400 1.74 1.457100 2.07 折标量 7.88 2.56 3.02 621.10 实物单耗 kW.h/103t 8.54 kg/104t 2.32 kg/104t 2.76 制水 13.47 21.68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71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21.68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上升11.97kgce/104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抗旱需要,2011年****水业有限公司无原水,****、****水厂联合保证****方向用户,而****用户

都经过三级加压才能保证供水,造成能耗大幅度升高。****水业2011年供水量为750万m3,而由于无原水,三级加压保证供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上升8.54kW.h/km3,多耗电为6.41万kW.h,折合标煤量为7.88吨标煤,造成能耗进一步升高。

8、****污水处理厂

由于****污水处理厂2010年未开始投产,所以将2012年生产情况和2011年做比较。 2011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1073.75万吨,综合能耗为183.30 tce。2012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1088.22万吨,综合能耗为146.36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5、表5-16。 表5-15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34.55 1.471400 0.87 1.457100 11.43 折标量 165.36 1.28 16.65 183.30 170.71 1073.75 实物单耗 kW.h/103t 125.31 kg/104t 0.81 kg/104t 10.64 污水处理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16 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污水处理 1088.22 折标量 165.84 1.07 15.58 实物单耗 kW.h/103t 124.00 kg/104t 0.67 kg/104t 9.82 104kW.h t t 1.229000 134.94 1.471400 0.73 1.457100 10.69

工序能耗 tce 182.49 167.7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1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70.71kgce/104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67.70kgce/104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下降3.01kgce/104t。

2011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125.31 kW.h/103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124.00 kW.h/103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下降1.31kW.h/103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2012年继续紧抓节能技术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9、****污水处理厂 由于****污水处理厂2010年未开始投产,所以将2012年生产情况和2011年做比较。 2011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560.53万吨,综合能耗为122.25tce。2012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599.53万吨,综合能耗为131.20tc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7、表5-18。 表5-17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污水处理 560.53 折标量 116.93 1.03 4.30 实物单耗 kW.h/103t 169.74 kg/104t 1.24 kg/104t 5.26 104kW.h t t 1.229000 95.14 1.471400 0.70 1.457100 2.95

工序能耗 tce 122.25 218.10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18 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主要产品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102.52 1.471400 0.57 1.457100 2.99 折标量 125.99 0.84 4.36 599.53 实物单耗 kW.h/103t 171.00 kg/104t 1.02 kg/104t 4.98 污水处理 131.20 218.83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1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218.10kgce/104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218.83kgce/104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上升0.73kgce/104t。 2011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169.74kW.h/103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171.00 kW.h /104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上升1.26 kW.h /104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抗旱需要,2011年****水业有限公司无原水,****、****水厂联合保证****方向用户,而****污水处理厂也要经过三级加压才能将污水提升到污水处理站,造成能耗大幅度升高。

10、大****污水处理厂

由于大****污水处理厂2010年未开始投产,所以将2012年生产情况和2011年做比较。

2011年大****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399.29万吨,综合能耗为85.13tce。2012年大****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456.92万吨,综合能耗为88.70tce。单

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详见表5-19、表5-20。

表5-19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大****污水处理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69.27 1.471400 0.00 1.457100 0.00 折标量 85.13 0.00 0.00 污水处理 339.29 实物单耗 kW.h/103t 204.16 kg/104t 0.00 kg/104t 0.00 85.13 250.91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20 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72.17 1.471400 0.00 1.457100 0.00 折标量 88.70 0.00 0.00 污水处理 456.92 实物单耗 kW.h/103t 157.96 kg/104t 0.00 kg/104t 0.00 88.70 194.13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1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250.91kgce/104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94.13kgce/104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下降56.78kgce/104t。

2011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204.16kW.h/103t,2012年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157.96 kW.h /104t,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下降46.20 kW.h /104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2012年继续紧抓节能技术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

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11、****污水处理厂

2010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146万吨,综合能耗为46.60tce;2011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68万吨,综合能耗为81.55 tce。

表5-21 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71.89 1.471400 0.00 1.457100 0.00 折标量 88.36 0.00 0.00 污水处理 146.01 实物单耗 kW.h/103t 492.38 kg/104t 0.00 kg/104t 0.00 88.36 605.13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表5-22 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表 ****污水处理厂 序号 能源种类 能源单位 折算系数 主要产品 产品产量(万吨) 实物量 1 电力 2 汽油 3 柴油 工序能耗 104kW.h t t tce 1.229000 32.38 1.471400 0.00 1.457100 0.00 折标量 39.80 0.00 0.00 污水处理 68.85 实物单耗 kW.h/103t 470.30 kg/104t 0.00 kg/104t 0.00 39.80 578.07 工序产品单耗 kgce/ 从上表可看出,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605.13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578.07kgce/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27.06kgce/104t。

2010年该厂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为492.38kW.h/103t,2011年单位产品综

合电耗为470.30kW.h /104t,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22.08 kW.h /104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电耗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厂2012年继续紧抓节能技术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导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二、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2010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3248.19万元,2010年自来水厂产值11531.15万元,年综合能耗源为7156.52吨标准煤。污水处理厂产值1717.04万元,年综合能耗源为24.40吨标准煤。 2011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4670.99万元,2011年自来水厂产值12826.28万元,年综合能耗源为6378.09吨标准煤。污水处理厂产值1844.70万元,年综合能耗源为437.29吨标准煤。详见表5-23。 表5-23 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表 自来水厂综合能耗 单位 tce 2010年 7156.52 2011年 6378.09 自来水厂工业总产值 单位 万元 2010年 11531.15 2011年 12826.28 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 单位 tce/万元 2010年 0.62 2011年 0.50 污水处理厂综合能耗 单位 tce 2010年 24.40 2011年 437.29 污水处理厂工业总产值 单位 tce 2010年 1717.04 2011年 1844.70 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 单位 tce/万元 2010年 0.014 2011年 0.24 从表5-23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表看出,2010、2011年污水处理厂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为0.014吨标煤/万元、0.24吨标煤/万元;2010年自来水厂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为0.62吨标煤/万元;2011年自来水厂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为0.50吨标煤/万元,说明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

三、节能量的计算 1、大****水厂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85.02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60.40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759.41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960.40kgce/104t -1085.02kgce/104t)×759.41万吨÷1000= -94.64tce。

2、河门口水厂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872.34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808.42 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898.35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808.42 kgce/104t -872.34kgce/104t)×898.35万吨÷1000= -57.42tce。 3、****水厂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33.70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97.03 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2498.33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997.03 kgce/104t -1033.70kgce/104t)×2498.33万吨÷1000= -91.61tce。 4、金江水厂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88.89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38.76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2280.12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1038.76kgce/104t -1088.89kgce/104t)×2280.12万吨÷1000= -114.30tce。

5、格里坪水厂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478.11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

合能耗为434.60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103.98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434.60kgce/104t -478.11kgce/104t)×103.98万吨÷1000= -4.52tce。

6、清源水业公司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5.08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2.30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363.91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12.30kgce/104t -15.08kgce/104t)×363.91万吨÷1000= -1.01tce。 7、****水业 2010年公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9.71kgce/104t;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21.68kgce/104t,2011年共计生产水621.10万吨。 2011年节能量=(2011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0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11年产品产量÷1000=(21.68kgce/104t -9.71kgce/104t)×621.10万吨÷1000= 7.43tce。 故该公司2011年相对2010年节能量为:(-94.64)+(-57.42)+(-91.61)+(-114.30)+( -4.52)+( -1.01)+7.43= -356.07吨标煤。 建议针对公司工艺、设备及能源供应上存在的不足,依据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国家节能标准规范,不断研究新工艺,勇于创新,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产能,逐步将节能新工艺和新技术融入到现有的陶瓷生产中。

第二节 管理节能潜力

一、能源购入消费管理

公司主要消耗能源为电力、汽油、柴油。

1、从公司现场情况查看,进出主要用能单位及二级级计量(次级用能单位)比较完善,三级进出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情况有待加强。缺乏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便无法真实准确的统计各用能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实际能源使用量以及能源转换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量,难以制定符合生产工艺过程的能源定额考核制度,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建议企业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工作中,严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特别是提高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并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以利于细化考核和经济核算。 2、对用能企业来说,物料进出环节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科学,对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核算、生产成本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该公司市场、供应、财务、生产、质检等管理部门的统计报表进行审核,以及对其物资采购计量环节的现场调查发现,企业在原水、供水及售水的管道输送等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建议企业加强电力进出用能单位计量系统的监督,建立健全计量环节的制约机制,消除人为误差因素,以减少和防止因计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损失。 3、公司在设备管理、运行记录和日常维修保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有些设备无法从设备台帐表中查找,无法查明使用年限和基本状况,对运行设备维护保养不够,加速了设备的老化,使其相应能耗增加。

二、指标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情况

目前企业已制定详细的能源定额管理制度,对产品能源单耗、产品综合能耗、生产成本、利润和产量进行考核,建立了岗位节能工作责任制和逐级落实、分解节能目标,采取每年降低一定百分比的总量控制方法,科

学合理地执行能源定额管理制度。

三、能源统计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目前该企业对能源消费情况建立了统计台帐,对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实行了电脑网络化管理。但从提供的能源消耗统计台账和报表看,该企业对电力、汽油及柴油的统计基本完善,但是由于缺乏三级计量,导致数据统计有少许误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完善各生产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的三级计量仪表器具配置的前提下,加强能源统计核算,细化定额管理考核指标。 四、完善管理 1、企业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机构建设,完善企业三级能源管理机构,并设立专职的能源管理部门,明确能源管理部门在企业职能科室中的地位,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和节能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能源管理制度,完善能源管理记录、台帐、报表、考核,提高能源科学管理水平。 重点加强生产用能的管理,坚持工艺、技术节能为主,从消除生产中的能源浪费现象入手,以管理促进节能,以节能创造效益。为能源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日常节能检测设备,建立企业能量平衡表和能源网络图,加强用能设备的效率分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完善统计管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考核措施,各类原始记录及报表应及时归档,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建立健全能源实物流转统计台帐,制定合理的统计和核算基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规范;化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分析项目,各归口管理部门应积极有效的开展能源统计工作,适时进行能源状况分析及物料平衡分析,从而及时发现能源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3、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对在节能挖潜、降耗革新等工作中取得

成绩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处罚。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严格执行“节奖超罚”,每年按节能量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节能奖励基金,用来奖励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节 系统节能潜力

电力系统节能潜力 一些节能的专用设备、装置不断推陈出新,给实施节电提供了很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设备工况、不同应用领域节能的需求。 (1)采用专用的节能技术设备,是系统节电和提高电能质量的基本途径。 企业节电的方法和途径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采用无功补偿,提高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②采用合理的运行控制方式和采用先进的节电设备;③提高用电管理水平。④改造输电线路,淘汰落后变压器,提高配电质量。 (2)提高企业系统用电管理水平,是企业节电工作投入少、产出多的有效方法 建立健全电能的各级计量和用电有效工作目标是企业节电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企业电能计量才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用电情况,分析节电环节和采取节电方案,才能开展用电运行控制和调节;用电有效工作目标是强化责任,促进用电部门改进用电效率,推进节电管理、节电改造、开展技术进步等工作的经济手段,任何企业从理论上讲,管理是提高企业资源有效使用的手段。

(3)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和用电运行管理控制,提高企业自然功率因数是实施管理节电最有效的途经。

实施节能补偿改造,要优先检查企业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的提高要从企业工程项目实施和用电运行管理中考虑,其工作的中心是减少投资和运行中“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提高用电系统的负荷率,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①合理配置电气设备,一般电动机使用负荷率不能低于40%,变压器使用负荷率不能低于30%;低于这个负荷率应当考虑更换。

②用现代调速技术控制变负载电动机,如变频调速、晶闸管串级调速、电车的逆导斩波调速等技术,使电动机能随工艺负载变化自动调速,使电动机运行在高效和低无功消耗区。 ③生产运行管理控制自然功率因数。 ④加强生产管理,控制电气设备低负荷和空载运行损耗。很多企业内、外供电系统有双回路、各个独立的生产系统有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有些设备是间断性的运行使用、有的是“大马拉小车”在运行等,对这些环节进行运行方式评价、管理,做好运行方式控制管理有很大的节电空间。 ⑤提高电网运行管理质量和调控能力。电网的电压、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主要运行指标,电压高低反映无功出力与用户无功负荷是否平衡,频率的高低反映电源有功出力与用户有功负荷是否平衡;电压、频率高低对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能消耗均是不利的。 第四节 设备技术节能潜力 根据现场能源审计情况分析,该公司目前的能耗状况,仍然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企业通过节能技改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次审计经技术人员现场****水厂及金江水厂主要加压泵及取水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等测试,由于两家水厂采用的加压泵比较先进,且泵站的布局较为合理,所以节能空间不大。

第五节 公司节能潜力预计

实施这五项节能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361万元,静态效益:205.31万元/a。项目实施后年节能量达420.29吨标煤。项目详见表5-24。

表5-24 “十二五”已完成节能技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预计实施 时间 2011 预计年 节电量 投资估算 效益估算(万元) (万元/年) 219 预计年 节能量 (吨标煤/年) 125.60 1 管道进行改造 增铺了一根DN400的管道,从南山加压站到棉纱湾一共5200m 新增一座1000 m3清水池;送水泵房和一号加压泵站增加和淘汰设备 将原上海连成SLOW200—660TA水泵的640mm叶轮更换成660mm标准叶轮。 河门口水厂逐步对深井车间、4#加压车间老旧、效率不高的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多级泵更换成单级双吸离心泵 102.2万千瓦时 61 2 金江水厂送水、加压站进行改造 金江水厂4号机组叶轮小改大 河门口水厂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水厂水泵进行更换改造 2012 166万千瓦时 90 100 204 3 2010 14.19万千瓦时 2 8.51 17.44 4 2011 26.6万千瓦时 30 16 32.69 5 2012 33万千瓦时 20 19.8 40.56 3 合计 - - 341.99万千瓦时 361 205.31 420.29

第六章 审计结论

一、审计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该公司2010年拥有资产总额49548.2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9668.9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5513.3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4276.41万元,净利润1065.91万元,利税总额1458.29万元,工业总产值13248.19万元,工业增加值9442.14万元,总成本11918.58万元,能源成本3062.50万元;2011年拥有资产总额96067.86万元,固定资产59751.3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3519.8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5989.99万元,净利润2162.06万元,利税总额3992.43万元,工业总产值14670.99元,工业增加值10904.77万元,总成本13519.97万元,能源成本2833.06万元。 二、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 表6-1 公司2010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944.42 955.69 2913.71 2039.22 114.80 345.69 580.36 表6-2 公司2011年产品产量情况表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大****水厂 河门口水厂

单位 万吨 万吨 产量 759.41 898.35 制水 制水

工序产品 工序名称 名称 ****水厂 金江水厂 格里坪水厂 清源水业公司 ****水业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制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2498.33 2280.12 103.98 363.91 621.10 1073.75 560.53 339.29 146.01 三、审计期企业用能评价 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源方针,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加强节能管理,通过技术进步,加大技改力度,强化能源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管理节能效果。并制定了相应的能源采购、计量、统计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开展了能源的定额考核工作,能耗指标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节能工作的有效展开。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改变了厂区的环境,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审计期能源消耗结构与综合能耗

2010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9292.20吨。其中消耗电力5880.16万千瓦时,折标煤7226.72吨;汽油7.62吨,折标煤11.22吨;柴油37.24吨,折标煤54.26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6-3。

表6-3 2010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能源种类 单位 折标系数 实物量 折标量(吨标煤)

1 2 3 电力 汽油 柴油 104kW.h t t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5880.16 7.62 37.24 7226.72 11.22 54.26 7292.20 0.00 0.00 7292.20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2011年该公司综合能耗折标煤6924.05吨。其中消耗电力5588.14万千瓦时,折标煤6867.83吨;汽油5.72吨,折标煤8.41吨;柴油32.81吨,折标煤47.81吨。能源消耗具体情况见表64。 表6-4 2011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序号 1 2 3 能源种类 电力 汽油 柴油 单位 104kW.h t t 折标系数 1.229000 1.471400 1.457100 实物量 5588.14 5.72 32.81 折标量(吨标煤) 6867.83 8.41 47.81 6924.05 0.00 0.00 6924.05 能源消费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燃料折标合计(tce) 自产回收动力折标合计(tce) 企业综合能耗(tce) 五、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表6-5 企业经济能耗指标表 项目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企业综合能耗 万元产值能耗 万元增加值能耗 单位 万元 万元 tce tce/万元 tce/万元 2010年 13248.19 9442.14 7292.20 0.55 0.77 2011年 14670.99 10904.77 6924.05 0.47 0.63 2011年该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7tce/万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为

0.55tce/万元。2011年较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4.55%,该公司2011年在节能技术进步方面积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等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并在节能管理方面加强措施,综合能耗有所下降,万元产值能耗有所下降。

六、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数据,每节约1吨标煤,可减排二氧化碳2.6吨、二氧化硫8.3千克以及氮氧化物7.4千克。该公司审计期节能量-356.07吨标煤,即审计期内二氧化碳减排量926.7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96吨,氮氧化物减排量2.63吨,产生了较好的环保效益。

第七章 审计建议

一、淘汰落后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该公司在“十二五”要对耗能设备进行管理,按照国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第二批)淘汰高耗能设备,按照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加强能源管理 1.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各重点用能单位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规范组织的能源管理,降低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该公司在能源定额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对各厂及主要工序实现了成本、利润和产量等宏观指标的考核。还应进一步对每一重点用能点的能耗制定详细定额考核指标,推行精细化能源管理,重点用能单位应该加强工序能耗定额管理,制定主要工序、设备能耗定额,进行考核,降低工序能耗,全面调动职工的节能积极性。 3.完善对计量器具的管理。主要是三级计量,使得对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统计管理一直处于不完善状态,对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减小能耗不能提供可靠依据。 4.在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能源管理。尤其是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能实际生产源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能源供应,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加快技术进步,挖掘节能潜力

1.科学利用资源、减量化用能

在节能中推进技术进步,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拓展节能领域。

2.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公司的能源管理中心可以借鉴先进企业能源管理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公司能源管理水平,做到能源管理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附 件

附件1 能源和资源管理制度 附件2 设备管理制度 附件3 设备操作标准

附件4 企业计量器具台帐参考表 附件5 企业电力计量网络图 附件6 企业能源审计资质 附件7 企业主要耗能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