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商业银行行为风险及防控探究

来源:抵帆知识网
经济论坛

商业银行行为风险及防控探究

吴允波

(中国建设银行海口新港支行,海南海口570105)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政府开始正视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问题,并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的成因、背景与问题,进行了监管改革。本文以商业银行的视角,结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探究商业银行行为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特征、具体表现。关键词:商业银行;行为风险;成因特征;防控手段1引言揭担保证券的销售直接拉开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序幕。在随后2008年由于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以不当销售按的2008~2017年间,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爆发出价格黑幕、违规制裁、非法洗钱、内幕操盘等等一系列金融丑闻。2行为风险的概念2.1业,2008行为风险的概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金融业称之为传统金融2008风险均来自金融机构或金融体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随着光,金融机构的行为风险逐渐走上了舞台,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十年前金融丑闻的曝其中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尤为具有代表性。如PERVISIOM2011lookAUTHORITYFSA发布的年,《由英国RetailConductFINANCIALRiskOut⁃SU⁃息、》误导销售行为、所确立的,金融机构的行为风险主要表现为:泄露转发客户信息、不正当债务催收等。扭曲产品信2.2行为风险的成因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CA发布的《行为风险展望》中指出,内在原因、行为原因、环境原因组成了行为风险成因。内在原因指信息不对称和客户服务能力缺失,行为原因指管理漏洞、企业文化缺失等,环境原因指政策和监管技术不足等。3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的类型金融行为风险种类繁多,主要为:(1)金融机构的重大犯罪行为;(2)金融机构的纵容法嘴行为;(3)金融机构的不当操作行为;(4)金融机构的个人违法行为。我国由于其国情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主要是后两项。4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的特征4.1行为主体具有主观意愿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多为扭曲产品信息造成的欺诈销售,且行为主体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行为,以及期盼以行为引导达成某种目的,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或隐藏损失。4.2行为风险可衍巨额利益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多为利益诉求,扭曲产品信息销售、欺诈引导、用户信息倒卖、不正当债务催收的本质都是利益诉求,依靠行为风险谋求利益或降低损失。4.3行为风险的隐蔽性强商业银行的行为风险多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无论是对金融客户造成的利益损失还是对商业银行造成的经济利益与品牌损失都不会立即爆发出来,而是在随后的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才会由于个人或银行利益损失而爆发出来。5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的表现5.1产品销售商业银行对于利益的诉求和竞争的需要,不可避免地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产品用以销售。而此类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扭曲信息的虚假宣传、员工导向的欺诈性购买、私售飞单等行为。而此类行为则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5.2收费与付息商业银行的服务性费用产生和利息收付行为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时出于利益考虑通常会在罚息和付息时在时间上做调整,产生不计息问题,从而对银行造成经济损失。5.3客户信息买卖商业银行客户信息由于流动性大,经手部门多,容易造成泄露,而泄露信息大多流入信息市场买卖,影响到银行的信誉。5.4债务催收与抽贷商业银行出于对不良资产的考虑,大多在市场客观因素影响下存在不正当催收和抽贷行为,既违法贷款合同,也影响银行信誉。6商业银行行为风险防控的建议6.1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解放了大量生产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容易催生短期性行为。商业银行由于逐利性特点,不可避免的强调短期化收益。而金融市场的特点决定短期收益通常是引发客户权益受损和市场诚信受损的主要原因。(1)行为风险管理架构建设。商业银行需要犁清行为风险与其他风险之前的关系与区别,对应制定行为风险管理目标与应对策略,明晰化各业务条线与组成单元的工作职责,规划出明确的行为风险管控流程与规则,从而为行为风险的管控提供理论参考。(2)改变业务导向模式。商业银行的核心组成是金融用户,所以业务导向当以客户权益为导向,金融产品的设计、销售推广的方向都当以用户权益和银行诚信为首要考虑。(3)完善企业文化。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业绩观和发展观,为员工解释个人行为风险对银行及个人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员工减少风险行为的发生次数。(4)构建薪资与奖罚机制。将员工薪资绩效考核与用户满意度挂钩,保证绩效发展和银行盈利的同时也要保证销售行为的质量,从而降低个人行为风险的发生次数,从而降低银行的经济与品牌风险。6.2完善内部监督体系,构建全新的“三道防线”监督体系。(1)第一道防线:信息系统分析筛查,以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销售产品信息,分析销售行为,对不正当销售行为及时制止。(2)第二道防线:网点监控监督,以录像录音对网点销售进行监控,及时制止欺诈性销售与诱导性销售,构建完备的影音保存体系,定期定点筛查,降低风险行为发生频次。(3)第三道防线:拓展信息体系,以客户回访、神秘人考核等方式对营业网点进行考核,抽查是否存在不正当销售行为,降低风险行为发生频次。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风险所有者,风险经理风险控制与合理风险审计——业务操作管理

——业相对独立——充分独立——向管理层报告

——向治理层报告

6.3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商业银行应定期发布产品信息公布,对金融产品进行官方的介绍,履行如实告知原则,揭露可能误导消费者判断的信息,帮助金融客户理解产品,并提供多种的沟通渠道,为客户提供详尽的产品讲解。参考文献[1][2]刘青云山西财经大学.基于资本监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2015.[D].[3]王淑静2015.宋乐市金融.商业银行外保内贷业务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研究[D].延安大学,,2015(2).[J].中国城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