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森林病虫害防治

论森林病虫害防治

来源:抵帆知识网
科研◎林业科学2016年第5期(下半月)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冯传宝(黑龙江省延寿县安山乡林业工作站,黑龙江延寿[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0700)1003-1650(2016)05-0114-02认识。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市局面。从发展看,全省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省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3.3.1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3.3.2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烟碱等)、矿物油乳剂茴蒿素、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3.3.3大力发展生物防治。3.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2)在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分布区外围及与毗邻地区相关的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3)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要加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美国白蛾、苹果渠道。4)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3.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的方针。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到前头,不能等到病虫害已经大量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时候才开始防治。否则,不仅会使林业生物力、财力。产受到损失,而且还浪费人力、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要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1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m3,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2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1.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2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3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3.1.1从加速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3.1.2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3.1.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3.1.4从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114农民致富之友NongMinZhiFuZhiYou2016年第5期(下半月)科研◎林业科学论林下经济绿色循环高巍(黑龙江省延寿县寿山乡林业工作站,黑龙江延寿[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0700)1003-1650(2016)05-0115-01利用发展编织、木材生加工等副业;利用林木涵养的水源养鱼;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森林旅林荫资源,发展林中养鸟、养蜂;开辟出了游和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的林下循环经济,实现了政府要“绿化”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新路子,“效益”的双赢目标。农民要1.4林下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林下经济充分挖掘利用了林下土地资源的潜力和林荫空间等自然优势,选择适合林系生长是资源环的生物种类,通过合理种养,构建出稳定的生态系统,效益最高的生态产业。林下养境代价最小、能耗最低、污染最少、殖改变了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林下旅游、观光,调节身心,境,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强化了生态文明观念。增强了人们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各地展示形象的绿可以说,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色名片、吸引社会投资的重要筹码,了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5林下经济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产生。林业专业合作能够组织与以往的合作社不同,是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有效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的问题,对于巩固和发展林充分改成果作用及其重要。而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单元,利用自身优势创造的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引领农民发展发展态势良好,也产生了良好林下经济、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林业各个方面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近年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入,林下经济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林下经济属于绿色循环、成果,正成为深化林改的“有机凝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在促进生态和谐、增加林地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培育保护林木资源、现实意义,真正的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初级加工、林下旅游等多种项和林荫优势,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也包括林中产业,还目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既包括林下产业,优包括林上产业,是可形成立体生产,使相关产业实现资源共享、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我国林地资源丰富,林业用地占到46亿亩,是耕地的1.5倍,如果综合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生产多种广阔的林地和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扩大了我国几十亿亩土地的利用走出一条保护生态与面积,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林下经济,符合绿色发发展林业相结合的最佳路径。因此,展的方向和社会消费的取向,是实现国土空间开发的优化和高效利用,大有可为。1林下经济的特点和作用1.1林下经济是绿色经济。林下经济是环保又低碳的绿色通过林改,农民利经济,属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用林业资源使收入大幅增加,由于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可循环在林业经济周期利用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使林地林木全面升值,缩短的同时,林业附加值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以农哺林、以工富林生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形成以林养农、态循环系统,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农民依托森林资源发展1.2林下经济是特色经济。林改后,物种、景观等生态资源加林业产业,充分挖掘林地潜力,将林地、果品经济等发展模速转化为发展资本,由传统单一的木头经济、式发展、衍生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等丰富多样的发环保、健康等特点的林展模式。利用林地资源生产出具有绿色、下种养产品以更贴近自然的生产方式,备受热爱绿色产品的人们的青睐;依托天然的林区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的森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带林观光、绿色采摘、生态旅游、农家乐、来的附加环境效益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林下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方特色。1.3林下经济是立体经济。林下经济调动了农民管护林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积极性,护林造林使森林资源面积扩大,丰富的森林为林下种植养殖提供适宜的小气候、合理的空间和林木和林荫等资源发展立体更丰富的供给,农民充分利用林地、林间养殖;利用林木资源,林业,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2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2.1发展林下经济尤其是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有利于把农村部分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提高林地复种指数和节约土地资源又促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克服林木收益慢的问题,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进林业生产,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2.2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成为可能。林下经途径,使农民“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都是农民最熟悉的,它让济模式无论是林下种植还是林下养殖,由于林下经济项目投入少、农民将发展的目光从树上移到树下,易销售,因而也成为农民最适见效快、技术易操作、产品潜力大,宜、最便捷的增收渠道,可以让依靠传统种植业生活的农民从林下经济中获得更大更高的收益。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2.3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运输、物流、信息服发展,使林下产品更丰富,在有效带动加工、促进农业生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延长增粗了产业链条,产发展。结语:发展林下经济将真正实现造林绿化的科学发展与良性循环。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谁经营,谁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多渠道投入,以筹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集更多的资金。4结束语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事实上,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如何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育苗、选地、造林、经营、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NongMinZhiFuZhiYou农民致富之友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