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附评讲要点及反思)
《猜猜他是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猜猜他是谁》是统编教材第一次习作,教学内容紧扣校园主题,指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教材编排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贯穿始终,创设了有趣的活动情境,体现了单元导语中“体会习作的乐趣”这一核心目标。
本课习作共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选好对象;二是把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两点写下来。其中,第二个要求是本次习作研究的重难点,为此教材就“怎么写”做了指导和展开。
一是以猜激趣,说明游戏规则。不同于以往“猜一猜”的游戏,这里的“猜”是要越容易被猜中越好。因此,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先聊一聊,怎么写才能在不出现人物名字的情况下,让别人一下子猜对。在猜的过程中,除了直接猜,写相同对象的学生还可以以文会文,对着猜。当“猜”有了变化和对比时,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习作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发现“怎么写”才能更真实贴切地反映人物特点。
二是以图为示,提供表达样例。图示中,灰色人影代表所选对象,四个方框则是该人物使人印象深刻的四个方面。这就好比是一张思维导图,教学时,学生也可以借助画这样的思维导图来厘清习作思绪。
与此同时,教材图示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动身,选出了该同砚使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并提供了表达样例。如“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着……”就是分歧于他人的外貌特点。教学时,可以通过同桌合作、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出所写对象的几大特点。并在指导写清特点时,搭建研究支架:如从教材图示中,研究用上事例写特点的举措;从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研究描写环境突出人物特点的举措。
三是关注起点,联结写话经验。当学生直观地意识到习作其实是从写话慢慢变来的,自然也就减少了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学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增补、整合教材图示中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把一段段话合成一篇习作的成就感。
本课的最后一个部分,不仅再次夸大了空两格的基本花式,还提出了习作后的展现交流建议:读给同砚听、张贴上墙、相互猜。既凸显了习作的交际功用,又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而“写给谁看、为什么要写”等问题也得以表现。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填写思维导图、同桌讨论等方式,形成思考路径,明确所写人物及其使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2.通过圈画图示、联结课文等方式,研究写清人物特点的两种办法。
1
教学重点:
选择一个同学,把你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下来。写作时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有条理地写作,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
写作时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有条理地写作,突出重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激趣,发现特点 1.活动设计一:猜猜他是谁。
(1)读游戏规则。聊一聊,怎样写才干不出现人名,却还能让他人猜出写的是谁。
提醒:学生自在说,教师适时归纳、板书。
(2)图示中的四段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位同学的?
提示:可以从外貌、性格、优点、爱好等方面去发现同学的特点。补充板书。
(3)选择一个最想写的同砚,按要求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写他的某一方面。
提示:用稍粗的笔写在卡片上,字写大一些。 (4)猜猜他是谁。
步骤一:指名读,猜写的是谁。如果猜对了,就将该卡片直接贴上黑板。
提醒:板贴时,注意归类。如描写外貌的,就贴在“外貌”一栏中。
步骤二:指名读,学生相互对着猜。认为是写同一个人的学生,可以顺次读,看看是不是对上号。比一比,谁的内容更容易让人猜到,把他的卡片贴上黑板。
步骤三:对比黑板上的卡片,发现相似之处。
小结:在游戏中,我们发现,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猜到的内容,往往写的都是该同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2.活动设计二:发现令你印象深刻的他。
(1)图示中的同学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圈出关键词。
提示:头发又黑又硬、特别爱笑、关心班里每个人、酷爱踢足球。尤其从“特别”“每个人”“酷爱”等词,都可以看出这是他的特别之处。
(2)同桌讨论,给人物选出几处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用关键词记录在思维导图里。
提醒:可提醒学生用上有新颖感的词语,展现时可适当地帮学生拓展一部分有新颖感的词语。将教材中的图示变成空白的思维导图,发给学生。学生想写几处就写几处。
板块二用好教材,写清特点 1.活动设计一:图示中的好举措。
(1)图示中的四段话是怎么写清该同学的特点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2
提醒:对外貌进行了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用上了事例。 (2)从之前选出的令你印象深刻的几点中,选择一点,用上事例,简单写进自己的思维导图里。如:
(3)分享交流。
小结:当我们为人物特点加上事例后,别人就读得更明白了。
2.活动设计二:课文中的好举措。
(1)联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同学们认真朗读的句子: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读一读,说说这句话是怎么来表现同砚们朗读的情景的。小结:像这样描写周围环境也是烘托人物特点的好举措。
(2)从之前选出的令你印象深刻的几点中,选择一点,将周围环境简单写进自己的思维导图里。如:
提示:感觉这一要求有难度的、想不出的学生可以再选一点,加上事例。
(3)分享交流。
板块三补写特点,自立习作 1.默读习作要求,用序号标出。
提示:标序号,①你选的是谁?②他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也就是,一要选好对象,二要把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两点写下来。
3
导语:大家都已经想好自己要写的同学了,怎样才能写成一篇习作呢?你们看,老师把教材图示中的四段话合在一起,
这就是一篇习作的维形了。当然,如果我们能再加上点事例或环境描写,补上省略号的部分,这就会变成一篇真正的习作。
步骤一:将图示中四段话变成四个自然段出示。如: 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着…… 他特别爱笑,一个小笑话就能让他笑个不停…… 他关心班里的每个人。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心情不好,他主动来慰藉我,还送给我一盒酸奶……
他酷爱踢足球,也喜欢跑步,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
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着,摸起来就像一个扎人的小刺猬。
他特别爱笑,一个小笑话就可以让他笑个不停。每次轮到他讲笑话的时分,日光灯在摇,教室窗户在震,窗外的树枝好像都在发抖,而我们所有人却目瞪口呆,由于除了他的笑声,我们什么也没听明白。
他关心班里的每个人。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心情不好,他主动来安慰我,还送给我一盒酸奶。他对我说:“别灰心,好好复习,下次一定能考好!”
他酷爱踢足球,也喜欢跑步,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每次学校运动会上,他都能得到许多块奖牌。
3.看着思维导图,学生自己写。
提示:注意开头空两格。时间15分钟,用计时器计时。 板块四交流评价,猜猜同砚 1.分享交流,师生共评。
提醒:可以按照如下问题引导评价。他的花式正确、语言流利吗?他写出了该同砚哪几处使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他给出事例了吗?他有没有进行环境描写?猜猜他写的是谁?
2.找朋友,互相读、互相猜。 3.展现张贴,人人一起猜一猜。 猜猜他是谁(一) 作者:佘轶歆
本日我给人人介绍一位同砚,当我二年级转学来到我们班的时分,他是我的同桌,本年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周,他又成为我的同桌,我们俩真是太有缘分了。
4
他在我们班男生中长着中等个子,瘦瘦的,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显得无比精神。一个高挺的鼻子下面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嘴巴里有两颗的门牙,一笑起来,非常明显,门牙之间有一条的缝,像“八”字,特别可爱。也正是因为这两颗
大门牙,他才天天吸着奶嘴矫正器,同学们课间都叫他“奶嘴英雄”。
他特别喜欢跳街舞,一有合适的机会,老师就会让她表演给我们看,当老师放出音乐,他站上讲台表演时,原本吵闹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窗外也变得十分安静,风儿不吹了,鸟儿也不叫了,好像都在看他跳舞。他跳起舞来帅帅的,酷酷的,动作很灵活,赢得了全班同砚的掌声。
他是一个又可爱又淘气的小男孩,同学们,你们猜到他是谁了吗?
猜猜他是谁(二) 张涵特
瞧!一张红扑扑的脸上衬着一对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红色边框的眼镜,一张伶牙利齿的小嘴无时不刻的在欢快的哼着小曲儿。
她是我们班女生当中最高的,外表看上去很温柔娴静,其实她是我们班“暴烈”女生之一,说她“暴烈”是由于我们班男生随时都要遵从她的召唤,服从她的批示,男同砚们都特别怕她,我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她是一个厉害角色,但她确是一个特别喜欢乐于助人、爱研究的女孩。说她乐于助人,是因为她常在同学有困难的时
候给予帮助,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忘记带橡皮了,正好我错了一题,我急得直挠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她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把手中的橡皮扔着了我,让我顺利的答完试卷,我很感激她,而她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她应该做的。
说她爱研究,是因为上课的时候,你总能感受到她在认真听讲,随时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课间的时候,伏在桌子上写作业、复习功课的永远都有她的身影;放学的时候,她还常常和同学们讨论科学问题。
同学们,她就是那个乐于助人、爱研究的女生,你们猜到她是谁了吗?
附:
一、评讲课要点:习作存在不足 5
问题一:“她(他)”字太多
她是一个矮矮瘦瘦的女生,她很爱说话。她的头发又长又黑又黄,眼睛很大很大,鼻梁很高,小嘴很红。
问题二:描写人物特点次序混乱
他是一个有点胖的小男孩儿,他上课不认真听课,每次听写的时候,他一点不会,看别人的,爱做小动作。脸有点胖,
耳朵很大,头发竖着,笑起来很可爱。写字一点也不好看,声音很粗。
问题三:不清楚想写“他”啥特点
这个又瘦又矮的小男孩,有一天数学老师也说他积极。还有时候老师也批评他。头发一根根向上竖着,以前也练篮球。他是我前排的同桌。
问题四:与“他”特点无关的内容不需要
1.这个又矮又瘦的小男孩儿下了课好像一匹奔驰的骏马一样,疯
狂地跑到图书角,拿起一本书就飞快坐在椅子上,如果椅子没有了,他就会坐在地上看书。说到如果椅子没有了,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那是因为椅子只有三个。
2.她的心情每次都很开心,只有一次她的泪水往下流,我过去陪
陪她,她才开心了。
3.他爱玩抓人,像这类游戏老师不让玩,只能玩文化游戏,要不
然得被老师惩罚,罚的时分要站一节课。下了课,我们一起去书架看书,编花篮。上了课,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坐位,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专心听讲。
4.快上课了,我们会提前坐到教室里,咕咚咕咚地喝着水,做好
上课准备。
2、《猜猜他是谁》习作深思
成功之处:三年级习作,要求从之前的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结构完全的作文,对孩子们来讲是一个巨大迁移转变,习作的指导对老师来讲也是一个跨越。在从前的研究中,孩子们通过课文的研究,初步感知了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写法。孩子们基本上把握了这个写法。我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猜猜他是谁》,是想在牢固之前的写法的根蒂根基上,指导孩子们学会详尽观察人物形象的外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来。让孩子们学会结合人物的外貌特点、语言行为特点、优缺点,描写出一个完全的活龙活现的人物。
6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选择了简单的游戏“猜猜他是谁”,引导孩子们抓住人物突出的外貌特点关于外貌的描绘,一二年级时孩子们就有尝试,但都停留在比力简单的层面,这节课我重点是引导孩子展开设想,把人物形象描绘得生动,详细,用上平时收集的词语,以及学过的修辞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