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4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与详解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边际产量递减 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2.垄断竞争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3.三级价格歧视
答: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设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两个市场,其需求分别为D1、D2;边际收益分别为MR1、MR2;市场价格分别为P。那么,厂商一定会1、P2;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Ed1、Ed2(均为绝对值)调整其在两个市场中的销售量,使两个市场中的边际收益相等,否则,该厂商便会将商品运往边际收益较大的市场中销售,以便获得更大利益。在边际收益大的市场上,当产品供给增
.
加时,价格必然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也下降,最终使两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因为
1Ed2P111MR1P1MRP1,,而,那么。这个表达式可以得MRMR221121PEEd22d11Ed11出如下结论:①如果Ed1Ed2,则P1P2;②如果Ed1Ed2,则P1P2;③如果Ed1Ed2,则P1P2。 显然,在三级价格歧视情况下,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价格较高,而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上价格较低。三级价格歧视的存在必须有以下两个前提:①不同市场中的购买者无法在市场之间转购商品,否则价格高的市场中就不会有买主;②不同市场中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否则价格完全一样,价格歧视便不存在。
4.科斯定理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二、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什么是吉芬商品(Giffen good)、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二者有何关系? 答:(1)吉芬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含义 ①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如图1-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吉芬商品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F1E和收入效应EF2。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图1-1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②低档商品
低档商品指商品的需求与消费者的收入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即:低档商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如图1-2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低档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预算线RS上的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F1E和收入效应EF2。可以发现,与正常商品不同的是,低档商品收入效应是负的。不过,因为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所以低档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低档商品需求量的上升。
图1-2 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吉芬商品与低档商品之间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低档商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而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吉芬商品作为一种低档商品,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的变动。
2.假设你是一名雇主,假定其他要素投入短期无法增加,要招聘新的员工,目的是增加产量。对最后一名雇员,在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中,你更关心什么?如果你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你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你刚雇佣的工人的边际产量如何?(请用图说明)
答:(1)作为一名雇主,在考虑新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图1-3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的关系如图1-3所示。从图1-3中可以看出,就
.
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来说,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一般来说,平均产量可以衡量劳动生产率,当厂商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佣更多工人。由以上总结可以得出,边际产量决定了平均产量。只要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会增加。所以,厂商在雇佣工人时更重视边际产量。
(2)如果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则应该雇佣更多的工人。平均产量开始下降的点是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点,此时虽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是边际产量仍为正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如图1-3所示。
(3)平均产量下降意味着最后雇佣的一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小于之前雇佣的工人的平均产量,但其边际产量是大于零的。这时,虽然继续雇佣工人使得平均产量继续下降,但总产量是增加的。只要增加工人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会继续雇佣工人。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一个理性的生产者将会停止雇佣工人。
3.A(15,15),B(14,20),C(13,23),D(14,14)四个市场篮子,每个篮子的第一个坐标表示食品的数量,第二个坐标值表示衣服的数量。消费者对A、B、C三个篮子同样喜欢,当A、D两个篮子可供选择时,消费者更加喜欢D;当C、D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更加喜欢C;B、D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无从选择。请分析该消费者的偏好违反了偏好的哪些基本假定?说明你的依据。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三、计算证明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10分)
1.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x2,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p1和p2,收入为y。 (1)假设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p11和p22,该消费者收入为y100。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2)若商品x1价格升至2,即此时p1p22,该消费者收入不变。求此价格变化对商品x1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解:(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maxx1x2s.. tp1x1p2x2y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x1x2yp1x1p2x2
一阶条件为:
L11/21/2x1x2p10 x12L11/21/2x1x2p20 x22Lyp1x1p2x20 由上述三式解得消费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
x1yy,x2 2p12p2当p11、p22、y100时,消费者对商品x1的消费量为:x1对商品2的消费量为:x2y10025。 2p222y10050; 2p121此时消费者效用为:ux1,x2x1x22550252。 (2)当商品x1的价格为p12时,有x1y10025。 2p122由此可知,价格变化对x1产生的总效应为-25。
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u252),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水平(2,2)下的支出最小化问题为:
min2x12x2s.. tux1x2252
求解可得:x1252,x2252。
所以,x1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为:x1x12525025收入效应为:x1x1252252512。
说明:上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为希克斯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收入效应。斯勒茨基替代效
应和收入效应的求解如下:
要使得购买力保持不变,则收入水平应调整为:y2x12x225050150。在该收
y150入水平下,消费者对商品x1的消费量为:x137.5。
2p122因此,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为:x1x137.55012.5; 斯勒茨基收入效应为:x1x12537.512.5。
2.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该企业有两个工厂都能生产这种产品,其成
2本函数为C132Q15Q12,C2530Q2Q2。甲企业估计其短期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为
22;
P302Q1Q2,请问:甲企业在各个工厂应该生产多少?其将获得多少利润?
解:由两个工厂的成本函数可得其边际成本函数分别为:
MC1210Q1 MC2302Q2
如图1-4所示,因为MC2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故工厂2不会生产该产品,Q20,MC1曲线即为总的边际成本曲线。
.
图1-4 两工厂产出与企业的价格决定
需求曲线即为:P302Q1Q2302Q1,从而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PQ1C1C2302Q1Q132Q15Q1257Q1228Q18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d14Q1280 dQ1解得:Q12,P302Q126。
此时企业的利润为:7Q1228Q18722282820。
因此,甲企业在第一个工厂生产2单位产品,而在第二个工厂不生产,其利润为20。
四、分析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10分)
1.假设政府要提高农民收入。对社会来说,价格支持或限耕方案比直接发钱给农民的成本大吗,为什么?(用图说明)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阅读以下材料,并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加以分析评论。
材料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工业维生素”美称的稀土全球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10多万吨。稀土不仅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在光电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稀土工业储量占全世界的43%,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中国稀土分离技术成为世界领先技术之后,并没有申请专利,全国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看到稀土分离有丰厚的利润,纷纷建厂,达到100多家,生产稀土的能力达到15万吨,而全世界的需求量只有10万吨,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大约为每吨几千元,每公斤几元,有人说和白菜价差不多,1995年至2005年这10年间中国稀土产业由于廉价出口而损失的外汇达到近百亿美元。
材料三:从1958年至今,中国稀土的开采已经进行了50多年,由于大量私营企业粗
.
放开采方式的存在,很多厂矿区域的环境已经严重破坏,用于堆存尾矿的尾矿坝也是一个危险因素,限制稀土开采、减少出口配额,也是降低环境破坏,进行环境整治的重要途径。
材料四:2009年至2010年,我国继续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全国整顿稀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使稀土厂由100多家减少至20个,初步建立稀土储备制度,国土资源部开发司长刘连和表示,国土资源部将建立全国主要稀土精矿的销售网络和管理系统,对每一个厂家产品进行标识,规范稀土开采和销售。
答:(1)外部性导致了市场的低效率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本题中,稀土分离技术具有正外部性,技术溢出使得大量的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受益。而对稀土的开采行为则具有负外部性,使得当地环境质量下降,污染严重。
由于存在负外部性,边际私人成本MC会小于边际社会成本MSC,差额就是边际外部成本MEC。从社会角度来看,具有负外部性的厂商生产的产出太多了,有效产出水平应当使价格等于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边际外部成本。如图1-7所示,在(a)图中,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有效产出是q。在(b)图中,产业的竞争性产出是Q1,有效产出Q要比它低,由需求和边际社会成本MSC1的交点决定。本题中,生产稀土所造成的外部影响使得社会成本增加,实际产出大于最优社会产出。
图1-7 外部成本
(2)纠正外部性的政策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即对生产稀土的企业正说。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在本题中是对研发分离稀土技术的厂商进行补贴。这种方法强调外部性的纠正可通过政府的手段来解决。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通过把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本题负外部性所影响到的并不是另一个企业,而是居住在当地与附近的居民,因此不能采取合并企业的方式来消除外部性影响。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该方法可以看成是更加一般化的科斯定理的特例,强调产权确定对于解决外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分离技术进行专利保护,那么稀土生产就不会过量,甚至出现滥用的后果。
④政府进行行政管制。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全国整顿稀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初
.
步建立稀土储备制度,规范稀土开采和销售。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五、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国内生产总值(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自动稳定器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3.通货膨胀税
答:通货膨胀税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政府,政府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收益:①扩大货币供应量能直接增加其收入;②通过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而减少未偿还国家债务的实际价值;③直接增加税收收入,因为通货膨胀会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4.结构性失业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六、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预期和未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与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解释下列每个事件是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两者都移动,还是两者都不移动。对于使曲线移动的每一个事件,用图形说明其对经济的影响。
(1)国外工作机会增加使许多人离开本国; (2)家庭决定把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 答:(1)当国外工作机会增加使许多人离开本国时,国内的劳动供给减少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也减少了,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同时向左移动。如图1-8所示,假定初始经济位于均衡点A点,若国外工作机会增加使许多人离开本国,则劳动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1上移到SRAS2,同时由于消费人数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曲线从AD1左移至AD2,此时经济均衡点变为C点。产出下降,且价格上升。在长期,随着价格下
.
降,经济逐渐从衰退中复苏,但由于劳动力减少,长期总供给曲线左移,从经济均衡点从C点移动到D点,此时价格下降,自然产出水平下降。
图1-8 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时减少
(2)家庭决定把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就会减少家庭的现期消费支出,由于在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了,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9所示,家庭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左移到AD2,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1不变,从而使得经济均衡点从A移动到B点,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水平,价格水平不变。在长期,随着价格下降,经济逐渐从衰退中复苏,从B点移动到C点。
图1-9 总需求减少
3.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预测在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对下面冲击作用的反应,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要求画图说明):
禁用自动取款机增加了货币需求。
答:禁用自动取款机使得货币需求增加,相当于减少了货币供给,LM*曲线将向左移动。
(1)在浮动汇率下,由于物价水平假定是固定的,货币供给的减少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使LM*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10所示。货币供给的减少给国内利率以向上的压
.
力,由于投资者会把资金投到收益最高的地方,资本流入该经济。资本的这一流入阻止了国内利率上升到高于世界利率r的水平。同时,资本的流入使本币升值。这一升值使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更为昂贵,从而使得贸易余额下降,总收入下降,均衡汇率水平上升。
图1-10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紧缩
(2)在固定汇率下,LM*曲线左移,将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从而使得本币存在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固定,必定要买外币抛本币,这就增加了货币供给,使LM*曲线回到原来位置。此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都没有变化,如图1-11所示。
图1-11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紧缩
七、计算题(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8分)
1.假设生产函数为YKL1,其中,1/3,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数量。 (1)该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征?请解释。
(2)假设该经济的劳动力刚好等于总人口,请将上述生产函数变化成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之间的关系。
(3)假设该经济每年的储蓄率为8/25,资本每年的折旧率为2/25。求稳态人均资本和稳态人均产出。
(4)现假设资本折旧率变为1/12,其他假设不变,请问当经济实现稳态时,若要使人均消费最大化,该经济的储蓄率应该是多少?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时,该经济的人均资本是多少?此时的人均消费是多少?
解:(1)由已知可得生产函数为YFK,LKL1K1/3L2/3,当1时有:
.
FK,LK1/3L2/3K1/3L2/3FK,L
因此,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征。 (2)生产函数可变为:
YK1/3L2/3KyLLL1/3k1/3
此即为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之间的关系。 (3)若s82,,经济达到稳态时,syk,即: 252581/32kk 2525解得:k8,从而yk1/32。即稳态人均资本为8,稳态人均产出为2。
(4)当人均消费最大化,即资本存量为黄金律水平时,fk,即:
11fkk2/3
312解得:k8。
由稳态条件syk推出储蓄率为:s人均消费为:cyk2ky1118。 1223148。 123
2.考虑如下短期经济模型: 商品市场 消费:C1000.5YT 投资:I602r 政府支出和税收:G150;T100 货币市场 货币供给:M3000 物价水平:P10 货币需求:LY,rY6r (1)写出代表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式,并求解均衡产出Y和利率r; (2)假设政府减少支出以实现预算平衡,即新的支出水平GT100。根据凯恩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支出削减降低了多少产出?证明经济均衡产出的下降小于乘数效应,并解释原因。
解:(1)根据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
Y1000.5Y100602r150
化简可得IS曲线方程为:Y5204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即
ML可得: P3000/10Y6r
化简可得LM曲线方程为:Y6r300。
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可得:r22,Y432。即均衡产出为432,利率为22%。
.
(2)政府购买乘数为:kG112,由于政府支出削减了
1MPC10.5GGG15010050,从而降低产出:YGkG502100。
当政府支出变为G100时,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Y1000.5Y100602r100
化简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Y4204r。
与原LM曲线方程Y6r300联立可得:r12,Y372。则均衡产出下降43237260。
由此可知,均衡产出的下降小于乘数效应,这是因为政府支出下降使得利率下降,私人投资增加,产出下降幅度减少。
八、论述题(总分值:14分)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同时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间居高不下,由此有学者认为经济出现了停滞通胀(滞胀)的趋势。你认为在经济出现滞胀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请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说明这一政策如何影响短期与长期物价、产出、失业率和通胀率。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在滞胀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
(1)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对滞胀现象的解释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出台货币宽松政策,美元贬值,使得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属于不利的供给冲击,如图1-12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果总需求保持不变,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低于自然水平。像这样的经历称为滞胀,因为它结合了停滞(产出下降)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
图1-12 不利的供给冲击
如果保持总需求不变,产出和就业低于自然水平。最终,价格下降到原来的水平时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但这个调整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
②扩大总需求政策的影响
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将使经济更快地达到自然水平。如图1-13所示,如果总需求的增加与总供给冲击是同步的,经济立即从A点移动到C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节了供
.
给冲击。这种选择的缺点是物价水平持久地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是没有一种调整总需求的方法既可以维持充分就业又可以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图1-13 对不利的供给冲击的调节
(2)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滞胀 根据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权衡关系,不可能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
引入通胀预期后,很容易揭示滞胀的形成机制: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较高时,经济体将出现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14所示的最右上方的那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权衡关系依然存在,如果政府采取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将实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低于人们预期的水平以下(实际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那么实际失业率将超过自然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如图1-14中的C点。
图1-14 滞胀的形成机制
最终,预期会适应所选择的任何通货膨胀率,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成立,失业回到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此时政府扩大总需求的政策不会引起产出增加,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真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
最后,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
.
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