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调查表
填表单位名称(盖章):
通讯地址:
单位网址: 填 写 人: 职务:
联系电话: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备注:本次调查结果仅用于电子政务实施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不作为任何评审或考核材料。 一、信息基础设施
1.1 贵单位在职在编人数 人,网络服务器 台,使用计算机 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 台。(包括政务外网、内网和专网)。
1.2 贵单位是否建立了政务内网:
□已建 □在建 □未建
1.3 贵单位政务内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已建或在建的单位填写):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
政务内网连接终端数量: ,总带宽为: ,政务内网承载的重点系统有:
1.4 贵单位是否建立了政务外网:
□已建 □在建 □未建
1.5 贵单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已建或在建的单位填写;可多选):
□电信 □铁通 □教育科研网
□其他 请注明:
1.6 贵单位政务外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已建或在建的单位填写):
政务外网连接终端数量: ,总带宽为: ,政务外网承载的重点系统有:
1.7 政务内网和外网是否实施了物理隔离: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2
□是 □否
1.8 贵单位是否建立了政务专网:
□已建 □在建 □未建
1.9 贵单位政务专网建设和使用情况(已建或在建的单位填写):
政务专网连接终端数量: ,总带宽为: ,政务专网承载的重点系统有:
1.10 贵单位不同网络信息交换的方式:
□手工 □专用交换设备 □认证授权
□其他 请注明:
二、应用系统
(一)办公及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2.1 贵单位大多数人使用的日常办公软件是那一种?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3
□微软Office □永中Office □金山Office □OpenOffice
□其他 请注明:
2.2 贵单位在公文、资产、人事、档案等内部行政管理信息化实现方面:
□有功能齐全的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公文、资产、人事、档案等资料80%以上实现数字化管理
□有功能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公文、资产、人事、档案等资料60%-80%(不含)实现数字化管理
□有一定规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公文、资产、人事、档案等资料40%-60%(不含)实现数字化管理
□没有内部管理信息化系统,公文、资产、人事、档案等资料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比例低于40%
2.3 贵单位目前建立了哪些行政办公系统及辅助系统:(可多选) □内部公文流转系统 □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 □信息报送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 □会议管理系统 □电子邮件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4
系统
□电子签章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系统
□其他 请注明:
2.4 贵单位行政办公系统能否实现远程办公功能:
□能 □不能
2.5 贵单位所拥有的业务(含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及日常业务管理等)的数目有 项。其中,业务实现信息化的比例占 %.
2.6 贵单位目前已建立了哪些业务应用系统:(可多选)
□人事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 □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毕业生派遣系统 □招生系统
□其他 请注明:
2.7 贵单位行政办公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模式主要是: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5
□自己开发
□与公司合作开发,主要合作伙伴有
□直接购买通用产品或少量定制 使用的产品品牌有
2.8贵公司行政办公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运营维护模式主要是:
□自己运营维护 □部分自己维护,部分外包维护 □全部外包
2.9 贵单位与上级部门之间建立了哪些数据交换系统?(可多选)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教育基建统计报送系统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督导信息报送系统 □招生文件传输系统 □网上远程录取系统
□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系统 □高校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
□其他 请注明:
2.10贵单位与下级部门之间建立了哪些数据交换系统?(可多选)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教育基建统计报送系统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6
信息系统
□教育督导信息报送系统 □招生文件传输系统 □网上远程录取系统
□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系统 □高校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
□其他 请注明:
2.11贵单位为推动与下级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系统建设,采取了哪些措施?(可多选)
□文件推动 □人员培训 □评估评比 □监督检查
□其他 请注明:
2.12 贵单位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每年的公文流转数量估计量为多少(已建立公文交换系统的单位填写):(单位:份/年)
□2000以下 □2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2.13 贵单位的政务信息系统每年的信息采编数量估计量为多少(已建立信息报送系统的单位填写):(单位:份/年)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7
□1000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以上
(二)政务信息资源与基础数据建设
2.14贵单位目前已经建立了下列哪些信息数据:(可多选)
□政务信息资源 □教师信息数据 □学生信息数据 □财务信息数据
□教学信息数据 □设备资产数据 □科研数据
□其他 请注明:
2.15贵单位内部信息数据共享情况:
□建立了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完全实现共享
□90%以上需内部共享的信息实现有效共享;基本不存在重复采集数据情况
□70%-90%(不含)需内部共享的信息实现有效共享;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采集数据情况
□40%-70%(不含)需内部共享的信息实现有效共享;重复采集数据情况较多
□需内部共享信息实现共享程度低于40%,重复采集数据情况严重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8
2.16贵单位信息数据是否已经完成数据资源整合:
(注:数据资源整合指将各个独立、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库,通过IT技术处理实现逻辑上的整合,形成本单位或本行业所需的完整的数据库系统。)
□有 □无 2.17贵单位对已有的信息数据挖掘程度及对领导决策的支持程度:
□具有数据辅助决策功能,能为领导决策分析比较各种方案。
□具有数据统计功能,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各种方案
□具有数据增加、删除等基础处理功能,仅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
2.18贵单位信息数据库是否存在数据共享:
(注:指单位的信息数据是否有提供给外界(非本单位)共同使用)
□有 □没有(跳做2.21)
2.19贵单位信息数据是否存在与上下级教育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注:指单位的信息数据是否有提供给上下级教育行政单位共同使用)
□有 □没有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9
2.20贵单位信息数据是否存在与其他行业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注:指单位的信息数据是否能够提供给与其他行业政府部门共同使用)
□有 □没有
2.21贵单位信息数据是否存在面向外部公众或企业的数据共享:
(注:指单位的信息数据是否能够提供给外部公众或企业的共同使用)
□有 □没有
2.22 您认为目前贵单位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最主要工作是:
□数据的建设、完善 □数据库的共享 □数据库的整合
□其他 请注明:
(三)政务信息公开建设
2.23 贵单位是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了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制度或规定: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0
□是 □否
2.24贵单位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情况:
□已建 □在建 □未建
2.25贵单位信息公开的首要途径是:
□门户网站 □政府公报 □新闻发布会 □媒体
□其他 请注明:
2.26贵单位是否建立了政务信息采集、管理和发布系统:
□全部建立 □部分建立 □未建立
2.27贵单位在互连网上是否可以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申请:
□是 □否
2.28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系统是否与内部电子办公系统连接,直接处理相关业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1
□是 □否
2.29为推进信息公开建设,您认为贵单位目前最需要加强的是:
□改造现有门户网站,完善信息公开内容
□增加投入资金,采购政务信息公开相关系统,提高效率
□加强信息公开组织机构建设
□加强信息公开监督体系建设
□其他 请说明:
(四)门户网站建设
2.30目前贵单位网站建设情况:
□有统一的门户网站,同时部分部门还有自己独立的子网站,但二者实现了有效整合与管理
□有统一的门户网站,同时部分部门还有自己独立的子网站,二者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与管理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2
□有统一的门户网站,单位内各部门都没有单独建立子网站
□没有统一的门户网站,部分部门有自己的网站
□没有统一的门户网站,单位内各部门也没有单独建立网站
2.31目前贵单位是否与上级单位或下级单位共同建立了门户网站群:
□已建 □在建中 □未建
2.32贵单位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形式:
□数据库支持的动态网站 □手工制作的静态网站
2.33贵单位门户网站具有的内容:(可多选)
□政务公开 □在线服务 □公众参与
2.34 贵单位门户网站上已公开了以下哪些信息:(可多选)
□领导信息 □单位职能信息 □计划规划 □法规公文 □工作动态
□人事信息 □项目与资金 □专题专栏 □办事指南 □下属机构信息
□其他 请注明: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3
2.35 网站提供哪些在线服务:(可多选)
□表格下载 □在线咨询 □在线查询 □在线申报审批
2.36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表格下载功能的比例有: %.
2.37在线咨询服务答复比例为: %.
2.38在线查询实现的业务有:(可多选)
□政策法规查询 □学历证书查询 □学生成绩查询 □招生录取查询
□其他 请注明:
2.39在线申报审批实现的业务有:(可多选)
□考试报名系统 □科研课题申请审批 □网上志愿填报系统
□其他 请注明: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4
2.40 网站已建立了哪些公众参与栏目:(可多选)
□信箱类栏目 □访谈类栏目 □调查类栏目 □留言论坛类栏目
2.41贵单位网站内容更新情况:
□内容完整,每日上网及时更新
□内容基本完整,每周上网更新
□内容不完整,不定时上网更新
2.42公众、企业对贵单位网站的页面设计水平总体反映: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感觉一般 □感觉较差 2.43网站提供了以下哪些辅助功能:(可多选)
□搜索功能 □使用帮助 □评比统计 □导航链接
2.44公众、企业对贵单位网站的信息内容质量评价: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2.45贵单位门户网站的月访问量约为 人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感觉很差
15
(五)应用系统整体建设
2.46贵单位电子政务系统所用的服务器台数有:
□3台以下 □3—5台 □6—10台 □11—20台 □20台以上
2.47您认为贵单位现有的服务器数量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能 □不能
2.48贵单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采用的数据库软件产品品牌主要有:(可多选)
□微软 □Orcale □Sybase □IBM □BEA □Lotus
□其他 请注明:
2.49贵单位电子政务系统所使用的应用服务器有:(可多选)
□IBM公司的WebSphere □BEA公司的WebLogic □开源软件JBoss □开源软件Resin
□开源软件Tomcat □SUN公司的SunAppServer □微软公司的IIS
□其他,请注明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6
2.50整体上来说您认为贵单位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很完善 □比较完善 □一般 □较差 □很差
2.51您认为贵单位在应用系统建设中哪一方面最薄弱:
□办公自动化系统 □业务应用系统 □数据建设与整合 □门户网站
2.52您认为目前制约贵单位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资金缺乏 □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低,应用不起来 □领导不重视
□应用系统本身存在问题 □其他 请注明:
三、安全保障体系
3.1贵单位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
□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3.2 贵单位已经采购下列哪些设备或软件进行安全防范?(可多选)
□防火墙 □入侵检测系统 □漏洞扫描系统 □防病毒软件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7
□反垃圾邮件系统 □信息过滤与审计系统
□其他 请注明:
3.3 贵单位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已经实施了哪些管理措施:(可多选)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应急处理办法 □信息安全员
□数据备份措施 □信息安全上报机制 □使用数字证书
□其他 请注明:
3.4 贵单位信息技术管理员对信息安全核心技术掌握情况:
□很好 □较好 □一般 □不了解
3.5 贵单位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健全方面:
□有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和岗位,每年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有健全的安全应急预案和可操作的灾备措施和工作流程
□有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和岗位,每年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有比较健全的安全应急预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8
案和一定的灾备措施和工作流程
□没有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构或没有安全岗位,每年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但没有安全应急预案、灾备措施和工作流程
□没有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构也没有安全岗位,没有召开安全会议;没有安全应急预案、灾备措施和工作流程 3.6 贵单位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方面的建设情况:
□50%以上系统开展了风险评估;全部重要系统进行了安全定级和备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方案
□30%-50%(不含)开展了系统风险评估;部分重要系统进行了安全定级和备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方案
□开展了风险评估,但低于30%;没有或只有个别重要系统进行了安全定级,没有备案和制定安全等级保护方案
□没有开展风险评估;没有进行安全定级
四、电子政务投入与产出 (一)投入
4.1贵单位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占贵单位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为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19
相对于前一年,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投资的主要方向为 。
(注: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指单位软硬件、网络建设、维护与升级及其他相关投资) 4.2贵单位在2008年人员信息化培训方面的投入约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为 %。
(二)效益
4.3贵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对本单位内部办公效率的提高情况如何?
□很大 □较大 □没有提高 □降低
4.4 贵单位的业务系统建设对本单位对外办理业务的效率提高情况如何?
□很大 □较大 □没有提高 □降低
4.5贵单位实施电子政务后公众与企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
□增加 □不变 □减少 □不清楚
4.6电子政务工作的实施是否促进了贵单位职能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改进:
□是 □否 □不清楚
4.7贵单位实行网上办公后人时数节约了 % ;公文流转时间平均缩短了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20
4.8 贵单位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后,行政费用相比实施前相对减少了 %。
4.9 您认为贵单位实施电子政务后,领导决策:
□失误明显减少,成效显著
□失误有所减少,成效比较显著
□对领导决策没有影响
□不清楚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