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管理・教育・教学・ bepteml3er 2U12,VOI.10,NO.215 害物质的,要在怀孕前至少3个月更换工作环境,并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直至哺乳期后。男方如接触化学毒品或对精子会造成损害的放射线 等,也要提前更换工作环境。家中如果有宠物者应提前将宠物寄养出 去,有怀孕计划的妇女要暂缓美容美发计划。 3-3怀孕年龄及受孕季节要适宜 女性过早生育,不仅容易发生早产及难产情况,同时由于母体 自身生长发育尚不成熟,加之抚育孩子的能力差,即便胎儿容易降 生也易发生天折。因此怀孕女性要避免1 8岁前生育。同时也要避免 过晚生育,女性35岁以后由于骨盆韧带、盆底和会阴肌肉弹性变 小,因此分娩时容易发生难产,同时由于高龄产妇其卵巢功能逐渐 蔬菜水果,有利于孕妇及胎儿补充到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因此 早孕期要尽量避开春冬季节,尽量选择在夏秋季节,以培育出健康 的胎儿。 孕前体检及孕前保健知识对于减少孕妇和胎儿并发症起到积极的 作用,通过对孕前保健知识的普及为提高我国出生人13的素质具有现 实意义。但由于近年来对强制婚检政策的取消,进行婚前体检的人数 明显减少,为保证胎儿的健康,相关部门要加大孕前保健知识普及的 力度,将其逐渐纳入围产保健工作中 ,为保证我国人口身体素质提 供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曹泽毅冲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5 147. 衰退,因此卵子容易发生畸变,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会随着孕妇年龄 的增长概率不断增大。由于冬季及春季,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的 [2]许厚琴,朱丽萍.孕期体操的效果评价[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8(5):80.8 1. 机会较多,而在夏、秋季节孕妇可以补充到品种齐全、数量丰富的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l临床应用探讨 王香莉 (长垣县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科自2011年度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住院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的评估, 再分析其风险来源因素,最终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计划,经过一年的管理,与未施行该项管理制度的2010年度进行对比。结果2011 年度发生的护理风险明显低于2010年度,且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效果可观,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临床应用;计划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6—0676—02 医院风险管理是管理者对住院患者、探视人员、医务工作人员进 行统一管理的手段,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预测、评估并且采取 相应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医患关系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这 种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因为该科患者年龄 一功能不良,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且治疗 效果不佳,家属难以接受导致医患关系冲突。②并发症多见:由于长 期卧床加之老龄,患者易发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同时又会导致栓 塞的发生加重原有疾病,而脑出血导致瘫痪的患者在进食时易发生 吸人性肺炎,严重者还可导致窒息。③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表现对 患者施行抢救后,没有及时补充抢救车上缺少的药物,护理文书书写 潦草,存在涂改,记录不仔细,与医嘱记录不一致等。④工作强度大 般较高、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同时由于患者大多长期卧床,也易 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口】。也正是因为如此,护理操作发生风险的概率也 大大增加,而护士也需要提高风险意识,给予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 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对于 护理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可以减轻思想负担。出于对患者健康以 及安全考虑,也为了改善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我科于2011年1月开 引发风险隐患:急危重患者收治人数增多,而没有增加护理人员的配 备,无形中增加了护理工作强度,长期高负荷工作易致工作倦怠,难 以全面顾及所有住院患者,造成病情观察疏漏或者护理诊断错误,使 患者身体受到伤害。④由于家属与护士之间专业知识的不对等,造成 家属对护理的误解引发护患冲突。 展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可观,现进行如下报道。 1方法 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1.1高危因素的评估 1.2关于风险的分析 基于对护理风险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分析风险的来源因素,最终 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风险 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预防。对于神经内科患者而言,高龄人 数占绝大多数,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迅 速,因患者存在肢体活动受损、偏瘫等原因导致语言中枢障碍而无法 描述病情,故无法及时发现疾病变化前兆,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压疮在神经内科发生率极高,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明 显,血供不良,而导致压疮的出现,若患者伴有大小便失禁则会进一 步刺激压疮的恶化。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之前,应当充分发挥科里护 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和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在专业 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水平、临床经验以及人际沟通方面等,如果出 现这些方面的欠缺,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强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出 现。在系统因素方面,由于医院内部的设备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媒 体不恰当的舆论报道引发信任危机,均会促进护理风险的发生。 1-3护理管理计划制定 针对护理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包括如下:① 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写下在工作中自认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情 况,并做好相应的调研和统计,最后进行汇总及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 习探讨。以下是经汇总后认为目前在实行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主要风 险:①意外事件: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年龄高伴有机体活动障碍且生活 自理能力差,易导致坠床、滑倒及萌生自杀想法等。老年患者的心肺 提高护士的责任感,避免因不遵守查对制度,不按规范护理操作而导 致意外的发生;②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操作培训,并且每月进行考 核,提高护理操作水平;③强调文明沟通用语,多用服务语言,督导 护士态度转变,减少护患因沟通不当而造成纠纷;④组织护理小组进 2012年9月第10卷第26期 ・管理・教育・教学・677 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促进护士主动学 通过总结护理风险,让护士了解风险并且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自 习;⑤对于人院患者应当详细告知住院须知以及注意事项,对可能发 己的法律意识,同时通过护理管理措施的制定,使护士工作得到规 生的风险进行干预,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 范,督导护士在进行操作时也严格落实制度要求,鼓励护士态度转 2结果 变,进行文明高效沟通,使患者受到优质护理,减少护理风险。 自我院从2011年度开展风险管理以来,医疗差错以及护理疗效显 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其直接服务对象是人且风险 著提高。我院将201O度至2011年度两年时间内发生的差错事故发生率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完善护理体系,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规范 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度发生的护理风险明显低于2010年度以及患者 护理操作,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发现并且解决护理中的薄弱环节,进 满意度详见表1。 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表1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情况对比 参考文献 [1]姚彬,金力伟.医院风险管理现状及效果[J]_现代医院管理,201l, 9(1):58—60. [2]陈如华.浅析心血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 3总结 用医药,2009,4(34):194—195. 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的制作使用与临床效果观察 魏家秀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制作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避免经1 2'腔新生儿胃管置入时,胃管在患儿口腔中盘绕、呛咳、引起血氧饱和度变化等造成的 不良后果。方法制作出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24例早产儿分为对照(自然吸吮)和实验组(经胃管喂养,喂管置入时使用新生儿胃管 辅助器),从每天体质量增加量(g)、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El数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惠儿每天体质量增加量较对照 组多、硬肿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使用;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6-0677-02 新生儿胃管经口腔置人是儿科最常见的操作方法之一,但在胃管 于吸吮,给患儿造成痛苦小,成功率高;操作中不刺激患儿口腔、咽 置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最常见的,由于患儿舌部的抵触胃 部、减轻患儿的痛苦;减轻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价廉物 管在口腔中盘绕导致重复置管,胃管刺激咽部引起患儿呛咳,呕吐和 美,经济实惠,患儿易于接受,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青紫(青紫是患儿轻度缺氧的临床表现之一),造成血氧饱和度大幅 2临床效果 度的降低,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胃管刺激咽部引起患儿呛咳,呕吐和 2.1一般资料 青紫时可造成血氧饱和度降低10%左右,持续约3-5rain后才能逐渐恢 2007年6月至2009年7B住院的早产儿,体质量I500~1999g 12例; 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明一种“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 2000 ̄2499g 12例,共24例,都需经肠道营养摄人的早产儿。 自2006年使用至今,取得良好效果,避免新生儿胃管经口腔置人时出 2.2方法 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解决了工作中这一难题。 24例早产儿分为对照(自然吸吮)和实验组(经胃管喂养,喂管 1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的制作 置入时使用新生儿胃管辅助器),各组l2例。 1.1制作方法 2.3结果 选一空心圆柱状的&JL奶嘴,质的柔软,便于吸吮(早产儿选最 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早产每天体质量增加量(g)、硬肿症发生和 小号,其他患儿选择一般奶嘴即可),剪去奶嘴顶部制作完成。 平均住院日数三个方面进行统计,见表l~表4。 1.2使用方法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统计数据 将制作好的“新生儿胃管插入辅助器”煮沸30rain后,浸泡于无 菌生理盐水备用,按照常规胃管置人法准备好用物,携至床边,患儿 取仰卧位,垫高肩部约30。,使头部后仰,将备用的插入辅助器放于 患儿口腔中,按照常规胃管置入法,将胃管插入辅助器,使胃管穿过 插入辅助器而至咽部,抬高患儿头部,使下颔贴近胸部,将胃管顺利 表早产儿每天体质量变化的统计学分析 置人胃内。操作者左手固定胃管,右手将插入辅助器退出15腔,沿胃 管末端取出。如果胃管无需保留可不必立即取出插入辅助器,等操作 完毕,连同胃管一起取出。 1.3特点 两组不同方法进行早产儿每天体质量增加(g)情况经凇验,差别 “新生儿胃管插人辅助器”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大小适宜,便 有统计学意义(r=一12.05,P=O.O0),两组不同方法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