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高校讲IZ,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29期 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因素分析 周一鸣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辽宁 沈阳 1 10034) 【摘要】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已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更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学校是信息技术教师充分 发挥才能的沃土,学校的管理、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与氛围、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与培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变 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还有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着巨大的阻碍 得尤为重要。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研究,无论 作用。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如果科任教师本身就不重 是从个人因素与外部环境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时间与空间的视角出 视它,采取敷衍的态度,那么专业发展更是无从淡起。另外,“存在于教 发.或者是探讨教师职业生涯的动态过程,“学校因素”对教师专业发 师之间一些传统的消极文化,比如沉默主义、专业保守主义、专业个人 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校长的领 主义、好好先生、老好人等”, 都会阻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导、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但同时也需要教学环 三、校园环境与教学资源 境与资源的辅助以及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学校是教师工作学习的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 一、校长的领导与学校的管理制度 工作效率和心情。校园的建设不仅包括建筑设施和校园的绿化,还包 一所学校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引领与学校的管理制 括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等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校园环境的体 度 “学校校长的管理风格会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影响。如 现。尤其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在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为教师的 果校长营造了一种信任与支持的氛围,并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为 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教师心情舒畅, 教师追求教学专业方面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教师的反应必然是积极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 的。相反,如果校长以一种专治的、缺乏信任的,且一味地以一种上级 专业技能提供保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对下级进行检查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则易使教师对教学丧失热情, 学校的信息化硬件配置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随着 对工作敷衍塞责,这样教师的发展也会面临挫折。”lll一所学校的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在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学科 技术教育开展到什么程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直接相关的,而且 的学习需要计算机,需要网络,对教学环境和资源配置都有一定的要 领导的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热情也有着不可低估 求。如果学校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给与信息技术教师充分发 的影响。在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负责教课,同时还要负责多 挥才能的天地,必定会激励教师对工作的热情,进而更加努力学习和 种任务,工作繁杂,使得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感较差.工作热情 争取进步,力求自身的发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 受到打击。所以,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行政领导,应当重视每一位教师 优势解决问题。如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留言板等方式与其他信息技术 与学科.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教师专业发 教师进行探讨。相反,简陋的教学环境和不充足的教学资源必定会对 展的引领者、支持者。 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制度、环境、文化和教师自主参与等多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激励,还需要学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 校能够尽量满足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基本物质环境需要,体现学校以人 能实现:而没有来自环境的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能是一种意识 为本的思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 形态上的口号。12]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直 进其发展。 接的影响。如果在集权制管理模式下,教师的一切行为都要接受来自 四、校本培训 上级行政领导的指示与控制,甚至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视其自身的行为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的培训活动。培训的重点是解决 是否符合学校现存的各项规定。这样,对本来就不被十分重视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把培训随时地渗透到教师的实际教学 技术学科及教师的发展就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但是,公平、民主 情境中,让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就能得到进步和提高。信息技术教 的学校管理制度就会赋予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权力, 师作为新生力量,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于其他教师较少。而校本培训 使他们的专长、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获得 的理念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由于缺少专业发展 个人成就感,增强工作的满意度。 的机会而造成的遗憾。显然.这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成长需 二、教师文化 求而开展的校本培t;il,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着教师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刚人职的信息技术教师 观念和思想规范。它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 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增强解决专业实践问题和 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与表现,是教师所具 专业决策的能力。校本培训的开展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兴 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 趣、以及他们的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组织形式,如教学研讨、说 言符号等。”_引良好的教师文化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 课、评课、讨论交流、自学反思,等等。采取这样的培训形式,就要求教 促进作用,但是不良文化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师的自觉和主动学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得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 到充分的锻炼,更会通过培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寻求发展和 整合 这就更加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的途径。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把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 如果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为了学 展的中心”,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和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 校的发展这样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教师之间交流、协作、团结,必 的舞台,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增强他们的社 定会形成一种公平、信任和支持的合作性教师文化。信息技术教师可 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做好教学课件;同时,也l口J以 总之 学校是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摇篮,来自于学校的管理、制 在其他教师那里得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和宝贵经验。这样的教师文化能 度、建设等各方面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 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 学生的发展,为 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应该努力为师生提供轻松 但是.学校里也存在着不良教师文化,如教师缺乏责任感和事业 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建立公平民主的政策制度,重视并激励信息技 心 这样的教师,只是把教育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往往过多注重个人 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多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唤起他们 的利益.甚至教学行为也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 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对专业发展的主动追求。 与需求,缺乏对学生的爱和责任心。如果学校里存在这样的教师文化, ~ (下转第41页) 168 科技信息 。科教前沿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29期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王丽燕 (德州学院生物系 山东 德州 250013) 【摘要】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就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作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它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 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 胞学、生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J1。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和生 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而且是大部分生物类研究生考试的必考 科目。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克 服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生物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域是一个前沿学科,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生物学的学科地位,激发他们 学习这门课的动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利用自编的小 歌诀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如为了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我 们将2O种氨基酸按结构编成歌诀,使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难度较大 的氨基酸的知识,坚定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是大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学生巩厨和 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接受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刨新能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 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世纪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 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目前热门的基因工 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p】。传统的实验教学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 程、蛋白质工程等前沿学科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 验证,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很少,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生物体进行研究,因而一些概念及反应过程十分抽象和难以理解。学 力的培养。针对以前实验教学的缺陷,同时为了及时反映生命科学领 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很多。因此学习负 域的最新实验技术,我们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对实验项目所涉及的 担较重,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有学了后面忘前面的经历,越发 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删减重复性和 的失去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这使生物化学的教学难度显著增加。针 简单验证性的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内容。通过一 对课程特点。并结合各专业及其后继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本着提 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验技能有机 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精神。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讨 结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把实验课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 论,删繁就简,浓缩基础内容,突出主线。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教 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本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把教材中的主要知 识点、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把重点、难点讲通讲 透。并针对学生需求修改并完善了教学方案。同时结合专业考研需求.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趋势以及发展动态,初步调整了讲课的重点、难点 等,在原有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尽量把相关领域的研究最近进展及 研究热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程。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同时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 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实验理 论和较难掌握的操作技能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在部 分实验项目中,我们设计了几种常规的、或是在科研中总结出的系列 处理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方法,实验结束后对几种不同处理方 二、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1.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最后总结出最佳的操作方法,有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如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 传统的考试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我们在o5级学生中实 以增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合大学课程的教学;其次, 行了开卷考试。精心选择了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的试题,重点考查 这种直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并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 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受到学生的好评。同时按一定比例将平 维想象力 。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动画。更能使学生在直观上理解抽 时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计算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 象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深度。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避免了以一次考试来定夺学生的 可以有效的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复习。如在蛋白质结构的教学中采 成绩。 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蛋白质 五、结语 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弊端存在,由于教学的信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教学改革 息量大,有些同学只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老师的讲解,因此在教学中 的信心。总之,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探索,更新观念。用新 我们将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对于需要计算推理的 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改革教学,才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l 内容采用板书教学,对于生化上和空间结构有关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 学,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得学生在课程上对知识点的理解清 【参考文献】 晰,笔记很轻松完成。 [1]王镜言。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谢启航.浅谈教学原则与生化教学田1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69—701. 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生物化学的内容很抽象,在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感,如何激 [3]支希哲。朱西平.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239—240.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需要贯穿教学始终的。如在DNA半保留复制的 讲述中,采取先用设问的方法让学生提出可能的复制机制。再结合已 作者简介:王丽燕,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抗性生理研究和生物化学教 有的研究成果让学生自己总结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一方面可以 学工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路。在回文结构的 介绍中通过列举回文诗让学生理解DNA回文结构的特点。另外在各 [责任编辑:张新雷】 章节注意介绍相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科学领 (上接第168页) 2006(2). [4]刘岩.论不良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叫-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郭红,曹勇.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因素们基础教育参考,2007,(11). 【参考文献】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2). [1]杨秀梅.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lJ1.外国教育研究, [6]宋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明.2002(5). . [责任编辑:翟成粱] [2]王少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吴春华.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建构l J1.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41