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猪病毒性腹泻防治策略

来源:抵帆知识网
生猪病毒性腹泻防治策略

作者: 蒋海蓉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1期

摘要:四川省华蓥市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四季分明,但存在冬春寒冷季节,这对地方猪养殖是一大威胁。文章主要阐释了华蓥地方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相关问题,包括传播途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临床诊断,最后对该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与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春季;临床症状;综合防控策略;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1.060

0引言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从临床角度来讲它往往是由于混合存在各种疾病相互促进诱发的,当然它也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华蓥市春季气候相对潮湿寒冷,容易引发养猪场中大规模生猪的疾病,最终诱发病毒性腹泻,所以针对这一问题还应该综合考虑。

1生猪养殖规模概况

华蓥市是四川省生猪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技术相对先进的地区。目前此地区已经利用全新的生态化养殖技术取代了传统生猪散养方式,实现了工厂式规模化养殖,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发展格局,提高了地方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按现有规模来看,目前市内的生猪养殖场存栏量已经超过10万头,年出栏量达到4万头,存栏量超过3000头的生猪养殖场超过20家。为了增加地方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华蓥市地方农户还纷纷建设了良种生猪养殖场、商品育肥猪养殖场,这些规模化猪场都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华蓥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利于农户的生猪养殖发展优惠政策,全面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养猪积极性,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务工人员返乡兴办生猪规模化养猪场情况,促进了本市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1]。

2生猪养殖病毒性腹泻相关情况

虽然华蓥市生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大好,但考虑到地处盆地且地方冬春气候相对特殊,所以近年来华蓥市地方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也出现了多例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病例,这严重影响了地方生猪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使农户生猪养殖面临严峻挑战。

2.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华蓥市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某些病猪因为不适应冬春两季的寒冷变化,在进食或饮水过程中受到刺激进而患上传染性胃肠炎、猪博卡病,成为隐性感染带毒猪,这是引发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源头。

在传播途径方面,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无论是人或其它动物都可以携带并传播该轮状病毒,它打破了传统中的粪—口传播途径,如猪博卡病毒通过春季猪哺乳、配种等形式进行垂直传播,另外还可通过血液传播,传播途径非常广泛。

2.2流行传播特点

根据华蓥市当地调查发现本地农户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在春季大面积传染病毒性腹泻疾病,其呈现严重的爆发性、周期性流行2种主要模式。这其中轮状病毒的传播对理化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导致某些病愈猪也往往带有病毒,不好管理。同时,在不同的病毒株与细菌株之间还存在严重的混合感染,导致疾病扩散并长期传播,养殖场中生猪的死亡率逐渐升高,为养殖农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在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的基本病毒构成特点来看,其中的轮状病毒与猪博卡病毒呈现混合感染形式,二者混合后的潜伏期相当短,只有16~19h,其中3周龄以下的仔猪感染概率更高。

2.3临床症状

华蓥市当地生猪养殖场中所爆发的猪春季病毒性腹泻潜伏期非常短,发病非常快且死亡率极高。它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猪的腹泻和呕吐,同时由不同病毒原因所引发的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异,例如由传染性胃炎病毒感染的患病猪会表现出极度口渴症状,同时出现严重的喷射状水样腹泻,甚至粪便中还会带血。患病猪的普遍表现为被毛逆立,毛发黯淡无光亮,且持续性消瘦掉膘,粪便颜色还表现为灰白色、绿色以及黄色。当然不同日龄的生猪也会表现出不同临床症状,以患病率最高的仔猪为例,它们不但会喷水腹泻,还会出现短暂的呕吐与严重的脱水现象,在2~7d内即可死亡,即使仔猪病愈也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等后遗症,导致其失去经济价值。

2.4病理变化

华蓥市生猪出现大规模、大面积春季病毒性腹泻,其病变主要多发生于胃肠道部位,由腹泻直接导致猪病死,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小肠管道被胀气充满产生膨胀,久而久之肠壁变薄发亮,肠内出现不同颜色(灰色、绿色、黄绿色)和不同性状(糊状、液体状)内容物。且病猪的胃内存在大量凝乳块,另外部分病猪的胃粘膜与小肠黏膜会充血肿胀,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因此根据当地的调查与病理研究分析,春季病毒性腹泻导致病猪发生严重病变的部位是肠道,它与传染性胃肠炎症状非常相似[2]。

3诊断与综合防控策略

3.1临床诊断

根据华蓥市安排的临床诊断,主要对当地规模化养猪场的病猪进行临床特征表现判断分析,辨识是由何种病毒所引发的腹泻症状,最后给出诊断结果。在诊断过程中分别使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夹心试验、免疫电镜法试验、免疫荧光法试验以及间接血凝试验等。最终发现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感冒等都是引发当地养殖场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结合这一诊断结果为华蓥市生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给出一系列的综合防控策略。

3.2综合防控策略

第一,猪蓝耳病会导致其出现春季病毒性腹泻,它的主要诱发病毒种类为动脉炎病毒,该病毒拥有较快的速度,可直接侵袭生猪呼吸系统,特别像仔猪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抵抗免疫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因此而患病。目前华蓥市对市内自繁自养的养猪户已经加强了审查,对他们购入的生猪进行身体疫病检测,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把控猪场消毒工作,并配合疫苗进行生猪病毒免疫。另外在猪舍的饲料中也拌入了适量的抗病毒药物,基本上从源头杜绝了猪蓝耳病所引发的春季病毒性腹泻疾病蔓延,全面提高了生猪的身体素质与疫病抵抗能力。

第二,猪瘟所引发的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症状,其主要以免疫防治为主,在查明传染病病毒原因后为生猪做免疫效果抗体水平检测,同时为生猪注射博卡病毒疫苗,同时做好猪舍的消毒保暖,保证对症下药,必要时还要为生猪补充液体盐,防止病猪出现脱水症状。

第三,猪流行性感冒所引发的春季病毒性腹泻症状的特点就是利用猪舍中猪群的高度接触特性进行传播。为此猪舍应该尽量扩大面积,保证猪养殖密度合理适中(生猪间保持0.5~1m距离),同时严格控制猪舍温度(25~28℃)和相对湿度(55%左右),提高猪舍的湿度、光照与通风强度。另外,对于新生仔猪要格外加以重视,因为1周龄的新生仔猪在发生腹泻3~4h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直接导致死亡,所以一定要关注仔猪的发育成长情况,如果发现其脱水或治愈后生长发育缓慢,都要做出有效处理。例如可在母猪产前一个月就为其接种肠胃炎疫苗,有效增加母源抗体,避免仔猪也感染胃肠炎疫病。再者,可以考虑为仔猪口服速效腹泻药物,并做好及时补水[3]。

4结束语

近年来,华蓥市生猪养殖中猪春季病毒性腹泻问题还比较严重,通过文章分析希望为猪场生猪春季病毒性腹泻提供较好的防治措施。华蓥市各个生猪养殖场已经通过合理调整猪舍温湿度、光照通风条件适应了春季气候变化较大的特点,实现了猪舍动态化管理,有效规避了生猪各种疫病的出现,特别是当地对于轮状病毒、博卡病毒的研究也已经非常深入,基本明确了引发生猪患上春季病毒性腹泻的3点原因,即传染性胃炎、轮状病毒以及流行性腹泻。结合上述几点,华蓥市生猪养殖场目前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降低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症状的发生与传播蔓延,为地方农户生猪养殖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1]贺江.猪春季病毒性腹泻的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5):112+172.

[2]魏赐开,王世清,刘兵,等.冬春季猪三大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2(7):94.

[3]何明海,汪令四.冬、春季猪的腹泻病及防控[J].畜禽业,2013(3):29-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