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1月25日上午,新安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堂教研活动。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组高洁芸老师、刘飞老师执教。课堂教学时,高老师先从复习三年级的两步混合运算旧知入手,然后通过改变最后一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小括号来与新知衔接,从唤醒旧知来为新知讲解做铺垫。在新授环节,高老师利用旧知的迁移,采取让学生先自我尝试,再统一讲解的方法,来引出课堂重难点: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巩固练习时,高老师采用让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给算式添加小括号的形式,来强调小括号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刘飞老师也是从复习旧知入手,接着直接出示新知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算式与之前所学不同的地方,注意到有小括号,引发学生对小括号的思考: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之后刘老师采用对比练习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来让学生知道到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两位老师都运用同一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所求问题,然后理清计算思路,学生独立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列式解答。
课后,数学教研组围绕两节课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学服务中心刘笋主任从同课异构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两节课的异同点,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
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主动说清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过程,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来理解问题。
其余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可以在教学当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四年级的知识转化为三年级的知识,利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小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能够更加精彩高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