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抵帆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干预进展

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干预进展

来源:抵帆知识网
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干预进展

【摘要】吞咽困难是脑梗死后最为常见的一类后遗症,患者的症状程度不一,其表现也各具差异,会对患者的正常饮食产生严重影响,如果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长时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以及引发其它并发症。病理研究表明,由于脑梗死吞咽困难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部缺氧及相关部位神经损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于脑梗死吞咽困难的纠正,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激活患者机体的细胞因子,促进患者吞咽困难恢复。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困难;护理干预

脑梗死主要包含脑梗死及脑出血,病因主要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造成缺血、缺氧,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缺血缺氧状态会进一步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及脑软化,脑梗死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能够得到救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依然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偏瘫、吞咽困难障碍等。尤其是吞咽困难,是该病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虽然吞咽困难并不会直接损伤机体健康,但吞咽困难会对患者正常摄入食物饮水产生较大的阻碍,从而使病人的营养物质摄入受到不利影响,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无法提升,甚至会造成肺部感染、脱水等严重后果

[2]

[1]

;另一方面,吞咽困难很容易造成误吸而导致肺炎等并发症,加深了死亡的发

生率,而根据临床统计表明,大约有50%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吞咽困难。因此,临床应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早期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是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

1脑梗死吞咽困难的特点和发生原因

吞咽困难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继发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从而引起患者吞咽困难,并容易引发呛咳,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造成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威胁到患者的恢复,甚至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4]

[3]

之所以脑梗死后容易发生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后,病人的皮质便会出现损伤,如果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在患者的左侧大脑皮质,则会造成患者出现口腔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丧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左侧大脑中前区域遭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了患者表现出吞咽困难丧失,部分患者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口部、颜面作用丧失,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轻微症状的口腔延迟,通常情况下,延迟时间在四秒钟左右,病人会表现出程度较轻的吞咽延迟,延迟时间大约是在两秒至三秒,占比较高的患者群体的吞咽动作表现为正常状态。如果患者的受损部位在右侧,则发生吞咽困难的几率更高,从而引发病人发生程度较轻的,口腔期通过延迟现象,通常情况下,其延迟时间在两秒至三秒时间,吞咽延迟时间大约为四秒左右,因为病人的喉部上抬时间存在延迟情况,因此便很容易出现吞咽的时候出现误吸的情况;其次是皮质下损伤:当患者发生皮质下损伤以后,患者的吞咽通路以及吞咽运动都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了患者的口腔期时间会出现四秒左右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吞咽启动时间则会延迟在四秒钟左右,其病理特点是是病人无法正常的控制咽喉神经肌肉,因此很容易在吞咽之后发生误吸;再次是脑干损伤:当患者发生脑干损伤,且脑干损伤影响到患者的皮质延髓束、延髓吞咽中枢、舌下神经核、孤束核、三叉神经核团的时候便会造成吞咽困难出现,因脑干卒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分散性特征,因此患者会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吞咽困难。如果患者的损伤类型为脑桥损伤,便会引起程度较重的高张力,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延迟或缺乏症状。

2 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

2.1 积极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病情程度

在评估方法上主要对患者的吃饭情况进行观察,例如病人是否自愿吃饭、饭食摄入的数量、饮食环境等,若患者采用鼻饲法则其吞咽困难往往比较重。

2.2吞咽困难的干预

目前临床干预吞咽困难的方式较多,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合理选择,干预方法主要包括:(1)基础训练,常见的训练方式包括舌头肌肉、嘴唇等吞咽肌肉的功能性训练,这些方式能够针对性的训练相关部位,提高病人的吞咽困难,还可

[8]

[7]

[6]

[5]

以开展舌头运动、微笑、呼气吹气、嘴唇训练等方式以训练吞咽部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开展简易康复操,患者在每日进餐之前保持下巴稳定接近自己胸部前直至能够看到脚趾尖,视个体差异而合理调整动作速度,每回训练三十次,每次一分钟,也可以开展舌肌运动训练,借助于湿纱布等工具包住舌头并向不同方向牵引,还可以进行咀嚼肌群训练,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用拇指在脸颊上做五分钟至十分钟环形按摩,每日两次,在此期间叮嘱患者配合发出“哦,啊”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咽肌打开。有学者通过对50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组试验后表明,在开展护理干预前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吞咽困难评分为(3.95±0.23)分,而加强基础训练的观察组吞咽困难评分为(3.94±0.22)分,在开展护理干预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吞咽困难评分为(6.25±1.02)分,而加强基础训练的观察组吞咽困难评分为(8.17±1.12)分;(2)饮食指导,首先是合理选择饮食体位,通常情况下可选择头部前屈的体位,将枕垫垫在患者肩部之下,使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避免发生误吸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于能够自行下床活动的患者则可以保持坐位头稍微前屈的姿势,以便于食物顺畅的进入食管;食物的数量和类型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爱好为基础,先选择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最后到流质食物,进食数量由少及多,速度由慢至快。

2.3 预防误吸、窒息

在具体措施上首先是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要保持舒适的饮食环境和干净卫生的食物,进食的时候应避免说话,在饮水的时候尤其注意先从少量为主。研究表明,采用半杯水的方式能够减少误吸发生,食物摄入后务必确保在每一次咽下之后才能再次进食,对于为患者准备床上吸引设备时需注意在患者咳嗽、呕吐、吸痰时保持头部偏向健侧,及时清理干净其鼻腔分泌物、呕吐物,以此有效的保障其呼吸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发生。

2.4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想法、情绪状况直接影响战胜吞咽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也会间接的影响患者在临床开展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配合度,还需要注意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在具体措施上,护理人员应随时询问、关怀、鼓励患者,在与患者沟通、接触过程中应随时随地保持微笑,避免对患者造成心里不适,并进一步缓解

[13]

[12]

[11]

[9]

[10]

患者紧张的心理,积极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案例在本院的治疗情况。通过另外成功的案例劝导、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从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忧,帮助患者树立对临床人员以及治疗的信任感。

2.5健康宣教

结合患者的入院资料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治疗史等基本情况,对于文化程度较高或者沟通理解能力较强的患者可采取口头讲解的方式为患者说明吞咽困难发病诱因、患者的当下病情状况、治疗方案、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增强患者对病情、治疗方案的认识,能够从心底里接受临床各项措施的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

[16~17]

[15]

[14]

;若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沟通理解能

力较差,护理人员需保持更好的耐心,并积极通过图文资料、宣教片等措施生动的为患者展示,以促使患者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并提高患者对病情和治疗的认知

[18~19]

3 小结

脑梗死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主要包含了脑梗死和脑出血,该病的发病原因是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其特点是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吞咽困难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继发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从而引起患者吞咽困难,并容易引发呛咳,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造成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威胁到患者的恢复,甚至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脑梗死吞咽困难的诊治,最重要的则是早期采取高效的治疗方式和护理方式共同干预,以提高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柯,马静.SSA量表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1):1399-1401

[20]

[2]沈琴英.《脑卒中专科护理700问》出版: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09):972.

[3]郑雅彬,万琼红,赵惠芬.口腔操联合一口量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摄食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20,16(04):151-157.

[4]杨丽红,寇雪莲,何松彬.预见性护理干预及吞咽训练对老年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吞咽困难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56-160.

[5]吴美丽,张娟,陆丽,章雅静,贾元臣.照护者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出院后吞咽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2):2799-2802.

[6]周红,栗先增,周金洁.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经胃管营养护理、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的预后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6):564-567.

[7]陈美华,李妍,张敏,周先举.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05):14-16.

[8]庞永艳,简爱华,郑燕兰,叶燕飞.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236-238.

[9]张丽华,姚凯锋,夏陈云.优质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01):119-121.

[10]李笑,王颖颖,王金凤,巩尊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住院护理及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03):358-361.

[11]段鸿侠,王辉,阮红兵,王雪莲,曹丹丹.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07):1781-1782.

[12]安晓蕾,李彦梅,申晓玲,吴银霞,李素婷.针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833-1836.

[13]Mitra Tuhin,Dixit Vinod K,Shukla Sunit K,Yadav Dawesh P,Thakur Piyush,Thakur Ravi K. Clinical profile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dysphagia - an experience from a tertiary care center in North India.[J]. JGH open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0,4(3).

[14]张爱玲,王琦箫,古丽巴哈尔·吾拉木.专项护理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及吞咽困难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3508-3512.

[15]程丽平,赵海云,王世斌.早期护理干预对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4):121-122+124.

[16]麦玉芳,陈辉香,陈丽冰,赵敏,邓欣仪.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吞咽困难、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1):137-140.

[17]张有文,杨凌,白岫丹,张陇平,成连春,肖文铃,潘春柳,陈杰,罗雨田,李星宇,李宝珍,姚晚侠.励-协夫曼言语训练对脑梗死病人吞咽困难、嗓音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16):2864-2868.

[18]李宇辉,张静,王颖颖,王变丽,刘骞豪,赵杨,李芳,李程平.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0,33(14):121-122+124.

[19]张荣琴,苏润萍,陈媛,孙燕.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8-19.

[20]M. Zatloukalova,K. Hoidekrová,J. Petioky,S. Vesela. Efficacy and needs of secondary dysphagia screening in post-acute care for change in diet program in patients after acquired brain injuries[J]. Annals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8,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fix.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