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925年9月底至10月初,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错)
允许新的社会阶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我党的性质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生变化(错)
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对)
1926年2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国民党工作的问题。(错)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保障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错)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共产党人周恩来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对)
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毛泽东。(错) 党的四大决定在国民党及其他重要政治团体中组织党团,并决定正式成立中央组织部。(对)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独立,没有任何关联。(错)
党的最终目标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错) 共产党员只对党组织负责,不需要对群众负责。(错)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它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错) 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对)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秋收起义。(错)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应适当降低。(错)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 预备党员的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错)
1911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错)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二年。(错)
五四运动的发展及胜利,主要是爱国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决定作用。(错)
在大学生发展党员必须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 党的一大确定的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错) 党的四大以来,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资产阶级的极大恐惧,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也愈加猖獗。1925年8月,国民党右派在广州策划了谋杀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事件,成为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公开信号。(对)
党员有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对)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对) 申请入党不需要任何条件。(错)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是维新运动。(错) 1928年5月至7月,在湘赣边界掀起了全面分田的高潮。土地的分配,一般以区为单位。(错)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对)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对) 党是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错) 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也就入了党。(错)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过程中,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适时地派代表来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其中参加了党的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有马林和萨赫雅诺娃。(对)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对)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只要是在代表先进生产立部门工作的人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错)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错)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通过了两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错)
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对)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 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理论。(错)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有12名。这些代表来自6个地方,代表着50多名党员。(错)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智慧的结晶。(错) 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暂不执行,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错)
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是由委员长改为总书记。(错) 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对)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政治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当家作主,物质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共同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根本利益即充实快乐。(对)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错)
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
党的性质强调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质是淡化党的阶级性。(错)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进行准备。(对) 1920年9月,上海党的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理论刊物。11月7日创办了第一个党内刊物《共产党》,这个刊物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读物。(对)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一大的成功召开。(对) 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错) 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对)
申请入党的人,只要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错) 党的五大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现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错)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对)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自动成为正式党员。(错) 1926年7月,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力量遭到了很大的摧残情况下召开的。(错) 履行入党手续,既麻烦,又没必要。(错)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对)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制度的竞争。(错)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对)
马克思主义只是多元理论中的一员,共产党员可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可以信仰其他主义。(对)
留党察看是党内的最高处分。(错) 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还有可能成为主要矛盾(错)
1927年1月,英国水兵在汉口和九江登陆打死打伤中国人,共产党员毛泽东领导武汉工人和其他市民冲入并占领汉口英租界。(错) 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对)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书记是陈独秀。(错) 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农民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错)
职务高的党员,可以不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错)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的发动者是周恩来、叶挺、叶剑英等。(错)
单选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A:卢沟桥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A)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政治文明 B:法治文明 C:现代文明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以国民党军队进攻(B)为起点的。 A:上党地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D)的先锋队。 A: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各族人民 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A),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莫斯科 B:上海 C:北京
长征中的(B)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八七 B:遵义 C:瓦窑堡 D:洛川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现( A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A:社会公平正义 B:共同富裕 C:共产主义 D:社会进步
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B)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A:增强凝聚力 B:增强团结 C:提高效率 “外资吸引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是否有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著名管理顾问科尔尼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排序中,中国为1.99,首次超过( C )成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国。 A:日本 B:欧洲 C:美国
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B)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民主法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主分工
( B )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A:公司制 B:股份制 C:合伙制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或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C)人以上,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一人 B:二人C:三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一论断是( A ) 同志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改革的实质是( C )。
A:思想创新 B:文化创新 C:体制创新
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B )。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C)。
A:全面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B: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制定了( B ),以此作为接纳党员的标准。 A:《共产党宣言》 B:《中国共产党宣言》 C:《社会主义史》
1920年9月,上海党的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党的理论刊物。11月7日创办了第一个党内刊物( C ),这个刊物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读物。 A:《劳动音》 B:《劳动者》 C:《共产党》 1925年9月底至10月初,中国共产党在( A )召开了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预备党员的权利同正式党员(C)
A:一样 B:除没有表决权、被选举权外一样 C:除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一样
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B )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联合政府》
党内( A )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民主 B:法制 C:监督
中国奉行( C )的国防政策。
A:防御性为主进攻性为辅 B:防御性与进攻性并重 C:防御性 D:进攻性
1947年6月30日,( C )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陈粟大军 B:陈谢大军 C:刘邓大军
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C )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A:支持和监督 B:保证和监督 C:支持和保证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A)原则。 A:少数服从多数 B:个人服从集体 C:下级服从上级
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 D )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A: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B ) 一文中,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规律,并把党的建设称作“伟大的工程”。 A:《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C)
A: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B: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C:人民当家作主 D:保障民主权利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共产党人( B ) 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A:陈独秀 B:周恩来 C:毛泽东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有( )名。这些代表来自( C )个地方,代表着50多名党员。 A:12,6 B:12,7 C:13,7
( B )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A:红军三次反“围剿” B:井冈山斗争 C:长征
( C )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A:执政能力 B:领导水平 C:人心向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A )企业遵守四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A:引导和监督 B:领导和监督 C:服务和引导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书记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 C )。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一大,选举( A )为中央局书记。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州考察工作时提出( B )重要思想。 A:“三讲” B:“三个代表” C:“三大任务”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 C )上决定实现工作重心的第二次转移,即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A:七大 B:全国土地工作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 A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科学发展 D:党的领导 (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科学发展 B:公平公正 C: 社会和谐 D:自由民主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 A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A:明礼诚信 B:讲求信誉 C:礼貌待人
( C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对外开放 B:和平发展 C:改革开放 D:发展生产力
( B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西北地区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A:1935年10月 B:1936年10月 C:1937年10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 C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马日事变 C: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 一个政党的( B )就是一面旗帜。 A:路线 B:纲领 C:方针政策
( A )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 A:群众观点 B:发展观点 C:平等观点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 A )领导。 A:同级党的委员会 B:共青团上级组织
C: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组织 党是根据自己的( C ),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理想和信念 B:目标和任务 C:纲领和章程 党的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 A )。
A:讨论加入国民党问题 B:讨论农民问题 C:讨论关于妇女、青年运动问题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召开,陈毅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因其召开的地点又被称为( A )。 A:古田会议 B:黎平会议 C:湘赣边界会议
党的( B )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A:六大 B:七大 C:延安整风运动 “入党”的重要含义是是( C )。
A:在组织上入党 B:在思想上入党 C:不仅在组织上且在思想上入党
五四运动后期中国( B )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A:农民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党员个人服从( A ),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A:党的组织 B:党委主要领导 C:行政主要领导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 A )算起。
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 B: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 C:经过入党宣誓仪式 D:填写《入党志愿书》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B )。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党的领导 D:邓小平理论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C )。 A:贯彻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的决议 B:听取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报告
C:讨论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进行准备
实现十七大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 C )。 A: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C: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D: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A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D:党的建设 ( B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A:1944年9月 B:1945年9月 C:1946年9月
1930年2月7日,红四军二七会议决定坚持按人口平均分配和“( B )”的原则分配土地。 A:耕田农有 B:抽多补少 C:平均地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 A )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帮助。 A:列宁 B:斯大林 C:恩格斯
党的十六大( D )在北京召开。
A:2001年10月 B:2001年11月 C:2002年10月 D:2002年11月 党的(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七大 B:八大 C:九大
要坚持把( A )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A:改善人民生活 B: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 C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对外开放 B:政治对话 C: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党员预备期满,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期转正,但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党员的党龄从( C )开始算起。
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 B:党委(党总支)审批通过之日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 C )作用。 A:政治核心 B:管理核心 C:领导核心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 C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多选题
建国初期进行的“三反”斗争的内容是( ABE )。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受贿 D:反主观主义 E: 反官僚主义 党员享有如下权利:有( B )、( D )、被选举权。 A:监督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行使表决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ABDE)。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E: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F:坚持多党合作制度
1990年12月1日,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军队要做到( CD )。 A:打得赢、不变质 B: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C: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D: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2003年12月21日-22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曾庆红同志指出,要按照( ACD )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A:为民 B:干事 C:务实 D:清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ABC )。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
B: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德国古典哲学
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ABC )。 A:组织者 B:推动者 C:实践者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BD)。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开拓创新 D: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BD )。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奋斗目标 D:力量之源 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 ABCD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C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无产阶级 B:各革命阶级 C: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过程中,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适时地派代表来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其中参加了党的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有( CD )。 A:维经斯基 B:尼科尔斯基 C:马林 D:萨赫雅诺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努力使广大党员成为( ABCD ),在成才的道路上发挥带头作用。 A:学习的模范 B:劳动的模范 C:创新的模范 D:贡献的模范 2000年5月,江泽民在( ACD )考察工作时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江苏 B:宁夏 C:上海 D:浙江 E:广东
党的六大在分析了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政治形势后,重新制定了党的基本策略方针为( BC )。 A:争取中心城市 B:争取群众 C:准备武装起义 D:组织武装暴动 下列属于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有(ABCD)。
A:入党可以优先提拔 B:入党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C:入党可以受到尊重 D:入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 ABC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A:政治上 B:思想上 C:组织上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今后中央党政机关的所有干部都要分期分批参加轮训,要求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要( BCD )。
A:革命化 B:经常化 C:正规化 D:制度化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ABCD )。
A: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B: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C: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D: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 ABCD )。
A: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同情之真,务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B: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C: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十六大报告指出,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ABCD )。 A: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 B: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 C: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
D: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革命运动”是指( ABD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反”运动 D:镇压反革命 E:“五反”运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标志着我们党对( ABD )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讲”的内容是( ABD )。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文明 D:讲正气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中心议题是( AD )。 A:加快改革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经济体制改革 D: 深化改革 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BC )。 A:统一战线 B: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 D: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指导思想有( AB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决定,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
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 C )、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 D )、和北海。 A:威海 B:绍兴 C:南通 D:湛江 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 ACD )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A:长江 B:珠江 C:嫩江 D: 松花江
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指( ACD )。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艰苦奋斗 C:密切联系群众 D:理论联系实际 ( ABCD )是时代的潮流。
A:世界要和平 B:人民要合作 C:国家要发展 D:社会要进步
党员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ABCE)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A:生产 B:工作 C:学习 D:修养 E:社会生活 2004年2月,党中央颁布实施了( AD )。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B:《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C:《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的精髓是:( ABC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继往开来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通过了两个纲领性文件( AC )。 A:《中国共产党党纲》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C:《中国共产党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D:《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 ABCD )。 A:人民高兴不高兴 B:人民答应不答应 C:人民拥护不拥护 D:人民赞成不赞成
( ABC )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A:党政人才 B: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C:专业技术人才 D:留学归国人才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ABC)的精神。 A:自尊 B:自信 C:自强 D:自励 E:自立 马克思主义包括( 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中共一大在( CD )开幕。
A:南京 B:北京 C:嘉兴南湖 D:上海
党章规定,党的组织系统是由( ABC )组成的。
A:中央组织 B:地方组织 C:基层组织 D:共青团组织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 AB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吴文俊 B:袁隆平 C:王选 党的领导主要是(ABC)。
A:思想的领导 B:政治的领导 C:组织的领导 D:理论的领导 创新包括( ABD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AD )。
A:唯物史观 B:两个必然理论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学说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BCE )。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理论联系实际 E:实事求是 党的纪律主要有( BCD )。
A:思想纪律 B:政治纪律 C:组织纪律 D:群众纪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 ABC )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A:内政外交国防 B:治党治国治军 C:改革发展稳定 D:政治经济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 ABCD ),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A:基本纲领 B:基本经验 C:基本路线 D:基本理论 “四个服从”指的是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BDE )。 A:党员服从党的决定 B: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C:普通党员服从党的领导干部
D: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E:少数服从多数
党章指出,要在党内造成( ABC )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又有民主又有法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 ABCD ),把全社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A:用事业造就人才 B:用环境凝聚人才 C:用机制激励人才 D:用法制保护人才 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 BC )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氢弹 B: 导弹 C: 原子弹
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着力点,即我们常说的“三德”建设指的是( CDE )。 A:经营道德 B:思想品质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E:家庭美德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的发动者是( CEG ) 等。
A:周恩来 B:朱德 C: 张太雷 D: 贺龙 E:叶剑英 F:陈毅 G:叶挺
填空题
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930年2月7日,红四军二七会议决定坚持按人口平均分配和“( 抽多补少 )”的原则分配土地。
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中共中央1935年12月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解决的( 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扭转了“左”倾错误给党造成的长期孤立局面。 1935年1月,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军事和组织 )。
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坚持实行( 诱敌深入 )的方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 1936年10月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西北地区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历史任务。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洛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主席。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对日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1947年7月至9月,在刘少奇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将进入战略( 相持 )阶段。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卢沟桥事变 )。 “党指挥枪”的原则产生于( 三湾改编 )。 1941年,《新华日报》上刊出周恩来的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此题词是为( 皖南事变 )而写。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召开,陈毅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因其召开的地点又被称为( 古田会议 )。
1929年底古田会议通过的(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决议案,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